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自润滑膜形成规律的影响
1
作者 张地 解挺 张俊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盖率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片状石墨的复合材料比加入球状石墨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但磨损量高;加入片状石墨,可使自润滑膜覆盖率增大,但因复合材料的硬度较差,耐磨性变低;加入球状石墨,虽然自润滑膜覆盖率略少,但复合材料的硬度较高,耐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石墨形态 自润滑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自润滑材料与不同表面处理的对磨件配副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2
作者 曹爱军 井慧哲 +6 位作者 刘代平 徐秀芳 程祥勋 范克龙 马富存 朱衍顺 赵泽翔 《材料保护》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合理的配副能够提高轮胎活络模具摩擦副的服役寿命,但目前缺乏对轮胎活络模具实际摩擦工况下配副的研究,针对此现状开展了研究,为合理选择轮胎活络模具的摩擦副提供指导。为模拟轮胎活络模具实际摩擦工况,自主研发了试验设备,分别采用... 合理的配副能够提高轮胎活络模具摩擦副的服役寿命,但目前缺乏对轮胎活络模具实际摩擦工况下配副的研究,针对此现状开展了研究,为合理选择轮胎活络模具的摩擦副提供指导。为模拟轮胎活络模具实际摩擦工况,自主研发了试验设备,分别采用激光淬火试块、Ni⁃P合金试块、QPQ(氮碳氧复合处理技术)试块与铜⁃石墨自润滑材料配副,对比了3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磨损量、磨损后表面以及磨屑的形貌和成分,阐明了摩擦磨损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铜⁃石墨自润滑材料配副,激光淬火试块和QPQ试块的摩擦系数曲线平缓稳定,而Ni⁃P合金试块的摩擦系数曲线波动范围较大,平均摩擦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激光淬火试块<Ni⁃P合金试块<QPQ试块;在摩擦过程中,激光淬火试块不断以磨粒磨损的形式损耗,QPQ试块基本无磨损,表面仅受轻微的磨粒磨损,而Ni⁃P合金试块表面无损伤;与激光淬火试块配副,铜⁃石墨自润滑材料以磨粒磨损、黏着磨损、疲劳磨损的形式损伤,在Ni⁃P合金/铜⁃石墨摩擦副中,铜⁃石墨自润滑材料主要以黏着磨损的形式损耗,而与QPQ试块配副,铜⁃石墨自润滑材料则以磨粒磨损的形式不断磨损,磨损量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依次为QPQ试块<激光淬火试块<Ni⁃P合金试块。综合摩擦副的磨损情况,与铜⁃石墨自润滑材料配副,QPQ试块最为适用,服役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Ni⁃P合金 QPQ(氮碳氧复合处理技术) 石墨自润滑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压对铜石墨含油材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华东 浩宏奇 +1 位作者 李雅文 金志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22,,52,,共7页
研究铜石墨含油材料复压前后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密度的变化并分析其机理,从工艺上提出降低复压压力的方法。通过分析断口形貌指出,复压前后材料的断裂机制是不同的;通过复压可提高含油孔隙在全部孔隙中所占的比例,并可提高材料的... 研究铜石墨含油材料复压前后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密度的变化并分析其机理,从工艺上提出降低复压压力的方法。通过分析断口形貌指出,复压前后材料的断裂机制是不同的;通过复压可提高含油孔隙在全部孔隙中所占的比例,并可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材料 多孔材料 粉末冶金 复压 铜石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合成三维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超高导电性(英文)
4
作者 杨军 马瑜 付金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4-370,共7页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具有超高导电性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仍未成功开发和应用。本研究利用铜粉烧结内部形成三维微孔,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石墨烯-铜异质结构。将其挤压成直径为4 mm的铜-石墨烯复合线材...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具有超高导电性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仍未成功开发和应用。本研究利用铜粉烧结内部形成三维微孔,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石墨烯-铜异质结构。将其挤压成直径为4 mm的铜-石墨烯复合线材,测量了其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电导率,获得了导电率(101.0%IACS)高于国际退火铜(100%IACS)的铜-石墨烯复合材料,且石墨烯-铜复合导线的高温载流量比纯铜线高5.45%。本研究为获得超高导电性铜基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复合材料 电导率 三维微孔结构 载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烧结材料中第三体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符蓉 高飞 +1 位作者 宋宝韫 于庆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4-55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铜和铜-石墨粉末冶金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观察比较了两种材料摩擦学特征和表面摩擦第三体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状态与材料成分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铜和铜-石墨粉末冶金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观察比较了两种材料摩擦学特征和表面摩擦第三体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状态与材料成分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纯铜摩擦时,形成的第三体颗粒尺寸大、粘着性强,金属间的粘着撕裂造成摩擦系数剧烈波动和磨损量加大;添加石墨,细化了第三体颗粒尺寸,流动性好的第三体容易覆盖表面的损伤区,这有利于增加真实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起到稳定摩擦系数、降低磨损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体 摩擦磨损 石墨烧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速度对铜石墨滑板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斌 胡正飞 +1 位作者 何国球 马行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367,372,共6页
