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冲击强化与热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镍铝青铜性能影响
1
作者 刘铄涵 戴宁 +1 位作者 程筱胜 KULADEEP Rajamudili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6,共10页
围绕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镍铝青铜(Nickel-aluminum bronze,NAB)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调控,结合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 LSP)与退火热处理工艺,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材料的微观结构及... 围绕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镍铝青铜(Nickel-aluminum bronze,NAB)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调控,结合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 LSP)与退火热处理工艺,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力学性能演变机制。结果表明:LSP处理后材料表层晶粒显著细化,显微硬度由182 HV提升至223.5 HV,同时表面形成最高达572 MPa的残余压应力层;后续热处理通过静态再结晶机制优化了晶相组织,利用LSP引入的位错能量促进晶界重构,在保留近表面硬化特性的同时,使材料表层硬度整体提升至202 HV,并显著消除了残余应力。本文旨在为WAAM NAB的表面强化策略提供参考,拓展LSP与热处理在增材制造金属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电弧增材制造 青铜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镍铝青铜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缙 王克鸿 +2 位作者 徐程 刘晨雨 彭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9,共7页
镍铝青铜合金由于其在海水中的高耐腐蚀性能、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良好的抗空化冲击性能,被广泛运用于船舶螺旋桨的制造,但传统的铸造镍铝青铜由于材料成本过高,并且性能已不再适用于现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镍铝青铜构件,... 镍铝青铜合金由于其在海水中的高耐腐蚀性能、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良好的抗空化冲击性能,被广泛运用于船舶螺旋桨的制造,但传统的铸造镍铝青铜由于材料成本过高,并且性能已不再适用于现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镍铝青铜构件,采用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制造了镍铝青铜合金构件,研究了铸造镍铝青铜和电弧增材的镍铝青铜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铸态镍铝青铜合金相比,电弧增材制造的镍铝青铜合金有更细小的微观组织,κⅠ相的析出被抑制,绝大多数的β′相转变为α+κⅢ的共析组织,元素分布更均匀.与铸态镍铝青铜相比(545 MPa,20%),电弧增材制造的镍铝青铜构件展现了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极限抗拉强度达到700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青铜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镍铝青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菲 彭成章 +1 位作者 肖阳 朱金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6-188,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镍铝青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20℃×16h均匀化退火后,镍铝青铜铸态组织中的粗大枝晶消失;锻造后发生了显著的再结晶,并有NiAl和FeAl相析出,再经95...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镍铝青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20℃×16h均匀化退火后,镍铝青铜铸态组织中的粗大枝晶消失;锻造后发生了显著的再结晶,并有NiAl和FeAl相析出,再经950℃×1 h退火获得了细小均匀的显微组织,有利于合金的后续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退火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CuAl9Fe4Ni4Mn2镍铝青铜的化学成分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高峰 马敏团 +3 位作者 黄引平 杨小建 杨军 邓培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26-127,131,共3页
研究了ZCu Al9Fe4Ni4Mn2镍铝青铜螺旋桨材料化学元素、铝当量和铁镍比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金的最佳成分范围。
关键词 青铜 螺旋桨 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钪、锆和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晓静 陈树东 +3 位作者 楚满军 潘励 魏建 侍国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81-3386,共6页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腐蚀和摩擦实验的方法,研究钪、锆和锶对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57Al-5.3Fe-4.6Ni-1.07Mn-0.63Zn)相比,钪...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腐蚀和摩擦实验的方法,研究钪、锆和锶对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57Al-5.3Fe-4.6Ni-1.07Mn-0.63Zn)相比,钪、锆和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9.97Al-5.4Fe-4.52Ni-1.05Mn-0.62Zn-0.045Zr-0.029Sr-0.057Sc)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都由α相、β相(高温相)和κ相组成,且各相均显著细化,合金硬度从212.1HV提高到240.7HV;由于组织细化,合金内优先发生腐蚀的共析组织(α+κⅢ相),其腐蚀通道产生概率降低,从而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均匀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2%和17.8%(微合金化后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23 mm/a和0.231 mm/a);摩擦因数降低了23.4%(微合金化后的摩擦因数为0.019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微合金化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激光制备镍铝青铜涂层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岩 王文先 +2 位作者 崔泽琴 张亚楠 许并社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88,共6页
