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佟伟 李宏伟 李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全基因的原核载体构建及融合性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32a-PEA重组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ET32a载体上成功地插入了PEA全基因。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 目的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全基因的原核载体构建及融合性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32a-PEA重组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ET32a载体上成功地插入了PEA全基因。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沸水浴变性后进行SDS-PAGE电泳,在分子量78kD处有一条明显的新生蛋白带。表达的融合蛋白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5%。结论成功地对PEA全基因进行了原核载体构建及表达,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工程菌,为进一步研出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和用于免疫导向治疗的重组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可溶性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晓梅 饶贤才 +2 位作者 黄建军 金晓琳 胡福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全基因的可溶性表达。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MAL PEA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表达 ,然后利用直链淀粉树脂对表达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MAL ... 目的 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全基因的可溶性表达。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MAL PEA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表达 ,然后利用直链淀粉树脂对表达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MAL P2X载体上成功地插入了PEA全基因。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2 0 %。表达产物经超声处理后 ,80 %的融合蛋白存在于上清液中 ,说明实现了PEA的可溶性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 PAGE电泳 ,显示为一条蛋白带 ,分子量约为 112kD。结论 成功地对PEA全基因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和纯化 ,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工程菌 ,为深入研究PEA的致病机制和制备用于免疫导向治疗的重组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全长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晓梅 胡福泉 +2 位作者 饶贤才 黄建军 金晓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 从绿脓杆菌中提取染色体DNA ,PCR扩增及克隆外毒素A全长基因 ,为实现外毒素A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从绿脓杆菌培养物中提取染色体DNA ,PCR扩增外毒素A全长基因 ,A -T克隆入本室自行构建的pSK -T载体中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 目的 从绿脓杆菌中提取染色体DNA ,PCR扩增及克隆外毒素A全长基因 ,为实现外毒素A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从绿脓杆菌培养物中提取染色体DNA ,PCR扩增外毒素A全长基因 ,A -T克隆入本室自行构建的pSK -T载体中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与测序鉴定。结果与结论 成功地从高GC含量的绿脓杆菌染色体DNA中扩增到长片段的外毒素A全基因并进行了克隆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全长基因 扩增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内皮受体F3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凯 陈泉 +4 位作者 周红姿 陈凯 李纪顺 扈进冬 杨合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检测融合表达的F3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F3-PE39KDEL)在抗肿瘤细胞及活体肿瘤抑制方面的作用效果。用MTT法检测F3-PE39KDEL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小鼠半致死剂量LD50检测毒理学性质,裸鼠成瘤实验检测F3-PE39KDEL对荷瘤裸鼠中肿瘤... 检测融合表达的F3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F3-PE39KDEL)在抗肿瘤细胞及活体肿瘤抑制方面的作用效果。用MTT法检测F3-PE39KDEL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小鼠半致死剂量LD50检测毒理学性质,裸鼠成瘤实验检测F3-PE39KDEL对荷瘤裸鼠中肿瘤的生长抑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F3-PE39KDEL能很好抑制肿瘤细胞和人结肠癌的生长,同时具有较低的生物学毒性。说明F3-PE39KDEL具有抑制人结肠癌生长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肽 铜绿假单外毒素A 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晓梅 黄建军 +2 位作者 饶贤才 胡金川 胡福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 :优化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实现PEA的高效表达。 方法 :构建PEA的原核分泌型基因工程菌 ,利用摇瓶发酵研究PEA工程菌的最优表达条件 ,并放大至 3.75L发酵罐水平。结果 :摇瓶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温... 目的 :优化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实现PEA的高效表达。 方法 :构建PEA的原核分泌型基因工程菌 ,利用摇瓶发酵研究PEA工程菌的最优表达条件 ,并放大至 3.75L发酵罐水平。结果 :摇瓶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 30℃ ,摇床转速 1 6 0r/min ,在含 2g/L葡萄糖的LB培养液中培养至A60 0 ≈ 2 .5时 ,以终浓度为 1 0 0 μmol/L的异丙基硫基半乳糖 (IPTG)诱导表达 5h。 3.75L发酵罐发酵与摇瓶发酵相比 ,发酵周期缩短了约三分之一 ,PEA表达水平接近摇瓶中发酵水平 ,目标蛋白表达率达到了 2 6 .6 %。 结论 :利用摇瓶最优表达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建勇 王登峰 +2 位作者 杨学云 李建军 王治才 《草食家畜》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毒素A(Exotoxin A,ETA)的原核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eta基因,将其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ta,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转入BL21(DE3)中诱导表达,检测目的... 为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毒素A(Exotoxin A,ETA)的原核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eta基因,将其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ta,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转入BL21(DE3)中诱导表达,检测目的蛋白大小及反应原性,然后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表达形式检测。结果表明,所扩增eta基因大小为1917 bp,与GeneBank参比序列一致性在98.70%;蛋白分析表明,rETA大小为74 KDa,具有和天然毒素相似的反应原性。目的基因在37℃、0.6 mmol/LIPTG诱导3 h获得最佳表达。该蛋白在超声波裂解上清和包涵体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以包涵体为主。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ETA的批量纯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保护功能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ETA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ETA表达菌株;利用切胶纯化获得ETA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ETA蛋白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出ETA抗血清滴度达1∶8 000;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抗血清具有... 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ETA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ETA表达菌株;利用切胶纯化获得ETA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ETA蛋白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出ETA抗血清滴度达1∶8 000;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ET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免疫保护率。