为研究铜石墨滑板材料在不同滑移速度下的摩擦性能,从摩擦机理角度建立了滑板材料摩擦性能与滑移速度关系的理论模型,假定材料摩擦性能和滑移速度之间存在抛物线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最佳滑移速度区域,当滑移速度接近或处于此区域时,摩擦... 为研究铜石墨滑板材料在不同滑移速度下的摩擦性能,从摩擦机理角度建立了滑板材料摩擦性能与滑移速度关系的理论模型,假定材料摩擦性能和滑移速度之间存在抛物线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最佳滑移速度区域,当滑移速度接近或处于此区域时,摩擦接触面石墨层的形成量和消耗量趋于平衡,材料表面形成了完整的石墨层,铜石墨滑板材料具有稳定的摩擦性能.在不同滑移速度下进行摩擦实验,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滑板材料 滑移速度 摩擦性能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铜—石墨材料密度的工艺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杏囡 谈萍 崔永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3-45,共3页
研究了影响铜—石墨材料密度的工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石墨粉的形状和粒度对材料密度的影响不可忽略, 细粒度的天然鳞片状石墨粉有利于提高压坯密度。复压工艺对提高材料最终密度效果显著。烧结温度和初压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不是主要... 研究了影响铜—石墨材料密度的工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石墨粉的形状和粒度对材料密度的影响不可忽略, 细粒度的天然鳞片状石墨粉有利于提高压坯密度。复压工艺对提高材料最终密度效果显著。烧结温度和初压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不是主要的。对试样进行性能测试的结果说明, 密度高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材料 鳞片状粉末 密度 工艺 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渗铜喉衬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16
8
作者 苏君明 陈林泉 +4 位作者 王书贤 侯晓 李桂林 郝志敏 程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61,共4页
采用粗粒级高强石墨加压渗铜工艺,制备了石墨渗铜(CIG:copper-impregnated graphite)喉衬材料。对其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渗铜提高了原石墨的热导率及整体增韧的综合效果,使石墨渗铜材料比通用的5种石... 采用粗粒级高强石墨加压渗铜工艺,制备了石墨渗铜(CIG:copper-impregnated graphite)喉衬材料。对其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渗铜提高了原石墨的热导率及整体增韧的综合效果,使石墨渗铜材料比通用的5种石墨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热震性能,更好地适应了小型高性能战术导弹、航天飞行器高压强大流量SRM对喉衬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抗热震性能 石墨材料 喉衬材料 热导率 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真空液相浸渗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锐 李金山 +2 位作者 毕晓勤 朱冠勇 傅恒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用真空浸渗法制备石墨 /铜基复合材料 ,从多孔介质的渗流物理理论出发 ,分析了颗粒堆积多孔体的孔隙结构 ,研究了在 0 .0 985 MPa的压力作用下 ,铜液浸渗石墨颗粒堆积多孔体的浸渗动力学过程 ,分析认为铜液对多孔体的浸渗以紊流方式进... 用真空浸渗法制备石墨 /铜基复合材料 ,从多孔介质的渗流物理理论出发 ,分析了颗粒堆积多孔体的孔隙结构 ,研究了在 0 .0 985 MPa的压力作用下 ,铜液浸渗石墨颗粒堆积多孔体的浸渗动力学过程 ,分析认为铜液对多孔体的浸渗以紊流方式进行。文中还同时探讨了浸渗过程中浸渗速度的变化 ,润湿角对浸渗的影响。比较了铜液分别浸渗未涂层处理石墨颗粒、碳化物涂层石墨颗粒后的组织。结果表明 ,涂层能有效促进浸渗并改善浸渗缺陷 ,在真空负压压力下 ,铜液可以浸透由涂层石墨颗粒组成的多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动力学 涂层 石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碳纤维-铜-石墨复合材料电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凤仪 黄守国 +1 位作者 王成福 陶宁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6,共3页
研究了在电磨损条件下 ,压力变化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纯机械磨损、电磨损条件下 ,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随磨损时间线性增大 ;在纯机械磨损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与压力成正比 ,而在电磨损条件下 ,复合材料的电磨损量随... 研究了在电磨损条件下 ,压力变化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纯机械磨损、电磨损条件下 ,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随磨损时间线性增大 ;在纯机械磨损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与压力成正比 ,而在电磨损条件下 ,复合材料的电磨损量随压力的增加呈U形变化 ;复合材料的电磨损与极性有关 ,正刷的磨损量大于负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 压力 电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对中铜-石墨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少凡 凤仪 +2 位作者 颜士钦 应美芳 王成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0-15,共6页