利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镍铝青铜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以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采用PS–168A型电化学测量系统对涂层以及母材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内白... 利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镍铝青铜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以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采用PS–168A型电化学测量系统对涂层以及母材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内白色基体上析出富Cr的玫瑰状和块状的K相,涂层的物相主要由FeAl3、Al3Ni、Ni、Cu、Cr等组成,涂层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602 HV0.2,较母材的50 HV0.2提高了约11倍,涂层的腐蚀电位?1.02 V较母材的?1.49 V提高了0.47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激光熔覆 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青铜高温变形的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菲 彭成章 +1 位作者 肖阳 朱金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0-22,共3页
利用Gleeble-1500型热力模拟机,研究镍铝青铜合金在变形温度800~950℃、应变速率0.002~5 s-1时的热变形行为。根据热压缩试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镍铝青铜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镍铝青铜合金热变形本构方... 利用Gleeble-1500型热力模拟机,研究镍铝青铜合金在变形温度800~950℃、应变速率0.002~5 s-1时的热变形行为。根据热压缩试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镍铝青铜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镍铝青铜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计算得出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313.0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合金 热变形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青铜合金仿生表面的砂带磨削及其降噪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云 甲花索朗 肖贵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97-2504,2511,共9页
针对镍铝青铜合金材料难以加工出仿生沟槽表面从而提高其降噪性能的问题,利用金字塔砂带和空心球砂带在镍铝青铜合金材料表面上磨削出仿生沟槽,并搭建配套试验平台来对镍铝青铜合金材料表面进行仿生沟槽结构的磨削加工。提取了磨削表面... 针对镍铝青铜合金材料难以加工出仿生沟槽表面从而提高其降噪性能的问题,利用金字塔砂带和空心球砂带在镍铝青铜合金材料表面上磨削出仿生沟槽,并搭建配套试验平台来对镍铝青铜合金材料表面进行仿生沟槽结构的磨削加工。提取了磨削表面的特征,据此进行流体噪声计算,对比分析了金字塔砂带磨削出的仿生表面和空心球砂带磨削出的仿生沟槽表面的噪声性能,结果显示:金字塔砂带磨削出的规则仿生沟槽表面声学能量等级的平均值为18.07 dB,空心球砂带磨削出的不规则仿生沟槽表面声学能量等级的平均值为37.6 dB。试验中,两种砂带磨削加工后的镍铝青铜合金表面均具有仿生沟槽结构,且金字塔砂带磨削出的规则仿生沟槽表面具有更好的水下降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合金 砂带磨削 仿生表面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铸态镍铝青铜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梦 徐小严 张乐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4,共6页
对铸态镍铝青铜(NAB)进行了920℃正火和675℃退火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NAB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法测试了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观察了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退火态与铸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均由基体α... 对铸态镍铝青铜(NAB)进行了920℃正火和675℃退火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NAB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法测试了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观察了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退火态与铸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均由基体α相、残余β相以及三种Ni-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κⅡ,κⅢ,κⅣ)组成,而正火态试样组织则由较多的残余β相以及均匀分布的κⅣ相组成,其强度更高但塑性明显降低;铸态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快,正火态试样的最慢;铸态和退火态试样中的疲劳裂纹在κ相相界处扩展,断裂方式主要为脆性解理断裂,而正火态试样的疲劳裂纹主要穿过α相扩展,断口出现了疲劳辉纹,且其疲劳裂纹扩展路径最为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热处理 直流电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轧高强韧镍铝青铜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硕 龚安华 +1 位作者 付立铭 单爱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7,共9页
