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硅负载氧化锌催化剂的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及对仲丁醇分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翟淑波 孙景辉 +5 位作者 高爽 于雪 霍维涛 颜见标 刘云凌 王振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2-2288,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ZnO-SiO2催化剂和ZnO/SiO2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以仲丁醇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ZnO物种存在状态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ZnO催化剂.在ZnO-...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ZnO-SiO2催化剂和ZnO/SiO2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以仲丁醇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ZnO物种存在状态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ZnO催化剂.在ZnO-SiO2和ZnO/SiO2催化剂上,仲丁醇分别以脱水和脱氢反应为主.经过分析,催化剂上ZnO物种的存在状态是影响产物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而2种催化剂表面的粒径、比表面积和表面酸碱性不是影响该反应选择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浸渍法 负载 二氧化硅 氧化 仲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的聚-4-硫杂-6-二苯膦己基硅氧烷钯(0)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胡荣华 李海根 蔡明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73-2076,共4页
聚 -4-硫杂 -6-二苯膦己基硅氧烷与氯化钯作用后经水合肼还原 ,合成了二氧化硅负载的硫 -膦混合双齿钯 ( 0 )配合物 .该配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芳 (烯 )基卤化物与烯烃、炔烃、Grignard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并可回收多次利用 ,活性基本不变 .
关键词 二氧化硅 -4-硫杂-6-二苯膦己基硅氧烷钯(0)配合物 合成 催化性能 催化剂 交叉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改性的铜锌催化剂上顺酐气相加氢制γ-丁内酯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长林 金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6-87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铜锌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N2O脉冲吸附、氢气脉冲吸附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物化性质。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催化剂对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铜锌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N2O脉冲吸附、氢气脉冲吸附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物化性质。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催化剂对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引入CeO2可调变铜锌催化剂的晶粒大小、还原性能、Cu0比表面积、氢气吸附性能。当CeO2质量分数小于3%时,催化剂的Cu晶粒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和氢气吸附性能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CeO2质量分数大于3%时,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和氢气吸附性能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CeO2质量分数在3%~5%的催化剂催化顺酐气相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二氧化 顺酐 加氢 Γ-丁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纳米二氧化硅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云颖 李东亮 +2 位作者 马彩莲 胡英鹏 任永刚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研究了以平均粒径13nm的二氧化硅为载体,银单质为抗菌剂的载银纳米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抗菌性能。通过化学还原法在其表面负载理论含量为0.7%~4%(质量分数)金属银,采用抑菌环法和振荡烧瓶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载银3%... 研究了以平均粒径13nm的二氧化硅为载体,银单质为抗菌剂的载银纳米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抗菌性能。通过化学还原法在其表面负载理论含量为0.7%~4%(质量分数)金属银,采用抑菌环法和振荡烧瓶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载银3%(质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硅在80~140℃烧结温度范围内制得抗菌粉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几乎达到100%,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可用于抗菌塑料、抗菌食品包装和抗菌纺织制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菌材料 -二氧化硅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欢 杨辉 +1 位作者 姚睿 郭兴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4-1390,共7页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PTES表面改性、乙醇还原机理以及银纳米颗粒负载块体的孔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PTES表面改性将氨基接枝于阶层骨架上,氨基与银离子形成银氨离子,银氨离子经乙醇还原后将平均粒径约16 nm的银纳米颗粒成功负载于二氧化硅的大孔及介孔内部;负载后的阶层多孔块体的大孔骨架未受到破坏,但其比表面积由418 m2·g-1下降到254m2·g-1,两次还原负载能提高银纳米颗粒的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相分离 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 纳米颗粒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铁氧体/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钱海霞 曾爱香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链状;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磁损耗值较大,吸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Ni0.5Zn0.5Fe2O4/SiO2 磁损耗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贾志光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3,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锌铁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沉淀剂种类和加入方式、沉淀pH值、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硝酸锌和硝酸铁为前驱体,Zn/Fe摩尔比为2,以氨水为沉淀剂(沉淀终点pH值8),采用正加法...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锌铁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沉淀剂种类和加入方式、沉淀pH值、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硝酸锌和硝酸铁为前驱体,Zn/Fe摩尔比为2,以氨水为沉淀剂(沉淀终点pH值8),采用正加法,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4 h。考察了锌铁氧化物催化剂上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性能,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质量分数1.4%,1,2-丙二醇/尿素摩尔比为4。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碳酸丙烯酯收率最高为78.4%。应用XRD、CO2-TPD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该复合氧化物含有ZnO和ZnFe2O4两种晶相,其中ZnO为主活性组分,ZnO和ZnFe2O4的共同作用促进催化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氧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红外技术研究银催化剂及其载体α-氧化铝的表面酸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志祥 饶国瑛 张志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银催化剂及其载体α -氧化铝的表面酸性 ,并比较了载体α -氧化铝与加铯和未加铯的银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的差别。研究表明 :载体α -氧化铝上负载了银后 ,其L酸性中心浓度有所下降 ,而加入助催化剂铯后 ,其L酸性中心... 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银催化剂及其载体α -氧化铝的表面酸性 ,并比较了载体α -氧化铝与加铯和未加铯的银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的差别。研究表明 :载体α -氧化铝上负载了银后 ,其L酸性中心浓度有所下降 ,而加入助催化剂铯后 ,其L酸性中心浓度更是明显降低。银催化剂及其载体的表面酸性对银催化剂的选择性等性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技术 催化剂 载体 Α-氧化 固体催化剂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r-P-O/SiO_2高分散催化剂催化甲基吡啶氨氧化反应 被引量:8