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测试了该材料的体积密度、电阻率、硬度、抗压强度和摩擦磨损等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断口和磨面形貌,分析了碳纤维含量对该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 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测试了该材料的体积密度、电阻率、硬度、抗压强度和摩擦磨损等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断口和磨面形貌,分析了碳纤维含量对该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体积密度和电阻率变化很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明显减小,而洛氏硬度和抗压强度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短碳纤维-中-石墨复合材料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炭纤维对铜-石墨复合材料冲击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强 吴渝英 +1 位作者 洪駸 肖学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高性能受电弓滑板为应用前景 ,研究了短炭纤维对铜 -石墨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短炭纤维增强铜 -石墨复合材料 ,分析了短炭纤维的含量、分布和取向对复合材料冲击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纤维体积分数从 1 .5 %... 以高性能受电弓滑板为应用前景 ,研究了短炭纤维对铜 -石墨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短炭纤维增强铜 -石墨复合材料 ,分析了短炭纤维的含量、分布和取向对复合材料冲击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纤维体积分数从 1 .5 %增大到 1 1 .5 %时 ,复合材料冲击值先增大后逐渐减小 ;纤维的分布和取向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值也有较大影响 .试验证明 ,短炭纤维对于提高铜 -石墨复合材料的冲击值非常有效 ,短炭纤维增强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炭纤维 -石墨复合材料 冲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含量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少凡 金牛 王成福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6,共3页
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二硫化钼 铜 石墨复合材料 ,对其电阻率、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 ,并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磨面形貌 ,分析了二硫化钼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二硫化... 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二硫化钼 铜 石墨复合材料 ,对其电阻率、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 ,并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磨面形貌 ,分析了二硫化钼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二硫化钼含量的增加 ,该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降低 ,硬度升高 ,耐磨性有所增加 ;MoS2 的合理加入量为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二硫化铝 组织 性能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二硼化钛-碳纤维增强铜-石墨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清碧 许少凡 +1 位作者 江沣 袁传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在铜-石墨基复合材料中用镀铜TiB2和碳纤维取代一部分石墨后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碳纤维取代部分石墨后,随着镀铜TiB2的含量增加到2%时,其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原来提高2%,电导率提高31%,... 研究了在铜-石墨基复合材料中用镀铜TiB2和碳纤维取代一部分石墨后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碳纤维取代部分石墨后,随着镀铜TiB2的含量增加到2%时,其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原来提高2%,电导率提高31%,硬度提高26%,抗弯强度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碳纤维 -石墨基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碳纤维-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摩擦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宁 凤仪 +2 位作者 黄守国 王文芳 王成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6-88,共3页
研究了碳纤维 铜 石墨复合材料在纯机械磨损和电磨损条件下 ,电刷压力的变化 ( 7 5~ 30N/cm2 )对复合材料电刷摩擦系数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面形貌 ,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 电刷压力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硼化钛-铜-石墨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6
