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锡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1
作者 李志丹 张锋 +2 位作者 周振华 刘铭涛 魏佳林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0-1878,共19页
内蒙古林西大井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开采和冶炼最早的锡铜多金属矿床,其Sn、Cu、Ag、Pb、Zn达大型规模,Au、S、Gd、Co、In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利用。大井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矿体呈不规则脉状、复脉状、交... 内蒙古林西大井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开采和冶炼最早的锡铜多金属矿床,其Sn、Cu、Ag、Pb、Zn达大型规模,Au、S、Gd、Co、In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利用。大井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矿体呈不规则脉状、复脉状、交错网脉状、串珠脉状成群、成带产出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粉砂岩、细砂岩、中细粒砂岩和炭质泥岩中。大井矿床目前尚无广泛接受的形成时代,本文通过对大井矿床的锡石开展原位LA-ICP-MS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对矿床的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锡石微区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锡石中的Ti、Fe、W等元素通过Ti^(4+)=Sn^(4+),Fe^(3+)+OH^(-)=Sn^(4+)+O^(2-),W^(6+)+2Fe^(3+)=3Sn^(4+)等形式类质同象替代Sn进入晶格。锡石(La/Yb)N=0.42~211.3,平均为10.41,反映成矿流体中pH含量较低,并可能存在-OH、CO_(3)^(2-)、卤素等络合剂。Zr/Hf值表明成矿流体可能起源于与高分异花岗岩相关的岩浆系统,Fe-W值指示矿床并非喷流沉积成因,而与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LA-ICP-MS锡石Tera-Wasserburg谐和年龄为159.9±5.2Ma,限定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代表了大兴安岭南段又一期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事件,大井矿床的形成可能主要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远程效应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多金属矿 石U-Pb年龄 石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金坑锡铜多金属矿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
2
作者 孙海瑞 吕志成 +3 位作者 李永胜 韩志锐 于晓飞 杜轶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94,共18页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北东段,是近些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锡铜多金属矿,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矿区勘查工作在马山矿段首次发现伴有明显铜矿化的热液隐爆角砾岩,对于揭示矿床成因具...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北东段,是近些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锡铜多金属矿,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矿区勘查工作在马山矿段首次发现伴有明显铜矿化的热液隐爆角砾岩,对于揭示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LA-ICP-MS锆石U-Pb年代分析结果显示,花岗质角砾成岩年龄约为150 Ma,ε_(Hf)(t)值为-8.20~-4.55,二阶段Hf模式年龄值为1.73~1.49 Ga,指示岩浆主要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并有地幔物质加入。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别。第一阶段(Py-Ⅰ)和第二阶段(Py-Ⅱ)黄铁矿存在显著的硫同位素变化,前者为-0.65‰~1.11‰(n=5),后者为1.30‰~1.93‰(n=5),与Py-Ⅱ共生黄铜矿同位素值为1.42‰~1.87‰(n=16)。第三阶段硫化物中黄铜矿δ^(34)S值为3.69‰~4.32‰(n=4),其中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黄铜矿(Ccp-Ⅲa)δ^(34)S为3.69‰~3.74‰,略低于第三阶段石英-绿泥石脉中黄铜矿(Ccp-Ⅲb)δ^(34)S值(4.29‰~4.32‰)。第四阶段黄铁矿(Py-Ⅳ)δ^(34)S值为-4.87‰(n=1),黄铜矿(Ccp-Ⅳ)δ^(34)S值为-3.07‰(n=1)。基于成岩成矿年代及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文章认为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可能存在两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其中~150 Ma壳幔混合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是触发矿区铜矿化的重要岩浆事件,早于后期锡矿的形成(~144 Ma),这一发现有望为莲花山断裂带锡铜多金属矿指引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断裂 热液叠加 多金属矿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某高硫难选铜锌锡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
