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在银杏叶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琴伟 施贝 +2 位作者 张文婷 董婷 赵维良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成分对照品测定银杏叶中萜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可行性。方法以定值的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 目的探讨选择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成分对照品测定银杏叶中萜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可行性。方法以定值的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N2):3.0 L·min-1。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分别在0.735~5.879μg(r=0.999 6)、0.404~6.060μg(r=0.999 6)、0.296~4.439μg(r=0.999 6)、1.001~6.006μg(r=0.999 7)范围内呈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97.4%,99.3%,100.4%,RSD依次分别为4.0%,4.5%,5.0%,2.1%。结论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可以替代相应的单体对照品用于银杏叶中萜内酯类成分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 萜类内酯 对照品替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用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的量值溯源
2
作者 黄琴伟 施贝 +3 位作者 王如伟 姚建标 祝明 郑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制备定量用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药品标准物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为指标,考察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作定值。结果银杏叶总内... 目的制备定量用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药品标准物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为指标,考察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作定值。结果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均匀性和稳定性的RSD均≤2.0%;对外标法量值溯源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4种成分的标示含量:白果内酯为39.54%,银杏内酯A为29.03%,银杏内酯B为15.96%,银杏内酯C为11.69%。结论制备的定量用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可作为药品标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对照提取 溯源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红旗 缪锦来 +3 位作者 韩丽 张爱军 吕培顶 石书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研究了银杏叶黄酮醇甙灌注色谱( Perfusion chromatography)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标定量法,使用YWG-C18反相柱,确定了较好的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60/40,v/v)... 研究了银杏叶黄酮醇甙灌注色谱( Perfusion chromatography)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标定量法,使用YWG-C18反相柱,确定了较好的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60/40,v/v),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的范围为10~1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0.67%。实验表明,黄酮醇甙水解经放置后,槲皮素含量下降,山奈酚含量上升,异鼠李素含量变化不明显,总黄酮醇甙含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 黄酮 测定方法 灌注色谱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黄酮和总内酯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娟 赵正栋 +3 位作者 张辰露 冯自立 任晓峰 刘建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黄酮和总内酯提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银杏叶酶解预处理过程中的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进行优化。酶解后,20%乙醇回流提取酶解液,L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浓缩干燥... 目的研究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黄酮和总内酯提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银杏叶酶解预处理过程中的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进行优化。酶解后,20%乙醇回流提取酶解液,L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浓缩干燥得提取物,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对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提取率、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最佳条件为酶种类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酶用量银杏叶的1/300,酶解时间3.0 h,酶解温度40℃,酶解p H 4.0,总黄酮和总内酯的提取率分别为1.96%和0.55%,含有量分别为33.24%和8.96%。结论复合酶预处理有利于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溶出,该方法可为生产高质量的银杏叶提取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黄酮 内酯 提取 复合酶预处理法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胡敏 姜发堂 张声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两种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的方法,并比较了上述三种方法测定结果及其特点。
关键词 银杏 提取 黄酮 测定方法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萜类内酯(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汪海峰 鞠兴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建立了液 液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 (EGb)中萜类内酯含量的快速方法。EGb样品溶于体积分数为 30 %的乙醇溶液后用乙醚萃取 ,有机相浓缩后的残留物以HPLC分析 ,组分的分离采用C1 8柱 ,以甲醇 水 磷酸 (体积比为 ... 建立了液 液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 (EGb)中萜类内酯含量的快速方法。EGb样品溶于体积分数为 30 %的乙醇溶液后用乙醚萃取 ,有机相浓缩后的残留物以HPLC分析 ,组分的分离采用C1 8柱 ,以甲醇 水 磷酸 (体积比为 2 5∶75∶0 .1 )为流动相 ,示差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 ,样品净化程序较已报道的方法更简便 ,选择性强、快速 (少于 2 0min)。该方法回收率大于 99.0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0 %、重现性好 ,可有效地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产品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萜类内酯 银杏提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萜内酯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娟 赵正栋 +3 位作者 张辰露 杨光 杜林峰 冯自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9-433,共5页
