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碳Cu-Zn-Al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传玮 曾傲楠 +5 位作者 徐波 刘佳明 王安杰 刘颖雅 孙志超 王瑶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6,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Cu/Zn摩尔比铜-锌-铝水滑石前体,焙烧后经过乙炔预处理和H_(2)还原得到Cu_(m)Zn_(3-m)Al-LDO(T140-R150)催化剂(m取值为1、1.5、2、3)。对上述含碳铜-锌-铝催化剂进行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Cu/Zn摩尔比铜-锌-铝水滑石前体,焙烧后经过乙炔预处理和H_(2)还原得到Cu_(m)Zn_(3-m)Al-LDO(T140-R150)催化剂(m取值为1、1.5、2、3)。对上述含碳铜-锌-铝催化剂进行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研究其在大量乙烯存在时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铜-铝水滑石中引入锌,可提高前体中铜的分散度,有利于碳化铜(Cu_(x)C)加氢活性相的生成,提高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的性能。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Cu/Zn摩尔比1,乙炔处理温度140℃,乙炔处理时间2 h,氢气还原温度150℃,氢气还原时间3 h。在温度100℃和压力0.1 MPa条件下,Cu_(1.5)Zn_(1.5)Al-LDO(T140-R150)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的乙炔转化率达100%,乙烯选择性为53.9%,C4选择性为15.5%,乙烷选择性为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共沉淀法 乙炔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O复合物表面酸碱性质的微量吸附量热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大塘 郭军 +2 位作者 邓谦 邓立元 罗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673K分解Cu/Al物质的量比分别为 0 .5、1和 2的Cu Al水滑石转化为Cu(Al)O复合物。XRD测定仅显示CuO物相 ,表明组成成分较均一。微量吸附量热法测定Cu(Al)O复合物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 ,给出了吸附分子CO2 /NH3 的吸附曲线。量热结... 673K分解Cu/Al物质的量比分别为 0 .5、1和 2的Cu Al水滑石转化为Cu(Al)O复合物。XRD测定仅显示CuO物相 ,表明组成成分较均一。微量吸附量热法测定Cu(Al)O复合物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 ,给出了吸附分子CO2 /NH3 的吸附曲线。量热结果展示 ,样品的酸中心强度顺序是 :0 .5CAO >CAO >2CAO ,而碱中心强度顺序是 :0 .5CAO <CAO <2CAO。显然 ,样品的酸性 (碱性 )随着Al(Cu)含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强。研究表明 ,样品的NH3 和CO2 起始吸附热与其Sanderson电负性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吸附量热 复合氧化物 铜-铝水滑石 表面酸碱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