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其矿床成因
1
作者 李鑫 姜岩 +6 位作者 薛炯 胡可美 卞霄 郑涛 苏玉平 马强 骆毕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4-668,共15页
笔者等针对矿床不同的矿石类型中PGE的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理论计算和研究。该理论对于通过铂族元素可以精细刻画出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示踪成矿母岩浆的物质来源。通过本次研究对于寻找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铜... 笔者等针对矿床不同的矿石类型中PGE的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理论计算和研究。该理论对于通过铂族元素可以精细刻画出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示踪成矿母岩浆的物质来源。通过本次研究对于寻找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铜镍矿床中综合评价铂族元素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借鉴,能够进一步指导和推动铜镍矿中伴生铂族元素的评价和利用。新疆白鑫滩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近年来东天山新发现的镍矿床,矿床规模镍已达到中型,铜为小型矿床。矿床矿石以海绵陨铁状结构为主,且矿床中铜矿石资源量大于镍矿石资源量。本次工作针对矿区东西部两个最大的矿体系统地采集了样品,并分析了矿体中铂族元素含量,根据大量铂族数据的统计与模拟计算,获得了白鑫滩矿床母岩浆的PGE组成:Os=0.335×10^(-9),Ir=0.267×10^(-9),Ru=0.277×10^(-9),Rh=0.144×10^(-9),Pt=4.94×10^(-9),Pd=2.32×10^(-9),Ni=338×10^(-6),Cu=174×10^(-6)。通过R因子与硫化物分异结晶过程模拟,白鑫滩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因子为115。综合分析对比不同矿床矿石铂族元素特征,表明白鑫滩成矿岩体为地幔物质来源,成矿作用主要受母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鑫滩矿床 东天山 铜镍 元素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瑞廷 毛景文 +2 位作者 赫英 王东生 汤中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6,共8页
对金川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金川岩体的平均Cu/Pd值远大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 ,说明其岩石为因硫化物析离而失去Pd的岩浆所结晶 ;且岩石的PGE具有部分熔融趋势 ,与地幔橄榄岩接近 ,... 对金川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金川岩体的平均Cu/Pd值远大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 ,说明其岩石为因硫化物析离而失去Pd的岩浆所结晶 ;且岩石的PGE具有部分熔融趋势 ,与地幔橄榄岩接近 ,这些均指示存在岩浆熔离作用。该矿床岩石、矿石的PG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比较对应 ,均可分为两种类型 ,反映了岩浆多次侵入、熔离分异同时成岩成矿的特征。另外 ,PGE S关系分析表明其成岩成矿过程中有少量地壳物质混染。PGE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还指示了其高镁拉斑玄武质母岩浆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铜镍硫化物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金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石贵勇 熊德信 翟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4-1486,共13页
采用镍硫火试金ICP—MS法分析了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及其主要围岩铂族元素(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总量(EPGE)普遍较低,且EPGE由矿床核部的块状矿石(78.15×10^-9~555.92×10^-9)向外围矿化橄榄岩(6.77... 采用镍硫火试金ICP—MS法分析了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及其主要围岩铂族元素(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总量(EPGE)普遍较低,且EPGE由矿床核部的块状矿石(78.15×10^-9~555.92×10^-9)向外围矿化橄榄岩(6.77×10^-9~70.95×10^-9)至辉长岩(3.02×10^-9)逐步降低。煌斑岩脉岩的EPGE也较低,为6.86×10^-9~17.03×10^-9。ΣPGE与Ni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种类岩石和矿石的PGE原始地幔配分模式明显不同,块状矿石为PtPd配分型,Ir较明显亏损;矿化橄榄岩配分曲线较平坦,IPGE和PPGE分异不明显,但均出现Ru正异常。辉长岩样品和煌斑岩PGE配分模式几乎一致,也均出现明显的Ru正异常。矿石和围岩的Cu/Pd值远高于原始地幔,表明原生岩浆发生了较强的硫化物熔离作用。块状富镍矿石的(Pt+Pd)/(Os+Ir+Ru)和Pd/Ir分别为138.24和24.7,指示其母岩浆为演化较为彻底的玄武质岩浆,而矿化橄榄岩的相应值分别为3.02和16.09,具有科马提质岩浆的特征参数,因此白马寨块状矿石和矿化橄榄岩之间可能没有成因联系。块状硫化物熔体侵位前,其母岩浆经历过长时间强烈的硫化物熔离作用,硫化物熔浆作为独立的侵入相而侵入于III号岩体核部。这个过程反映了峨眉山地幔柱尾部岩浆演化和成矿可能经历过高度的S饱和过程。白马寨矿床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岩浆铜镍矿床 白马寨 峨嵋大火成岩省 金平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丹巴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成因初探 被引量:19