为研究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萜内酯浸出率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银杏叶酶解预处理过程中的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值五个关键因素进行探索,酶解后用20%乙醇-水溶液对银杏叶酶解液进行回流提取,LX-5型大孔... 为研究复合酶预处理法对银杏叶总萜内酯浸出率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银杏叶酶解预处理过程中的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值五个关键因素进行探索,酶解后用20%乙醇-水溶液对银杏叶酶解液进行回流提取,L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进行纯化,浓缩干燥得银杏叶提取物产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总萜内酯含量。结果表明,银杏叶酶解预处理法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用量为银杏叶的1/300、酶解时间4.0 h、酶解温度50℃、初始p H值4.0。在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银杏叶总萜内酯提取率为0.55%,银杏叶提取物中总萜内酯含量为8.96%,高于银杏叶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总内酯含量≥6%)。说明复合酶预处理条件下银杏叶总萜内酯提取率高,研究为工业化生产高质量银杏叶提取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纤维素酶 果胶酶 银杏内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亚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29-2831,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4~24周SD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被固定在组织浴槽内,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稳定后给予各浓度的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结果:(1)GBE和白果... 目的:观察和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4~24周SD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被固定在组织浴槽内,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稳定后给予各浓度的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结果:(1)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腹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对4周大鼠舒张效应,GBE从(1.02±0.21)%(0.01mg/mL)上升到(27.62±3.62)%(1mg/mL),白果内酯从(2.53±0.83)%(1μmol/L)上升到(22.03±3.14)%(100μmol/L)。(2)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GBE和白果内酯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逐渐降低,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对4周到24周大鼠舒张效应,1mg/mLGBE从(27.62±3.62)%降到(14.79±3.67)%(P<0.05),100μmol/L白果内酯从(22.03±3.14)%降到(6.23±2.16)%(P<0.05)。1mg/mLGBE对24周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14.79±3.67)%明显高于100μmol/L白果内酯(6.23±2.16)%,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GBE和白果内酯对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并且,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银杏提取 白果内酯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总内酯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禹利君 王蝶 +2 位作者 刘素平 高思青 黄晶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90-93,共4页
以初冬银杏叶为试验材料,考察超声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浸提次数对银杏叶总内酯浸提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初冬银杏叶总内酯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55℃水浴中45%的乙醇超声浸提20min,浸提1次,... 以初冬银杏叶为试验材料,考察超声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浸提次数对银杏叶总内酯浸提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初冬银杏叶总内酯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55℃水浴中45%的乙醇超声浸提20min,浸提1次,浸提液中总内酯含量达10.86mg/g。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此工艺稳定,仪器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省时、节能,可以为工厂化浸提初冬银杏叶总内酯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酯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中总黄酮、总内酯同步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萍 张立虎 +2 位作者 吴红雁 赵林果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20-2722,共3页
目的优化银杏叶中总黄酮、总内酯同步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总内酯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1∶25,... 目的优化银杏叶中总黄酮、总内酯同步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总内酯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次数1次,总黄酮、总内酯质量分数分别为0.561%、0.31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提取、分离、纯化银杏叶功效成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黄酮 内酯 同步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小柔 王存芳 严启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4-175,178,共3页
目的根据保健食品中总黄酮分析方法,对银杏叶总黄酮的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考察。结果与结论在样品处理中,各参数优化为:上样量在0.6~1.2mL(1.60~1.92mg/mL),最佳洗脱速度为6~7滴/10s,洗脱体积为25mL,洗脱溶... 目的根据保健食品中总黄酮分析方法,对银杏叶总黄酮的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考察。结果与结论在样品处理中,各参数优化为:上样量在0.6~1.2mL(1.60~1.92mg/mL),最佳洗脱速度为6~7滴/10s,洗脱体积为25mL,洗脱溶剂为石油醚和无水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柱 银杏提取 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照提取物在银杏叶制剂特征图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琴伟 赵维良 +1 位作者 严爱娟 张文婷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胶囊、滴丸特征图谱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对照提取物为参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胶囊、滴丸特征图谱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对照提取物为参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N2)流速:2.5 L·min^(-1)。结果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和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为参照,确立12个共有峰作为银杏叶制剂的特征峰,建立了银杏叶制剂的特征图谱。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为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银杏胶囊 银杏滴丸 对照提取 特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酮类特征图谱和总黄酮醇苷含量优化AB-8大孔树脂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工艺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胜斌 丁艳谱 +3 位作者 冯玉康 赵玉欣 姜国志 李振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特征图谱和总黄酮醇苷含量的分析,对使用AB-8大孔树脂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方法:用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建立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图谱,以此为标准图谱,将制备的提取物与标准图谱中的1... 目的: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特征图谱和总黄酮醇苷含量的分析,对使用AB-8大孔树脂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方法:用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建立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图谱,以此为标准图谱,将制备的提取物与标准图谱中的17个特征峰比较,同时结合银杏叶对照提取物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综合评价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结果:特征峰得分最高的为10号样品,得分最低的为5号样品;总黄酮醇苷含量得分最高的为9号样品和10号样品,得分最低的为2号样品;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10号样品。