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氧化物改性对铜锌铝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高腾飞 邓博文 +2 位作者 孟瑞红 辛治坤 于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09,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金属氧化物替换Al_(2)O_(3)载体的CZX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助剂改性的CZAlX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不同温度下CO_(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金属氧化物替换Al_(2)O_(3)载体的CZX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助剂改性的CZAlX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不同温度下CO_(2)催化加氢实验,研究了碱土金属Mg、过渡金属Zr以及稀土金属Y和Ce作为氧化物载体和改性剂对CZAl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CZX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催化制甲醇性能,其中以ZrO_(2)为载体的CZZ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强,其甲醇收率最高可达14.50%,对应的甲醇选择性为41.41%、CO_(2)转化率为35.01%。而金属氧化物为助剂的CZAlX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催化制CO性能,以Mg为助剂的CZAlMg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强,CO收率最高可达35.87%,对应的CO选择性为84.75%、CO_(2)转化率为4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CO 催化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修饰的铁酸铜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性贻 张勇 +3 位作者 李汝乐 詹瑛瑛 陈崇启 殷玲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1-1356,共6页
以250-400℃为活性测试温区,研究了氧化锌修饰的铁酸铜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性能。发现以2.5%ZnO修饰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N2物理吸附、SEM、XRD、H2-TPR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适量ZnO的引入不仅能够促使CuFe2O4晶相发生转变,... 以250-400℃为活性测试温区,研究了氧化锌修饰的铁酸铜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性能。发现以2.5%ZnO修饰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N2物理吸附、SEM、XRD、H2-TPR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适量ZnO的引入不仅能够促使CuFe2O4晶相发生转变,而且可以增强催化剂还原性能和增加弱碱性和中强碱性位点数量,同时也可改善铜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CuFe2O4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反应 铁酸催化剂 氧化修饰 还原性 碱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铜铬铝催化剂的研制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储伟 何川华 +1 位作者 戴晓雁 邱发礼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应用共沉淀法和胶态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铬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高压反应、XRD、TPR、TPD、TEM、BET、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铝含量对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态共沉淀... 应用共沉淀法和胶态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铬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高压反应、XRD、TPR、TPD、TEM、BET、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铝含量对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态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铬铝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最好,铝含量有一最佳值,铝元素的加入使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更加分散,催化剂的比表面增大,对原料分子CO和H2的吸附能力增强,这是其活性和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低温液相合成 浆态三相合成 甲醇 反应活性 稳定性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还原型低温变换催化剂研究
4
作者 陈君和 蒋毅 +3 位作者 程极源 谢建川 郑林 李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75-976,共2页
研究了稳定剂法制备预还原型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及其物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用稳定剂法制备铜基预还原型低温变换催化剂对还原后金属铜微晶保护以及催化剂活性良好.
关键词 预还原型 铜锌铝低温变换催化剂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铝催化剂制备方法对CO_(2)加氢反应性能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超 徐波 +3 位作者 王安杰 刘颖雅 孙志超 王瑶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铜锌铝催化剂,并将其与ZSM-5分子筛联合使用,催化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对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铜锌铝催化剂进行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研究了其在CO_...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铜锌铝催化剂,并将其与ZSM-5分子筛联合使用,催化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对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铜锌铝催化剂进行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研究了其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性能的影响。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能显著影响所制备催化剂的CuO颗粒尺度、比表面积以及Cu组分分散度,进而影响CO_(2)加氢反应的性能。该体系中铜锌铝催化剂对CO_(2)转化率及CO选择性影响较大,但对碳氢化合物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影响不大。溶胶-凝胶法中采用柠檬酸络合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20℃,CO_(2)∶H_(2)=1∶3,空速3600 mL/(g·h)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20.17%,碳氢化合物中低碳烯烃选择性为50.48%。共沉淀法中碳酸钠沉淀剂制备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29.14%,碳氢化合物中低碳烯烃选择性为5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法 催化剂 二氧化碳 加氢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甲醇在线重整制氢高性能铜锌铝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骁 李水荣 +3 位作者 浦云川 王夺 叶跃元 刘运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为了扩展传统铜锌铝催化剂在车载甲醇自热式重整(ATRM)制氢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锌摩尔比的铜锌铝氧化物催化剂,并与工业铜锌铝催化剂SCST-401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铜锌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其... 