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某伴生自然铜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洪振 张凛 +2 位作者 徐健 杨含蓄 赛明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为了给国外某伴生自然铜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结合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RD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Cu品位1.06%、铁品位44.91%,铜主要以自然铜形式存在,分... 为了给国外某伴生自然铜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结合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RD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Cu品位1.06%、铁品位44.91%,铜主要以自然铜形式存在,分布率为66.98%;铁主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分别为41.26%和45.05%。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层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主要结构为斑状结构、网状结构、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矿石矿物种类较多,可综合回收利用的矿物为磁铁矿、自然铜及硫化铜矿物。矿石中自然铜与褐铁矿共生紧密,黄(辉)铜矿与脉石矿物及磁黄铁矿共生紧密;矿石中磁铁矿呈斑状与假象赤铁矿、褐铁矿紧密共生。铜矿物中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集合体以微细粒嵌布为主,-60μm粒级分布率分别为82.24%和86.15%;铁矿物嵌布粒度由粗到细为:d_(褐铁矿)>d_(磁铁矿)>d_(赤铁矿),三者均以细粒嵌布为主,-100μm粒级分布率分别为56.57%、69.87%和82.31%,矿石需磨至60μm以下才能使得铜矿物和铁矿物均大部分单体解离。矿石中褐铁矿在磨矿浮选过程中易泥化,进而恶化铜分选指标。因此,按照仅回收硫化铜和自然铜计算,铜理论回收率为81.01%。推荐的选别流程为原矿磨矿—铜硫混浮—混浮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混浮精矿重浮联合回收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山铜铁矿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梁川 李伟 +3 位作者 王辛 孙智杰 李慧娟 李寅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56个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并对Cu、Pb、Zn和Cr等1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GIS空间分析,研究了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和内梅罗污染指数... 以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56个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并对Cu、Pb、Zn和Cr等1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GIS空间分析,研究了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典型钻孔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铜绿山铜铁矿的土壤中Mn、Zn、As、Cu和Pb含量呈现高累积状态,重污染土壤占比3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山铜铁矿 土壤污染 金属矿山 GIS 空间分布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铁矿尾矿库废水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饶运章 侯运炳 +2 位作者 潘建平 肖广哲 徐水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9-51,63,共4页
金属矿山尾矿库废水中含有H+ 、CN-和多种金属离子 ,是矿区及其流域酸性污染和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收集某铜铁矿尾矿库废水 1 4年水质监测资料基础上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BP算法对其 8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分类和仿真预测 ,... 金属矿山尾矿库废水中含有H+ 、CN-和多种金属离子 ,是矿区及其流域酸性污染和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收集某铜铁矿尾矿库废水 1 4年水质监测资料基础上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BP算法对其 8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分类和仿真预测 ,揭示了该矿尾矿库废水的污染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尾矿库废水 水质预测 网络预测 铜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山铜铁矿深部矿石中铜的可选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丙乔 邓冰 +2 位作者 左倩 王飞 张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4,101,共5页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进入井下深部开采后因矿石性质变化造成的选矿指标恶化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矿深部矿石进行了铜的可选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从目前现场生产所采用的-0.074 mm占63%~70%提高到-0.074 mm占85....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进入井下深部开采后因矿石性质变化造成的选矿指标恶化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矿深部矿石进行了铜的可选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从目前现场生产所采用的-0.074 mm占63%~70%提高到-0.074 mm占85.9%,采用异步浮选流程,以单一丁黄药作捕收剂,可获得含铜22.85%,含金14.27 g/t,含银85.69 g/t的铜精矿,相应的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3.72%,94.83%,82.34%,而以丁黄药+丁胺黑药组合药剂作捕收剂,可使铜、金、银的回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但铜、金、银品位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山铜铁矿深部矿石 硫化 异步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铜铁矿结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文婷 张赟 +1 位作者 吴漫漫 李勇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介绍了Cu基铜铁矿结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的结构特点,综述了几种主要Cu基铜铁矿结构TCO材料如CuAlO2、CuGaO2、CuInO2和CuScO2在理论计算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CuAlO2的相关研究开始较早,数量较多;由于可能具有较高的... 介绍了Cu基铜铁矿结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的结构特点,综述了几种主要Cu基铜铁矿结构TCO材料如CuAlO2、CuGaO2、CuInO2和CuScO2在理论计算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CuAlO2的相关研究开始较早,数量较多;由于可能具有较高的p型导电特性,CuScO2的相关研究也较多;而有关CuGaO2和CuInO2的研究则较少。最后介绍了这几种TCO材料在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氧化物 Cu基 铜铁矿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矽卡岩铜铁矿综合回收铜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骏 莫振军 +1 位作者 陈代雄 董艳红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