结论:AB-8大孔树脂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最佳工艺为药液p H值5.0,先用25%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5%乙醇洗脱。基于黄酮类特征图谱和总黄酮醇苷含量综合评分法可用于评价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为提取物质量的评价方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图谱 黄酮醇苷含量 大孔树脂 银杏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各组分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青 孙成博 +3 位作者 孙波 姚云鹏 郭梦环 于晓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9-784,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不同组分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分别给予GBE、总黄酮、总内酯、总黄酮水解物、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和...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不同组分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分别给予GBE、总黄酮、总内酯、总黄酮水解物、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和银杏内脂C,药物浓度分别为0(高糖对照组)、3.125、6.250、12.500、25.000和50.000mg·L-1,同时设低糖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增殖情况。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分别给予GBE、总黄酮、总内酯、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和银杏内脂C,药物浓度分别为0(高糖对照组)、0.05、0.50、5.00和50.00mg·L-1,同时设低糖对照组,ELISA法检测条件培养基中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结果:MTT检测,与高糖对照组比较,50.000mg·L-1 GBE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25.000和50.000 mg·L-1总黄酮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总黄酮水解物、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50.000mg·L-1内脂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与高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与高糖对照组比较,5.00和50.00mg·L-1 GBE组ColⅣ和F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0.50mg·L-1 GBE组FN水平明显降低(P<0.05),0.50、5.00和50.00mg·L-1总黄酮组ColⅣ水平降低(P<0.05或P<0.01),50.00mg·L-1总内脂组ColⅣ和FN水平降低(P<0.05或P<0.01),50.00mg·L-1内脂C组FN水平降低(P<0.05)。结论:GBE在高浓度时(50.000mg·L-1)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而低浓度(自0.500mg·L-1起)时抑制系膜细胞ECM积聚;GBE中总黄酮在抑制细胞增殖和ECM积聚方面起主要作用,总内脂无明显效果;苷元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远远强于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 糖尿病肾病 银杏黄酮 银杏内酯 苷元 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与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梦涵 郑军然 +2 位作者 吴宇泽 赵克新 闫少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活性来改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症状。方法共纳入3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57例TD患...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活性来改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症状。方法共纳入3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57例TD患者,227例非TD患者)和280名正常对照,比较三组外周血浆MnSOD水平。对157例TD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EGb-761治疗组患者(n=78)每天服用240 mg EGb-761,安慰剂组(n=79)采用相同外观的空白胶囊,共治疗12周,在基线、治疗6周后和治疗12周后评估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并在基线和治疗12周后测定血浆MnSOD活性。结果基线期TD组MnSOD血浆活性低于非TD组(P<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D患者治疗前后AIMS总分组间效应(F=4.00,P=0.05)、时间效应(F=32.17,P<0.01)以及组间与时间交互效应(F=39.04,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和12周后EGb-761治疗组AIMS总分低于安慰剂组(均P<0.01)。治疗前后MnSOD活性时间效应(F=23.04,P<0.01)以及组间与时间交互效应(F=6.41,P=0.02)有统计学意义。另外,EGb-761治疗组的基线期MnSOD水平与治疗期间AIMS总分减分值相关(r=0.27,P=0.02)。结论EGb-761治疗能改善TD症状、提高Mn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 迟发性运动障碍 锰超氧化歧化酶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盛建国 李增利 +2 位作者 顾香玉 吴丽华 吕进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的PAF、NO和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机理与GBE中的银杏萜内酯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银杏提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治疗机制 中药 药理作用 银杏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级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前景
17
作者 陈伟 张瑞霞 曹阳春 《浙江畜牧兽医》 2009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银杏提取 应用 饲料级 绿色饲料添加剂 活性成分 水产养殖 黄酮类 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银杏叶总黄酮指纹图谱个例剖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钱浩泉 谢培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1,共5页
色谱指纹图谱是优于传统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问题。本文以银杏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为个例进行了研究。对银杏叶总黄酮成分的HPLC条件的优化、方法学验证以及银杏叶提取物色谱指纹图谱平台的构建和指纹图谱识... 色谱指纹图谱是优于传统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问题。本文以银杏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为个例进行了研究。对银杏叶总黄酮成分的HPLC条件的优化、方法学验证以及银杏叶提取物色谱指纹图谱平台的构建和指纹图谱识别及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图谱 方法学验证 指纹图谱平台构建 银杏提取 黄酮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的提取纯化与分离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新荣 吴国生 《湖北化工》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以银杏叶标准化提取物为原料 ,经乙酸乙酯提取纯化得高纯度的银杏内酯混合物 ,方法简单 ,银杏内酯含量达 95 1% ;再以其混合物经硅胶柱层析 ,得到银杏内酯A。
关键词 银杏 银杏内酯 标准化提取 纯化 分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银杏萜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典鹏 方宏 +2 位作者 梁小燕 陈海珊 文永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及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采用C18分离柱,示差检测器,甲醇:水(33:67)为流动相,方法回收率平均达97%以上,变异系数(CV)为2.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银杏内酯 白果内酯 银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