通过形变量为75%的温轧形变热处理,制备了一种超细组织的QAl10-4-4镍铝青铜合金,研究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大变形温轧后,温轧后的镍铝青铜材料由超细层状(α+β′)双相组织以及细小的k相组成(其中α相为铜基固溶体、β′... 通过形变量为75%的温轧形变热处理,制备了一种超细组织的QAl10-4-4镍铝青铜合金,研究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大变形温轧后,温轧后的镍铝青铜材料由超细层状(α+β′)双相组织以及细小的k相组成(其中α相为铜基固溶体、β′相为共析相变受阻产生的Cu3Al基马氏体及NiAl析出相、k相为Fe3Al、NiAl等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屈服强度由318 MPa提升至1020 MPa,抗拉强度由784 MPa提升至1104 MPa,具有7.8%的均匀伸长率并呈现良好的应变硬化能力。温轧镍铝青铜合金的高强度主要归因于位错强化、细晶强化以及温轧过程中诱发的纳米析出强化,而良好的塑韧性主要与超细的片层α相和β′相的应力应变协调有关。温轧形变热处理是制备高强韧镍铝青铜合金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高强韧 温轧 组织 力学性能 超细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ZCuAl9Fe4Ni4Mn2镍铝青铜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清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0-162,165,共4页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常温拉伸试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船舶推进器用ZCuAl9Fe4Ni4Mn2镍铝青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镍铝青铜铸态组织由基体α相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属间化合物(Fe,Ni)Al...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常温拉伸试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船舶推进器用ZCuAl9Fe4Ni4Mn2镍铝青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镍铝青铜铸态组织由基体α相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属间化合物(Fe,Ni)Al相组成,部分(Fe,Ni)Al相较为粗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粗大金属间化合物逐渐减少,组织得到细化。经980℃保温2h,随炉冷却到580℃,然后出炉空冷的退火工艺,镍铝青铜抗拉强度从铸态的487MPa提高到621MPa,伸长率从16.82%提高到1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退火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青铜的表面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芹 吴忠 +4 位作者 秦真波 刘磊 沈彬 吕维洁 胡文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海洋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镍铝青铜多元合金在高腐蚀、高副交变载荷海洋工况下易发生选相腐蚀、空蚀和疲劳腐蚀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重点介绍了表面处理工艺解决此类问题的突出优势,在不改变基体组织结构的同时,通过合理调控改性镍铝青... 海洋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镍铝青铜多元合金在高腐蚀、高副交变载荷海洋工况下易发生选相腐蚀、空蚀和疲劳腐蚀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重点介绍了表面处理工艺解决此类问题的突出优势,在不改变基体组织结构的同时,通过合理调控改性镍铝青铜的表层微观组织结构,有效改善镍铝青铜的耐腐蚀疲劳性能。主要介绍了搅拌摩擦处理、物理气相沉积、超音速火焰喷涂、激光表面处理和电沉积等5种表面处理方法,探讨了上述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前期实验成果重点阐述了电沉积工艺在镍铝青铜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表面处理 腐蚀疲劳性能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镍铝青铜合金组织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鑫 宋德军 胡伟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2-44,共3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了新型镍铝青铜合金的铸态组织,并对经不同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主要由α相和K相组成;在850~900℃进行热处理,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青铜 K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丸强度下镍铝青铜的表面喷丸强化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谛 王立强 +2 位作者 徐小严 吕玉廷 吕维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9,共5页
采用0.15,0.20,0.25mm的喷丸强度对铸态镍铝青铜进行了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对比分析了喷丸前后镍铝青铜表层的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微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并计算了表层的亚晶尺寸和显微畸变。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镍铝青铜表面的... 采用0.15,0.20,0.25mm的喷丸强度对铸态镍铝青铜进行了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对比分析了喷丸前后镍铝青铜表层的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微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并计算了表层的亚晶尺寸和显微畸变。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镍铝青铜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程度都逐渐增大;但喷丸强度过大时,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并伴随有显微裂纹产生,从而导致表层应力释放,使得残余压应力增大幅度下降,减弱了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喷丸 残余应力 显微硬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态镍铝青铜的空蚀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亚 闫永贵 +2 位作者 马力 许振明 李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64-1467,共4页