作者 胡泽伟 童雄 +3 位作者 马原琳 谢贤 宋强 范琳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给老挝某难选高硫铜锌锡多金属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可靠而全面的矿石性质信息,对有代表性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锌、锡、铁、硫,伴生有价元素有金、银和铟。(2)铜主要... 为给老挝某难选高硫铜锌锡多金属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可靠而全面的矿石性质信息,对有代表性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锌、锡、铁、硫,伴生有价元素有金、银和铟。(2)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锡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硫主要以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3)矿石中黄铜矿的主要粒径范围在4.8~300μm、铁闪锌矿在6.8~300μm,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在+19μm、锡石在9.6~150μm,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均较锡石易解离。(4)黄铜矿主要呈他形粒状、星点状嵌布,铁闪锌矿主要呈他形粒状嵌布,锡石主要呈自形-他形粒状嵌布,磁黄铁矿大部分呈他形粒状、少数呈自形板状嵌布,黄铁矿大部分呈致密粒状或块状、稠密浸染状嵌布,石英呈自形-他形粒状嵌布,绿泥石呈显微鳞片状嵌布,萤石呈他形粒状嵌布,白云母呈显微鳞片状嵌布,各矿物间总体连生关系紧密,黄铜矿与铁闪锌矿的嵌布关系尤其紧密。(5)矿石磨矿细度的确定,应兼顾铁闪锌矿(含黄铜矿)的充分解离和避免锡石过粉碎因素通过试验确定;由于黄铜矿与铁闪锌矿难以单体解离,因此宜采用抑硫浮铜锌工艺一并回收,并尽量使金、银和铟矿物富集在铜锌精矿中;磁黄铁矿、黄铁矿的回收采用单一浮选工艺还是磁浮联合工艺,将从硫回收指标和为后续重选回收锡创造更好条件的角度而定;最后在充分脱硫的前提下重选回收锡石,从而实现矿石中有用矿物的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 磁-浮联合工艺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锡铜铅锌多金属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毛益林 陈晓青 +2 位作者 杨进忠 王秀芬 严伟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该矿锡多金属矿含有锡、铜、铅、锌等多种有价金属矿物,综合利用价值高。试验主要在选锡前回收铜、铅、锌等伴生矿物,采用先铜铅部分混合浮选后锌浮选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Cu品位23.49%,回收率85.98%的铜精矿;Pb品位56.22%,回收率80.... 该矿锡多金属矿含有锡、铜、铅、锌等多种有价金属矿物,综合利用价值高。试验主要在选锡前回收铜、铅、锌等伴生矿物,采用先铜铅部分混合浮选后锌浮选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Cu品位23.49%,回收率85.98%的铜精矿;Pb品位56.22%,回收率80.77%的铅精矿;Zn品位47.09%,回收率87.21%的锌精矿。试验还获得了含S品位37.75%,回收率74.20%的硫精矿,同时尾矿中Sn的回收率为89.33%。达到了选锡前对铜、铅、锌等伴生矿物综合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 部分混合浮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3 位作者 刘建明 郭利军 王宝德 胡华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85-188,共4页
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经30余年的探采和研究,已发展成Sn、Zn、Ag大型,Cu、Pb中型,S、Co、Ni等多种伴生组分可综合利用的大型铜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以多矿脉密集排列、多元素共生组合、矿脉较薄而品位较富而引人瞩目(王永争等,2001;李如满... 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经30余年的探采和研究,已发展成Sn、Zn、Ag大型,Cu、Pb中型,S、Co、Ni等多种伴生组分可综合利用的大型铜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以多矿脉密集排列、多元素共生组合、矿脉较薄而品位较富而引人瞩目(王永争等,2001;李如满等,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多金属矿 幔枝构造 大兴安岭中南段 成矿作用 大井 成矿元素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物质来源 矿区 矿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华 陈松 +3 位作者 李彦强 白洪溪 邹院兵 朱建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34,共11页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主要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晚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位于早泥盆世花岗岩体边部及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的接触部位,矿(化)体主要产于岩体边部的剪切带中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与NWW向断裂构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部矿床内蚀变温度有升高的趋势,铜铅锌银等中低温组合发生减弱而钨锡等高温组合相对富集,矿体延伸良好;区内钨锡铜矿化均产于蚀变花岗岩中,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2种类型,其次为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等在局部发育,且各蚀变无明显的分带性,因此,可以推断该矿床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钨锡铜矿床;区内发现的蚀变破碎带(5.5 km)及主矿体(1.25 km)规模大,矿化稳定(w(Cu)0.16%、w(Sn)0.15%、w(W)0.15%),剥蚀较浅(150~200 m),保存良好。因此,通过已知矿化带、矿体的追索及深部工程验证,物化探异常的进一步检查,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41高地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构造蚀变岩型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城县记洞湾矿区地电化学提取法寻找隐伏锡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宇慧 罗先熔 +3 位作者 何旺 王东 汤国栋 商振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500-509,共10页
