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聚氰胺-铜(Ⅱ)配合物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检测三聚氰胺(英文)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丽娟
孙爱明
+3 位作者
吕小龙
陈思羽
王凌云
罗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7-3952,共6页
基于三聚氰胺与铜离子配位反应并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策略检测三聚氰胺。当三聚氰胺存在时,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使得后期合成铜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浓度不够,导致铜纳米颗粒荧光减弱。在最...
基于三聚氰胺与铜离子配位反应并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策略检测三聚氰胺。当三聚氰胺存在时,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使得后期合成铜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浓度不够,导致铜纳米颗粒荧光减弱。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三聚氰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50μmol·L^(-1),检出限达0.5μmol·L^(-1)。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检测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回收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
纳米颗粒
铜-三聚氰胺配合物
非标记传感器
三聚
氰
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聚氰胺-铜(Ⅱ)配合物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检测三聚氰胺(英文)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丽娟
孙爱明
吕小龙
陈思羽
王凌云
罗建新
机构
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7-3952,共6页
基金
the NSF of China(21205035)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Test Program of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X1630)
文摘
基于三聚氰胺与铜离子配位反应并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策略检测三聚氰胺。当三聚氰胺存在时,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使得后期合成铜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浓度不够,导致铜纳米颗粒荧光减弱。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三聚氰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50μmol·L^(-1),检出限达0.5μmol·L^(-1)。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检测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回收率良好。
关键词
铜
纳米颗粒
铜-三聚氰胺配合物
非标记传感器
三聚
氰
胺
检测
Keywords
Copper nanoparticles
Cu
-
Mel complex
Label
-
free sensor
Melamine detection
分类号
O433.5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聚氰胺-铜(Ⅱ)配合物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检测三聚氰胺(英文)
欧丽娟
孙爱明
吕小龙
陈思羽
王凌云
罗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