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速对爆炸焊接铝/不锈钢复合管界面及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伟 陆明 田晓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8,共7页
通过在粉状乳化炸药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密度调节剂,配制了爆速范围为1 450~2 550m/s的低爆速炸药;采用该爆速炸药进行了铝/不锈钢复合管爆炸焊接实验,结合最小碰撞速度理论,对实验结果及其界面微观结构和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定该... 通过在粉状乳化炸药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密度调节剂,配制了爆速范围为1 450~2 550m/s的低爆速炸药;采用该爆速炸药进行了铝/不锈钢复合管爆炸焊接实验,结合最小碰撞速度理论,对实验结果及其界面微观结构和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定该复合管爆炸焊接的合适爆速约为1 950~2 150 m/s,其结合质量能够满足后续加工要求;同时发现界面由介于直线与波形之间的波状形态组成,且呈现不太规则的扁平波状结合,经分析,炸药爆速、复合管的爆炸焊接环境和爆炸产物飞散条件对界面结合波形及熔化层厚度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速度 爆炸焊接 铝/不锈钢复合管 结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铝/不锈钢复合板的力学及拉深成形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夏琴香 熊盛勇 +1 位作者 邝乃强 梁树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Swift杯形实验研究了组元金属、组元金属厚度比对不锈钢/铝/不锈钢三层复合板力学性能及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拉深性能并不是各组元金属相应性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受三种组元金属的相互影响...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Swift杯形实验研究了组元金属、组元金属厚度比对不锈钢/铝/不锈钢三层复合板力学性能及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拉深性能并不是各组元金属相应性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受三种组元金属的相互影响;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拉深性能更接近于组元金属中相应性能最好的组元;增加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层厚度比,复合板的整体力学性能增强,拉深成形性能变好;表征组元金属拉深性能的力学性能指标硬化指数和抗拉强度越大,复合板整体的力学性能和拉深成形性能也越好;将抗拉强度高的材料一面与凹模接触进行拉深具有更好的拉深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铝/不锈钢 复合板 力学性能 拉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焊接铝/不锈钢薄壁复合管界面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宝云 马东康 李争显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爆炸焊接铝/不锈钢薄壁双金属复合管界面的显微组织、成分和硬度梯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良好的薄壁铝/不锈钢复合管的结合区界面,是平直界面和平直至波形过渡的非稳态波形界面二者混合出...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爆炸焊接铝/不锈钢薄壁双金属复合管界面的显微组织、成分和硬度梯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良好的薄壁铝/不锈钢复合管的结合区界面,是平直界面和平直至波形过渡的非稳态波形界面二者混合出现;元素在界面扩散主要是Fe,Cr,Ni元素向Al层内进行扩散,Al元素向不锈钢层内扩散量极少,界面附近不锈钢侧有明显硬化现象;由于热影响消除了铝层硬化现象,在Al侧出现的由超塑流变造成的组织变化,并没有从硬度分布表现出来;需要严格控制爆炸焊接静态参数,尽量减少Al-Fe化合物脆性相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铝/不锈钢 界面 复合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复合铝/不锈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德敬 尹林 +2 位作者 张新明 唐建国 刘星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61-2468,共8页
对轧制复合铝合金/不锈钢双层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借助Zeiss Ax10金相显微镜、Quanta-200型扫描电镜、EDAX能谱仪和D-max 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界面结合区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元素成分线扫描分析、界面化合物EDS分析及XRD物... 对轧制复合铝合金/不锈钢双层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借助Zeiss Ax10金相显微镜、Quanta-200型扫描电镜、EDAX能谱仪和D-max 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界面结合区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元素成分线扫描分析、界面化合物EDS分析及XRD物相鉴定,研究复合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主要为Fe2Al5相,当退火温度达773 K时,Fe2Al5已在界面上生成;随退火时间的延长,Fe2Al5的增厚符合抛物线法则;界面金属间化合物Fe2Al5的生长激活能为162.3 kJ/mol,并获得其生长动力学模型,通过此模型可对化合物层厚度进行初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不锈钢层状复合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轧制复合 生长激活能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管性能及轧制加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骆瑞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23,共3页
以316L不锈钢管和L2铝管为基材,进行爆炸焊接,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了铝-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管界面微观结构;利用弯折法对复合管的结合强度进行检测,并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界面附近的硬度分布;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爆炸焊接复合管轧制... 以316L不锈钢管和L2铝管为基材,进行爆炸焊接,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了铝-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管界面微观结构;利用弯折法对复合管的结合强度进行检测,并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界面附近的硬度分布;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爆炸焊接复合管轧制后的界面情况。结果表明:弯折法检测的高结合强度的复合管,经轧制后仍能有较高的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铝/不锈钢复合管 轧制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结合品质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礼营 王贝 +1 位作者 张磊 马卫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对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有明显界面回波的区域进行了金相试验、剪切试验和渗透检测,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在超声检测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出现界面回波,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有尺寸大于0.2 mm的熔化块。对防锈... 对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有明显界面回波的区域进行了金相试验、剪切试验和渗透检测,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在超声检测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出现界面回波,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有尺寸大于0.2 mm的熔化块。对防锈铝界面进行渗透检测,熔化块区域出现线性和点状显示。采用超声检测法评估铝钢复合接头界面结合品质,可以无损快速判断界面金相和剪切情况,判定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铝/不锈钢 超声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管爆炸焊接装置中金刚砂填充物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陆明 庞敬军 +1 位作者 戴蒙 刘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采用金刚砂作为铝/不锈钢复合管爆炸焊接试验装置中的填充物,并在注水和不注水两种工艺下进行爆炸焊接试验。直观观测,因金刚砂注水后的密实度得到提高,因此复合管的变形量相对较小;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从微观成分对两种工艺下制备的... 采用金刚砂作为铝/不锈钢复合管爆炸焊接试验装置中的填充物,并在注水和不注水两种工艺下进行爆炸焊接试验。直观观测,因金刚砂注水后的密实度得到提高,因此复合管的变形量相对较小;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从微观成分对两种工艺下制备的复合管界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刚砂注水爆炸焊接的复合管,不仅其界面为规则的微、小波状结合,且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也更少;对注水工艺下制备的复合管结合界面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其力学性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铝/不锈钢复合管 模具 金刚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ot dip aluminide coated stainless steel 316L
8
作者 Sehrish MUKHTAR Waqas ASGHAR +3 位作者 Zubair BUTT Zaheer ABBAS Mudaser ULLAH Rana ATTA-UR-REHM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578-2588,共11页
Stainless steel(SS)grade 316L is used for orthopedic implants due to its biocompatibility;yet the effort should be done to minimize the carcinogenic and inflammatory effects related to SS 316L implants.In this researc... Stainless steel(SS)grade 316L is used for orthopedic implants due to its biocompatibility;yet the effort should be done to minimize the carcinogenic and inflammatory effects related to SS 316L implants.In this research,aluminide coating of Al–Si alloy on SS 316L is characterized by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nano-indentation and corrosion testing technique.Hot dip aluminizing process is used to coat the SS 316L specimens at 765°C for 2 min immersion time.Half of the specimens are also diffusion treated in a Muffle furnace at 550°C for 4 h to produce diffused specimens of SS 316L.Microstructural examination shows the formation of flat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due to Si addition.EDS analysis confirms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intermetallic at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which finally results in increasing the hard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aluminide coating MICROSTRUCTURE INTERMETALLICS nano-indentation corrosion t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