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装配屈曲约束支撑的铰接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1
作者
赵利媛
潘林
张利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8,135,共7页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复杂,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有不同的影响。为提升建筑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抗侧刚度,减少地震引起的平面位移,本文针对装配屈曲约束支撑(BRB)的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展开抗震性能研究。以某6层建筑(...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复杂,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有不同的影响。为提升建筑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抗侧刚度,减少地震引起的平面位移,本文针对装配屈曲约束支撑(BRB)的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展开抗震性能研究。以某6层建筑(总高为22.5 m)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置铰接钢框架与BRB组合加固方案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建立原型结构与优化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对比分析其在3种地震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组合加固体系后,建筑的层间位移角波动幅度减小,楼层水平位移明显降低,最大位移从约32 mm降至26 mm以下。虽然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结构刚度退化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但优化后的复合结构体系在3种地震工况下均表现出更优的抗侧刚度特性,研究证实,基于BRB与铰接钢框架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结构延性与刚度的协调提升,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建筑
铰接钢框架
结构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舒赣平
李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4,共8页
为了研究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铰接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榀1∶2缩尺的两层单跨平面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其屈服荷载、延性、耗能及复位性能等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
为了研究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铰接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榀1∶2缩尺的两层单跨平面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其屈服荷载、延性、耗能及复位性能等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大,子结构耗能和变形回复率均逐渐增大.该子结构的自复位耗能装置可充分发挥其耗能和自复位作用,其余各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加载结束后结构未发生破坏,间隙是引起加载初始阶段刚度偏小的主要原因.该子结构的效能比约为0.53,变形回复率在90%以上,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自复位性能、延性和抗侧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钢框架
自复位耗能支撑
子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装配屈曲约束支撑的铰接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1
作者
赵利媛
潘林
张利伟
机构
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出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8,135,共7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230023)。
文摘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复杂,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有不同的影响。为提升建筑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抗侧刚度,减少地震引起的平面位移,本文针对装配屈曲约束支撑(BRB)的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展开抗震性能研究。以某6层建筑(总高为22.5 m)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置铰接钢框架与BRB组合加固方案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建立原型结构与优化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对比分析其在3种地震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组合加固体系后,建筑的层间位移角波动幅度减小,楼层水平位移明显降低,最大位移从约32 mm降至26 mm以下。虽然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结构刚度退化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但优化后的复合结构体系在3种地震工况下均表现出更优的抗侧刚度特性,研究证实,基于BRB与铰接钢框架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结构延性与刚度的协调提升,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建筑
铰接钢框架
结构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层间位移角
Keywords
buckling constraint support
building articulated steel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nterlayerdisplacement angle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舒赣平
李然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1105007002).
文摘
为了研究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铰接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榀1∶2缩尺的两层单跨平面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其屈服荷载、延性、耗能及复位性能等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大,子结构耗能和变形回复率均逐渐增大.该子结构的自复位耗能装置可充分发挥其耗能和自复位作用,其余各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加载结束后结构未发生破坏,间隙是引起加载初始阶段刚度偏小的主要原因.该子结构的效能比约为0.53,变形回复率在90%以上,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自复位性能、延性和抗侧移能力.
关键词
铰接钢框架
自复位耗能支撑
子结构
抗震性能
Keywords
pin-connected steel frame structure
self-centering-energy-dissipation brace
sub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装配屈曲约束支撑的铰接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赵利媛
潘林
张利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舒赣平
李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