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质量比对Fe/Cu还原2,4-二氯酚影响及还原途径 被引量:3
1
作者 阮霞 刘红 +1 位作者 马驰 范先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Fe/Ni、Fe/Pd双金属成本高,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还原水中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铜质量比(ω(Cu))对Fe/Cu还原降解2,4-DC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进行到80 h时,ω(Cu)=10%的Fe/Cu还原效果最佳,对2,4-DC... 针对Fe/Ni、Fe/Pd双金属成本高,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还原水中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铜质量比(ω(Cu))对Fe/Cu还原降解2,4-DC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进行到80 h时,ω(Cu)=10%的Fe/Cu还原效果最佳,对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中间产物4-氯酚(4-CP)也基本转化为终产物苯酚(CA),CA产率达91.8%。还原通过2种途径进行:(1)2,4-DCP先被还原脱去一个氯生成中间产物4-CP,随着反应进行再被脱去一个氯生成CA;(2)2,4-DCP被直接脱去2个氯生成终产物CA。XRD分析表明:反应后Fe/Cu中的Fe^0被氧化为Fe_3O_4和Fe_2O_3,Cu^0被氧化为Cu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量比 Fe/Cu双金属 还原 2 4-二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铜质量比和硅含量对海洋环境用耐候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学俊 黄峰 +1 位作者 王晶晶 陈江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9-792,860,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快速研究了不同镍铜质量比和硅含量的海洋环境用耐候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试验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降低;当硅含量为低、中水平(质量分数约为0.6%,0.9%)时... 采用电化学方法快速研究了不同镍铜质量比和硅含量的海洋环境用耐候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试验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降低;当硅含量为低、中水平(质量分数约为0.6%,0.9%)时,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自腐蚀电位逐渐正移;当硅含量为较高水平(质量分数约为1.2%)时,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试验钢的自腐蚀电位变化不大;硅含量和镍铜质量比对试验钢耐蚀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镍铜质量比较低或硅含量较高时,试验钢耐蚀性都较差;只有当钢中碳质量分数在0.9%左右,镍铜墙铁壁质量比为0.50时,试验钢的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海洋环境 铜质量比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屈明华 丁明 费学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4,72,共3页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重复测定6次,并做标准添加,计算实验标准差、回收率等,从而阐明了铜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归纳提出了影响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重复测定6次,并做标准添加,计算实验标准差、回收率等,从而阐明了铜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归纳提出了影响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为样品制备过程消化样品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并且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本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体现出消化过程是分析测试松花粉中铜质量分数需要特别关注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分数 不确定度 评定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调查及各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4
作者 张艳雯 郑一民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62-65,共4页
了解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情况,研究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南宁地区屠宰场肉牛、南宁某肉牛场和南宁市邕宁区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通过检测肝铜、血铜、血浆铜蓝蛋白(CP)和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探讨四者间的相关性... 了解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情况,研究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南宁地区屠宰场肉牛、南宁某肉牛场和南宁市邕宁区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通过检测肝铜、血铜、血浆铜蓝蛋白(CP)和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探讨四者间的相关性。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P间有强相关性(r=0.802),并且在牛缺铜时,二者间的相关性更强(r=0.881);当牛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有较强的相关性(r=0.817),而当牛不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弱(r=0.499)。血浆铜含量与血浆CP活性结合分析,可以为评价牛铜营养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牛缺铜时,血浆铜含量、血浆CP活性和血浆Cu Zn-SOD活性的检测,是临床诊断牛铜缺乏症很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 血浆蓝蛋白 血浆-锌过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快速光度法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歆欣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9,共4页
制定了快速测定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条件下三异丙醇胺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橙黄色配合物。用光度法在波长430nm处测定镍,铜配离子对测定无影响,可以直接得到镀液中镍的质量浓度。... 制定了快速测定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条件下三异丙醇胺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橙黄色配合物。用光度法在波长430nm处测定镍,铜配离子对测定无影响,可以直接得到镀液中镍的质量浓度。在波长680nm处测定铜和镍的总吸光度,利用已测得的镍的质量浓度用差减法计算铜的质量浓度。镀液中的铁杂质与三异丙醇胺生成无色配离子,不干扰铜和镍的测定,镀液中的配位剂焦磷酸钾及其它组分对测定无影响。实验表明,本法测定铜和镍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85%和1.0%,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8.3%。本法简练,快速而准确,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合金镀液 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 三异丙醇胺 显色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火法冶炼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对回收率的影响机理探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叶刚 李江涛 +1 位作者 李汝云 伍发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4期9-16,共8页
凉山矿业昆鹏公司采用“ISA炉富氧顶吹浸没熔池熔炼→PS转炉吹炼→回转式阳极炉精炼”和“双转双吸烟气制酸”工艺生产阳极铜和硫酸,原料杂质含量高、铜品位低已成为常态,探清各种杂质元素对阳极铜质量和金属回收率的影响机理有重要意... 凉山矿业昆鹏公司采用“ISA炉富氧顶吹浸没熔池熔炼→PS转炉吹炼→回转式阳极炉精炼”和“双转双吸烟气制酸”工艺生产阳极铜和硫酸,原料杂质含量高、铜品位低已成为常态,探清各种杂质元素对阳极铜质量和金属回收率的影响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在2010~2015年期间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杂质元素及阳极铜质量和金属回收率进行了跟踪、分析计算和验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As、Pb、Zn、Sb、Bi、Cl等易挥发杂质对Cu回收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对Au、Ag的回收率影响较大;Ca、Mg、Al等杂质通过直接影响渣型造成对Cu回收率的较大影响;原料中要严格限制碲和铋,这两种元素可导致浇铸出的阳极板拉伸性能较差,容易开裂、脆断;原料中砷也要严格控制,砷进入硫酸系统很容易造成触媒中毒,还会产生大量砷渣,导致处置费用大幅上升;单独处理返尘及阳极炉返渣,是消除杂质危害的一项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冶炼 杂质元素 分布规律 影响极机理 阳极质量 金属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冠铜业电解高速阴极剥片机组的调试与试生产 被引量:4
7
作者 谢钿生 谢君 王子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通过梳理电解剥片机组调试及试生产过程的各项工作,总结了高速阴极剥片机组的安全管理,常见故障的预防及优化改进,如何保证试生产期电铜加工质量等经验。
关键词 高速剥片机组 调试 试生产 安全管理 常见故障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极四触点绝缘板在铜电解过程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钿生 何夏雨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3,22,共4页
通过生产试验,分析比较了铜电解过程中两极四触点绝缘板和常规绝缘板的性能,提出了两极四触点绝缘板的改进思路,以提高其实用性和节能性。
关键词 电解 两极四触点绝缘板 电流效率 质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铜气孔的防治实践
9
作者 李社章 杨勇 《中国有色冶金》 1998年第8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电解液 防治实践 电解 气孔 循环泵 电解槽 集液槽 循环量 质量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