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勘查启示 被引量:16
1
作者 韩润生 赵冻 +6 位作者 吴鹏 王雷 邱文龙 隆运清 刘凤平 邓安平 宗志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18,共20页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机制 岩浆热液系统 中心对称成矿效应 深部找矿勘查 钦杭、南岭成矿带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化-蚀变分带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陶琴 韩润生 +6 位作者 赵冻 吴鹏 田旭峰 赵太成 杨航 宗志宏 邓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04,共19页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方法】应用热液矿床的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定位找矿预测方法,开展矿区内-136 m、-176 m、-256 m中段典型穿脉剖面的矿化蚀变测量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剖析了矿化-蚀变的强弱变化、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空间分带特征,探讨了成矿元素、元素组合及其元素比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构建了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从花岗斑岩体(内带)→接触带→围岩(外带),依次为钨钼(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花岗斑岩带(Ⅰ)→磁铁(钨锡)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1)→钨钼-磁黄铁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2)→铅锌矿化结晶灰岩带(Ⅲ)→强方解石化灰岩带(Ⅳ)的分带规律,各带对应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磁铁矿+透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白钨矿+锡石+黄铁矿+石榴石)→白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石榴石+符山石+透辉石+角闪石+萤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方解石+石英。进一步揭示了各蚀变带矿化元素分布规律:W、Mo→Fe、W、Sn(Bi、Mo)→W、Sn、Bi、Mo(Cu)→Pb、Zn(W、Sn、Cu)→Pb、Zn、Ag的水平分带规律。【结论】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以岩体为中心至两侧围岩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明显,各带内特征矿物组合和矿化指示元素的变化规律对矿体的赋存空间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空间分带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元素空间变化规律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矿石中Cu-S同位素特征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跃 苏尚国 +2 位作者 张旗 周奇明 张雅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内蒙古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成矿带代表性矿床之一,矿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境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床矿石中同位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薄弱。本文通过对矿体中黄铜矿Cu同位素,黄铜矿、黄铁矿S同位素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 内蒙古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成矿带代表性矿床之一,矿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境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床矿石中同位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薄弱。本文通过对矿体中黄铜矿Cu同位素,黄铜矿、黄铁矿S同位素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黄铜矿δ^(65)Cu值总体范围为-0.46‰~+0.32‰,平均值为0‰,2σ误差平均值约为0.03‰;黄铜矿、黄铁矿δ^(34)S值总体范围为+0.076‰~+3.00‰,平均值为+1.83‰,且δ^(34)S值分散程度也较小,整体较均一,属于岩浆硫的同位素特征;Pb同位素数据整体变化很小,具体为^(206)Pb/^(204)Pb=18.291~18.353,^(207)Pb/^(204)Pb=15.501~15.574,^(208)Pb/^(204)Pb=38.051~38.265。结合区域前人的研究表明,大井矿Cu同位素的变化是由于硫化物岩浆分异过程导致,大井矿矿石黄铜矿δ^(65)Cu的变化可能指示了矿化阶段成矿硫化物的演化方向,δ^(65)Cu逐渐降低的方向可能存在隐伏矿体,研究区域东部生产区域与外围预测未生产区域具有一致的Cu同位素特征,Cu同位素证据表明大井矿外围预测区可能存在深部隐伏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矿 铜锡多金属矿床 Cu同位素 S同位素 隐伏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廖时理 陈守余 +3 位作者 姚涛 赵江南 邓小虎 李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5-646,共12页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及钾化花岗岩矿石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矿化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元素W、Bi、Sn、Cu、Zn、Ag具有共同成矿的特征。钾化花岗岩矿石及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未蚀变花岗岩相似,表明成矿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硫同位素特征暗示玄武岩可能为Cu的成矿提供了物源;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混合源的特征,表明花岗岩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来源。Eu异常、较高的Y/Ho比值和Y、Ho发生分馏的特征表明早期成矿流体温度较高且富含氟,结合钾长石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富CO2、富氟富钾的特征,具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特征,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构造背景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伟 欧阳荷根 +5 位作者 赵海杰 赵财胜 于晓飞 罗大略 黄华谷 欧阳志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3-858,共16页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的西南端,为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85.15~88.34Ma,加权平均值为86.1±2.3Ma,对应... 广东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的西南端,为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85.15~88.34Ma,加权平均值为86.1±2.3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89.9±3.4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为晚白垩世。锡坪钼铜多金属矿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较低,表明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壳源。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以中生代燕山期为主,存在180~150Ma、110~80Ma两个爆发期,两期成岩成矿作用可能均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一定的关系。锡坪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下发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 坪钼多金属矿床 广东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花岗岩蚀变带稀土元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廖时理 陈守余 +1 位作者 邓小虎 李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5-1565,共11页