为了扩展传统铜锌铝催化剂在车载甲醇自热式重整(ATRM)制氢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锌摩尔比的铜锌铝氧化物催化剂,并与工业铜锌铝催化剂SCST-401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铜锌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其中,Cu_(30)Zn_(10)Al催化剂在200~600℃范围内具有最佳的ATRM反应性能,而不含铜的催化剂Zn40Al在500~600℃高温下具有与Cu20Zn20Al和Cu_(10)Zn_(30)Al相近的活性。此外,Cu_(30)Zn_(10)Al催化剂与商用催化剂SCST-401的甲醇转化率也相近,但前者铜的摩尔分数却远小于后者,且性能更稳定。在200~300℃的低温下其ATRM反应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制氢 甲醇 自热式重整 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原子比对CuO-ZnO/Al_2O_3催化剂合成甲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丽丽 丁雯 +2 位作者 刘迎伟 方维平 杨意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4-728,共5页
以铝乳液的形式引入Al,采用反加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与Zn的原子比(简称Cu/Zn原子比)不同的CuO-ZnO/Al2O3催化剂;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CuO-ZnO/Al2O3催化剂合成甲醇的性能;采用XRD、H2-TPR和BET等方法... 以铝乳液的形式引入Al,采用反加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与Zn的原子比(简称Cu/Zn原子比)不同的CuO-ZnO/Al2O3催化剂;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CuO-ZnO/Al2O3催化剂合成甲醇的性能;采用XRD、H2-TPR和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Zn原子比对CuO-ZnO/Al2O3催化剂合成甲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Zn原子比的变化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和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当Cu/Zn原子比为3时,催化剂的初活性和耐热后活性最高,其前体中含有较多的锌-孔雀石相((Cu,Zn)2CO3(OH)2),该物相分解时生成还原温度较低的CuO-ZnO固溶体,使Cu与Zn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合成甲醇 原子比 乳液 -孔雀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催化剂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上闰 胡兵 傅献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40-46,共7页
本文用ICP、XRD和TPD-MS(O_2)等技术研究了铜锌催化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氧化态Cu-Zn催化剂中部分ZnO熔于CuO中生成了(Cu,Zn)O固熔体。低温变换反应条件下的Cu-Zn催化剂处于还原态,它与氧化态的主要差别在于失去了(Cu,Zn)O的晶格氧... 本文用ICP、XRD和TPD-MS(O_2)等技术研究了铜锌催化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氧化态Cu-Zn催化剂中部分ZnO熔于CuO中生成了(Cu,Zn)O固熔体。低温变换反应条件下的Cu-Zn催化剂处于还原态,它与氧化态的主要差别在于失去了(Cu,Zn)O的晶格氧。研究了Cu-Zn-Mn催化剂中部分Mn进入ZnO晶格生成(Zn,Mn)O固溶体及其对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本文还用TPD-MS(O_2)技术考察了添加Mn、Al等组分对Cu-Zn催化剂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物-氧化物强相互作用 水煤气低温变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N_2O色谱法测定Cu-Zn-Al催化剂中铜的有效表面积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聚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N2O为化学吸附介质,在20℃下采用色谱脉冲法测定Cu-Zn-Al催化剂中活性铜的有效表面积。实验表明,不同的活化还原条件和脉冲反应条件会对N2O的消耗量产生影响。采用该方法测得铜有效表面积的结果与X-光宽化结果相... 以N2O为化学吸附介质,在20℃下采用色谱脉冲法测定Cu-Zn-Al催化剂中活性铜的有效表面积。实验表明,不同的活化还原条件和脉冲反应条件会对N2O的消耗量产生影响。采用该方法测得铜有效表面积的结果与X-光宽化结果相吻合,且重复性好。该法用于铜活性表面的测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表面积 催化剂 色谱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宽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宇 潘翠华 蒙高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2,34,共5页
以Cu Zn Al系催化剂为主 ,添加稀土制备宽温变换催化剂 ,考察了稀土的添加量、操作温度和催化剂强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稀土 催化剂 宽温变换 天然气 合成氨 低变工艺 催化活性 寿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催化剂上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霄榕 王爱菊 +1 位作者 卢学英 康慧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2,共3页
Mn改性Cu Zn Al催化剂是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的有效催化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 (氢醛比 :9;糠醛液体空速 :1 0h-1;反应温度 :130℃ ) ,糠醛转化率为 99 8% ,糠醇选择性 97 7%。K助剂的浸入可进一步提高糠醇的选择性。工业侧线运行结果表明... Mn改性Cu Zn Al催化剂是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的有效催化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 (氢醛比 :9;糠醛液体空速 :1 0h-1;反应温度 :130℃ ) ,糠醛转化率为 99 8% ,糠醇选择性 97 7%。K助剂的浸入可进一步提高糠醇的选择性。工业侧线运行结果表明 ,Cu 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醛 糖醇 气相加氢 催化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CuO-ZnO-Al_2O_3合成甲醇催化剂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玉龙 王欢 邓景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研究了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CuO-ZnO-Al_2O_3催化剂,提出用叔丁醇代替水作介质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使干燥速度显著加快。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及催化剂组成对CO_2+H_2催化合成甲醇的影响。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醛气相加氢制辛醇催化剂工业侧线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海斌 常俊石 +4 位作者 成宏 姜雪丹 赵虹 马月谦 石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4,共3页
制备了铜锌系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侧线试验.考察了TCAH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及工业装置工况波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C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空速0.25~0.40 h-1、压力0.4~0.5 MPa、温度200~240 ℃下产物中辛醇... 制备了铜锌系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侧线试验.考察了TCAH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及工业装置工况波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C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空速0.25~0.40 h-1、压力0.4~0.5 MPa、温度200~240 ℃下产物中辛醇收率比进口催化剂高0.5%~2.0%,而副产物2-乙基-4-甲基戊醇含量则明显低于进口催化剂.TC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具备工业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醇 气相加氢 催化剂 侧线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204型低变催化剂硫中毒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平 胡顺强 吴善良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27,共5页
