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对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柴立元 许友泽 +4 位作者 王海鹰 向仁军 杨志辉 苏长青 王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30-2236,共7页
在前期从铬渣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修复模拟铬污染土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Cr(Ⅵ)的修复受pH... 在前期从铬渣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修复模拟铬污染土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Cr(Ⅵ)的修复受pH值、微生物接种量和初始Cr(Ⅵ)浓度的影响;pH值越高、微生物接种量越大而初始Cr(Ⅵ)浓度越低时,Cr(Ⅵ)的修复速率越快;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在316h内就能够完全还原污染土壤中浓度为360mg/kg的Cr(Ⅵ);Cr(Ⅵ)的修复是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通过酶促反应对Cr(Ⅵ)的直接还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Ⅵ)污染土壤 (Ⅵ)污染修复 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六价铬的规律与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珊琼 钱傲 袁松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规律与机制,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包括H_(2)O_(2)浓度、pH值和Cr(Ⅲ)含量,并选用甲醇作为活性氧化物种[HO~·、Fe(Ⅳ)]的淬灭剂,考察淬灭剂的加入对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H_(2)O_(2)氧化Cr(Ⅲ)_(0.20)Fe(Ⅲ)_(0.80)(OH)_(3)产生Cr(Ⅵ)的速率与效率随着H_(2)O_(2)浓度、pH值的增加而增大,且Cr(Ⅵ)的产生效率还会受到Cr(Ⅲ)含量(x)的影响,即在pH=5.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增加,在pH=9.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降低;(2)甲醇淬灭试验证明,在pH=5.0~8.0范围内,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主要氧化剂,同时Fe(Ⅲ)和Cr(Ⅲ)与H_(2)O_(2)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的活性氧化物种(HO~·)还可能进一步促进Cr(Ⅲ)氧化为Cr(Ⅵ),而在pH=9.0条件下,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唯一氧化剂;(3)不同pH条件下,Cr(Fe)含量可以通过影响H_(2)O_(2)的消耗、活性氧化物种的产生、矿物表面的更新、Cr(Ⅵ)的释放而影响总Cr(Ⅵ)的产生速率和效率;(4)虽然Cr(Ⅲ)_(x)Fe(Ⅲ)_(1-x)(OH)_(3)被认为能更加稳定地保存还原产生的Cr(Ⅲ),但环境中的H_(2)O_(2)在特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将Cr(Ⅲ)氧化为Cr(Ⅵ),这是因为在偏酸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提供更多的Cr(Ⅵ)吸附位点,将有利于H_(2)O_(2)和HO~·等氧化Cr(Ⅲ),在偏碱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竞争消耗H_(2)O_(2)而抑制其对Cr(Ⅲ)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 铁氢氧化物 三价 过氧化氢 活性氧化物种 铬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icycliphilus denitrificans Ylb10的Cr(Ⅵ)还原性质研究
3
作者 左群 吕育财 +3 位作者 宋婷薇 郭金玲 任立伟 龚大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0,共5页
从求索溪底泥中,成功分离并获得一株具有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Ylb10。利用生理生化法和16S rDNA测序法对Ylb10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对其还原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Ylb10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与Alicycli... 从求索溪底泥中,成功分离并获得一株具有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Ylb10。利用生理生化法和16S rDNA测序法对Ylb10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对其还原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Ylb10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与Alicycliphilus denitrificans的16S rDNA相似率为98.07%。Ylb10能很好地利用α-羟基-丁酸、L-乳酸、丙酸、乙酸、L-天冬氨酸、L-谷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等底物。Ylb10菌相比摇床培养条件,在静置培养时能更好地还原Cr(Ⅵ),最佳还原Cr(Ⅵ)的pH值为8~9。当Cr(Ⅵ)的浓度低于200 mg/L时,该菌株能够将Cr(Ⅵ)还原,其中50 mg/L Cr(Ⅵ) 18 h的还原率达到96.45%,100 mg/L Cr(Ⅵ) 24 h的还原率达到93.83%,200 mg/L Cr(Ⅵ)浓度60 h还原效率为99.06%。由此得出,Alicycliphilus denitrificans Ylb10菌是一株高效六价铬还原菌,在处理铬污染的水质及土壤方面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嗜脂环物菌 Cr(Ⅵ)还原细菌 重金属 污染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