利用钨极氩弧焊(TIG)在铸态镍铝青铜上制备了同种材料的堆焊层,分析了堆焊层的组织,并利用超声振动空蚀设备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堆焊层的空蚀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态镍铝青铜的空蚀腐蚀性能均优于铸态,采用TIG堆焊同种材料修复... 利用钨极氩弧焊(TIG)在铸态镍铝青铜上制备了同种材料的堆焊层,分析了堆焊层的组织,并利用超声振动空蚀设备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堆焊层的空蚀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态镍铝青铜的空蚀腐蚀性能均优于铸态,采用TIG堆焊同种材料修复镍铝青铜螺旋桨,堆焊层不会发生优先空蚀腐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钨极氩弧焊 堆焊层 空蚀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含量对镍铝青铜合金耐盐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景媛 黄晓飞 +2 位作者 杨荣 李明芳 辛钢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49,共7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探究了镍铝青铜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与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镍铝青铜合金的耐蚀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合金表面会形成氧化铝和氧化亚铜保护膜,保护... 采用电化学方法探究了镍铝青铜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与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镍铝青铜合金的耐蚀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合金表面会形成氧化铝和氧化亚铜保护膜,保护内层金属基底。当铝的质量分数为9%时,合金材料具有最优的耐蚀性,此时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均匀的保护层,有效减缓了介质对合金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动电位极化 耐蚀性 电化学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螺旋桨材料镍铝青铜的热处理强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康全飞 胡树兵 +1 位作者 曾思琪 程光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采用OM、SEM、EDS、拉伸测试、疲劳裂纹扩展测试、电化学腐蚀测试等研究退火、正火和固溶时效处理对镍铝青铜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75℃退火可以消除β′相,显著提高材料的塑性和耐蚀性,但强度... 采用OM、SEM、EDS、拉伸测试、疲劳裂纹扩展测试、电化学腐蚀测试等研究退火、正火和固溶时效处理对镍铝青铜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75℃退火可以消除β′相,显著提高材料的塑性和耐蚀性,但强度稍微降低。固溶时效处理试样强度最高(812 MPa),但伸长率只有2.9%,且腐蚀阻抗最低。适当地正火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不降低材料的耐蚀性能。镍铝青铜在空气中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铸态、固溶时效态、正火态。铸态试样的疲劳裂纹主要沿着α相和κⅢ相界面扩展,正火态试样的裂纹一般穿越α晶粒扩展,而固溶时效试样的裂纹既在α相内又在α相和κ相的界面间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热处理 电化学腐蚀 疲劳裂纹扩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喷丸对镍铝青铜组织演变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光坤 胡树兵 曾思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76-2485,共10页
采用激光喷丸强化技术在镍铝青铜合金(NAB)表面形成细晶层,采用XRD、SEM、EBSD、TEM等方法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研究激光喷丸处理对于NAB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处理能够使得合金表层晶粒细化、小... 采用激光喷丸强化技术在镍铝青铜合金(NAB)表面形成细晶层,采用XRD、SEM、EBSD、TEM等方法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研究激光喷丸处理对于NAB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处理能够使得合金表层晶粒细化、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多以及位错增值。当激光光斑能量分别为3 J和6 J时,试样表面硬度相对于基体硬度分别提升31.5%和41.8%,合金表层硬度提升是由于晶粒细化、位错增值和残余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除此之外,浸泡腐蚀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处理能够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这是由晶粒细化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激光喷丸 组织 硬度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工具对镍铝青铜合金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玉廷 聂彬 +4 位作者 刘国浩 王柄皓 曹连民 秦真波 吴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掌握搅拌摩擦加工镍铝青铜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获得机械性能最好的显微组织。方法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热输入理论改善加工工具,采用改善前后的工具制备具有各种微观组织的镍铝青铜合金,并采用显微硬度仪测试合金的显微硬度,通过光学显... 目的掌握搅拌摩擦加工镍铝青铜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获得机械性能最好的显微组织。方法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热输入理论改善加工工具,采用改善前后的工具制备具有各种微观组织的镍铝青铜合金,并采用显微硬度仪测试合金的显微硬度,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加工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搅拌摩擦加工的组织主要包括魏氏体α、带状α、溪流状α以及等轴状α组织,各组织形成的最高温度逐渐减小,其中等轴状组织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其微观组织主要包括大量的等轴状α晶粒、κ相和极少的β′相。结论通过减少工具轴肩直径,增加搅拌针的长度来改善加工工具,可以明显减少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的热输入。较低最高温度下制备的等轴状α组织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其主要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加工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青铜合金 加工工具 组织演变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青铜合金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宋德军 胡光远 +1 位作者 卢海 胡伟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450-452,459,共4页
结合镍铝青铜在海洋工程、焊接、防爆材料和其它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对镍铝青铜合金研究的进展,介绍了镍铝青铜合金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青铜 耐腐蚀性能 海洋工程 防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