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对碲化镉纳米晶的荧光增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峥嵘 李荣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利用新合成的复合纳米结构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研究了金属银纳米颗粒对碲化镉纳米晶层荧光的增强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复合金属纳米结构能极大地增强发光纳米晶层的荧光强度.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是以水合肼、硝酸银和四异丙... 利用新合成的复合纳米结构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研究了金属银纳米颗粒对碲化镉纳米晶层荧光的增强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复合金属纳米结构能极大地增强发光纳米晶层的荧光强度.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是以水合肼、硝酸银和四异丙氧基钛为原材料,利用胶体化学法在水溶液中合成.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表明这种新合成的银/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基本上呈球形,有较为明显的核壳结构,中间黑色的核是银纳米颗粒,外层颜色较浅部分是二氧化钛壳层.另外,包裹二氧化钛壳层后,银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吸收带从409nm红移至430nm,也证实了这种新型核壳纳米材料的形成.将此合成方法得到的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碲化镉纳米晶用旋转涂覆方法进行直接组合后,得到了银纳米颗粒对碲化镉纳米晶荧光的明显增强,并对其增强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这种能够增强荧光团发光的新型复合银纳米结构将在发光器件、荧光成像、生物探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颗粒 旋转涂覆 吸收光谱 表面等离子体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二氧化钛复合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亚利 李梅 +2 位作者 王鸣 郝辉 夏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3-748,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一种免标记的传感技术,当介质周围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时,则SPR谐振光谱特性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由于二氧化钛(TiO_(2))覆盖层不仅可以保护金属层,还...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一种免标记的传感技术,当介质周围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时,则SPR谐振光谱特性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由于二氧化钛(TiO_(2))覆盖层不仅可以保护金属层,还能调谐SPR谐振的光谱强度和谐振波长于近红外波段,应用于1550 nm的光纤传感,其氧化还原反应还能使其用于检测气体。由于氢气易燃易爆性,随着氢能源的广泛应用,因此对低浓度氢气检测技术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提出一种可更换银/二氧化钛复合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的气体传感器,研究了SPR传感器在1550 nm近红外波段对气体的敏感特性。研制了可更换银/二氧化钛复合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气体传感器。研究了在近红外波段对气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特性。仿真计算Kretschmann棱镜耦合的四层结构模型的共振光谱强度与银膜厚度,二氧化钛厚度和棱镜材料的关系,优化了Ag和TiO_(2)层的厚度以获得最大灵敏度,得到的最佳膜厚是45 nm Ag和110 nm TiO_(2)。Ag/TiO_(2)薄膜设计为可更换的一次性气敏膜,采用蒸镀和溅射方法镀膜,制备成本文所使用的SPR传感器。利用Ag/TiO_(2)薄膜在复合界面产生SP共振光谱的移动,对气体进行测试。采用Kretschmann棱镜耦合结构的光谱波长检测实验系统。固定光源和入射角,测量波长的偏移量。宽光源(波长范围:1462~1662 nm)通过环形器、准直器,照射到棱镜和可更换的Ag/TiO_(2)敏感膜,经全反射(TIR)后,再由高反射镜反射回传感膜,并以相同的TIR角和光路再次反射回到准直器,从而被光谱仪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g/TiO_(2)复合膜可以调谐共振波长到1550 nm近红外波段,增强该传感器的光谱灵敏度,低浓度(14.7%~25%)氢气下的灵敏度可达-8.305 nm·%^(-1)。并且可通过更换气敏膜检测不同的气体,增加生物相容性和气体传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二氧化钛复合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还原法合成纳米Ag/TiO_2影响的电镜观察
3
作者 郭世宜 章福祥 +2 位作者 关乃佳 曾海生 张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的形成 ;在稳定的溶胶状态下 ,金属纳米银簇能稳定负载在纳米TiO2 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光催化还原法 银/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金属纳米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Ag/AgCl/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谋圳 从宪玲 +3 位作者 蒲锡鹏 张大凤 邵鑫 李文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5,98,共4页
采用经硫酸处理过的三聚氰胺热解制备g-C_3N_4,利用光照还原在其表面负载Ag颗粒,再通过原位沉积法沉积上AgCl和TiO_2,制得g-C_3N_4/Ag/AgCl/TiO_2复合催化剂。既而采用XRD、TEM、FT-IR、UV-Vis-DRS和PL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用1... 采用经硫酸处理过的三聚氰胺热解制备g-C_3N_4,利用光照还原在其表面负载Ag颗粒,再通过原位沉积法沉积上AgCl和TiO_2,制得g-C_3N_4/Ag/AgCl/TiO_2复合催化剂。既而采用XRD、TEM、FT-IR、UV-Vis-DRS和PL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用10mg催化剂、50mL 15mg/L甲基橙溶液作为反应体系进行光催化实验。光照80min后,g-C_3N_4/Ag/AgCl/TiO_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9.35%。相同条件下,g-C_3N_4、g-C_3N_4/Ag和g-C_3N_4/TiO_2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为34.29%、45.33%和55.84%。该结果表明,复合材料g-C_3N_4/Ag/AgCl/TiO_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益于材料中g-C_3N_4、Ag、AgCl和TiO_24种组分间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类石墨相氮化碳/银/氯化银/二氧化钛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P在Ag/TiO_2纳米管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光催化过程研究
5
作者 种晓利 韩晓霞 +1 位作者 阮伟东 杨胥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0-1744,共5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超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巯基苯胺(PATP)由于其易吸附在大多数SERS基底表面,并可以产生极强的SERS信号,因此常被用作SERS的探针分子。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目前常用的光催化...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超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巯基苯胺(PATP)由于其易吸附在大多数SERS基底表面,并可以产生极强的SERS信号,因此常被用作SERS的探针分子。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但是其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将贵金属与TiO_2复合是提高其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TiO_2NTs),并采用光化学还原方法在表面沉积了贵金属银,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SERS和催化性能的双功能基底,即银纳米粒子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Ag/TiO_2NTs),研究了PATP分子在该基底上的光催化过程,并与在银镜基底上的光催化过程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Ag/TiO_2NTs基底上的PATP在催化过程中峰强度逐渐减弱,但没有新峰的出现;而在银镜基底上PATP的峰强度随光照时间却几乎没有变化,证明了PATP分子在Ag/TiO_2 NTs上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本文还对Ag/TiO_2NTs上PATP的催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ATP在该基底表面的催化反应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巯基苯胺 银/二氧化钛纳米管 光催化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