通过分析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该矿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蚀变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未蚀变花岗岩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未蚀变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稀土总量增高,... 通过分析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该矿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蚀变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未蚀变花岗岩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未蚀变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稀土总量增高,重稀土元素(HREE)的富集程度比轻稀土元素(LREE)的大,轻稀土元素中的La,Ce的富集程度比Pr和Nd的大,次生钾长石继承了蚀变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可能与蚀变流体温度较高有关,且富含F,Cl和CO2有关,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稀土总量略有降低,LREE亏损而HREE略微富集,由流体蚀变、云母类矿物的吸附作用及早期钾化蚀变共同造成。Eu异常和Ce异常,表明钾化处于相对高温氧化条件下,而绿帘石-绿泥石化则处于相对低温和还原的环境中。蚀变花岗岩中REE与成矿元素关系密切,对岩体内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个旧 -多金属矿床 稀土元素特征 蚀变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西凹蚀变花岗岩型铜-锡多金属矿床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强 江小均 +5 位作者 李超 范柱国 魏超 陈耀坤 谢小明 禹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2-1198,共17页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体内部发现中型-大型铜-锡多金属矿体,但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对个旧老厂矿田重点坑道和钻孔开展构造-岩相蚀变特征解析,观察到锡铜矿化主要以石英-电气石-萤石-硫化物-锡石脉的形式产于似斑状蚀变花岗岩中,少量以萤石硫化物形式产于花岗岩与碳酸盐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文章对与2种成矿作用相关的萤石开展LA-ICP-MS及ICP-MS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REE为(7~749)×10^(-6)(LA-ICP-MS)、(45.5~77.4)×10^(-6)(ICP-MS),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08)和弱Ce负异常(δCe=0.56~0.92),(^(87)Sr/^(86)Sr)_(i)变化于0.709 53~0.711 47;矽卡岩型萤石∑REE为(27.2~1277.0)×10^(-6)(LA-ICP-MS)、(29.8~161.0)×10^(-6)(ICP-MS),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01~0.19)和弱的Ce负异常(δCe=0.44~1.05),(^(87)Sr/^(86)Sr)_(i)变化于0.708 70~0.715 53。通过综合分析这2类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与矽卡岩型萤石均形成于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且均为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2类萤石为近同期形成,其中矽卡岩型萤石中Ca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地层,蚀变花岗岩型萤石中Ca主要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综上,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的似斑状花岗岩为老卡等粒花岗岩体边部的早阶段岩体,其未提供成矿物质,但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晚阶段流体上升侵位在老厂西部凹陷带似斑状花岗岩体内部形成岩浆热液脉型铜-锡多金属矿体。该研究可以为个旧锡矿深部及外围增储和滇东南锡矿带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多金属矿床 蚀变花岗岩型 萤石 微量元素 SR-ND同位素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刍议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耀武 曹倩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到特大型锡-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其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等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次火山浆液充填型矿浆贯入说、火山-次火山热液说、岩浆热液说及层控说等。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二...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到特大型锡-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其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等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次火山浆液充填型矿浆贯入说、火山-次火山热液说、岩浆热液说及层控说等。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二叠系林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多金属矿床 韧性剪切 糜棱岩化 变质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军 廖明英 +1 位作者 卜安 朱沛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51-52,共2页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分为马山、崆角、赤告岭、黄竹嶂4个区段,地层为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地层走向30°~50°,倾向SE,倾角20°...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分为马山、崆角、赤告岭、黄竹嶂4个区段,地层为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地层走向30°~50°,倾向SE,倾角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坑矿区 多金属矿床 三位一体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南缘锡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耀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大兴安岭东南缘锡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控矿因素分析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天津300181)关键词锡铜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南缘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锡铜多金属重要成矿带,分布有大井、黄岗梁、孟恩... 大兴安岭东南缘锡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控矿因素分析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天津300181)关键词锡铜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南缘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锡铜多金属重要成矿带,分布有大井、黄岗梁、孟恩陶勒盖、浩布高、白音诺、布敦花、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控矿因素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构造与成矿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永争 覃功炯 欧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3,共5页