9
作者 马玉龙 周新花 +2 位作者 杨智宽 张玉清 封孝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7-410,共4页
根据甲基吡啶衍生物中3种甲基吡啶脱α氢活性的差别,研制了对3-甲基吡啶(3-MPy)氨氧化反应选择性和收率都较高的V-Cr-P-O/SiO2系流化床氨氧化催化剂,并利用XRD,DTA,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于3-甲基吡啶气相... 根据甲基吡啶衍生物中3种甲基吡啶脱α氢活性的差别,研制了对3-甲基吡啶(3-MPy)氨氧化反应选择性和收率都较高的V-Cr-P-O/SiO2系流化床氨氧化催化剂,并利用XRD,DTA,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于3-甲基吡啶气相氨氧化反应,连续使用210 h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催化剂组分的分散度等变化很小,且无积碳现象,说明催化剂稳定性好,寿命较长。采用该催化剂,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n(空气)/n(3-MPy)为32.6、n(氨)/n(3-MPy)为4.6、反应温度360℃,在该条件下,烟腈的摩尔收率可达97.2%。经气相色谱检测,烟腈纯度大于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 气相氨氧化 烟腈 ---/二氧化硅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还原气氛对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穆仕芳 李德宝 +3 位作者 侯博 贾丽涛 陈建刚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8-1163,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或先H_2后CO时,催化剂的活性相主要是面心立方钴,后者积碳严重;一次还原气氛为CO、先CO后H_2或合成气时,催化剂中出现面心立方钴和六方钴的混晶,前两者有积碳生成。费托合成反应结果表明,一次还原气氛分别为H_2、CO和合成气时,催化剂活性相近;一次还原气氛为先CO后H_2时,CO转化率最高(67.55%);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时,甲烷选择性最低(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还原气氛 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 /二氧化硅催化剂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粘土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O_3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尹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对于生物难降解性有机染料废水 ,用矿物催化剂进行复合催化氧化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处理效果。以粘土为载体加载金属锌氧化物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 ,对人工模拟的染料废水进行复合催化臭氧氧化实验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进... 对于生物难降解性有机染料废水 ,用矿物催化剂进行复合催化氧化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处理效果。以粘土为载体加载金属锌氧化物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 ,对人工模拟的染料废水进行复合催化臭氧氧化实验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进一步提高了臭氧的降解效果 ,降低了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氧化 -矿物催化剂 染料废水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活性的中孔型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制备方法 硅酸酯 水解-缩聚反应 吸附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用于LR6电池
13
作者 唐录 胡春益 +1 位作者 钱明君 徐燕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通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SiO2)的过程中滴加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制得改性SiO2。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制备的SiO2粒子为单分散性、粒径均一的纳米球形颗粒。将产物用作LR6电池添加剂,测试电池的电... 通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SiO2)的过程中滴加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制得改性SiO2。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制备的SiO2粒子为单分散性、粒径均一的纳米球形颗粒。将产物用作LR6电池添加剂,测试电池的电性能、高温贮存性能和防漏性能。纳米SiO2粒子对新电性能的影响不大,但能提高电池的高温贮存性能和防漏性能。当正极中SiO2添加量为0.6%时,60℃高温贮存20 d,综合电性能提高6%;60℃高温、90%湿度贮存60 d,漏液率降低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SiO2) 溶胶-凝胶法 碱性锰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瑞宇 罗序燕 +2 位作者 赵东方 邓金梅 祝婷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TG-DSC和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探讨煅烧温度和银掺杂量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银掺杂二氧化钛提高了二...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TG-DSC和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探讨煅烧温度和银掺杂量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银掺杂二氧化钛提高了二氧化钛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当Ag掺杂量为1.00%、煅烧温度为450℃、催化剂用量为0.05 g时,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降解4 h后,降解率达到92.57%,是纯二氧化钛的4.51倍;紫外光条件下降解2 h达到84.54%,是纯二氧化钛的2.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修饰α-Al_2O_3载体对银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淑娟 李金兵 季生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9-735,共7页
采用浸渍法用含Ce溶液对α-Al2O3载体进行修饰得到CeO2修饰的α-Al2O3(Ce/α-Al2O3)载体,再将Ce/α-Al2O3载体浸渍Ag溶液,制得负载型Ag催化剂;采用XRD,BET,SEM,O2-TPD等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 采用浸渍法用含Ce溶液对α-Al2O3载体进行修饰得到CeO2修饰的α-Al2O3(Ce/α-Al2O3)载体,再将Ce/α-Al2O3载体浸渍Ag溶液,制得负载型Ag催化剂;采用XRD,BET,SEM,O2-TPD等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乙烯环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α-Al2O3载体相比,Ce/α-Al2O3载体的比表面积增大,孔体积和侧压强度变化不大。Ce/α-Al2O3载体负载Ag后,Ag颗粒分布较均匀,经260℃热处理后,Ag颗粒粒径分布变窄,能形成对乙烯环氧化反应有利的Ag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经900℃焙烧、Ce加入量为0.56%(相对于α-Al2O3和CeO2的总质量)的载体负载Ag后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196℃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可达82.7%,反应温度比载体未经修饰的Ag催化剂降低了4℃,环氧乙烷选择性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环氧乙烷 Α-氧化 氧化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状氧化锌-氧化铈复合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天翼 曹建亮 +1 位作者 冯怡 袁忠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99-301,共3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结构导向剂,使用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氧化锌’氧化铈的复合介孔材料。