对B204型低变催化剂进行了耐硫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不同硫化物、不同催化剂粒度对硫中毒的影响。通过X一射线衍射晶相分析对催化剂的硫中毒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得出毒物首先与催化剂非活性组份氧化锌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硫中毒 催化剂 低温变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合成甲醇催化剂稳定性的改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喻仕瑞 高志华 +3 位作者 栾春晖 王晓东 高珊珊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8,33,共5页
CO加氢合成甲醇是强放热反应,液相合成甲醇因溶剂导热系数大能迅速移除热量有利于稳定操作,但因催化剂快速失活而未能工业化,催化剂稳定性成为液相合成甲醇的关键。本研究用完全液相法制备催化剂,比较了CuZnAlSi及MnCuZnAlSi的催化性能... CO加氢合成甲醇是强放热反应,液相合成甲醇因溶剂导热系数大能迅速移除热量有利于稳定操作,但因催化剂快速失活而未能工业化,催化剂稳定性成为液相合成甲醇的关键。本研究用完全液相法制备催化剂,比较了CuZnAlSi及MnCuZnAlSi的催化性能,并分析了改进的原因。结果表明:完全液相法制备Mn改性CuZnAlSi催化剂液相合成甲醇有良好稳定性,Mn-CuZnAlSi能提高甲醇选择性和催化活性,Mn-CuZnAlSi(CZAS-0.08Mn)浆状催化剂在250℃,5.0MPa下反应144h未见失活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完全液相法 甲醇 液相合成 锰-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甲醇合成催化剂NC208的催化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意泉 车长针 张鸿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2-65,共4页
采用TPD、XRD、BET和H2S中毒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三组份(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C207和添加少量金属氧化物的改进型催化剂NC208.结果表明,工作态NC208催化剂表面Cu+/Cu0的比值和价态稳... 采用TPD、XRD、BET和H2S中毒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三组份(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C207和添加少量金属氧化物的改进型催化剂NC208.结果表明,工作态NC208催化剂表面Cu+/Cu0的比值和价态稳定性大于C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醇 合成 C207 NC2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红外光谱研究Cu/Zn/Al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永泉 肖天存 +6 位作者 苏继新 王海涛 鹿玉理 李晋鲁 刘崇微 朱起明 李树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26,共4页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 ,研究了用Na2 CO3 沉淀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中 ,CuO和ZnO表面吸附的CO2 可进行加氢反应和逆水汽变换反应。在催化剂中 ,ZnO与CuO、Al2 O3 均发生相互作用...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 ,研究了用Na2 CO3 沉淀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中 ,CuO和ZnO表面吸附的CO2 可进行加氢反应和逆水汽变换反应。在催化剂中 ,ZnO与CuO、Al2 O3 均发生相互作用。Al2 O3 对CuO和ZnO具有分散作用。提出了Cu/Zn/Al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 还原 甲醇合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_2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上合成气制DME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吉鹏 黄伟 +3 位作者 樊金串 黄涛 高仲良 赵金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51,共5页
实验以CS2为硫源,考察硫对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吸附(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而言,加... 实验以CS2为硫源,考察硫对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吸附(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而言,加入小于4 mg/L的CS2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催化剂的活性随着加入硫含量的增加,下降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完全液相制备法 二甲醚 CS2 硫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基涛 古萍英 高利珍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3,共5页
用高速碰撞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其含Cu量与ICI51-2相近,但分散度比ICI51-2高37.3%。在2.067MPa、210℃、3600h-1反应条件下,其甲醇合成活性比ICI51-2高4... 用高速碰撞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其含Cu量与ICI51-2相近,但分散度比ICI51-2高37.3%。在2.067MPa、210℃、3600h-1反应条件下,其甲醇合成活性比ICI51-2高40%,FTIR实验表明,反应中间态是甲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共沉淀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稀土元素改性Cu-ZnO-Al_2O_3催化剂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研究了轻稀土元素La,Ce,Pr,Nd对Cu-Zn O-Al_2O_3(CZA)催化剂的改性以及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比较了Ce/CZA和CZA催化剂上反应温度对甲醇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Ce/CZA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XRD、XPS、H_2-TPD、C... 研究了轻稀土元素La,Ce,Pr,Nd对Cu-Zn O-Al_2O_3(CZA)催化剂的改性以及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比较了Ce/CZA和CZA催化剂上反应温度对甲醇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Ce/CZA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XRD、XPS、H_2-TPD、CO_2-TPD、N_2O化学吸附、低温N2吸附-脱附、SEM-ED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轻稀土元素改性能提高CZ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Ce改性的效果最好,与CZA催化剂相比,Ce/CZA催化剂上的甲醇收率能提高43.6%;Ce/CZA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240℃,在此温度下运行1 000 h,Ce/CZA催化剂的稳定性良好;Ce/CZA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性能可归因于对反应物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以及较强的Cu-Zn O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催化剂 甲醇 轻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