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的光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竺逸年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用2W多线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照射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能产生5.1×10-3%的永久性折射率变化。通过测定LP11模截止波长的偏移能检测该光纤的光敏特性,同时在可见光区域能观察到宽消感应吸收带。Sm掺杂光纤光敏特... 用2W多线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照射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能产生5.1×10-3%的永久性折射率变化。通过测定LP11模截止波长的偏移能检测该光纤的光敏特性,同时在可见光区域能观察到宽消感应吸收带。Sm掺杂光纤光敏特性是由多光子增强的Sm+2离子消感应吸收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掺杂铝硅基 玻璃光纤 光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的光敏特性研究
2
作者 竺逸年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0,60,共4页
用2 W多线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照射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能产生0.005 1%的永久性折射率变化。通过测定LP_(11)模截止波长偏移能检测该光纤的光敏特性,同时在可见光区域能观察到宽消感应吸收带。钐掺杂光纤光敏特性... 用2 W多线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照射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能产生0.005 1%的永久性折射率变化。通过测定LP_(11)模截止波长偏移能检测该光纤的光敏特性,同时在可见光区域能观察到宽消感应吸收带。钐掺杂光纤光敏特性是由多光子增强的Sm^(+2)离子消感应吸收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掺杂铝硅基 玻璃光纤 光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活塞烧蚀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秦朝举 张卫正 +1 位作者 原彦鹏 宋立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47,168,共6页
为了研究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性能,对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分析了该种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和烧蚀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性能,对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分析了该种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和烧蚀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强度较大、结构密集,烧蚀量很小;材料的烧蚀是气流剥蚀和熔化烧蚀两方面的作用结果;建立的烧蚀模型及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对活塞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证明硼酸铝晶须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在抗烧蚀方面是理想的活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基复合材料 硼酸晶须 试验 活塞 烧蚀 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基精铸材料薄壁壳体成型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勇杰 张建成 刘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2,共7页
针对铝合金薄壁壳体铸造成型高质量要求,通过向ZL101A铝合金中增添Al-10Sr变质剂以及微量Ni元素,制备铝硅基精铸材料坯件,借助加热设备与SCC-44500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铝硅基精铸材料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与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应... 针对铝合金薄壁壳体铸造成型高质量要求,通过向ZL101A铝合金中增添Al-10Sr变质剂以及微量Ni元素,制备铝硅基精铸材料坯件,借助加热设备与SCC-44500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铝硅基精铸材料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与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现铝硅基精铸材料在各应变率及温度下的屈服强度相对ZL101A铝合金均提高。以铝硅基精铸材料进行液压泵薄壁壳体铸造工艺设计分析,基于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采用低压铸造工艺方案对铝合金薄壁壳体低压铸造过程进行多尺度模拟,分析预测得到了温度场和流动场对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中缩孔缩松形成的影响,并对壳体铸件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观察得到内部二次枝晶臂间距和共晶层片间距分布状态,综合分析宏微观结果可知,适合的铸造工艺可以制备出完整高性能的铝硅基合金薄壁壳体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基精铸材料 高温压缩试验 薄壁壳体 数值模拟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化建 孙恒虎 肖雪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8-782,共5页
为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以500℃煅烧的煤矸石为主体原料,附以改性硅酸钠溶液为成岩剂,研制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利用煤矸石与矿渣、粉煤灰之间的协同效应在常规条件下制备出强度持续增长(62.10 MPa,3 d;93.15 MPa,90 d)、施工性... 为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以500℃煅烧的煤矸石为主体原料,附以改性硅酸钠溶液为成岩剂,研制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利用煤矸石与矿渣、粉煤灰之间的协同效应在常规条件下制备出强度持续增长(62.10 MPa,3 d;93.15 MPa,90 d)、施工性能良好的胶凝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IR和MAS NMR对全煤矸石硅铝基胶凝材料进行研究,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在水化前后Si,A l价键和配位发生了改变,表征有水化产物生成,进一步验证水化产物有水白云母、C-S-H凝胶和类沸石无定性铝硅酸盐凝胶.根据煤矸石硅铝基胶凝材料的特征提出了原位键合的水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煤矸石质胶凝材料 协同效应 原位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铝-硅基钎料熔点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洋 王泽华 +4 位作者 林萍华 包晔峰 袁鸿斌 冯杏梅 冯展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9,23,共4页