通过电子显微技术、氮气吸附测试证实,所合成的材料具有一种新颖的花状形貌、介孔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100m2/g)。通过X射线粉...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结构导向剂,使用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氧化锌’氧化铈的复合介孔材料。通过电子显微技术、氮气吸附测试证实,所合成的材料具有一种新颖的花状形貌、介孔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100m2/g)。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可知,所合成出的材料是纤维锌矿和立方相氧化铈的均匀混合物。通过紫外漫反射光谱可以看出,这种双组分材料的吸收边界相对于纯氧化锌材料向可见光波长范围有明显的红移。通过在紫外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测试此种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表明这种氧化锌-氧化铈复合介孔材料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染料,显示其在环境净化方面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氧化 介孔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在羽绒杀菌中的应用
17
作者 江娟 黎彧 +4 位作者 周纯 林志盛 吴坤鹏 张润霆 陈云波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3期71-74,83,共5页
通过高温分解法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并用于羽绒杀菌。研究所制备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杀菌工艺,探讨复合物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羽绒抗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物进行循环回收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高温分解法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并用于羽绒杀菌。研究所制备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杀菌工艺,探讨复合物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羽绒抗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物进行循环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最高抑菌率为53.34%,工艺条件为羽绒与复合物质量比2∶1,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2min、微波辐射温度4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复合物进行连续5次回收,回收后的抑菌率分别为37.24%、18.52%、16.19%、10.69%和8.54%。所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具有抗菌性,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复合物抗菌效果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复合物 微波 羽绒 杀菌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Ag/SiO2-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丽萍 戴维林 +1 位作者 范康年 谢在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19-42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ZnO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反应,考察银锌比和反应温度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过程、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ZnO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反应,考察银锌比和反应温度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过程、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银的负载量(质量分数)20%时n(Ag):n(Zn)=10;固定空速为10 000 h-1,当反应温度为700℃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此时甲醇的转化率为82.3%,甲醛的选择性达88.9%.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银在反应前后均以金属银状态存在;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进一步证明,银以3μm左右的颗粒分散于载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直接脱氢 无水甲醛 银/二氧化硅-氧化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CuO-ZnO-Al_2O_3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树鹏 张永春 +1 位作者 陈绍云 商敏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2-485,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催化剂,并以金属氧化物为助剂对其进行了改性,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6种助剂改性的CuO-ZnO-Al2O3催化剂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N2静态吸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催化剂,并以金属氧化物为助剂对其进行了改性,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6种助剂改性的CuO-ZnO-Al2O3催化剂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N2静态吸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ZrO2或Ag2O改性CuO-ZnO-Al2O3催化剂后,在240℃、2.0MPa、重时空速3600h-1、n(H2):n(CO2)=3:1的反应条件下,CO2转化率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甲醇选择性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甲醇收率提高了约1个百分点;ZrO2改性增大了CuO-ZnO-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催化剂表面Cu物种的分散度;Ag2O改性可能使CuO-ZnO-Al2O3催化剂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氧化-氧化-氧化催化剂 氧化 氧化 合成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O/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酸甲酯氢解反应的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维苗 凌晨 +3 位作者 丁云杰 王涛 朱何俊 吕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2-51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S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RD和XRF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氨水浸泡和造孔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乙酸甲酯氢解制乙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浸泡提高了催化剂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S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RD和XRF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氨水浸泡和造孔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乙酸甲酯氢解制乙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浸泡提高了催化剂试样的比表面积;造孔剂聚乙二醇的添加则进一步增加了催化剂试样的孔体积和孔径,孔分布更集中,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CuO晶粒尺寸明显下降。在乙酸甲酯氢解反应中,各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250℃、反应压力7.0 MPa、n(H2)∶n(乙酸甲酯)=10、LHSV=0.50 h-1的条件下,乙酸甲酯转化率和乙醇选择性最高可分别达98.5%和96.2%;运行430 h后,其催化性能未见下降,且可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化 二氧化硅催化剂 乙酸甲酯 氢解反应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