内蒙古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的矿床类型很特殊 ,其特点是脉薄而密集 ,且多金属复杂共生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矿区的构造特征和矿床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构造的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认为构造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 内蒙古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的矿床类型很特殊 ,其特点是脉薄而密集 ,且多金属复杂共生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矿区的构造特征和矿床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构造的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认为构造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构造 铜锡多金属矿床 形成机制 成矿作用 矿体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岗梁—乌兰浩特锡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振华 冯佳睿 +2 位作者 吕林素 李涛 杨永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金属成矿带 铅锌 黄岗梁 稀有金属矿床 乌兰浩特 二叠系 多金属矿床 大石寨组 成矿物质 林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首个固体矿产勘查3000m科学深钻选址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一卓 孟雨红 +4 位作者 许以明 龚熙珺 李文朝 李立兴 刘建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5-988,共14页
湘南地区地处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的结合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湘南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项目实施的单孔3000 m科学深钻主要目标是验证和完善Cu-Sn复合成矿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索华南复杂地层的深部钻探工艺及方法,推动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与找... 湘南地区地处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的结合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湘南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项目实施的单孔3000 m科学深钻主要目标是验证和完善Cu-Sn复合成矿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索华南复杂地层的深部钻探工艺及方法,推动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与找矿突破。因此,科学深钻的孔位优选是实现科学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坪宝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典型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地球物理探测信息等的综合分析认为:湘南坪宝地区发育多处与花岗岩成因关系密切的Cu-Sn多金属矿床,是开展深部探测的有利部位。根据坪宝地区物性特征、广域电磁测量和坑道重力测量解译结果,认为区域控岩控矿构造在深部至少有3~5 km的延伸,且广域电磁法异常对浅部矿化蚀变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反映,矿化蚀变构造带向深部具有较好延深趋势。综合见矿可能性、矿床垂向分带规律、矿种组合及前期深部物探成果,结合浅部地质背景、已知矿化延伸及野外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在宝山铜多金属矿区北西部的165剖面线上开展3000 m钻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0 m科学深钻 选址研究 铜锡多金属矿床 坪宝地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序列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方维萱 张海 贾润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2-566,共15页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区以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为代表的沉积组序,主体以陆缘海盆内源沉积为主,属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热沉降形成的沉积组合。三是三叠纪来自沉积盆地底源,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海底热水同生沉积-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水沉积岩等沉积组合。来自深部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包括碱性苦橄岩类、碱性玄武岩类和酸性凝灰岩,并伴随凝缩段中凝灰质硅质岩、硅质岩、深水硅质岩和锰碳酸盐岩等火山-热水沉积岩组合。因受地幔热点控制,形成了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这种三向物源特征与弧后盆地双向物源明显不同。在盆地演化历史上,该沉积盆地经历了扬子地块陆缘石炭纪伸展盆地、二叠纪陆缘裂谷盆地与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三个主要演化阶段。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特征为张剪性伸展作用,受大陆侧向挤压收缩体制控制而发生萎缩封闭。在垂向沉积相序列上三层结构为"下细夹火山岩、中变粗后变细且发育碱性苦橄岩和碱性玄武岩、上粗含煤"。垂向成矿序列结构为"下部为银锑铅锌矿、中部为锡铜多金属矿、上部为锰-银铅锌矿,顶部为煤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裂谷盆地 三向物源 相序结构 成矿序列 超大型多金属矿床 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莲花山断裂带动力变质作用与动力变质热液成矿 被引量:20
15
作者 汪礼明 王军 +4 位作者 王核 卜安 李莎莎 钱龙兵 王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8-917,共10页
莲花山断裂带是广东省内已知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仅在其南西段200 km范围内分布的北山嶂–九龙嶂、棉洋–双华、五指嶂–锅子嶂、梅陇–鲘门–观音山4个动力变质带中就已探明有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7处,前人将这类矿床类型归结为... 莲花山断裂带是广东省内已知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仅在其南西段200 km范围内分布的北山嶂–九龙嶂、棉洋–双华、五指嶂–锅子嶂、梅陇–鲘门–观音山4个动力变质带中就已探明有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7处,前人将这类矿床类型归结为岩浆热液矿床或斑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探讨动力变质热液与成矿的关系和机理,研究表明该类矿床产出位置严格受到动力变质带的控制,矿体主要沿着片理化、面理化分布,局部切割了早期片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蚀变主要有石榴石化、硅化和绿泥石化,属于动力变质热液改造矿床。动力变质热液成矿发生在晚侏罗世的左行剪切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火山岩。现产于4个动力变质带的矿床及矿点成因大多属同一类别,且存在巨大的找矿空间,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本区有望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断裂带 多金属矿床 动力变质热液成矿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