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铬(Ⅲ)和铬(Ⅵ)的选择性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永根 迟锡增 林树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1-54,47,共5页
本文研究了Cr(Ⅵ)-TBP-Cl^-和Cr(Ⅲ)-TBP-SCN-溶剂化合物的形成和萃取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选择性测定微量Cr(Ⅵ)和Cr(Ⅲ)的分析方法,藉反萃取和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了Cr(Ⅵ)-TBP-Cl^-及Cr(Ⅲ)-TBP-SCN^-溶剂化合物的存在。方法... 本文研究了Cr(Ⅵ)-TBP-Cl^-和Cr(Ⅲ)-TBP-SCN-溶剂化合物的形成和萃取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选择性测定微量Cr(Ⅵ)和Cr(Ⅲ)的分析方法,藉反萃取和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了Cr(Ⅵ)-TBP-Cl^-及Cr(Ⅲ)-TBP-SCN^-溶剂化合物的存在。方法对地表水进行分析,其回收率为9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 () 选择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镀铬液及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东 苏会东 +1 位作者 孙德成 安成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沸水浴加热条件下,Cr(Ⅵ)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褪色程度(ΔA)与Cr( Ⅵ)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和Cr( Ⅲ)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8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 在硫酸介质中,沸水浴加热条件下,Cr(Ⅵ)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褪色程度(ΔA)与Cr( Ⅵ)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和Cr( Ⅲ)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8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cm-1。该方法可用于镀铬溶液和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钝化液 Cr()和Cr()?4 玫瑰桃红R 褪色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铬(Ⅲ)和铬(Ⅵ)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文玲 贺全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 ()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丁酯棉纤维在线分离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Ⅲ)和铬(Ⅵ)的量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中兰 欧阳志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用TBP-棉纤维吸附实现铬(Ⅵ)与铬(Ⅲ)的在线分离富集,并用流动注射(FI)-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分别测定其含量。将TBP-棉纤维小球填入自制的锥形柱并组装在FI系统中作为分离单元。将预先调至pH 0.75的样品溶液,以4mL·min-1流量... 用TBP-棉纤维吸附实现铬(Ⅵ)与铬(Ⅲ)的在线分离富集,并用流动注射(FI)-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分别测定其含量。将TBP-棉纤维小球填入自制的锥形柱并组装在FI系统中作为分离单元。将预先调至pH 0.75的样品溶液,以4mL·min-1流量注入FI系统中,并在锥形柱中富集分离160s。此时铬(Ⅵ)被TBP-棉纤维吸附,而铬(Ⅲ)随流出液流出。收集流出液测定铬(Ⅲ)量。用水以2.6mL·min-1流量过锥形柱洗脱铬(Ⅵ),洗脱液引入FAAS,测定铬(Ⅵ)含量。铬质量浓度在0.100~0.900mg·L-1以内呈线性。对与0.02μg铬(Ⅲ)共存的0.10μg铬(Ⅵ)溶液作7次测定,计算得到铬(Ⅵ)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4%。添加0.500mg·L-1铬(Ⅵ)及0.100mg·L-1铬(Ⅲ)溶液,计算得到铬(Ⅵ)及铬(Ⅲ)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19%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分离与富集 TBP-棉纤维球 ()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铬(Ⅲ)和铬(Ⅵ)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文英 苏耀东 +1 位作者 李卓 甘礼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5-1368,共4页
应用编结反应器(KR)在线富集,提出了测定水样中痕量铬(Ⅲ)和铬(Ⅵ)的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取2份水样与络合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在线混合,分别与样品中铬(Ⅲ)及铬(Ⅵ)形成络合物并吸附于KR的内壁上,引入空气除... 应用编结反应器(KR)在线富集,提出了测定水样中痕量铬(Ⅲ)和铬(Ⅵ)的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取2份水样与络合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在线混合,分别与样品中铬(Ⅲ)及铬(Ⅵ)形成络合物并吸附于KR的内壁上,引入空气除去残留的溶液。泵入乙醇-盐酸(9+1)混合溶液将吸附于KR内壁上的络合物洗脱。按仪器工作条件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A_s)。另取1份水样,预先用抗坏血酸将其中铬(Ⅵ)还原为铬(Ⅲ),再按上述条件操作并测得吸光度(A_(Cr))。基于铬(Ⅲ)和铬(Ⅵ)富集系数的差异,推导了铬(Ⅲ)及铬(Ⅵ)含量的计算公式,将所测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所提出方法对铬(Ⅲ)及铬(Ⅵ)的检出限(3S/N)依次为8.9,5.3μg·L^(-1),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5.6%和2.8%。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95.9%~98.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结反应器 ()和()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铬(Ⅲ)与铬(Ⅵ) 被引量:2
6
作者 何铭慈 《岩矿测试》 CAS 1987年第4期250-254,共5页
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铬是一个重要项目。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及人体中的铬(Ⅲ)与铬(Ⅵ)已有报导。本文拟定了在水样中加入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总铬;另取样品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以APDC-MIBK萃取测定铬(Ⅵ)的方法,并... 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铬是一个重要项目。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及人体中的铬(Ⅲ)与铬(Ⅵ)已有报导。本文拟定了在水样中加入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总铬;另取样品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以APDC-MIBK萃取测定铬(Ⅵ)的方法,并以差减法求铬(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差减法 硝酸镁 APDC 醋酸盐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彩兰 宋波 +1 位作者 丁宝宏 程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41-442,445,共3页