针对福建某矽卡岩铜铁矿开展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根据矿石中黄铜矿与其它矿物致密交代的现象,提出了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尾矿磁选的回收工艺。该工艺同时采用组合捕收剂BP+Y89提高了伴生金在主元素中... 针对福建某矽卡岩铜铁矿开展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根据矿石中黄铜矿与其它矿物致密交代的现象,提出了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尾矿磁选的回收工艺。该工艺同时采用组合捕收剂BP+Y89提高了伴生金在主元素中的回收率,使用组合抑制剂Ca O+巯基乙酸钠用于铜硫分离作业中,降低了总石灰的用量,全套工艺获得了优良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铜铁矿 组合捕收剂 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山铜铁矿深部开采的岩爆分析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官宝 张世雄 任高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
根据铜绿山铜铁矿山现有的资料,运用发生岩爆的分析预测准则,初步分析和预测了矿山在深部开采时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强度,提出了矿山下一步应该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铜铁矿 深部开采 岩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某高硫低铜铁矿石铜硫回收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吕良 马驰 +3 位作者 郭珍旭 岳铁兵 李文军 刘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2-66,共5页
豫西某高硫铜铁矿石铜、硫、铁品位分别为0.33%、9.84%、28.54%,矿石属成分和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铜铁矿物氧化程度较高的多金属矿石。为确定其开发利用方案,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豫西某高硫铜铁矿石铜、硫、铁品位分别为0.33%、9.84%、28.54%,矿石属成分和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铜铁矿物氧化程度较高的多金属矿石。为确定其开发利用方案,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采用1粗3精2扫铜硫混浮、1粗3精3扫铜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0.62%、回收率为64.98%的铜精矿,硫品位为43.19%、回收率为91.56%的硫精矿,铜硫回收效果较好;铜硫混浮尾矿铁品位为26.06%、铁回收率为71.33%,硫含量降至0.68%,为后续选铁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低铜铁矿 铁矿 铁矿 磁黄铁矿 硫混浮 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铁矿基p-TCO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赞红 李达 +3 位作者 朱雪斌 陶汝华 董伟伟 方晓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进行了铜铁矿结构单相CuBO2(B=Al,Cr,La)多晶陶瓷的制备,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制备了CuCrO2薄膜。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制备高纯CuAlO2和CuCrO2多晶材料。该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进行了铜铁矿结构单相CuBO2(B=Al,Cr,La)多晶陶瓷的制备,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制备了CuCrO2薄膜。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制备高纯CuAlO2和CuCrO2多晶材料。该方法还可以显著降低烧结温度且使烧结时间显著缩短;所制备的名义组分CuAlO2和CuCrO2样品均呈p型半导体导电行为,CuBO2的电导率随着B位离子半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小;PLD法制备的CuCrO2薄膜呈高度c轴取向,厚度~200nm的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射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铜铁矿 透明导电氧化物 脉冲激光沉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选铜铁矿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宇斌 卫亚儒 +1 位作者 谢建宏 王肖飞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9期33-35,共3页
研究了某铜铁矿矿石性质,进行了铜矿物粗选、扫选、精选条件及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硫混合浮选、三次精选、四次扫选,铜硫分离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工艺,可以获得铜精矿铜品位16.93%,回收率69.81%;硫精矿硫品... 研究了某铜铁矿矿石性质,进行了铜矿物粗选、扫选、精选条件及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硫混合浮选、三次精选、四次扫选,铜硫分离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工艺,可以获得铜精矿铜品位16.93%,回收率69.81%;硫精矿硫品位32.80%,回收率53.23%的选矿产品。浮选尾矿进行再磨除硫,获得的铁精矿品位67.49%,全铁回收率6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浮选 硫分离 铁矿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铜铁矿选矿厂工艺研究及设计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建 张建刚 《矿业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17-22,共6页
从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试验、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西藏某铜铁矿选矿厂设计相关的各个环节。详细介绍了各个工序的主要设计内容,并进行方案比较,最终选择了合理的工艺流程及设备方案,为同类型的难选铜铁金属矿山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原型矿山 铜铁矿 选矿厂设计 流程确定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涂爱华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6期51-52,72,共3页
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床为一隐伏金属矿床,位于三铺(矿区)岩体中部,与三铺铁矿相邻。矿区地处刘楼铜铁矿东南约2 km处,面积1.63 km^2。该矿床大部分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上统碳酸盐岩和石英闪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受接触... 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床为一隐伏金属矿床,位于三铺(矿区)岩体中部,与三铺铁矿相邻。矿区地处刘楼铜铁矿东南约2 km处,面积1.63 km^2。该矿床大部分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上统碳酸盐岩和石英闪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矿区围岩蚀变强烈。结合矿区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矿床成因,并总结了控矿因素。研究表明:矿床成因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矿床受控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南陵县龙池井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庆 赵炎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9期135-140,共6页
沙滩角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最东部的大型铜金矿田,也是铜陵矿集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田。该矿田内早期主要发现沙滩角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姚家岭特大型铜金铅锌矿床、桂花冲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龙池井小型铜铁矿床... 沙滩角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最东部的大型铜金矿田,也是铜陵矿集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田。该矿田内早期主要发现沙滩角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姚家岭特大型铜金铅锌矿床、桂花冲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龙池井小型铜铁矿床。龙池井铜铁矿床位于戴公山背斜北西翼近轴部,沙滩脚岩体南接触带中部及沙滩角铜矿田东缘。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供区内找矿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区域地质背景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铁矿选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惠新 王春秀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某铜铁矿的铁品位44.23%、铜品位0.24%,采用弱磁—强磁—浮选—重选的工艺,可得到铁品位60.12%、回收率78.52%的合格铁精矿和铜品位22.13%、回收率59.37%的合格铜精矿。
