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_1-酸性糖蛋白柱拆分布洛芬对映体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凌 冉桂梅 +2 位作者 张才华 范岩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使用α1 酸性糖蛋白手性固定相 (α1 AGP)拆分布洛芬对映体。方法分别以异丙醇、甲醇、乙腈为有机改性剂 ,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的种类、浓度、磷酸盐缓冲液的 pH值及流速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布洛芬对映体在AGP柱上的最佳分离条件... 目的使用α1 酸性糖蛋白手性固定相 (α1 AGP)拆分布洛芬对映体。方法分别以异丙醇、甲醇、乙腈为有机改性剂 ,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的种类、浓度、磷酸盐缓冲液的 pH值及流速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布洛芬对映体在AGP柱上的最佳分离条件是 :流动相为甲醇 1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 (V∶V =1∶99,pH7 0 ) ,流速为 0 3mL·min-1,柱温 30℃。结论布洛芬对映体可以在AGP固定相上得到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分离 布洛芬 α1-酸性糖蛋白手性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勇 祁春华 韩凤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9-1831,共3页
In this paper,th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α1-acid glycoprotein(AAG) and the drugs,such as ketoprofen(KP) a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AN) were studied by using electrospray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met... In this paper,th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α1-acid glycoprotein(AAG) and the drugs,such as ketoprofen(KP) a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AN) were studied by using electrospray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 drugs had a strong coalescent interaction with AAG,the(dissociation) constants(Kd) and the apparent stoichiometric ratio of noncovalent complexes AN-AAG were(1.75×10-3 mol/L) and 1∶7,and those for KP-AAG complex were 4.95×10-4 mol/L and 1∶4,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noncoralent complexes,the main sorts of binding force were static-electricity gravitation for KP-AAG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for AN-AAG,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ESI-MS technology as a new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drug-protein noncoralent binding can offer some advantages in sensitivity,speed,accuracy and directness particularl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toichiormetry of the complex compared to other well-established methods such as circular dichrois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 α1-酸性糖蛋白 酮基布洛芬 樟柳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冠心病患者α_1-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3 位作者 史旭波 王国宏 杨进刚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α1 酸性糖蛋白(AAG)和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5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α1 酸性糖蛋白(AAG)和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5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 AAG 和 CRP 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Gensini积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AMI组血浆 AAG、CRP水平高于 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01); UAP组血浆 AAG、CRP 水平高于 SAP 组和对照组(P < 0.001); SAP 组血浆AAG、CR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即 Gensini积分的增加,AAG、CRP水平升高越明显(P<0.001)。③冠状动脉3 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血浆 AAG、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5)。结论 血浆AAG和CRP水平可作为识别 CHD高危患者、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α1-酸性糖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柱拆分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倩 刘文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建立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方法:采用α1-酸性糖蛋白(AGP)手性柱固定相,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值、流速、柱温、有机改性剂对拆分的影响,优化后色谱条件为Chrom Tech CHIRAL-AGP柱(1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50 mm... 目的:建立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方法:采用α1-酸性糖蛋白(AGP)手性柱固定相,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值、流速、柱温、有机改性剂对拆分的影响,优化后色谱条件为Chrom Tech CHIRAL-AGP柱(1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L醋酸铵缓冲液(乙酸调节pH至4.3),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25℃。结果: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保留时间分别为6.8和8.4 min,能够达到基线分离。结论:缓冲盐浓度和pH值是影响对映体分离的重要因素,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流速和柱温来提高柱效,改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对映体 手性拆分 α1-酸性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α_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海燕 刘波 +3 位作者 赵绍林 杨晋 郑萍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83例肝癌、32例肝硬化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清SAA、α1-AG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AFP,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83例肝癌、32例肝硬化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清SAA、α1-AG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AFP,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组、肝硬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SAA水平[M(P25,P75)]分别为16.3(9.03,23.05)、3.20(3.05,3.64)、3.65(2.60,5.50)mg/L,α1-AG水平[M(P25,P75)]分别为0.80(0.53,1.00)、0.39(0.28,0.54)、0.62(0.50,0.80)g/L。肝癌组血清SAA、α1-AG较肝硬化组、健康人对照组高(P<0.05),肝硬化组血清α1-AG水平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SAA与α1-AG呈正相关,r=0.493(P<0.05),与血清AFP不相关,r=0.101(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AA、α1-AG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淀粉样蛋白A α1酸性糖蛋白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α_1-酸性糖蛋白 被引量:1