为了开发工艺性能优良、熔点低的铝合金钎焊用钎料,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硅、铜、镍、稀土等元素对铝-硅基钎料熔点的影响;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25组试样的熔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测定了合金的组织和成分。结果表明:铜、硅、... 为了开发工艺性能优良、熔点低的铝合金钎焊用钎料,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硅、铜、镍、稀土等元素对铝-硅基钎料熔点的影响;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25组试样的熔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测定了合金的组织和成分。结果表明:铜、硅、镍、稀土均能使铝-硅基钎料的熔点降低,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铜、镍、硅、稀土;Al-6.5%Si-25%Cu-2%Ni-0.3%RE合金的熔点最低,为52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 熔点 差热分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固结氯离子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易忠来 孙恒虎 +1 位作者 魏秀泉 厉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0-13,共4页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制备胶凝材料,氯离子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固结氯离子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硅铝基胶凝材料组成、氯盐阳离子类型以及掺入...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制备胶凝材料,氯离子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固结氯离子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硅铝基胶凝材料组成、氯盐阳离子类型以及掺入其它阴离子对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固结氯离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情况下,矿渣固结氯离子能力大于煤矸石,随着龄期的增长,固结氯离子的量增加,随着氯离子掺量的提高,固结氯离子的量也增加;当加入不同阳离子的氯盐的时候,固结的量按Ca2+、K+、Na+顺序递减,掺入其它阴离子不利于氯离子的固化,体系中加入SO24-、SO23-、CO32-、OH-等阴离子后,固结氯离子的量减小,阴离子对固结氯离子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SO42-、SO23-、CO23-、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胶凝材料 氯离子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质硅铝基材料胶凝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化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91,共1页
系统地开展了利用低温煅烧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早期强度高、水化热低且具有良好固土特性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基础研究。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运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煤矸石和高岭石在煅烧、碱... 系统地开展了利用低温煅烧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早期强度高、水化热低且具有良好固土特性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基础研究。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运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煤矸石和高岭石在煅烧、碱介质中溶出和胶凝过程中硅、铝配位的变化,结合其胶凝产物的物相、形貌和水化热,从结构、配位和物相转变的角度来研究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胶凝机理。揭示了煤矸石的煅烧过程就是铝氧八面体中铝的四配位转化以及铝氧四面体和硅氧四面体解聚过程的重要规律,其中铝氧八面体中铝的四配位转化是煤矸石产生胶凝活性的本源。证明了煤矸石和高岭石在煅烧过程中铝配位的变化与地质界Thompson定律相吻合。比较研究了煤矸石和高岭石的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低于900℃煅烧煤矸石的红外光谱中,560cm-1附近吸收峰的强度与Si、Al离子的溶出量具有正相关性;五配位铝是偏高岭石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证明了由于一价和二价阳离子的存在,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的煤矸石在煅烧过程中没有出现五配位铝。通过对硅铝质物料Si2p、Al2p和O1s结合能与其胶凝材料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用硅、铝电子结合能评价硅铝物料胶凝活性的新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煅烧煤矸石的溶出特性及其胶凝机理。研究表明:煅烧煤矸石在碱性溶液中是以单聚体硅酸根离子和单聚体铝酸根离子的形式溶出;(HO)3SiO-和Al(OH)4-的溶出证明硅铝基胶凝材料反应初期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的再解聚过程,体现在反应后,27Al和29SiNMR谱的共振峰向低场偏移;以硅酸钾为溶出介质,煅烧煤矸石溶出渣29SiMASNMR谱中-97.36×10-6共振峰的出现揭示了硅铝基胶凝材料胶凝过程中原位键合的作用;随着反应的进行,27Al和29SiNMR共振峰都向高场偏移,表眀胶凝过程中与中心铝原子在次级配位圈上直接连接[SiO4]四面体数量增多以及反应产物中硅氧四面体聚合度的增加。根据胶凝过程中硅、铝配位的变化,提出了硅铝基胶凝材料原位键合的反应机理,并将胶凝过程概括为解聚过程、胶结过程、原位键合过程和缩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胶凝材料 煅烧 胶凝机理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剂沸石颗粒催化剂制备中硅铝胶基质的特性
9
作者 刘星生 易佳 李英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4-909,共6页