4
作者 宋谢炎 曹志敏 +3 位作者 罗辅勋 朱廷国 李佑国 陈加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6-266,共11页
四川丹巴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的含矿岩体围绕杨柳坪穹状构造分布,侵位于泥盆系大理岩、炭质板岩中。自下至上岩体由蛇纹岩相、滑石岩相、次闪石岩相和蚀变辉长岩相组成。似层状浸染状矿体分布于岩体底部蛇纹岩相内,透镜状块状... 四川丹巴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的含矿岩体围绕杨柳坪穹状构造分布,侵位于泥盆系大理岩、炭质板岩中。自下至上岩体由蛇纹岩相、滑石岩相、次闪石岩相和蚀变辉长岩相组成。似层状浸染状矿体分布于岩体底部蛇纹岩相内,透镜状块状矿体则分布于底部及底板围岩中,后者与前者在空间上有密切的依存关系。矿石中主要硫化物矿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块状矿石中还发现辉砷钴矿,以及砷铂矿、碲锑钯矿等铂族元素矿物。野外关系表明杨柳坪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为火山通道相浅成岩体。含矿岩体和大石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者为同源岩浆产物,与其它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点的相似性,表明它们也是峨眉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当玄武岩浆上升到浅成岩浆房中时,随着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进行,硫化物从玄武岩浆中熔离出来并向下聚集是主要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柳坪 铜镍元素硫化物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的差异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石贵勇 熊德信 翟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108,共16页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46.91~1309.58)值和Au/Pd值,相反,后者表现为低ΣPGE、高(Cu+Ni)、Pd/Ir(4.72~297.2)、Cu/Pd(10875.13~974788.55)值和较高的Au/Pd值。金宝山和白马寨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主要表现为左倾型,但二者表现为镜像关系。金宝山较白马寨的PGE间相关性好,可能说明白马寨母岩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过程,其铂族元素体系因此受到较大的扰动。结合前人有关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的铂族元素数据,认为峨眉地幔柱形成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1金宝山阶段:即为S的低度饱和阶段,为峨嵋地幔柱上升初期,吸收少量壳源物质,由于PGE在硫化物中很高的分配系数,导致少量硫化物熔体从硅酸盐中萃取大量PGE和少量Cu-Ni熔离出来,与铬铁矿、橄榄石和辉石等,于高温下结晶分异堆积而成金宝山岩体,形成独立铂钯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元素矿床 金宝山 白马寨 杨柳坪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土墩铜镍硫化物矿床岩石地球化学和铂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敏芳 夏庆霖 +3 位作者 肖凡 汪新庆 杨武胜 姜楚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5-1210,共16页
为了探讨土墩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浆来源、岩浆演化过程以及硫化物熔离成矿作用,文章对土墩矿区内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岩浆在岩浆房和/或侵位过程中存在着分离... 为了探讨土墩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浆来源、岩浆演化过程以及硫化物熔离成矿作用,文章对土墩矿区内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岩浆在岩浆房和/或侵位过程中存在着分离结晶作用,并且,在其上升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同化混染作用。首次对该矿区内岩石和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研究,发现其岩石及矿石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岩石及矿石的PGE总量都较低,配分模式都为左倾富集PPGE的Pt-Pd型。根据Ni/Cu-Pd/Ir图解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土墩岩体的原始岩浆应是低程度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是MgO含量较高的PGE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根据Cu/Pd值较高,可以推断土墩矿床的成矿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深部硫化物部分熔离的过程,这可能是导致该矿床PGE明显亏损的原因之一。