基于存在增溶剂乳化剂OP ,将非均相体系转变为均相体系 ,铬 (Ⅵ )阻抑过氧化氢氧化PAN的反应 ,拟订了测定痕量铬的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在乳化剂OP存在下 ,铬 (Ⅵ )的线性范围为 0 .0 15~ 0 .0 8mg·L- 1,检出限为 5 .2 4× 10 -... 基于存在增溶剂乳化剂OP ,将非均相体系转变为均相体系 ,铬 (Ⅵ )阻抑过氧化氢氧化PAN的反应 ,拟订了测定痕量铬的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在乳化剂OP存在下 ,铬 (Ⅵ )的线性范围为 0 .0 15~ 0 .0 8mg·L- 1,检出限为 5 .2 4× 10 - 9g·ml- 1,可用于水样中铬 (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痕量分析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桃红R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东 苏会东 +1 位作者 余萍 高俊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 玫瑰桃红R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水质 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苯碳酰二肼 褪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玉珍 黄静 +1 位作者 邬洪缘 尹秀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79-580,共2页
关键词 痕量分析 自来水 钢样 电镀废水 过氧化氢 氧化 罗丹明B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偶氮胂高灵敏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6
10
作者 陆茜 蔡汝秀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本文研究了 DCB偶氮胂与 Cr2 O2 - 7的褪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硝酸介质中褪色反应具有高的灵敏度 ,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方法。本法检出限为 4.2 2× 1 0 - 11g/m L ,线性范围为 0~ 0 .8μg/1... 本文研究了 DCB偶氮胂与 Cr2 O2 - 7的褪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硝酸介质中褪色反应具有高的灵敏度 ,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方法。本法检出限为 4.2 2× 1 0 - 11g/m L ,线性范围为 0~ 0 .8μg/1 0 m L ,用于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铬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DCB偶氮胂 () 人发 测定 稀土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酸2C和TAN双显色体系RP-HPLC法分离测定铍(Ⅱ)、铬(Ⅲ)、铜(Ⅱ)、铁(Ⅱ)、镍(Ⅱ)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绍璞 彭敬东 邓传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96-1999,共4页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色螯合物 ,以 YWG-ODS柱为固定相 ,含显色剂、溴化四丁铵和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5 .0 )的甲醇 /乙醇 /水 (体积比 35 :5 :60 )溶液为流动相 ,并用分光光度检测器于 5 80 nm处测量 ,用 RP-HPLC可成功地分离和测定 ng/ m L级的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等 5种金属离子 .此方法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 ,用于大米、面粉中上述金属离子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测定 变色酸2C TAN 双显色体系 R米 面粉 高效液相色谱 铍(Ⅱ) () 铜(Ⅱ) 铁(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金用于水中痕量铬(Ⅵ)的比色测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峰 刘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0-854,共5页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6nm的纳米金(AuNPs),用二硫苏糖醇(DTT)对AuNPs进行修饰,得到功能化的DTT—AuNPs。研究了DTT—Au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Zeta电位及TEM。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铬(Ⅵ)能引起DTr—AuNPs聚集...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6nm的纳米金(AuNPs),用二硫苏糖醇(DTT)对AuNPs进行修饰,得到功能化的DTT—AuNPs。研究了DTT—Au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Zeta电位及TEM。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铬(Ⅵ)能引起DTr—AuNPs聚集,使其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基于此建立了铬(Ⅵ)的比色测定方法。优化了DTT浓度、溶液pH,考察了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在最佳检测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600nmol/L(r=0.9978),检出限为10nmol/L。将方法用于测定水库水中的痕量铬(Ⅵ),回收率为95%~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纳米金 比色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碳酰二肼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谢华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2-362,364,共2页
关键词 二苯碳酰二肼 吸光光度法 测定 ()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铬(Ⅵ)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萍 顾爱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法 光度法测定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二苯基碳酰二肼 致癌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AB和乙醇存在下络天青S光度法测定胶原蛋白粉中痕量铬(Ⅲ)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德玉 武耐英 +2 位作者 丁兆兰 李延 卢德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 胶原蛋白粉 光度法测定 CTMAB 络天青S 水解蛋白质 痕量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铬(Ⅵ)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利书 王益林 陆超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7-1238,1240,共3页
