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铜陵生姜产区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家宝
邬刚
袁嫚嫚
耿维
俞飞飞
孙义祥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158-160,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80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18C1021)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4-G-24)
-
文摘
采用实地调研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铜陵生姜产区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陵生姜产区农户氮素投入量偏低,磷素投入量过高,钾素投入量偏低,N∶P2O5∶K2O平均为1∶1.05∶0.98,氮、磷、钾投入比例失衡;铜陵生姜产区土壤pH在4.1~7.6,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1.4g/kg、1.3g/kg、46.0mg/kg、68.4mg/kg和114.0mg/kg,土壤酸化程度较为严重,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属中等水平,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应适当提高,在今后铜陵生姜产区养分管理中,应采取平衡施肥技术,适当增施氮、钾肥,减施磷肥,适当施用碱性调理剂并注意缩小区域间土壤养分差异的养分管理措施。
-
关键词
铜陵生姜
施肥
土壤养分
-
Keywords
Tongling ginger
Fertilization
Soil nutrient
-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铜陵生姜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汪正东
-
机构
安徽铜陵县种籽公司
-
出处
《长江蔬菜》
1987年第2期23-23,共1页
-
文摘
生姜在铜陵经几百年的栽培,筛选出了风味独特的“铜陵生姜”,姜农积累了一套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经验。现介绍如下:一、种姜处理铜陵地处丘陵地带,木材丰富,当地姜农设置了一种特殊的贮种装置——姜阁。姜阁就是用木料在室内搭架,种姜整齐排列,层层上阁。
-
关键词
铜陵生姜
栽培技术
种姜处理
施肥
-
分类号
S632.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铜陵生姜
- 3
-
-
作者
汪正东
-
机构
安徽省铜陵县种子公司
-
出处
《长江蔬菜》
1987年第1期31-31,共1页
-
文摘
铜陵栽培生姜历史悠久,元末明初诗人陶安游在《过铜陵》诗中写道““兵后姜芽少,岩深竹箭新”。
-
关键词
铜陵生姜
安徽
生产
加工技术
-
分类号
S632.5
[农业科学—蔬菜学]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铜陵生姜民间腌制二法
- 4
-
-
作者
后国庆
-
机构
安徽铜陵县农牧渔业局
-
出处
《长江蔬菜》
1988年第1期45-45,共1页
-
文摘
铜陵生姜为白皮姜种。姜块肥大,皮薄质嫩细腻,渣少汁多,辛香味鲜。隔日色泽不变,鲜味不败。干姜为中药良剂;冰姜有冰玉之美,为赠送亲朋佳品。民间腌制的莱姜(或称茶姜)更有声誉,相传乾隆下江南,驾临铜陵时,县令奉腌姜为茶料,皇帝品尝之后连连赞许。
-
关键词
铜陵生姜
民间腌制
糖醋法
盐制法
-
分类号
TS25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铜陵白姜与高杆白轮作绿色增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翠红
-
机构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65-66,共2页
-
文摘
根据多年栽培经验,总结了铜陵白姜及高杆白轮作绿色增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铜陵白姜及高杆白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
关键词
铜陵生姜
高杆白
轮作
种植技术
-
分类号
S632.5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