为了解决广西罗城县记洞湾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提取法寻找隐伏锡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工作。在已知矿体剖面上发现的地电化学提取异常与矿体对应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出锡铜矿体的埋藏位置,说明地电化学提取法在罗城县记... 为了解决广西罗城县记洞湾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提取法寻找隐伏锡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工作。在已知矿体剖面上发现的地电化学提取异常与矿体对应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出锡铜矿体的埋藏位置,说明地电化学提取法在罗城县记洞湾矿区找矿是可行有效的。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4组成矿元素组合F1(Cu-Ni-Co-Pb-Zn)、F2(W-Sn)、F3(Ag-Bi)和F4(B),表明研究区地电化学异常规模大且比较集中,清晰度高,异常浓度分带明显,从而划分出A类靶区2个,B类靶区2个,各预测靶区与区内已知锡铜多金属矿体有着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地电化学研究结果,认为该研究区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是寻找隐伏锡铜多金属矿体的有利地段,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地电化学提取法 异常特征 找矿预测 记洞湾矿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
8
作者 胡志戍 蔡明海 +8 位作者 刘嘉兴 李晔 彭振安 张含 邵主助 韦绍成 苑宏伟 胡鹏飞 肖俊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4-240,共7页
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中段最为典型的超大型矿床。本文对其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矿石中方解石进行了C、O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锡多金属矿体方解石δ^13 C(δ^13 C=-8.9‰~0.12‰)、δ^18 O(δ^18 O=11.8‰~20.1... 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中段最为典型的超大型矿床。本文对其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矿石中方解石进行了C、O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锡多金属矿体方解石δ^13 C(δ^13 C=-8.9‰~0.12‰)、δ^18 O(δ^18 O=11.8‰~20.1‰),锌铜矿体方解石δ^13 C(δ^13 C=-6.7‰^-1‰)、δ^18 O(δ^18 O=10.3‰~15.9‰),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变化,表明两者在成因上存在有机联系。矿石中方解石δ^13 C低于围岩地层,高于岩浆流体,可能为岩浆热液与围岩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离岩体的距离增加,δ^18 O平均值不断降低,说明区内成矿是一个岩浆流体与围岩不断进行同位素交换而导致方解石δ^18 O值不断降低的过程,热液运移方向是从岩体→矽卡岩型锌铜矿→锡多金属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C-O同位素 成矿流体 多金属矿 广西大厂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薄竹山矿集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及锡银铅锌钨多金属成矿作用
9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10 位作者 张世涛 龙启和 蒙光志 张红 周杰虎 程家龙 朱俊 陆波德 刀俊山 刘益 陈显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53,共17页
薄竹山锡银铅锌钨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西缘,属于滇东南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锡银锌钨矿床为主,兼有铅锌铁铜等多种金属矿产,矿床均围绕薄竹山岩体分布,其中以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和官房大型钨矿最... 薄竹山锡银铅锌钨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西缘,属于滇东南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锡银锌钨矿床为主,兼有铅锌铁铜等多种金属矿产,矿床均围绕薄竹山岩体分布,其中以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和官房大型钨矿最为典型。研究表明,薄竹山矿集区锡银铅锌钨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复式岩体成岩时代可以追溯至91.2~84.1 Ma,属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晚白垩世酸性岩浆沿着薄竹山背斜核部与北西向断裂交合地带大规模侵位,在岩浆的顶托作用和底劈作用下,最终形成了薄竹山复式花岗岩体及白牛厂隐伏花岗岩体。薄竹山各单元岩体与白牛厂二长花岗岩、花岗斑体,以及团山、官房花岗岩均表现出一致的富硅(w(SiO_(2))为65.48%~74.92%)、富钾(w(K_(2)O)为4.17%~6.06%)的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具中等负铕异常,各岩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及向碰撞后造山环境过渡的大地构造背景,属于造山运动的产物。