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针阔混交林木荷和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文养 林超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针阔混交林中木荷和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光合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等指标,对两种树种在不同N素形态和配比下的响应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树种对铵硝态氮的响应存在差异。对于杉木而...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针阔混交林中木荷和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光合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等指标,对两种树种在不同N素形态和配比下的响应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树种对铵硝态氮的响应存在差异。对于杉木而言,适量增施铵态氮可促进光合作用和地上部生长,但过高的铵态N浓度可能导致根冠比降低。而木荷则对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地上部生长。因此,最佳的铵硝态氮配比可能因树种而异。在实际N施肥中,应考虑土壤中N素含量和比例,以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硝态氮配比 针阔混交林 木荷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基质pH和铵硝氮比对杉木木荷氮代谢酶及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佳翔 程聪 +3 位作者 王立冬 梁海燕 王燕茹 闫小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827,共13页
【目的】探究栽培基质pH和铵硝态氮配比对亚热带主要针叶树杉木和阔叶树木荷幼苗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植株氮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栽培基质为2个pH水平(pH_(1)=4.5和pH_(2)=6.5)和3个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10... 【目的】探究栽培基质pH和铵硝态氮配比对亚热带主要针叶树杉木和阔叶树木荷幼苗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植株氮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栽培基质为2个pH水平(pH_(1)=4.5和pH_(2)=6.5)和3个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10∶0、0∶10、5∶5),分析和比较2个树种幼苗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及各器官氮含量差异。【结果】(1)与基质pH=6.5相比,pH=4.5抑制了杉木和木荷叶中氮代谢酶GS、GOGAT、NR和NiR的活性,增加了杉木根、茎、叶中的铵态氮含量,降低了杉木各器官中的硝态氮含量和总氮素积累量,降低了0∶10配比下木荷叶的氮素积累量。(2)10∶0配比显著增加杉木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和pH=4.5处理下木荷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增加pH=6.5处理下木荷根和叶中的铵态氮含量、木荷根的硝态氮含量及杉木茎叶及总的氮素积累量。5∶5配比显著增加pH=4.5处理下木荷根中硝态氮含量。0∶10配比显著增加pH=4.5处理下杉木叶中的铵态氮含量,增加pH=6.5处理下木荷叶的NiR活性,木荷茎叶和总氮积累量。(3)在同一处理下,杉木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均低于木荷,表明木荷具有比杉木更强的同化氮素的能力。(4)相关性分析表明,杉木总氮素积累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根的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器官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木荷总氮素积累量与叶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栽培基质pH为4.5的栽培环境不利于杉木和木荷幼苗对氮素的吸收,铵态氮添加可促进杉木的氮素积累,而硝态氮添加可促进木荷的氮素积累。故在生产中应综合考虑栽培基质的pH和树种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铵硝态氮比例进行杉木和木荷幼苗及林地的氮素营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基质pH 铵硝态氮配比 代谢关键酶活性 含量 杉木 木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铵营养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淑英 褚贵新 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3-990,共8页
【目的】探明增铵营养提高棉花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机制。【方法】以棉花‘新陆早13号’为供试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温度处理(15℃和25℃),研究了不同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 【目的】探明增铵营养提高棉花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机制。【方法】以棉花‘新陆早13号’为供试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温度处理(15℃和25℃),研究了不同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对低温(15℃)胁迫下棉花苗期生长、氮素吸收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常温条件(25℃)下,较单一铵、硝营养,铵硝混合营养显著提高棉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在NH_4^+-N/NO_3~–-N比为50/50处理时最大,单一铵营养处理时最小;对棉苗生物量的影响效果表现出铵硝混合营养处理优于单一铵、硝营养处理。低温胁迫(15℃)后棉苗各器官生物量减小,且差异显著。常温和低温条件下,随着营养液中NH_4^+-N比例增加,棉苗全氮含量逐渐递增,氮素吸收量先升后降;棉苗根系、茎秆及叶柄内硝态氮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棉花幼苗叶片NR活性明显减小,相反,GS和GOGAT活性则极显著提高。常温处理下棉苗各器官的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低温胁迫处理,低温抑制了棉苗对硝态氮的吸收,降低NR、GS和GOGAT活性。【结论】低温胁迫下,增铵营养可显著提高氮素养分含量,促进棉苗生长,同时通过提高GS、GOGAT等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维持氮代谢平衡,增强棉花幼苗对低温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幼苗 铵硝态氮配比 低温胁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