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铜-金成矿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韩宁 江思宏 +3 位作者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康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0-1937,共18页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个成矿带的矿床形成于20Ma,为短期构造成矿。空间上,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地区成岩成矿年龄有自北向南减小的趋势。目前,该矿带成矿模型主要为板块折返模型,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受非洲和欧洲板块之间的远程作用力的影响,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上地幔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并伴随上盘的伸展,熔体上升到浅部层位形成相关的岩体和矿床。伴随着板块折返,岩浆侵位轨迹南移,导致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和蒂莫克地区自北向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降低。该成矿带与国内冈底斯成矿带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和成岩年龄空间分布特征,在成矿时代、成矿构造环境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S铜-金成矿 斑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板块折返 东欧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南地区晋宁晚期铜-金成矿事件的确认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崔建军 曲玮 +6 位作者 高福平 郑光高 赵文平 陈龙耀 李淼 刘林 于新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9-674,共16页
汉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西段。目前,在川、陕两省已在该区发现了数十个矿床(点)。其中,广泛分布的铜-金矿床(点)具有热液型矿化特征,成矿条件有利,具有寻找大-中型矿床的远景。为了查明这些铜-金矿产资源的形成时代,文章运用LA-ICP... 汉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西段。目前,在川、陕两省已在该区发现了数十个矿床(点)。其中,广泛分布的铜-金矿床(点)具有热液型矿化特征,成矿条件有利,具有寻找大-中型矿床的远景。为了查明这些铜-金矿产资源的形成时代,文章运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单矿物^(40)Ar/^(39)Ar法对汉南地区有代表性的矿床(点)进行了成矿年代学研究。其结果显示,潘坝成矿期热液脉的锆石U-Pb年龄为(744±10)Ma,黑云母和钾长石^(40)Ar/^(39)Ar视年龄介于740 Ma^700 Ma之间。元山寺的成矿期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744±4)Ma,等时线年龄为(748±7)Ma。由于本次测试选择了成矿期矿物,其结果可以代表成矿时代。因此,汉南很可能存在晋宁晚期的铜-金成矿事件。根据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笔者认为汉南铜-金矿化(744 Ma)是造山晚期加厚岩石圈下部(山根)拆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40AR/^39AR年代学 晋宁晚期 铜-金成矿事件 汉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东段银硐粱早古生代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动力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金荣 吴春俊 +3 位作者 蔡郑红 郭原生 吴继承 刘晓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55-2664,共10页
银硐粱早古生代花岗闪长岩分布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屈吴山地区,侵入于原阴沟群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它与米家山、扁强沟、清凹山以及南华山花岗岩类共同构成长约220千米的构造—花岗岩带,沿 NW-NWW 向展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银硐... 银硐粱早古生代花岗闪长岩分布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屈吴山地区,侵入于原阴沟群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它与米家山、扁强沟、清凹山以及南华山花岗岩类共同构成长约220千米的构造—花岗岩带,沿 NW-NWW 向展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银硐粱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的高镁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富 Na 贫 K,SiO_2>56%,Al_2O_3>15%,Na_2O>4.0%(4.51%~4.92%),K_2O(1.96~2.77%),Na_2O/K_2O=1.63~2.40,属钙碱性侵入岩;高 Sr(599~691×10^(-6)),低 Y(6.3~8.1×10^(-6)),Sr/Y>40(81~94),Y/Yb>10(Yb<1.9×10^(-6)),La/Yh>20(22~45)以及相对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具有更高的 Mg~#(58~64,平均59)和相容元素 Ni(31~38×10^(-6))和 Cr(35~43×10^(-6))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La/Yb)_N>10(16~32),轻微负 Eu 异常(Eu/Eu*平均为0.94),∑REE(85~112)×10^(-6);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Nb-Ta 和 Ti 负异常,相对于 Ce 和 Nd,Sr 为正异常。由于银硐粱高镁埃达克岩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它的存在表明,老虎山弧后洋盆在早古生代早期发生了向北的俯冲作用。银硐粱 Cu-Au 成矿作用与高镁埃达克岩关系密切,表明在北祁连构造带东段寻找与埃达克岩有关的 Cu-Au 矿床是一个新的找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硐粱 高镁埃达克岩 地球动力学 铜-金成矿作用 早古生代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道俊 冷莹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0-576,共7页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矿主要分布在穹窿核部边缘,含矿岩系为莫瓦(Muva)超群的黑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沉积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背斜或穹窿外缘周围,含矿岩系主要是加丹加(Katanga)超群下部的砂页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比亚-刚果()成矿 矿床类型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记录 被引量:73
5
作者 尹继元 袁超 +2 位作者 王毓婧 龙晓平 关义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91,共14页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新疆北部最为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期。西准噶尔的区域大地构造、蛇绿岩、沉积岩、花岗岩、埃达克岩、富镁闪长岩以及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墙研究显示,该地区直到早二叠世早期(290Ma)仍有残余洋盆存在,并可能存在相关的...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新疆北部最为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期。西准噶尔的区域大地构造、蛇绿岩、沉积岩、花岗岩、埃达克岩、富镁闪长岩以及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墙研究显示,该地区直到早二叠世早期(290Ma)仍有残余洋盆存在,并可能存在相关的俯冲活动。在290Ma之后,伴随着红色磨拉石的产出,西准噶尔地区进入碰撞造山阶段,伴有地壳快速抬升,表明准噶尔洋盆的完全闭合。年代学统计表明,西准噶尔地区岩浆活动高峰期在300~310Ma。在这一时期形成组分复杂的花岗岩类(如:A型花岗岩,紫苏花岗岩,I型花岗岩,埃达克岩,富镁闪长岩),同位素特征显示有巨量的新生物质的加入。洋脊俯冲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巨大变化,该构造模式还可以解释这一时期的铜、金成矿机制。研究表明,在中亚造山带的聚合历史和大陆地壳的增生过程中,洋脊俯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洋脊俯冲 晚古生代 构造背景 铜-金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