6
作者 荣墨克 何成彦 +2 位作者 刘也 吕晓平 印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6-297,共2页
为了建立α1-酸性糖蛋白测定方法。以α1-酸性糖蛋白纯品免疫家兔,得抗α1-酸性糖蛋白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及体液α1-酸性糖蛋白。方法线性为0.05~5mg/L,批内变异系数平均为5.6%,批间... 为了建立α1-酸性糖蛋白测定方法。以α1-酸性糖蛋白纯品免疫家兔,得抗α1-酸性糖蛋白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及体液α1-酸性糖蛋白。方法线性为0.05~5mg/L,批内变异系数平均为5.6%,批间变异系数平均为9%,平均回收率为103%。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只需5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ELISA 血清 尿液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柱拆分西布曲明对映体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永玉 于莉 +2 位作者 杨秀丽 杨凌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1-523,共3页
目的以α1酸性糖蛋白为固定相,建立了西布曲明的HPLC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种类、比例、缓冲盐浓度、pH值、柱温以及流速等因素对西布曲明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优化实验条件后,分离西布曲明的... 目的以α1酸性糖蛋白为固定相,建立了西布曲明的HPLC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种类、比例、缓冲盐浓度、pH值、柱温以及流速等因素对西布曲明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优化实验条件后,分离西布曲明的最佳色谱条件:流动相为异丙醇20 mmol.L-1NH4Ac(pH 5.0)(体积比为6∶94),柱温为20℃,流速为0.6 mL.min-1,在223 nm下检测。结论西布曲明对映体在α1酸性糖蛋白柱上能被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布曲明 α1-酸性糖蛋白 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柱分离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及硫酸阿托品对映体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丽娜 张华燕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以α1-酸性糖蛋白(α1-AGP)为固定相,建立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及硫酸阿托品的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离。考察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种类和比例、pH值、缓冲盐溶液的浓度、流速、柱温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甲溴后马托品... 目的以α1-酸性糖蛋白(α1-AGP)为固定相,建立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及硫酸阿托品的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离。考察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种类和比例、pH值、缓冲盐溶液的浓度、流速、柱温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最佳色谱条件:流动相为10 mmol.L-1醋酸铵(pH值5.5)缓冲液,流速为0.5 mL.min-1,室温;硫酸阿托品最佳色谱条件:流动相为10 mmol.L-1醋酸铵(pH值6.5)缓冲液,流速为0.5 mL.min-1,室温。结论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及硫酸阿托品对映体可以在α1-AGP固定相上得到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溴后马托品溴化物 硫酸阿托品 对映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α_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吴成 杨泽玉 +2 位作者 杜信 李林 华山 《安徽医学》 1999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化脑组>病脑组>对照组(P均<0.01),化脑极期高于恢复期(P<0.0...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化脑组>病脑组>对照组(P均<0.01),化脑极期高于恢复期(P<0.01);当α1-酸性糖蛋白含量≥20mg/L时,对化脑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该检测方法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α1酸性糖蛋白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男性成人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浓度及其与年龄的相互关系
10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3 位作者 李勇 庄一义 蔡明虹 宫剑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男性成人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浓度范围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健康的213例男性成人血清α1-AGP浓度。结果:青年组(18~23岁,n=172... 目的:研究健康男性成人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浓度范围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健康的213例男性成人血清α1-AGP浓度。结果:青年组(18~23岁,n=172)和非青年组(24~59岁,n=41)男性血清α1-AGP浓度分别为563.9±29.5mg/L(范围444.5~618.0mg/L),564.5±32.7mg/L(范围460.9~647.5mg/L)。两组比较,血清α1-AG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α1-AGP浓度的95%参考值范围为下限505.0mg/L,上限为623.0mg/L。回归分析表明,213例健康男性的血清α1-AGP浓度与年龄无相关性(r=0.0353,P>0.05)。结论:健康男性成人95%以上的个体,血清α1-AGP浓度在505.0~623.0mg/L之间,较高的α1-AGP浓度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健康男性成人血清α1-AGP浓度与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血液化学分析 成年人 年龄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测定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异质体的改进
11