用DNAman软件对ET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发现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源性高于革兰氏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种间的同源性高于其他种类细菌的同源性;用MEGA软件对ETA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亲缘关系高于其他细菌,据此可推测ETA免疫动物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不同种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交叉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法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外毒素A对人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邓予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7CFU/ml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μg/L、200μg/L、400μg/L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7CFU/ml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μg/L、200μg/L、400μg/L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产生TNF-α。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对照组HKPA可诱导PBMC产生一定浓度的TNFα;当PEA浓度≥100μg/L时,抑制TNF-α的产生(P<0.01),TNF-α浓度与PEA的剂量呈负相关(r=-0.82,P<0.01)。抗PEA血清完全中和PEA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PA在体外可有效诱导PBMC产生TNF-α,P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肿瘤坏死因子-Α 外周血单个核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9
作者 胡晓梅 黄建军 +2 位作者 饶贤才 胡金川 胡福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重组铜绿假单 外毒素 基因工程菌 发酵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和pcrV基因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明子 冯旰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外毒素A(toxA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最强的因子之一,PcrV(pcrV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重组toxA和pcrV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核酸疫苗,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 PCR法... 目的外毒素A(toxA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最强的因子之一,PcrV(pcrV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重组toxA和pcrV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核酸疫苗,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 PCR法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基因中扩增出toxA和pcrV基因,点突变法对toxA基因进行减毒优化,随后将突变的toxAm基因和pcrV基因分别插入pIRES真核表达质粒的2个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双表达重组质粒pIRES-toxAm-pcrV。脂质体法将pIRES-toxAm-pcrV瞬时转染入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oxAm及pcrV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toxAm-pcrV,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后,在其细胞内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IRES-toxAm-pcrV表达载体并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得以有效的表达,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预防性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外毒素A 核酸疫苗 pcrV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11
作者 穆英丽 张芳 +4 位作者 解佳 李玉荣 刘聚祥 王学静 陈立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毒力因子变异情况,对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外毒素A(Exotoxin A,ETA)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成熟的ETA结构蛋白基因长1824和1839 bp,编码608... 为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毒力因子变异情况,对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外毒素A(Exotoxin A,ETA)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成熟的ETA结构蛋白基因长1824和1839 bp,编码608和613个氨基酸;7株分离菌ETA基因与27株PA参考菌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100.0%,98.5%~100.0%。7株分离菌成熟的ETA结构蛋白基因共有多处碱基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包括PA-47株第106~110位15个碱基的连续缺失和10处错义突变。7株PA分离菌ETA蛋白共有6种不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模式;第426位(H)、第440位(H)、第470位(Y)、第481位(Y)、第553位(E)和第558位(W)氨基酸残基均未发生突变,均为有毒形式。本研究结果可为PA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鸡场 外毒素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龙华 贾坤如 +4 位作者 余方友 胡晓彦 叶倩 熊建球 桂炳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法。结果2005年6月至2006年1...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法。结果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分别检测到42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30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75.0%(54/7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8.3%(6/72)。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病区分布前4位的是呼吸内科(45.8%)、神经内科(23.6%)、血液内科(18.1%)和神经外科(9.7%)。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有11种,其中耐药率>90%的也有7种,分别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唑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的有妥布霉素(11.9%)、阿米卡星(13.3%)和庆大霉素(21.7%)。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的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6.7%),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在本文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建议选用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LipA)在枯草芽孢杆菌pab02中的整合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飞燕 何敏 +3 位作者 王振华 潘康成 冯杰 唐慧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Lip A)进行克隆,构建整合表达质粒pHSG398–16S–lip A,并在枯草芽孢杆菌pab02中整合表达。根据铜绿假单胞菌Lip A基因设计引物,扩增Lip A基因,并进行测序,构建整合表达质粒pHSG398–16S–lip A,转化枯草芽孢... 对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Lip A)进行克隆,构建整合表达质粒pHSG398–16S–lip A,并在枯草芽孢杆菌pab02中整合表达。根据铜绿假单胞菌Lip A基因设计引物,扩增Lip A基因,并进行测序,构建整合表达质粒pHSG398–16S–lip A,转化枯草芽孢杆菌pab02,并对转化后的阳性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成功从铜绿假单胞菌A05菌株中扩增到长1 092 bp的Lip A基因,该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Lip A基因(登录号为AB290342)的同源性高达98%;该基因共编码311个氨基酸(aa),包含26个aa组成的信号肽和285个aa组成的成熟肽;成功构建了整合表达质粒pHSG398–16S–lip A,并将Lip A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pab02染色体上,获得了重组枯草芽孢杆菌pab02–lip A;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酶蛋白得到了有效表达,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肪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术中使用铜绿假单胞杆菌制剂的生存期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林涛 宋纯 王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9-641,共3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随机收入2006年9月到2008年3月期间晚期结直肠癌病例的83例,其中治疗组30例(姑息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ml),... 