同时,根据Cr与PGE和Ni的相关关系,认为其母岩浆可能经历了铬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这也许是导致该矿床硫化物发生熔离作用的重要因素。结合Ti/Y-Zr/Y相关图解及东天山区域地质演化史,笔者认为,土墩矿区的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形成于碰撞后的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 岩石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土墩铜镍硫化物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铜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1
7
作者 焦建刚 汤中立 +3 位作者 闫海卿 徐刚 何克 段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2-253,共12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石的成因:硫化物发生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在重力分异或构造扰动下,富Cu、Pt、Pd的残余硫化物在局部聚集成矿。根据大量铂族数据的统计与模拟计算,获得了金川矿床母岩浆的PGE组成:Os=0.355×10-9,Ir=0.265×10-9,Ru=0.277×10-9,Rh=0.144×10-9,Pt=4.91×10-9,Pd=2.32×10-9,Ni=338×10-6,Cu=174×10-6。通过R因子与硫化物分异结晶过程模拟,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因子为300~1000,平均为567,R因子值在1号与24号矿体中明显大于2号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富铜矿石 元素 成矿过程 金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矿物特征、成因及其形成过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建中 钱壮志 +4 位作者 高萍 孙涛 刘民武 王勇 王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4-125,共12页
通过矿相学和电子探针研究发现,新疆喀拉通克矿床铂族矿物以Pt、Pd、Ni的碲化物、铋化物固溶体系列矿物为主,矿物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块状矿石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中,粒径多为3~5μm。矿物组合和相图分析显示,多数... 通过矿相学和电子探针研究发现,新疆喀拉通克矿床铂族矿物以Pt、Pd、Ni的碲化物、铋化物固溶体系列矿物为主,矿物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块状矿石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中,粒径多为3~5μm。矿物组合和相图分析显示,多数铂族矿物为岩浆熔离成因,个别矿物颗粒可能为热液叠加成矿的产物。岩浆中S不饱和时,PGE可能形成铂铑合金,局部氧逸度升高导致铬铁矿、磁铁矿等氧化物结晶,合金被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物和氧化物包裹。硫化物熔离大量的PGE进入硫化物熔体,伴随硫化物熔体的分异,部分铂族矿物被包裹在单硫化物固溶体中;高温条件下结晶的Pd(+Pt,Ni)-Bi-Te固溶体系列矿物不稳定,随着温度的降低,Pd(+Pt,Ni)-Bi-Te固溶体出溶形成上述铂族矿物组合,MSS裂解铂族矿物被排出,岩浆热液可能形成少量具热液成因特征的铂族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特征 成因 形成过程 铜镍矿床 喀拉通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主要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9
9
作者 钱壮志 段俊 +2 位作者 冯延清 徐刚 张江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8,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区域分布和找矿新进展及新的研究资料,对中国该类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进行总结研究,归纳出大火成岩省、克拉通边缘裂谷或陆内拉张环境、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4类重要成矿... 本文基于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区域分布和找矿新进展及新的研究资料,对中国该类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进行总结研究,归纳出大火成岩省、克拉通边缘裂谷或陆内拉张环境、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4类重要成矿构造背景,与世界上该类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比照,中国尚缺绿岩带、蛇绿岩带等构造背景的矿床实例。另外,中国的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大规模成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此,今后找矿勘查部署上应充分考虑上述4类成矿构造背景中的小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 岩浆硫化物矿床 成矿构造背景 主要类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5