作者 胡红兵 邱艳 游上游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双向电泳测定 血清 α1酸性糖蛋白异质体 亲和交叉免疫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M患者尿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变化及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乐 姜碧霞 +2 位作者 黄自坤 甘华侠 李俊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期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15例,根据Mogensen等分级标准正常白蛋白尿(NAU)组42例、微量白蛋白尿(MAU)组40例、大量白蛋白尿(MaAU)组33例,... 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期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15例,根据Mogensen等分级标准正常白蛋白尿(NAU)组42例、微量白蛋白尿(MAU)组40例、大量白蛋白尿(MaAU)组33例,选择健康体检者(NC组)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应激组)各40例,分别检测其尿AAG、血清AAG。结果 T2DM患者尿AA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且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有上升趋势,NAU、MAU和MaAU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NAU组尿AAG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激组血清AA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但两组尿A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AAG水平对于早期DN诊断及DN严重程度分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α1酸性糖蛋白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雾化吸入对COPD患者痰液中a_1-酸性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华丽 程青虹 +2 位作者 田培刚 何永来 匡重申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的影响,明确肝素具有稀释痰液的作用。方法以ICU 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方法,持续雾化7 d,观察雾化前、雾化至第3、5、7天痰液中a1-酸...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的影响,明确肝素具有稀释痰液的作用。方法以ICU 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方法,持续雾化7 d,观察雾化前、雾化至第3、5、7天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氧气雾化吸入肝素至第3天与雾化前相比,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雾化至第5天、第7天与雾化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雾化时间的延长,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肝素能显著降低痰液中a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雾化吸入 a1-酸性糖蛋白 黏稠度 痰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α1-酸性糖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凤鸣 覃慧婵 +3 位作者 覃先连 谢馥懋 黄贵 梁桂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6期84-86,9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α1-酸性糖蛋白(AAP)、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名)或者治疗患者90例。根据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分...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α1-酸性糖蛋白(AAP)、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名)或者治疗患者90例。根据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分为正常组、非脓毒症的SIRS组(30例)、轻度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30例),分别获取其清晨空腹血清。比较四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AP、TSP1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非脓毒症的SIRS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的CRP、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的AAP、TSP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的PCT、AAP、TSP1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的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严重脓毒症组的AAP表达水平高于轻度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T在诊断脓毒症中具有优势,AAP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分级中具有优势,两者联合可以较好地判断非脓毒症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α1-酸性糖蛋白 凝血酶敏感蛋白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文娟 李兴武 姚荣英 《淮海医药》 2001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 探讨 α1-酸性蛋白 (AAG)在恶性肿瘤中的改变。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 AA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 AAG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放化疗后 AAG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目的 探讨 α1-酸性蛋白 (AAG)在恶性肿瘤中的改变。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 AA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 AAG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放化疗后 AAG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血清中 AAG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并可作为治疗效果监控的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相蛋白质类 α1-酸性糖蛋白 AAG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伊马替尼谷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凡治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IM)谷浓度、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CML患者,设为研究组,全部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来院献血的40... 目的探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IM)谷浓度、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CML患者,设为研究组,全部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来院献血的4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取空腹静脉血进行AGP(免疫比浊法)和IM(液相色谱质谱法)水平测定。结果研究组不同疗效患者IM谷浓度和A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加速急变期>NR>复发>CHR>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谷浓度与AGP水平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IM谷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L患者血清α1-AGP水平和IM谷浓度存在正相关,使用伊马替尼治疗CML可使AGP水平下降,临床可以通过测定上述指标来判断患者CML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α1-酸性糖蛋白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聂军红 苑丽双 +2 位作者 杨丽 赵国光 杨华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及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对检测小儿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根据病因分为三组,细菌性肺炎...