背景与目的研究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随机收入2006年9月到2008年3月期间晚期结直肠癌病例的83例,其中治疗组30例(姑息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ml),对照组53例(仅姑息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而对照组为12.5个月;治疗组1年生存率略优于对照组(71%vs57%),表现出有效的趋势。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这种治疗方法可能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生存优势,而对长期生存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铜绿假单杆菌注射液 术中用药 生存率 中位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外毒素A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继龙 王菲 +2 位作者 周鸿雁 赵文霞 谷树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损伤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各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LDH,与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各组较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由长纺锤形变为圆形,细胞伪足减少。结论:绿脓杆菌外毒素A,破坏角膜基质细胞,对兔角膜基质细胞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铜绿 角膜基质细 外毒素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崔伟历 王露霞 +1 位作者 林翠玲 邓婉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20-2222,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方法:分别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与浓度梯度法(E-test)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均...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方法:分别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与浓度梯度法(E-test)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均达80%以上,尤其是对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达90%以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69.1%、76.1%和63.1%,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为58.7%。结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所致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 耐药性/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对眼部铜绿假单胞杆菌防突变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声桃 陈祖基 +3 位作者 丁行振 赵宇 岳娟 刘双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药物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对眼部分离的铜绿假单胞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并比较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量液基法,应用含钙Muller Hinton肉汤培养基,测定环丙...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药物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对眼部分离的铜绿假单胞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并比较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量液基法,应用含钙Muller Hinton肉汤培养基,测定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以及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MIC值,细菌接种量104CFU;采用混菌法,菌接种量1010CFU,应用MHA培养基,药物与细菌和MHA混悬液1∶19,测定MPC值。结果环丙沙星的MIC50,为0·12mg/L,左氧氟沙星为0·25mg/L,氧氟沙星为1mg/L,妥布霉素为0·50mg/L,庆大霉素为2mg/L。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MPC50和MPC90分别为4mg/L和8mg/L,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均为8mg/L和32mg/L,妥布霉素分别为16mg/L和64mg/L,庆大霉素为32mg/L和128mg/L。结论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环丙沙星在预防铜绿假单胞杆菌产生耐药突变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杆菌 突变 氟喹诺酮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严重感染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139
18
作者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株 泛耐药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Ⅰ(Bb-OprⅠ)疫苗免疫增强小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潇 李文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Ⅰ(Bb-OprⅠ)疫苗免疫及PA01株铜绿假单胞菌攻击后,小鼠肺细菌负荷和脾细胞的增殖、T细胞亚群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5×10~9个菌落形成单位(CFU)疫苗灌胃接种BALB/c小鼠,每周3...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Ⅰ(Bb-OprⅠ)疫苗免疫及PA01株铜绿假单胞菌攻击后,小鼠肺细菌负荷和脾细胞的增殖、T细胞亚群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5×10~9个菌落形成单位(CFU)疫苗灌胃接种BALB/c小鼠,每周3次,连续接种3周。在首次免疫后4周,用5×10~6个CFU的PA01株滴鼻攻击。在攻击后2周,处死小鼠取肺和脾脏,计数肺细菌负荷;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T细胞亚群和CD8+T细胞亚群及脾细胞凋亡率。结果 Bb-OprⅠ疫苗免疫及PA01株铜绿假单胞菌攻击后,小鼠肺细菌菌落数减少,脾细胞增殖和CD4^+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重组Bb-OprⅠ疫苗灌胃接种可增加CD4^+T细胞比例,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两歧双歧杆菌 疫苗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27所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欣 肖盟 +9 位作者 杨启文 窦红涛 郭莉娜 王贺 原英 王澎 赵颖 张琪 肖永红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相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相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全国27所教学医院分离的医院感染相关MDR-AB及MDR-PA菌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有明确感染意义的临床标本,严格排除痰及筛查性拭子。菌株收集后统一在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同时用CLSI M100-S24及M100-S23/S2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新旧折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MDR-AB 664株,未发现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收集到MDR-PA 268株,其中有4株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科病房及ICU病房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主要来源。MDR-AB对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为96.8%;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72.6%,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5%。MDR-PA对黏菌素的敏感率仅为72.4%,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64.2%)明显高于MDR-AB(16.7%)。在CLSI折点改变后,MDR-AB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仅分别下降了1.3%和0.6%,但MDR-PA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下降了5.5%和8.6%。ICU病房来源的MDR-AB及MDR-PA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率都明显低于外科及其他病房。不同地域来源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谱有所差异。结论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MDR-AB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黏菌素及阿米卡星对MDR-PA抗菌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 药物敏感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