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盐改性膨润土超声波脱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涛 付玥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超声波对吸附硅酸盐后的铝盐改性膨润土(Si-Al MB)进行脱附,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铝盐改性膨润土(Al MB)。通过对脱附工艺的探讨,得出最佳脱附工艺为:Na OH用量(对Si-Al MB)30 m L/g、温度60℃、超声波功率150 W的条件下处... 利用超声波对吸附硅酸盐后的铝盐改性膨润土(Si-Al MB)进行脱附,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铝盐改性膨润土(Al MB)。通过对脱附工艺的探讨,得出最佳脱附工艺为:Na OH用量(对Si-Al MB)30 m L/g、温度60℃、超声波功率150 W的条件下处理3 min,反应后硅的脱附率可达84.5%。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对脱附物的成分进行表征发现,脱附物的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超声波脱附时,超声波破坏了铝原子与膨润土的连接键以及铝原子与硅原子的连接键;在脱附过程中,硅元素与铝元素同时被脱附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除硅 超声波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改性膨润土对竹浆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林涛 付玥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以钠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铝盐改性膨润土(ALMB),并全面研究了ALMB对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MB可以有效地吸附硅酸盐,在10min内即可完成除硅反应,且对绿液pH、总... 以钠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铝盐改性膨润土(ALMB),并全面研究了ALMB对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MB可以有效地吸附硅酸盐,在10min内即可完成除硅反应,且对绿液pH、总碱量等的影响较小,其最佳ALMB用量为20g/L,此时的除硅率可达79.3%.通过ALMB对绿液(硅含量分别为1g/L、2g/L、3g/L、4g/L)的吸附动力学研究,可知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在2g/L硅浓度下的动力学模型中,其相关参数最大(R2=0.999 78),可得出最大吸附量为101.833 0 mg/g,与实验室中得出的最大吸附量100.583 3mg/g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绿液 改性膨润土 除硅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除硅性能的改性膨润土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涛 李雪 +2 位作者 徐永建 朱振峰 张鼎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5-19,共5页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备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其硅吸附效率最高可达90%左右.并以竹浆绿液的硅吸附率和pH变化为标准,研究了该种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钠基膨润土与铝盐的质量比为1∶4;...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备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其硅吸附效率最高可达90%左右.并以竹浆绿液的硅吸附率和pH变化为标准,研究了该种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钠基膨润土与铝盐的质量比为1∶4;添加顺序先将钠基膨润土与水混合,再加入铝盐,加水量为66mL/1g钠基膨润土;搅拌时间为2h,搅拌速率为1 200r/min;反应温度为室温,静置分离12h,105℃干燥,研磨,过200目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基膨润土 制备 绿液 除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绿液絮凝除硅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雪 林涛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
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用... 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用量26 g/L,质量分数0.4%的CPAM用量15 mL/L,CaO用量15 g/L,搅拌时间10 min,澄清时间5 min。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验证了絮凝除硅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液 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 絮凝 除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