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金胜
李红英
+4 位作者
孔耀颉
姜雁斌
饶茂
杨奇锋
王选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8-2199,共12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室温拉伸、单臂电桥和纳米压痕蠕变等方法,研究了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能够降低导电杆的晶粒尺寸,并使织构组分由弱...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室温拉伸、单臂电桥和纳米压痕蠕变等方法,研究了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能够降低导电杆的晶粒尺寸,并使织构组分由弱〈001〉+〈111〉双织构向强〈111〉织构转变,产生沿挤压方向分布的Al-Fe和Al-Fe-Si相,且在第二相和(亚)晶界处出现位错塞积;Fe、Si通过粗颗粒促进再结晶和细颗粒抑制再结晶的共同作用,造成导电杆的显微组织沿径向出现周期性交替分布;Fe、Si能够在牺牲较小导电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铝导电杆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SI
铝导电杆
动态再结晶
强度
导电
率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金胜
李红英
孔耀颉
姜雁斌
饶茂
杨奇锋
王选理
机构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8-219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4403)。
文摘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室温拉伸、单臂电桥和纳米压痕蠕变等方法,研究了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能够降低导电杆的晶粒尺寸,并使织构组分由弱〈001〉+〈111〉双织构向强〈111〉织构转变,产生沿挤压方向分布的Al-Fe和Al-Fe-Si相,且在第二相和(亚)晶界处出现位错塞积;Fe、Si通过粗颗粒促进再结晶和细颗粒抑制再结晶的共同作用,造成导电杆的显微组织沿径向出现周期性交替分布;Fe、Si能够在牺牲较小导电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铝导电杆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关键词
FE
SI
铝导电杆
动态再结晶
强度
导电
率
蠕变
Keywords
Fe
Si
aluminum conductive ro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streng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reep
分类号
TG14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量Fe、Si对铝导电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金胜
李红英
孔耀颉
姜雁斌
饶茂
杨奇锋
王选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