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钴铜萃余液中铁铝锰的深度脱除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詹光 黄草明 +1 位作者 王奇黎 舒方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本文对非洲某湿法氧化铜矿的铜萃余液中的铁、铝、锰等杂质离子进行了深度除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O除杂-P204八级逆流萃取工艺,Mn的去除率可达91%以上,其他杂质脱除率均在95%以上,Co的保留率可达95%以上。CaO沉淀除杂最佳工艺条件:Ca... 本文对非洲某湿法氧化铜矿的铜萃余液中的铁、铝、锰等杂质离子进行了深度除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O除杂-P204八级逆流萃取工艺,Mn的去除率可达91%以上,其他杂质脱除率均在95%以上,Co的保留率可达95%以上。CaO沉淀除杂最佳工艺条件:CaO加入量为1.0 g/30 mL(调制成70%浓度料浆),沉淀温度为室温,沉淀时间为10 min;P204萃取除杂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为室温,萃取pH=2.5~3.0,萃取剂皂化率为40%,萃取剂浓度为10%,相比(O/A)1∶1,萃取时间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钴矿 铜萃余液 氢氧化钴 CaO除杂 P204 铁铝锰杂质离子 深度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铜萃余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文圣 李淑梅 姜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研究了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含钴铜萃余液,考察了纳滤浓缩过程中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铜萃余液中Co^2+质量浓度等对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钴离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及钴离子质量浓度增... 研究了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含钴铜萃余液,考察了纳滤浓缩过程中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铜萃余液中Co^2+质量浓度等对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钴离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及钴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硫酸回收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增大及运行时间延长而提高。采用浓缩液全循环运行工艺处理钴质量浓度1.196g/L、游离硫酸质量浓度16.5g/L的铜萃余液,在操作压力1.8MPa、原液流量1.4m3/h、运行时间2h条件下,钴离子截留率和硫酸回收率分别达96.72%和67.48%,实现了铜萃余液中有用资源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铜萃余液 浓缩 分离 截留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铜余液深度净化除杂提钴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草明 肖发新 +4 位作者 张伟哲 彭宇 李康博 孙树臣 涂赣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0-276,共7页
以含杂质Fe^3+,Al^3+,Cu^2+,Ca^2+,Mg^2+,Mn^2+,Zn^2+的萃铜余液为处理对象,针对萃铜余液中杂质多、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CaO除杂—MgO除杂—NaF除杂—P204萃取深度净化除杂的工艺,研究了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对杂质离子去除率和Co^2+保留... 以含杂质Fe^3+,Al^3+,Cu^2+,Ca^2+,Mg^2+,Mn^2+,Zn^2+的萃铜余液为处理对象,针对萃铜余液中杂质多、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CaO除杂—MgO除杂—NaF除杂—P204萃取深度净化除杂的工艺,研究了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对杂质离子去除率和Co^2+保留率的影响,获得适宜的除杂条件.在该条件下,萃铜余液中Fe^3+,Al^3+,Cu^2+,Ca^2+,Mg^2+,Mn^2+,Zn^2+的质量浓度分别由0.87,1.50,0.56,0.44,1.24,1.00,0.62 g/L降至0,0,0,0,0.025,0.006,0.021 g/L,除杂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8%,99.4%,96.6%.该溶液金属杂质基本脱除,Co^2+的质量浓度由除杂前的1.07 g/L降至0.943 g/L,保留率88.1%;除杂后经草酸沉淀得到纯度为99%的草酸钴(CoC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净化 除杂 草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低铜溶液磷酸盐除铁工艺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秋菊 刘久清 +1 位作者 蒋彬 刘海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63-3768,共6页
研究以铜萃余液为原料的高铁低铜溶液的处理过程,提出用磷酸盐除铁的工艺技术方案,得出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如下:除铁时磷酸钠加入量为理论量,pH=1.5,反应时间为20 min,双氧水加入量为5倍理论量,室温。在此条件下,Fe去除率达... 研究以铜萃余液为原料的高铁低铜溶液的处理过程,提出用磷酸盐除铁的工艺技术方案,得出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如下:除铁时磷酸钠加入量为理论量,pH=1.5,反应时间为20 min,双氧水加入量为5倍理论量,室温。在此条件下,Fe去除率达99%,铜损失率仅2%,可获得良好分离效果。对除铁渣进行磷酸根的回收研究,当氢氧化钠加入0.8倍理论量、反应时间为2.5 h时,磷酸根几乎可以全部回收。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能耗低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对高效处理工业上常见的高铁低铜溶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萃余液 磷酸盐除铁法 磷酸根回收 高铁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