采用硅溶胶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制备无黏结剂MCM-22沸石颗粒催化剂。通过对不同pH值硅溶胶进行TEM、TG、比表面积的表征和NaAlO2溶液电位滴定实验可知,在pH值为9.9时最有利于硅溶胶和NaAlO2中硅原子与铝原子通过氧桥联结制备硅铝胶基... 采用硅溶胶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制备无黏结剂MCM-22沸石颗粒催化剂。通过对不同pH值硅溶胶进行TEM、TG、比表面积的表征和NaAlO2溶液电位滴定实验可知,在pH值为9.9时最有利于硅溶胶和NaAlO2中硅原子与铝原子通过氧桥联结制备硅铝胶基质,为进一步制备无黏结剂沸石颗粒催化剂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不同pH值所得硅铝胶基质制备无黏结剂MCM-22沸石颗粒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在pH值为9.6~12.0范围内得到的硅铝胶基质,均能得到无黏结剂MCM-22沸石颗粒催化剂,pH值为10.0时所得沸石颗粒催化剂最佳,样品相对结晶度达到100%,整个颗粒样品的表面和内部都完全晶化成MCM-22沸石晶片;而pH值在8.5~9.3范围内,最终所得样品仍然为无定形的硅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剂 MCM-22 沸石颗粒催化剂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粒径对喷射沉积制备SiC颗粒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微 陈荐 +2 位作者 何建军 邱玮 任延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2,共5页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颗粒粒径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高于基体合金的,但是其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降低;挤压后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颗粒粒径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高于基体合金的,但是其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降低;挤压后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有沿挤压方向排列的趋势,且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趋势更明显;与相同含量大粒径(20μm)颗粒相比,小粒径(4.5μm)颗粒间距小,颗粒承载能力大,其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断裂方式以SiC颗粒与基体界面脱离为主,而颗粒的断裂是大粒径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断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粒径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铝硅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神勇 秦身钧 +7 位作者 门长全 侯佳佳 吕大炜 郑雪 庞薇 郝龙龙 赵道远 章少卓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2-3565,共14页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但传统燃煤利用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与“双碳”目标存在根本性矛盾。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转型,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需求,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但传统燃煤利用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与“双碳”目标存在根本性矛盾。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转型,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需求,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量子效应与表面特性,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治理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煤炭有机质中的稠环芳烃网络和无机组分(如硅铝酸盐)为功能材料构建提供了结构基元,前者通过定向碳重排可转化为零维碳量子点、二维石墨烯及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后者经矿相重构可合成分子筛、介孔材料等纳孔体系,其中未燃尽碳与无机灰分共存的“碳-灰复合体”为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系统分析了煤基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机制,解析煤炭有机质分子构效关系及热化学转化路径对碳纳米材料维度的影响规律,发现碳纳米材料维度受煤变质程度主导,详细综述煤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电催化、污染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阐明了煤基固废中硅铝矿相演变与纳孔材料合成机理,探讨硅铝基纳米级孔隙结构材料等在CO_(2)捕集、重金属吸附等环境治理中的潜力。当前研究需突破原料组分非均质性导致的产物一致性差、酸碱处理工艺的环境风险等瓶颈,未来应聚焦分子尺度结构精准解析、多源固废协同转化、绿色制备工艺开发等研究方向。随着“原料替代”战略推进与纳米技术迭代,煤基纳米材料有望成为煤炭增值利用的新兴方向,为构建清洁煤基材料工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碳纳米材料 纳米级孔隙结构材料 结构性能调控 高值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1─Si基钎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虞觉奇 陈明安 高香山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74,共8页
利用单辊急冷设备和自制的双辊急冷设备,制得厚度为26~37μm和0.1~0.25mm的A1─Si基钎料薄带。在DuDont1090设备上,用DSC测定了钎料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快凝态钎料液相点降低3~5℃,结晶温度区... 利用单辊急冷设备和自制的双辊急冷设备,制得厚度为26~37μm和0.1~0.25mm的A1─Si基钎料薄带。在DuDont1090设备上,用DSC测定了钎料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快凝态钎料液相点降低3~5℃,结晶温度区间缩小20℃左右,与普晶态钎料相比,快凝态钎料的润湿系数提高18%,强度提高28.4%,薄带钎料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某些场合使用,分析了钎料和钎缝的金相显微组织,测定了钎焊接义的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当钎料成分相同时,快凝态钎料熔化温度低、强度高、组织细弥、润湿性好、接头强度波动小,是一种性能更优良的新颖钎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 快速凝固 铝硅基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聚合度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吉秀 孙恒虎 +1 位作者 万建华 张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5,共7页