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及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对检测小儿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根据病因分为三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49例,支原体肺炎组患儿27例,病毒性肺炎组患儿20例,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及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hs-CRP、AAG、HP水平明均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中重症患儿的hs-CRP、AAG、HP水平均高于轻症患儿,hs-CRP、AAG、HP水平随着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AG、HP与hs-CRP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74、0.7874,P <0.01);AAG与HP呈显著正相关(r=0.6882,P <0.01);CP与hs-CRP、AAG、HP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细菌性、支原体患儿hs-CRP、AAG、H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及健康儿童。hs-CRP、AAG、HP有良好的相关性,三者可作为小儿肺炎的诊断和预测病情程度的重要参考,在临床治疗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 触珠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清林 林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08月~2017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90例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DM),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尿液、血液标本,测定...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液α1-酸性糖蛋白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08月~2017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90例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DM),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尿液、血液标本,测定α1-酸性糖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情况,分析DN患者该几项指标间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Ⅱ型DM组尿液AA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高于Ⅱ型DM组(P<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和UA水平显著高于Ⅱ型DM组和对照组,eGFR指标低于Ⅱ型DM组、对照组(P<0.05);单纯Ⅱ型DM组与对照组血清4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尿液中AAG水平与血清BUN、Cr和UA水平呈正相关性,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DN尿液AA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UN、Cr、UA水平以及eGFR指标密切相关,监测DM患者尿液AAG水平对DN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糖尿病肾病 相关性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酸性糖蛋白对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余维纳 王芳 +4 位作者 李林 朱明智 熊有毅 陈卓 谷元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41-3844,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α-1酸性糖蛋白对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7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每3周接受1次多西他赛注射(75 mg/m^2,注射时间≥1 h),用药前当日清晨抽取血样测定基线AAG水平,在化疗第6天...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α-1酸性糖蛋白对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7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每3周接受1次多西他赛注射(75 mg/m^2,注射时间≥1 h),用药前当日清晨抽取血样测定基线AAG水平,在化疗第6天清晨抽取血样测定初始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观察患者基线AAG水平与多西他赛血液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34例(35.1%)患者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36例(37.1%)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0~2级白细胞减少组AAG水平高于3~4级白细胞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组AAG水平高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级血液毒性组AAG水平高于3~4级血液毒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AAG水平可以预测多西他赛相关血液毒性,基线AAG水平较低者更可能发生3~4级血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西他赛 α-1酸性糖蛋白 血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纯化鉴定研究
20
作者 费雅麒 汤驰 邓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05-2712,共8页
研究旨在对驴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 glycoprotein,α1-AGP)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并建立一种高效提纯驴α1-AGP的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驴α1-AGP的基本理化性质,并对其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用阳离子层析-凝... 研究旨在对驴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 glycoprotein,α1-AGP)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并建立一种高效提纯驴α1-AGP的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驴α1-AGP的基本理化性质,并对其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用阳离子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经SDS-PAGE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驴α1-AGP由201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pI)为4.99,有5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亲水性总平均值(GRAVY)为-0.386;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有序出现,占比88.56%;利用GMQE值和QMEAN的z值验证三级结构预测所得模型在合理范围之内。阳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得到50 mL蛋白液,SDS-PAGE后得到清晰蛋白条带,经MALDI-TOF-MS鉴定后于NCBI数据库检索,驴α1-AGP得分最高且远高于其他蛋白,证明驴α1-AGP为纯化后蛋白液中主要组分。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纯化鉴定驴α1-AGP方法,具有纯化率高、操作简便、所需样品少等优点,为驴α1-AGP的后续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α1-AGP) 生物信息学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