关键词 铁矿 矿物 磁选 浮选 重选 选矿工艺 铜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力宝铜铁矿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长顺 徐九华 +1 位作者 曾庆栋 刘建明 《矿业快报》 2007年第4期72-75,共4页
甚低频(VLF)电磁测量和EH4电导率成像测量是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物探技术手段。文中联合运用甚低频(VLF)电磁仪和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发现了隐伏的好力宝铜铁矿。工程验证表明,矿体与物探异常有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实际上,联合... 甚低频(VLF)电磁测量和EH4电导率成像测量是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物探技术手段。文中联合运用甚低频(VLF)电磁仪和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发现了隐伏的好力宝铜铁矿。工程验证表明,矿体与物探异常有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实际上,联合运用地质和综合物探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矿体三维定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好力宝铜铁矿 甚低频电磁测量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石头咀氧化铜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冬云 张志雄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1年第2期81-85,共5页
氧化铜铁矿石属难选矿石。本文系统考查了石头咀矿的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指出孔雀石与褐铁矿之间十分复杂的连生关系是影响铜回收效果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查明结合铜在褐铁矿中的存在状态:在富铜的胶状褐铁矿中存在;孔雀石充填于早期... 氧化铜铁矿石属难选矿石。本文系统考查了石头咀矿的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指出孔雀石与褐铁矿之间十分复杂的连生关系是影响铜回收效果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查明结合铜在褐铁矿中的存在状态:在富铜的胶状褐铁矿中存在;孔雀石充填于早期形成的褐铁矿蜂窝状、海绵状孔隙中;少量的硫化铜矿物包裹体星散分布于褐铁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铜铁矿 工艺矿物学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乔夏哈拉金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探讨
17
作者 马军 杨海英 +1 位作者 谷高中 毛伟民 《新疆有色金属》 2005年第4期7-9,共3页
乔夏哈拉金铜铁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准噶尔褶皱系,北缘与阿尔泰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区域地层属准噶尔地层区二台小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为主,赋矿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矿带沿着地层走向断续延伸,星北西-南东向带... 乔夏哈拉金铜铁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准噶尔褶皱系,北缘与阿尔泰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区域地层属准噶尔地层区二台小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为主,赋矿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矿带沿着地层走向断续延伸,星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5 km,宽100~200 m,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含金铜磁铁矿(化)体组成.自北西至南东依次为乔夏哈拉西矿区、中矿区、东矿区,各区(段)1~1.5 km.三个主要成矿阶段可以相互叠加,也可以独立分布,当同一矿体中三个成矿阶段叠加时,形成铁铜金综合矿体.该矿床成因为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蕴县 乔夏哈拉 铜铁矿 地质特征 铜铁矿 矿床地质特征 含金 准噶尔盆地北缘 新疆 热液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口铜铁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
18
作者 李晓玮 陈奇 周一君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2期55-57,共3页
白石口铜铁矿区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破坏山体植被,形成多处基岩裸露面;废渣乱堆乱放,占压山坡及沟谷植被,从而造成渣土遍布、植被稀少,存在发生诱发性水土流失灾害的可能。本文在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的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 白石口铜铁矿区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破坏山体植被,形成多处基岩裸露面;废渣乱堆乱放,占压山坡及沟谷植被,从而造成渣土遍布、植被稀少,存在发生诱发性水土流失灾害的可能。本文在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的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水土流失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氧化铜铁矿石铜选矿指标新工艺研究
19
作者 吴熙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9-23,共5页
某氧化铜铁矿石选矿生产指标一直较低 ,铜精矿铜品位为 12 %~ 16 % ,铜回收率为 5 5 %~ 6 5 %。试验采用硫化铜和氧化铜分步浮选及氧化铜浮选中矿浸出新工艺 ,可大大提高铜的选矿指标。与生产流程相比 ,铜精矿铜品位提高 5 %、铜总回... 某氧化铜铁矿石选矿生产指标一直较低 ,铜精矿铜品位为 12 %~ 16 % ,铜回收率为 5 5 %~ 6 5 %。试验采用硫化铜和氧化铜分步浮选及氧化铜浮选中矿浸出新工艺 ,可大大提高铜的选矿指标。与生产流程相比 ,铜精矿铜品位提高 5 %、铜总回收率提高 2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分步浮选 浸出 铜铁矿 选矿指标 硫化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铁矿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玉元 何东升 +3 位作者 胡洋 谢志豪 解维闵 陈靖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78,共4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某尾矿中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解离情况,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分选方案,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MLA等方法对尾矿及分选后精矿进行了矿物工艺学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铜,目的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 为了更好的了解某尾矿中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解离情况,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分选方案,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MLA等方法对尾矿及分选后精矿进行了矿物工艺学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铜,目的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磁铁矿含量16.36%。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方解石。该尾矿分选后所得精矿中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占86.66%,含有少量石英和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矿 工艺学矿物 ML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