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硼硅玻璃基体中金刚石氧化机理
1
作者 张向红 王艳辉 +1 位作者 臧建兵 张金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开展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烧结试验,通过TG-DSC分析、XRD分析和Raman分析,研究铝硼硅玻璃熔体中金刚石的氧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纯铝硼硅玻璃时,在1000℃以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烧结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时,... 开展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烧结试验,通过TG-DSC分析、XRD分析和Raman分析,研究铝硼硅玻璃熔体中金刚石的氧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纯铝硼硅玻璃时,在1000℃以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烧结金刚石/铝硼硅玻璃复合材料时,温度高于814°C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强度降低的现象;烧结温度780℃为最理想烧结温度,复合材料膨胀率约10%,抗折强度约39.0 MPa。在烧结温度不超过908.4℃时,金刚石和游离氧而非铝硼硅玻璃中的氧化物之间发生了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硼硅玻璃结合剂 金刚石 氧化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铝硼硅玻璃/氧化铝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汪伟 姜胜林 高泮嵩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5,共4页
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的CaO-Al2O3-B2O3-SiO2玻璃粉末与α-Al2O3粉末按照质量分数50∶50混合,烧结制备了钙铝硼硅玻璃/氧化铝系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75... 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的CaO-Al2O3-B2O3-SiO2玻璃粉末与α-Al2O3粉末按照质量分数50∶50混合,烧结制备了钙铝硼硅玻璃/氧化铝系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75℃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抗弯强度为164MPa,介电常数为7.8,介电损耗为0.001 3,热膨胀系数为5.7×10-6/℃,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用作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铝硼硅玻璃 氧化 抗弯强度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硼硅酸盐玻璃的介电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宏伟 童强 +3 位作者 Longxing Chi 李明阳 赵聪聪 党梦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以SiO_2、B_2O_3、Al_2O_3和碱土金属氧化物(RO)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得了高铝硼硅酸盐玻璃.通过阿基米德法和E4980A的精密阻抗分析仪,研究了不同RO掺入量对高铝硼硅玻璃的密度、介电常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O含量不同的样品,由于M... 以SiO_2、B_2O_3、Al_2O_3和碱土金属氧化物(RO)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得了高铝硼硅酸盐玻璃.通过阿基米德法和E4980A的精密阻抗分析仪,研究了不同RO掺入量对高铝硼硅玻璃的密度、介电常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O含量不同的样品,由于Mg^(2+)和O^(2-)的电子云变化较小,其介电常数在5.74 F/m上下波动;掺入不同量CaO、SrO和BaO使样品由于非桥氧的增加和O^(2-)、阳离子的电子云变化大等影响,介电常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别在7.94 wt%、1.06 wt%和0.4 wt%处出现极大值;同时,掺入BaO的样品发生了明显的混合碱土效应,其介电常数出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硼硅玻璃 碱土金属氧化物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研究硼铝硅玻璃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言超 岳云龙 +2 位作者 于晓杰 陈现景 吴海涛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利用正交实验法,以降低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为目标,对硼铝硅玻璃(SiO2-Al2O3-B2O3-RO)组份进行了优化研究。极差分析表明:在选定的水平下,CaO对玻璃的介电常数影响最大,最终得到所选影响因素水平为SiO253.5%、Al2O314.5%、CaO 4%... 利用正交实验法,以降低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为目标,对硼铝硅玻璃(SiO2-Al2O3-B2O3-RO)组份进行了优化研究。极差分析表明:在选定的水平下,CaO对玻璃的介电常数影响最大,最终得到所选影响因素水平为SiO253.5%、Al2O314.5%、CaO 4%时玻璃的介电性能最好。通过对优化后的玻璃分析表明,该玻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分相和析晶,并指出要降低玻璃的介电常数可以在保持Si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碱土金属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介电性能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铝高硼硅玻璃基本形成过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秀明 赵高凌 +4 位作者 刘史敏 应浩 刘军波 汪建勋 韩高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5-857,共3页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800℃,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其工作温度和熔化温度较NCS均有大幅提高,分别为1375~1160℃和1699℃。热膨胀曲线表明所制备的ABS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α(20~300℃)=3.9×10-6K-1,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熔制过程 同步热分析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