区内成矿物质迁移与富集主要围绕着花岗岩体进行,发育形成了花岗岩接触带的夕卡岩型W、Sn、Fe矿床,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岩浆热液型Ag、Pb–Zn、Sn、Cu及外围地层中低温热液型Sb矿,这在区域上构成较为完整的与花岗岩侵位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花岗岩 构造岩浆活动 铅锌多金属矿 薄竹山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矿田构造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宝龙 毛景文 +2 位作者 莫国培 陈兴寿 朱德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7-1669,共13页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区,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本文选取松树脚、老厂和卡房矿田内的节理作为研究对象,以巷道为主并结合地表对节理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区,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本文选取松树脚、老厂和卡房矿田内的节理作为研究对象,以巷道为主并结合地表对节理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容矿节理优势展布方向为NE、NW、N-S和E-W,特别是NW节理是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重要容矿构造。(2)花岗岩中节理发育在矿区南北部具有差异性。矿区北部节理优势单一且集中,以NW306°~312°和NE45°左右为主;南部节理优势方位复杂且多变,以NE50°、N-S、E-W、NW312°~324°和WNW280°为主。(3)碳酸盐岩中节理发育亦显示出矿区北部优势明显且简单,矿区南部优势方向复杂且多期次叠加。(4)松树脚矿田节理在垂向上具有规律性,从浅部至深部,碳酸盐岩含矿地层中浅部以NE50°为主,深部以近N-S向为主;花岗岩浅部以NW306°~312°为主,深部变为NE45°左右。成矿期的区域应力场为中晚燕山期的NW-SE向挤压应力,后期转为近N-S反向剪切应力。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NW向节理构造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后续的勘探和找矿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矿区北部容矿节理和南部容矿节理发育规模和优势方位及成因存在差别,应加以区分。NE、N-S向节理是连通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含矿层的热源、水源和矿源的通道。这些认识将指导进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构造 矿化节理 多金属矿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阳永棚 夏庆霖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1-332,共2页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岩与成矿年代学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来探讨该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地区 成岩 成矿物质来源 薄竹山 花岗岩体 多金属矿 燕山期 个旧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成矿带毛登地区铜锡多金属成矿模式
12
作者 赵胜金 曹毅 +3 位作者 张璟 朴丽丽 刘传宝 王宇利 《地质论评》 2025年第S1期121-123,共3页
毛登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地理位置处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东约45 km处。属突泉—翁牛特Pb-Zn-Cu-Mo-Au-Cr-Fe-Sn-Ag-REE、萤石、硫铁矿成矿带(Ⅲ-8)之索伦镇—黄岗Fe-Sn-Cu-Pb-Zn-Ag成矿亚带(Ⅲ-8-①)。该区前中生代受古亚洲... 毛登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地理位置处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东约45 km处。属突泉—翁牛特Pb-Zn-Cu-Mo-Au-Cr-Fe-Sn-Ag-REE、萤石、硫铁矿成矿带(Ⅲ-8)之索伦镇—黄岗Fe-Sn-Cu-Pb-Zn-Ag成矿亚带(Ⅲ-8-①)。该区前中生代受古亚洲洋构造体制控制;中生代期间主要受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体制控制。毛登地区分布有毛登锡铜矿、小孤山锡多金属矿,南部毛登水库以南重点调查区显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近些年矿产调查及评价❶❷❸认为,毛登地区有望发现锡多金属矿产地。毛登地区铜锡多金属成矿模式的研究就建立,可以有效指导就矿找矿、缺位找矿,对于区域找矿、矿集区深边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多金属矿 成矿系统 成矿模式 大兴安岭成矿带 毛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文高 王晓虎 +3 位作者 陈正乐 丁志磊 周荣德 胡文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2-943,共12页
莲花山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陆缘重要的NE向构造带。该断裂带不仅是区域上重要的二级构造单元分界线,也控制着广东省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前人研究表明,莲花山断裂带内的韧性变形与锡铜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但对于莲花山断裂带内的韧... 莲花山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陆缘重要的NE向构造带。该断裂带不仅是区域上重要的二级构造单元分界线,也控制着广东省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前人研究表明,莲花山断裂带内的韧性变形与锡铜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但对于莲花山断裂带内的韧性变形展布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还存在着较多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对莲花山断裂带进行大比例尺的矿田构造填图,实测典型地质剖面等手段,结合拉伸线理产状的测量和显微构造的观察,认为断裂带内的韧性变形由自北向南一系列近NE60°走向的剪切带雁列展布而成,各剪切带之间呈大致平行展布。在韧性变形之后,这些雁列状的剪切带又被30°走向的脆性断层所切割。莲花山断裂带内的韧性变形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和规模,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利用先存韧性剪切带的空间,成矿元素在韧性变形的裂隙中沉淀富集成矿。莲花山断裂带内找矿勘探工作部署应该围绕断裂带内韧性变形的区域,并注意韧性变形附近次一级的容矿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断裂带 韧性变形 展布特征 多金属矿 地质调查工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