10
作者 朱文凤 梁有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属于Pt—Pd配分类型,Pt、Pd>Os、Ir、Ru、Rh,存在3种不同形式的图形;PGE(铂族元素)在熔离和深熔—贯入型岩矿体中,PGE含量从非含矿岩石→SN-B→SN-A2→SN-A1依次增加,显示与金属硫化物...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属于Pt—Pd配分类型,Pt、Pd>Os、Ir、Ru、Rh,存在3种不同形式的图形;PGE(铂族元素)在熔离和深熔—贯入型岩矿体中,PGE含量从非含矿岩石→SN-B→SN-A2→SN-A1依次增加,显示与金属硫化物含量具有正消长关系;矿石中80%以上的铂和78%以上的钯呈矿物相存在;PGE富集体主要分布在富矿体膨大处的中、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赋存状态 分布规律 铜镍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2号矿体铂族及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亮 陈列锰 +4 位作者 宋谢炎 江金进 符志强 王玉山 潘小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741,共15页
系统分析了金川Ⅱ号岩体中2号矿体西端、中部和东端的硫化物矿石中的铂族元素(PGE)和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期探讨这些元素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以及对金川矿床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00%硫化物中,PGE(Ir、Ru、Rh、Pt... 系统分析了金川Ⅱ号岩体中2号矿体西端、中部和东端的硫化物矿石中的铂族元素(PGE)和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期探讨这些元素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以及对金川矿床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00%硫化物中,PGE(Ir、Ru、Rh、Pt、Pd)总体从西端到东端逐渐降低,且浸染状矿石和海绵陨铁状矿石的100%硫化物中PGE和亲铜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相似。表明金川2号矿体硫化物矿石的PGE和亲铜元素的含量主要受硫化物熔离作用的约束,硫化物熔体分离结晶和后期热液蚀变影响不明显。2号矿体浸染状矿石的100%硫化物中,PGE和亲铜元素含量总体低于1号矿体浸染状矿石的含量,但是前者西端的样品与后者东端的样品,上述元素特征相似,暗示二者是同一岩浆通道系统中硫化物熔离的产物,并且硫化物熔离形成2号矿体时具有比1号矿体低的R值,这也暗示了含矿岩浆是自1号矿体向2号矿体流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铜镍硫化物 元素 亲铜元素 金川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Ⅰ号含矿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戚学祥 朱路华 李志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6,共9页
白马寨I号岩体是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Cu-Ni矿区内最大的一个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从中心向边缘依次由含矿橄榄岩、矿化辉石岩和辉长岩3个相带组成环状体。从中心相到边缘相,岩石中SiO2、TiO2、Al2O3、CaO、Na2O和K2O含量逐渐增... 白马寨I号岩体是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Cu-Ni矿区内最大的一个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从中心向边缘依次由含矿橄榄岩、矿化辉石岩和辉长岩3个相带组成环状体。从中心相到边缘相,岩石中SiO2、TiO2、Al2O3、CaO、Na2O和K2O含量逐渐增加,TFe、MgO含量降低;稀土元素中w(∑REE)、w(LREE)/w(HREE)逐渐增加,δEu由负异常到正异常演变;微量元素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逐渐增加、强亲岩浆元素逐渐降低的演变特征。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为Pt-Pd型,w(Pt)/w(Pd)比值为0.32~0.68,介于富硫化物拉斑玄武岩(0.38)和原始上地幔(1.36)之间,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和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中不同岩石配分曲线的相似性揭示3个相带不同岩石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展示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玄武质岩浆演化、熔离及岩浆一次性侵入、分异成岩成矿的特征。矿区内地层层序稳定,岩体与沉积岩之间的侵入接触关系及w(Zr)-w(Y)-w(Nb)图解说明白马寨岩体形成于陆内环境。岩体的低Ti含量、Th强烈正异常和含矿橄榄岩负Eu异常,以及w(Th)/w(Ta)比值、w(Th)/w(Nb)比值和w(Pd)/w(Pt)比值及Ir族元素配分曲线明显不同于峨眉山玄武岩和典型的地幔柱玄武岩,而与大陆裂谷玄武岩非常相近,说明白马寨I号岩体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地球化学 大陆裂谷 白马寨 铜镍硫化物矿床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矿床金属硫化物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及成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列锰 宋谢炎 Leonid V.Danyushevsky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9-,共1页
