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茶素-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邢雅艳 史宇哲 +2 位作者 邓世贤 赵柏涵 刘志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2-1068,共7页
探索了以植物活性成分儿茶素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一步水热法合成儿茶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并进一步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抑菌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测定证明制备得到了儿茶素包裹的银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T... 探索了以植物活性成分儿茶素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一步水热法合成儿茶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并进一步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抑菌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测定证明制备得到了儿茶素包裹的银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银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2.7 nm,并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儿茶素-银纳米复合粒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球菌都有很强抑制作用,尤其对白色念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9.63和39.26μg/mL。儿茶素-银纳米粒子强抑菌活性可归因于其表面银离子的持续释放,有望应用于长效抑菌制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银纳米复合材料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敏 凤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加电场不利于保持摩擦副接触表面在摩擦热等作用下形成润滑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所致.此外,在带电磨损条件下,阳极的磨损体积损失比阴极的大.其原因在于,摩擦副接触表面润滑膜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解,在正刷侧释放出活性氧,活性氧与电刷表层中的碳或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得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 接触电压降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载荷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电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凤仪 张敏 徐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83-1488,共6页
研究了压力变化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纯机械磨损和电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机械磨损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线性增加;在电磨损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与压力成U型变化;当压力过小时,由于电气磨损量大... 研究了压力变化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纯机械磨损和电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机械磨损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线性增加;在电磨损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与压力成U型变化;当压力过小时,由于电气磨损量大以及电刷跳动产生的火花磨损,导致复合材料的电磨损体积较大;当压力过大时,破坏了电刷和换向器之间形成的润滑膜,产生严重的犁削和粘着磨损,使复合材料的电磨损体积急剧增大;复合材料的电磨损体积与电刷的极性有关,正刷的磨损体积大于负刷的磨损体积;随着压力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也随之增大,且在相同条件下,电磨损时的摩擦系数大于纯机械磨损时的摩擦系数;碳纳米管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电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机械磨损 电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速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屹 凤仪 +3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张敏 沈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压力较小时(1N/cm2)圆周速度为7.5m/s时就出现电火花,压力较大时(2.5N/cm2)圆周速度为15m/s出现电火花。在圆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接触电压降先升后降最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接触电压降 圆周速度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电接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娟 凤仪 +2 位作者 李庶 林森 赵景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CNTs/Ag/G),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随CNTs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接触电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少量的CNTs可以起到提...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CNTs/Ag/G),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随CNTs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接触电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少量的CNTs可以起到提高电接触性能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少量的碳纳米管可以均匀分散在复合材料基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随含量的继续增大,CNTs难以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容易发生团聚,割裂基体,从而导致材料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CNTs含量 布氏硬度 表面粗糙度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速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电磨损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孙宇峰 徐屹 凤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速度的加快,机械磨损的摩擦系数减小,而电磨损的摩擦系数增大;复合材料的电磨损量远远大于机械磨损的磨损...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速度的加快,机械磨损的摩擦系数减小,而电磨损的摩擦系数增大;复合材料的电磨损量远远大于机械磨损的磨损量,电磨损时磨损量在V=10m/s处出现最小值,而机械磨损的磨损量随速度的加快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圆周速度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丁琪 李明熹 +1 位作者 杨芳 顾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6,48,共7页
近些年来,微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微纳米复合材料通常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在一个单元结构里,藉此具有多功能的、功能增强或协同增强的特性。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分支,在当前生物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众多的功... 近些年来,微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微纳米复合材料通常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在一个单元结构里,藉此具有多功能的、功能增强或协同增强的特性。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分支,在当前生物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众多的功能集成或功能增强等研究成果。主要综述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两类微纳复合材料,首先总结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微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原位生成/还原法、空穴法、离子交换法、一锅法、种子法、静电作用法以及胶束法等;其次,总结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复合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学成像、抗菌抗癌、免疫检测、电化学检测、催化降解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纳米复合材料 /氧化铁微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抑制稻谷霉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邢常瑞 孔志康 +3 位作者 仲梦涵 汪静 李彭 袁建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36,共8页
将带负电荷的银纳米粒子(Ag)和带正电荷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硅藻土复合物(PDDA/Diatomite)通过相互之间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合成银-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Ag/PDDA-Diatomite)。以空白组和添加纯硅藻土(Diatomite)作为对照组,在培养基条... 将带负电荷的银纳米粒子(Ag)和带正电荷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硅藻土复合物(PDDA/Diatomite)通过相互之间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合成银-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Ag/PDDA-Diatomite)。以空白组和添加纯硅藻土(Diatomite)作为对照组,在培养基条件下研究不同物料比的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对4种稻谷常见真菌的抑制效果;在人工气调箱中进行稻谷模拟储藏实验,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进行验证,储藏条件为稻谷水分15.6%,储藏温度为30℃,相对湿度恒定为60%,储藏时间为5个月;在此期间检测不同储藏周期下的霉菌生长繁殖状况并且对菌种进行鉴定。同时监测稻谷质量指标,如蛋白质、游离脂肪酸、淀粉含量及糊化特性的变化,并评价储藏期间Ag的释放和在稻谷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Ag/PDDA-Diatomite在稻谷储藏过程中能有效的抑制霉变,并维持稻谷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 稻谷储藏 霉菌 稻谷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的逾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卢聘 曲兆明 +4 位作者 王庆国 何长安 赵世阳 成伟 王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4-3027,3032,共5页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长径比约为240的银纳米线(AgNWs),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AgNWs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基于排斥体积理论和几何相变理论对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排斥体积...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长径比约为240的银纳米线(AgNWs),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AgNWs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基于排斥体积理论和几何相变理论对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排斥体积理论计算得到的逾渗阈值(0.5816%)小于实际复合材料的实测数据;基于几何相变理论模型对材料逾渗阈值的拟合数据约为1.25%~1.31%,与实验测试得到的复合材料逾渗转变浓度范围一致性较好。因此,利用几何相变理论进行复合材料逾渗阈值和电导率的预测对于AgNWs/PVA导电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排斥体积理论 几何相变理论 逾渗阈值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和抑菌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启杰 郭状状 +3 位作者 王康康 柳准 李伟 张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6-269,273,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Ag)@氧化锌(ZnO)纳米复合材料(Ag@ZnO),并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设备对制得的样品的...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Ag)@氧化锌(ZnO)纳米复合材料(Ag@ZnO),并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设备对制得的样品的形貌、晶型、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g@ZnO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复合结构,粒径约50n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研究了Ag@ZnO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和对大肠杆菌等生物细菌的抑制性能。Ag@ZnO纳米复合微粒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降解率达到85%;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亚甲基蓝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CNTs-Ag-G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和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屹 凤仪 +2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沈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粘着磨损加剧,接触表面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导致收缩电阻和过渡电阻减小,接触电压降略有上升;磨损量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急剧增大,但与传统电刷相比已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密度 接触电压降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