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春梅 许亚平 +2 位作者 董国军 张丹红 刘晓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2-632,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右耳鸣伴听力下降4d就诊。曾在外院做纯音测听,诊断为:右耳突聋。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建议住院治疗,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70mg(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制药厂,生产批...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右耳鸣伴听力下降4d就诊。曾在外院做纯音测听,诊断为:右耳突聋。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建议住院治疗,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70mg(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制药厂,生产批号D3036)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当药物输入2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眩晕、胸闷气促、大汗,BP 70/40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60 mg、甲氧氯普胺10 mg,吸氧,4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1h后复查BP 110/70mmHg。根据用药的关联性和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可以做出诊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过敏史 葡萄糖注射液 甲氧氯普胺 临床资料 听力下降 纯音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芳玲 邵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转基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GC-5,以终浓度分别为0.025、0.25、2.5%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预保护12h后,用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并设...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转基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GC-5,以终浓度分别为0.025、0.25、2.5%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预保护12h后,用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并设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和地卓西平(MK-801)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测定Bcl-2和Bax mRNA的变化。结果 NMDA可诱导RGC-5细胞损伤,与单纯损伤组比较,0.25、2.5%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提高RGC-5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另外0.25%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预保护后Bcl-2mRNA表达水平增加,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甲基-D-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平曼 潘培炎 米东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8-1428,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PCIV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试验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为临床常用抗眩晕药物。利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4.3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PCIV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脑血流速度、血液黏度指标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545例患者(试验组785例,对照组760例)。meta分析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 4.03,95%CI 2.90~5.61,P<0.00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81,95%CI 2.91~6.71,P<0.001]、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4.70,95%CI 2.80~6.60,P<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5.05,95%CI 3.07~7.03,P<0.001)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改善PCIV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亚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方法将72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考指南给与基础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中医疗效,治...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方法将72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考指南给与基础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中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改善评分(NIHSS)及自理能力改善评分(ADL)评分、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D-二聚体(D-D)、血清肌红蛋白(Myo)与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苔白腻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HCT、FIB、MCV、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yo、Apo-A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中医证候、血液流动相关指标及脂代谢,促进神经功能与自理能力的恢复,值得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血清肌红蛋白 血清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七氟醚麻醉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海英 杨进国 +2 位作者 曾文强 顾欣 朱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68-2071,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七氟醚致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七氟醚组及干预组,每组15只。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干预组同样予吸入七氟醚后腹腔注射银杏叶提...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七氟醚致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七氟醚组及干预组,每组15只。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干预组同样予吸入七氟醚后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用水迷宫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结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p-Akt、Bcl-2、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组及干预组大鼠游泳轨迹和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明显较七氟醚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形态正常,七氟醚组及干预组大鼠海马组织均出现明显结构破坏,细胞排列错乱,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变形缩小,其中干预组海马形态结构较七氟醚组改善。经过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后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磷酸化程度提高以及Bcl-2表达增加,抑制Bax的表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提升七氟醚所致认知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大鼠 认知 学习记忆能力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海马 机制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军 潘杰锋 车清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患...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患者治疗后NFD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25%、95.00%,对照组分别为28.75%、93.7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8.75%、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1天观察组患者的NFDS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C均降低,HDL-C均升高。组间比较,TG、LDL-C和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协助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脂含量,临床疗效优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丹红注射液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