随着激光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试技术的发展,地质学家可以原位分析贱金属硫化物(如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中铂族元素(PGE)和其它亲铜元素的赋存状态,并进一步用来制约矿床的成因机制。金川矿床位于华北地台边部阿拉善地块... 随着激光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试技术的发展,地质学家可以原位分析贱金属硫化物(如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中铂族元素(PGE)和其它亲铜元素的赋存状态,并进一步用来制约矿床的成因机制。金川矿床位于华北地台边部阿拉善地块西南缘的龙首山推覆体北缘,是仅次于俄罗斯Noril’sk矿床和加拿大Sudbury矿床的世界第三大在采镍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矿床 元素 金属硫化物 镍黄铁矿 原位分析 阿拉善地块 等离子体质谱 亲铜元素 成因机制 岩浆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1号矿体铂族元素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14
作者 符志强 王亮 +4 位作者 宋谢炎 陈列锰 江金进 卢建全 朱长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79-380,共2页
<正>甘肃金川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中国第一大镍矿床,也是中国镍、铜、及铂族元素(PGE)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最近勘探数据表明金川矿床的镍金属资源总量达到558万吨,其平均品位为1.06%,Cu资源含量达到354万吨,其平均品位为0.... <正>甘肃金川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中国第一大镍矿床,也是中国镍、铜、及铂族元素(PGE)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最近勘探数据表明金川矿床的镍金属资源总量达到558万吨,其平均品位为1.06%,Cu资源含量达到354万吨,其平均品位为0.75%。金川超基性岩体全长约6.5 km,宽20~500余米,最大倾斜延深超过11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 不同部位 矿石 硫化物熔离 金川矿床 亲铜元素 元素 贵金属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差异及其演化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认宇 赖健清 +5 位作者 毛先成 赵莹 刘嫔 朱佳玮 岳斌 艾启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63,共15页
Ⅱ-2号矿体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第二大矿体,位于Ⅱ矿区30行以东。为了解Ⅱ-2号矿体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特殊性,采用镍锍试金ICP-MS法分析金川矿床Ⅱ-2号矿体各类矿石的Cu、Ni、S及铂族元素(PGE)含量,研究其特征,并与Ⅱ-1号矿体矿石... Ⅱ-2号矿体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第二大矿体,位于Ⅱ矿区30行以东。为了解Ⅱ-2号矿体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特殊性,采用镍锍试金ICP-MS法分析金川矿床Ⅱ-2号矿体各类矿石的Cu、Ni、S及铂族元素(PGE)含量,研究其特征,并与Ⅱ-1号矿体矿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矿石ΣPGE含量变化较大(44.6×10-9~8526.7×10-9),Pd/Ir介于1.25~26.55之间,为典型的岩浆型成因。海绵陨铁状矿石和局部海绵陨铁状矿石为Ⅱ-2号矿体主要的矿石类型,其PGE配分模式极为相似,且为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说明二者为同一期岩浆侵位的产物。富铜矿石与块状硫化物矿石、含细脉状矿石的配分模式有互补的特征,富铜矿石具有极高的ΣPGE(8526.7×10-9)和Cu/Ni(5.46),块状硫化物矿石和含细脉状矿石相对富集IPGE(ΣPPGE/ΣIPGE<1),这三者与海绵陨铁状及局部海绵陨铁状矿石的区别明显,为岩浆演化到后期的产物,而从相互的接触关系来看,块状硫化物矿先于富铜矿侵位。通过研究Ⅱ-2号矿体与Ⅱ-1号矿体海绵陨铁状矿石的铂族元素及Cu、Ni特征,发现二者母岩浆均为地幔中等熔融形成的高Mg O苦橄质玄武岩,具有相同的源区特征;由二者的铂族元素分异情况、Cu/Ni、Cu/Pd及Ir与Ru、Rh、Pt、Pd的相关性,研究二者的母岩浆在液态硫化物-硅酸盐体系和单硫化物固溶体-液态硫化物体系中的演化特征,认为Ⅱ-1号矿体和Ⅱ-2号矿体中的硫化物是先后从母岩浆中熔离,且分离后具有不同步的演化特征;通过Ⅱ-2号矿体的地球化学剖面及金川矿床的Cu、Ni品位纵剖面和XOY平面投影等值线图,证明这种先后熔离作用发生在深部岩浆房中,而后Ⅱ-2号矿体和Ⅱ-1号矿体的成矿岩浆分别进入两条相对独立的岩浆通道,最后由不同的岩浆通道中心侵位到最终的成矿空间,形成Ⅱ-2号矿体与Ⅱ-1号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铜镍硫化物矿床 元素 岩浆通道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的主要类型和产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宇 魏博 王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5-2888,I0025,I0026,共16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GM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类型包括含PGE的硫砷化物(硫砷铱矿)和砷化物(砷铂矿),Pd的铋化物、碲化物和硒化物,以及少量其他铂族矿物。