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因素对铜-铝-铜复合板界面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宏军 李雪琪 +2 位作者 左晓姣 郑文涛 袁晓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减轻导电材料的结构质量,在铝板两侧放置铜带制备出一种铜铝铜复合结构,采用冷轧工艺进行轧制成形.系统研究了轧制压下率和轧前表面处理对轧制复合效果的影响,对铜铝铜复合板结合界面进行了观察,分析了退火对结合界面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减轻导电材料的结构质量,在铝板两侧放置铜带制备出一种铜铝铜复合结构,采用冷轧工艺进行轧制成形.系统研究了轧制压下率和轧前表面处理对轧制复合效果的影响,对铜铝铜复合板结合界面进行了观察,分析了退火对结合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复合板的剥切力增加.改变铜带厚度时,复合板的剥切力随铜铝厚度比的减小而增大.当铝板厚度为12 mm、铜铝厚度比为0.06时,轧制复合效果最佳.冷轧复合前处理影响因素中,刷拭处理对复合效果影响最大,铜铝软化退火处理次之,酸碱洗处理影响最小.复合板结合界面在轧制后发生了互扩散.在250℃下进行不同时长退火时,复合板中形成了明显的扩散层.当退火时间为50 h时,复合板中出现了两层扩散层,扩散层厚度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铜复合板 冷轧 工艺参数 结合强度 压下率 剥切力 退火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轧法制备铜-铝-铜复合板的界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衡 谢敬佩 +2 位作者 尚郑平 李继文 孙浩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7,共5页
采用铸轧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铜-铝-铜复合板,并分别采用拉伸试验、剥离试验、X射线衍射仪、能谱点分析(ED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线扫描分析(EPMA)等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α(Al)... 采用铸轧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铜-铝-铜复合板,并分别采用拉伸试验、剥离试验、X射线衍射仪、能谱点分析(ED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线扫描分析(EPMA)等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α(Al)、Cu Al2、Cu9Al4。板厚从6 mm增大到14 mm时,界面层厚度和Cu、Al原子扩散程度均逐渐增加。抗拉强度从115 MPa增大到135 MPa,延伸率从25%增加至31%,剥离强度从30 N/mm增大至35 N/mm,剥离强度即为界面层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水平连铸 界面层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