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三价铬毒性最小,因此,铬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较多出现在电镀、制革、冶炼等工业废水中。铬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降等。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光度法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荧光 环境污染物 化学发光法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测定铬的灵敏的新方法——铬(Ⅵ)-二溴苯基萤光酮-CPB显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帆 陈国南 +1 位作者 杨乙强 黄少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6期791-795,共5页
详细研究了Cr(Ⅵ)-二溴苯基萤光酮-CPB的显色反应,发现Cr(Ⅵ)与二溴苯基萤光酮在CPB存在下,pH3.5—5.0时经50℃水浴加热10分钟能生成紫红色组成为1:3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5).Cr(Ⅵ)在0—2.5... 详细研究了Cr(Ⅵ)-二溴苯基萤光酮-CPB的显色反应,发现Cr(Ⅵ)与二溴苯基萤光酮在CPB存在下,pH3.5—5.0时经50℃水浴加热10分钟能生成紫红色组成为1:3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5).Cr(Ⅵ)在0—2.5μg/10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CyDTA的存在可以消除大量常见离子的干扰.拟定了钢样及水中络的测定方法,并经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测定 Cr() 显色体系 () 水浴加热 比尔定律 显色反应 C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聚苯并噁嗪树脂对水中铁(Ⅲ)和铬(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18
作者 谷铭瑞 花胜权 +2 位作者 崔振楠 李金文 谭志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30-36,共7页
以四羟甲基硫酸鏻(THPS)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二官能团含磷苯并噁嗪单体二(3,4-二氢-1,3-苯并噁嗪-3-亚甲基)苄基氧化膦(BBOz),再采用无溶剂直接加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含磷聚苯并噁嗪树脂(PBBOz),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BET... 以四羟甲基硫酸鏻(THPS)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二官能团含磷苯并噁嗪单体二(3,4-二氢-1,3-苯并噁嗪-3-亚甲基)苄基氧化膦(BBOz),再采用无溶剂直接加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含磷聚苯并噁嗪树脂(PBBOz),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BET法对树脂PBBOz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吸附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树脂PBBOz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树脂PBBOz对铁(Ⅲ)、铬(Ⅵ)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主要源于结构中的酚羟基和叔胺基,其吸附机理主要为化学吸附;树脂PBBOz经硝酸处理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聚苯并噁嗪 吸附 铁()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偶氮胂Ⅲ、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铬天青S与5-溴代-2-(2-吡啶偶氮)-5-二乙基胺基苯酚分光光度试剂借助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稀土元素总量
19
作者 D.B.Gladilovich 徐灿丁 《湿法冶金》 CAS 1990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和5-溴代-2-(2-吡啶偶氮)-5-二乙基胺基苯酚的存在下,偶氮胂Ⅲ、铬天青S与各种稀土元素(REE)的反应性,并确定了用固定体系与流动体系进行分光光度测定REE...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和5-溴代-2-(2-吡啶偶氮)-5-二乙基胺基苯酚的存在下,偶氮胂Ⅲ、铬天青S与各种稀土元素(REE)的反应性,并确定了用固定体系与流动体系进行分光光度测定REE的最佳条件.在样品体积为30μL,含有0.04mM试剂和0.2M甲酸盐缓冲溶液(pH3)的体系中,用流动注射分析法于波长660nm波长处分光光度测定稀土总量,尤其测定La、Ce、Nd,偶氮胂Ⅲ是最适合的,测定限是30μL中10.8ng La,11.0ng Ce,9.4ng Nd。10mM抗坏血酸和5-磺基水杨酸可掩蔽少量的Fe(Ⅲ)和Al(Ⅲ)。REE总量可从由La(Ⅲ)标准溶液绘制的校正曲线计算得到。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磷灰石和经各种分解后的REE氧化物浓缩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偶氮 偶氮胂 天青 间苯二酚 流动注射分析法 分光光度测定 二乙基胺 溴代 甲酸盐缓冲溶液 三甲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形态 被引量:20
20
作者 康维钧 梁淑轩 +2 位作者 哈婧 申世刚 孙汉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2-575,共4页
采用单阀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并联 ,两柱交替采样逆向洗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Cr(Ⅲ )和Cr(Ⅵ ) ,分别用 15 %HNO3和 8%NH4 NO3洗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检测。富集 1min时Cr(Ⅲ )和Cr(Ⅵ )的特征浓度分别为 :1 5... 采用单阀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并联 ,两柱交替采样逆向洗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Cr(Ⅲ )和Cr(Ⅵ ) ,分别用 15 %HNO3和 8%NH4 NO3洗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检测。富集 1min时Cr(Ⅲ )和Cr(Ⅵ )的特征浓度分别为 :1 5 0 μg·L- 1 和 1 39μg·L- 1 ,Cr(Ⅲ )和Cr(Ⅵ )检出限 (3σ)分别为 1 0 3μg·L- 1 和 0 5 4 μg·L- 1 ;相对标准偏差 (10 μg·L- 1 )分别为 :3 4 1%和 1 80 % ,分析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93 5 %~ 10 7 5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分离 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 环境水样 Cr() Cr()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