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基碳化硼堆内辐照热工安全分析
1
作者 米向秒 钱达志 +3 位作者 邓勇军 张之华 黄洪文 郭海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454-458,共5页
铝基碳化硼是一种新型的乏燃料贮存架结构材料,需对其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其中,铝基碳化硼材料的耐辐照性能是关键参数之一。为进行铝基碳化硼材料的堆内辐照考验,并保证其在堆内辐照的安全,针对铝基碳化硼辐照方案的特点,采用了CFD程序... 铝基碳化硼是一种新型的乏燃料贮存架结构材料,需对其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其中,铝基碳化硼材料的耐辐照性能是关键参数之一。为进行铝基碳化硼材料的堆内辐照考验,并保证其在堆内辐照的安全,针对铝基碳化硼辐照方案的特点,采用了CFD程序进行热工校核计算,分析了铝基碳化硼材料在堆内辐照的安全特性,优化了堆内辐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硼 堆内辐照 热工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硼材料^(10)B面密度测试系统设计
2
作者 唐智辉 王川 +5 位作者 谷伟刚 方登富 王勇 务圣杰 韦应靖 张庆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8-834,共7页
设计了一种铝基碳化硼材料中^(10)B面密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球形^(3)He正比计数器作为热中子探测器,以厚度为75 cm的高纯石墨慢化镅铍中子源后的出射中子作为实验源项.为屏蔽中子和γ射线,在慢化层外包裹有厚度为5 cm的含硼聚乙烯层... 设计了一种铝基碳化硼材料中^(10)B面密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球形^(3)He正比计数器作为热中子探测器,以厚度为75 cm的高纯石墨慢化镅铍中子源后的出射中子作为实验源项.为屏蔽中子和γ射线,在慢化层外包裹有厚度为5 cm的含硼聚乙烯层和2 cm厚的铅层.设计了测量用准直系统,试验时,将面积大于探测器两倍的片状样品置于准直器前,测量有无样品时的探测器计数率,两者比较可得材料的热中子透射率.建立了标准样品的^(10)B面密度与热中子透射率关系,采用对数插值的方法,通过测量待测样品的热中子透射率计算其^(10)B面密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快速无损地测量材料中热中子吸收元素的面密度,且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都在合理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硼材料 ^(10)B面密度 热中子透射率 热中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法模拟B_4 C/Al复合材料热中子辐照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宏俊 王雷 +1 位作者 张齐昊 熊忠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5-809,共5页
利用MC法模拟了热中子被^(10)B吸收产生的He和Li离子入射到B_4C/Al材料中的作用全过程,获得了He离子和Li离子在材料中的射程、发散角、离位原子以及能量沉积等分布,并计算出热中子辐照引起的DPA。模拟结果显示,He离子在其路径上引起的... 利用MC法模拟了热中子被^(10)B吸收产生的He和Li离子入射到B_4C/Al材料中的作用全过程,获得了He离子和Li离子在材料中的射程、发散角、离位原子以及能量沉积等分布,并计算出热中子辐照引起的DPA。模拟结果显示,He离子在其路径上引起的离位主要是在其径迹末端,在其路径的前段引起离位较少;Li离子不仅在其径迹末端引起大量原子离位,在其路径的前段同样会引起一定量的原子离位;在能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同一种离子引起的原子离位数基本相同;当热中子注量达到2.39×10^(19)/cm^2时,DPA为1,其深度分布近似指数衰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IM软件 蒙特卡罗软件 铝基碳化硼 辐照损伤 平均原子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_(p)/Al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塑性变形行为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昊恺 刘瑶 +1 位作者 马东林 冷永祥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6,共9页
B^(10)具有优异的热中子屏蔽性能,B^(10)含量高、断裂韧性好、可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的B_(4)C_(p)/Al复合材料大尺寸薄板在乏燃料后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B_(4)C颗粒含量的增多,B_(4)C与Al界面处脆性相增多,导致B_(4)C_(p)... B^(10)具有优异的热中子屏蔽性能,B^(10)含量高、断裂韧性好、可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的B_(4)C_(p)/Al复合材料大尺寸薄板在乏燃料后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B_(4)C颗粒含量的增多,B_(4)C与Al界面处脆性相增多,导致B_(4)C_(p)/Al复合材料的韧性变差,塑性变形能力减弱,后续塑性加工成型性差。因此,制备热中子屏蔽性能好的高硼含量B_(4)C_(p)/Al板材的关键是在保证高B_(4)C颗粒含量的前提下,通过控制B_(4)C颗粒和Al基体界面反应产物,提高B_(4)C_(p)/Al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变形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B_(4)C_(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对浸渗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B_(4)C_(p)/Al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对热加工温度、应变速率和B_(4)C_(p)/Al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对B_(4)C_(p)/Al的塑性变形能力和热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通过控制浸渗温度、添加合金元素和陶瓷颗粒等方法,实现对B_(4)C_(p)/Al复合材料界面成分、结构调控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对采用浸渗和热轧加工制备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高硼含量B_(4)C_(p)/Al复合材料大尺寸薄板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硼 浸渗 塑性变形 热轧 界面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