采用XRD,IR和NMR等分析方法研究北京房山煤矸石在水化过程中的物相及29Si聚合度的变化规律。在29Si NMR基础上提出利用相对桥氧数(RBO)评价硅氧多面体聚合度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煅烧煤矸石在活化及水化前后的RBO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采用XRD,IR和NMR等分析方法研究北京房山煤矸石在水化过程中的物相及29Si聚合度的变化规律。在29Si NMR基础上提出利用相对桥氧数(RBO)评价硅氧多面体聚合度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煅烧煤矸石在活化及水化前后的RBO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的粘土矿物绿泥石和白云母等在活化过程中发生分解,表征硅氧多面体聚合度的指标RBO明显降低;而在水化过程中随着水化龄期的增加,氢氧化钙不断与硅铝质物料中的[SiO4]和[AlO4]四面体发生反应,生成水钙沸石和碳硅钙石,导致RBO升高,浆体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增加。这表明煤矸石中的[SiO4]聚合度在煅烧活化过程中由高聚合度向低聚合度转变,在水化过程中则由低聚合度向高聚合度转变,聚合度或RBO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活化效果和胶凝活性的发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胶凝材料 聚合度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胶凝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化建 孙恒虎 肖雪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78-83,共6页
分析了国内外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情况,结合煤矸石矿物特性及其化学组成,提出煤矸石胶凝材料化的3个活性区:即低温脱水活性区、中温自水化活性区以及高温玻璃化活性区.根据煤矸石矿物的结构特性,从矿物结构的继承性、延续性和能量优... 分析了国内外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情况,结合煤矸石矿物特性及其化学组成,提出煤矸石胶凝材料化的3个活性区:即低温脱水活性区、中温自水化活性区以及高温玻璃化活性区.根据煤矸石矿物的结构特性,从矿物结构的继承性、延续性和能量优化耗散规律出发,分析了低温煅烧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降低水泥强度的原因以及煤矸石作为水泥原料的黏土替代材料过程中高耗能的原因.提出了煤矸石利用过程中“系统功最小”原则,并结合煤矸石与胶凝材料之间的双重相似性(大宗性以及组分近似性)成功地研制出黏土质硅铝基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胶凝特性 黏土质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婉冰 张付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99-2310,共12页
打印材料是限制3D打印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目前已经发现部分固体废弃物与3D打印的契合度很高,可以用于制备3D打印材料.本文综述了4类可以用于3D打印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硅铝基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着重讨论... 打印材料是限制3D打印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目前已经发现部分固体废弃物与3D打印的契合度很高,可以用于制备3D打印材料.本文综述了4类可以用于3D打印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硅铝基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着重讨论了这4类废弃物制备3D打印材料的方法以及废弃物的添加对原打印材料造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当前废弃物制备3D打印材料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废弃物基3D打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废弃物 农林废弃物 废旧塑料 废旧金属 资源绿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hydroxyl-aluminum pillaring improved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Pb^(2+) and Cd^(2+) onto diatomite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健 王平 +1 位作者 雷明婧 张伟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359-2365,共7页
In order to greatly improve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diatomite was pillared by polyhydroxyl-aluminum.A series of adsorp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pillared diatomite synthesis. The sc... In order to greatly improve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diatomite was pillared by polyhydroxyl-aluminum.A series of adsorp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pillared diatomite synthesi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analyzer and micro-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pore structure and surface property.The pillared diatomite attaining the optimal adsorption densities (qe) of Pb^2+ and Cd^2+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ddition of pillaring solution containing Al3+-oligomers with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1-0.2 mol/L to a suspension containing Na+-diatomite to obtain the required Al/diatomite ratio of 10 mmol/g; synthesis temperature of 80 ℃ for 120 min; aging at a temperature of 105 ℃ for 16 h.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Pb^2+ and Cd^2+ on pillared diatomite increase by 23.79% and 27.36% compared with natural diatomite, respectively. The surface property of pillared diatomite is more favorable for ion adsorption than natural diatomite.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diatomite can be modified by pillaring with polyhydroxyl-aluminum to improve its adsorption properties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TOMITE PILLARING polyhydroxyl-aluminum synthesis ADSORPTION Pb^2+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