其中,硫砷铱矿可包裹于各种贱金属硫化物(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表明硫砷铱矿可能结晶于早期的含As硫化物熔体,随后被包裹于硫化物熔体冷凝分异产生的单硫化物固溶体(MSS)和中间硫化物固溶体(ISS)中。硫化物熔体中的As可能主要通过地壳混染作用加入幔源岩浆。大量铋钯矿(PdBi)呈微细乳滴状包裹于黄铜矿中,为晚期ISS冷凝形成黄铜矿过程中出溶的产物。少量铋钯矿(PdBi_(2))呈不规则状充填于矿物裂隙,与次生磁铁矿脉紧密共生,并随矿石的蚀变程度增加,铋钯矿的化学成分由PdBi逐渐向PdBi_(2)转变,表明这部分铋钯矿为后期热液蚀变产物。铋碲钯矿和钯的硒化物则主要产出于镍黄铁矿裂隙且与次生磁铁矿紧密共生,指示明显的热液成因。钯的硒化物的出现表明,岩浆期后酸性、高盐度、高氧逸度的富Cl^(-)流体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d的迁移和富集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矿物 贱金属硫化物 热液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岩浆铜镍(铂)硫化物矿床铂族金属富集过程及富集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学根 苏尚国 +5 位作者 施南 王跃 张雅南 郝金华 刘翠 杨宗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15-3736,共22页
金川岩浆铜镍(铂)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宝库。金川矿床中铂族金属的富集过程和富集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通过详细的矿物学及矿床学研究,厘定了金川矿床成矿阶段。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硫化物矿浆结晶阶段、挥... 金川岩浆铜镍(铂)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宝库。金川矿床中铂族金属的富集过程和富集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通过详细的矿物学及矿床学研究,厘定了金川矿床成矿阶段。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硫化物矿浆结晶阶段、挥发分流体作用阶段及热液改造阶段。其中硫化物矿浆结晶阶段的主要矿物组合为镍黄铁矿(Pn-a)-磁黄铁矿(Po-a)-黄铜矿(Ccp-a);挥发分流体作用阶段的主要矿物组合为镍黄铁矿(Pn-b)-磁黄铁矿(Po-b)-黄铜矿(Ccp-b)-黄铁矿(Py-Ⅰ)-磁铁矿(Mag-Ⅰ)-菱铁矿-叶蛇纹石-磷灰石-铬铁矿-白云石-方解石(Cal-Ⅰ)-金云母。热液改造阶段的矿物组合为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Cal-Ⅱ)-磁铁矿(Mag-Ⅱ)。高倍电子探针镜下发现,金川矿床铂族矿物与磁铁矿(Mag-Ⅰ)、黄铁矿(Py-Ⅰ)、铬铁矿、磷灰石、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及菱铁矿等共生。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PGM)矿物主要包括硫砷铱矿(IrAsS)、钯的铋化物、碲化物和硒化物、钯的金属互化物(PdAu_(2))、砷铂矿(PtAs_(2))、铂单质以及铂的金属合金(Pt-Fe)。其中大量的PGM分布于镍黄铁矿的裂隙中,或产于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及蛇纹石裂隙中。与磁铁矿、菱铁矿、铬铁矿、黄铜矿、磷灰石以及叶蛇纹石等矿物共生,指示PGE富集与氧化性流体加入密切相关。金川矿石镍黄铁矿(Pn-b)、磁黄铁矿(Pob)、黄铜矿(Ccp-b)、黄铁矿(Py-Ⅰ)、磁铁矿(Mag-Ⅰ)以及菱铁矿中高Co含量,表明流体在Co的超常富集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金川矿石中大量碳酸盐矿物、叶蛇纹石、金云母、磁铁矿、黄铁矿、铬铁矿以及富Cl磷灰石的出现;S、Mg元素呈网脉状分布于蚀变橄榄石和硫化物中,推测流体组分可能是一种富C富Cl的富含挥发分的高氧逸度流体。金川铬铁矿、磁铁矿(Ⅰ)、菱铁矿等矿物中高Ti、高Nb含量和高Nb/Ta比值,暗示此流体可能是一种高温的超临界流体。以上特征综合表明该特征流体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等关键金属的超常富集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当挥发分流体与残余硫化物矿浆相互作用及改造先存硫化物及橄榄石时,不仅会促使Os、Ir、Ru、Rh、Pt、Pd进一步活化、富集,还会导致流体中PGE强烈富集,使得流体中的Pd、Se、Te、Bi、Pt含量不断提高,最终形成大量的PGM。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岩浆演化晚期可能存在一种高氧逸度的富Cl富C的深源流体注入岩浆房,该深源挥发分流体对PGE及Co的迁移和超常富集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Cu-Ni(PGE)硫化物矿床 金属 富集过程 富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宝坛地区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永新 马收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4-685,共12页
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尚存争议,对其开展研究为提高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认识和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PGE)特征,探讨桂... 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尚存争议,对其开展研究为提高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认识和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PGE)特征,探讨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且与硫化物含量成明显正相关关系,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不同种类矿石和岩石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总体表现为弱分异,Pd/Ir值为0.93~15.41;然而其相对Pt含量明显不同,块状矿石呈现强烈Pt亏损,浸染状矿石Pt呈弱富集,赋矿岩石无Pt异常;矿石和岩石Cu/Pd值((10.38~1 830.00)×10^(3))均远大于原始地幔(6 500),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岩浆在浅部再次硫化物熔离时亏损铂族元素;含铂矿物在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之前从硫化物熔体中直接结晶,之后硫化物熔体在构造作用下沿裂隙迁移固结形成块状矿石,从而造成块状矿石Pt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铜镍硫化物 元素 硫化物熔离 块状矿石 成矿模式 新元古代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马寨Cu-Ni硫化物矿微量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意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晓明 王生伟 +1 位作者 石贵勇 熊德信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9-246,共8页
利用锍镍试金富集-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法较系统分析了云南白马寨主要Cu—Ni硫化物矿石和主要围岩的PGE、Au、Cu和Ni含量,发现PGE含量均较低,其中块状硫化物矿石的∑PGE为78.2×10^-9~556×10^-9,橄榄辉石岩为0.4... 利用锍镍试金富集-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法较系统分析了云南白马寨主要Cu—Ni硫化物矿石和主要围岩的PGE、Au、Cu和Ni含量,发现PGE含量均较低,其中块状硫化物矿石的∑PGE为78.2×10^-9~556×10^-9,橄榄辉石岩为0.472×10^-9~67.0×10^-9,辉长岩为0.847×10^-9,二辉岩为0.76×10^-9~0.809×10^-9.后期煌斑岩的PGE也很低(2.98×10^-9~4.07×10^-9)。各类矿石和围岩中∑PGE与Au,Ni与Cu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各类矿石的PGE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和Pt/Pd和Cu/Pd值与其各主要围岩非常相似,说明该矿Cu—Ni硫化物矿石为岩浆成因,且与围岩有成因上的联系。矿石和围岩较高的Pt/Pd值(平均0.83)显示其主要形成于单独的硫化物饱和事件,矿石中较高的Ir(0.77×10^-9~5.52×10^-9,平均2.35×10^-9)和Pd/Ir值(4.76-296,平均138)显示硫化物矿石可能受到后期强烈的热液蚀变。白马寨硫化物矿石较高的^187Os/^188Os初始值(0.456±0.026)显示地壳物质的加入是成矿的重要因素。计算显示该矿硫化物矿石中地壳来源Os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硫化物矿石 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元素富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凡 王敏芳 +1 位作者 班宜忠 夏庆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香山铜镍矿床是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北缘中型铜镍矿床,资源前景颇佳。对香山铜镍矿床中富铜矿石、富镍矿石和浸染状矿石内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以期研究铂元素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早于... 香山铜镍矿床是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北缘中型铜镍矿床,资源前景颇佳。对香山铜镍矿床中富铜矿石、富镍矿石和浸染状矿石内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以期研究铂元素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早于黄铜矿形成,更富集Co和Se元素,黄铜矿则富集Sb、Bi和Zn等低温元素。Pt元素主要通过岩浆作用富集,但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中丰度更高,硫化物熔体分异不均衡是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之一。富铜矿石全岩Pt元素含量最高,其原因是Pt元素热液活动性强,且富铜矿石经受了热液作用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富集机制 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