作者 袁传勇 许少凡 +1 位作者 赵清碧 张中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TiB2-Cu-C、镀铜TiB2-Cu-C和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研究了以上3种复合材料电刷在相同的压力和线速度条件下的机械磨损性能和电磨损性能。研究表明:在通电磨损时,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要大于纯机械磨...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TiB2-Cu-C、镀铜TiB2-Cu-C和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研究了以上3种复合材料电刷在相同的压力和线速度条件下的机械磨损性能和电磨损性能。研究表明:在通电磨损时,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要大于纯机械磨损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石墨形成的润滑膜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对比3种复合材料电刷的磨损量,发现加二硼化钛的最高,铜-石墨的次之,加镀铜二硼化钛的最低。加入镀铜二硼化钛电刷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机械磨损 电磨损 电刷 -石墨复合材料 二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蒲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2期86-87,共2页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从理论研究方面概述...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从理论研究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对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石墨烯-铜界面对位错、热传输有阻碍作用和一定抗辐照损伤的能力,重点介绍其中一些具有优异性能的研究结果及其在目前研究中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复合材料 辐照损伤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秦笑 王娟 +3 位作者 林高用 郑开宏 王海艳 冯晓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80-384,共5页
本实验以电解铜粉为基体,镀铜石墨为润滑相,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镀铜石墨/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镀铜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硬度、孔隙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铜石墨均匀分散在Cu基体中能细化晶粒、均匀组... 本实验以电解铜粉为基体,镀铜石墨为润滑相,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镀铜石墨/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镀铜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硬度、孔隙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铜石墨均匀分散在Cu基体中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石墨表面镀铜层能够增强石墨与Cu基体的界面结合。当镀铜石墨含量超过4wt%,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孔隙率变化幅度明显增大。镀铜石墨具有细晶强化作用,能提升复合材料的硬度,其含量为4wt%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最大值57.8HV,但镀铜石墨含量和孔隙率的共同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镀铜石墨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孔隙率逐渐增大,摩擦系数、磨损量逐渐减少,镀铜石墨含量为8wt%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相比纯铜分别降低63.9%、96.3%。镀铜石墨作为润滑相紧密镶嵌在铜基体中,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细晶强化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W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滑动电磨损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刚 陆大伟 +3 位作者 蔡承宇 赵浩 周子珏 凤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2,共6页
滑动电接触材料的功能是在设备的固定部件和运动部件之间传递电流,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载荷和电载荷的共同作用。铜-石墨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来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 滑动电接触材料的功能是在设备的固定部件和运动部件之间传递电流,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载荷和电载荷的共同作用。铜-石墨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来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元件。然而随着各类电机的高速高载化,传统铜-石墨复合材料已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文章通过粉末冶金热压法在铜-石墨复合材料中掺杂WS2及碳纳米管制备铜-石墨-WS2-碳纳米管(Cu-G-WS2-CNTs)复合材料,在通电条件下对其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滑动电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滑动电磨损过程中Cu-G-WS2-CNTs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低于铜-石墨复合材料,是由于石墨、WS2及碳纳米管三者间的协同润滑作用所致;电磨损表面形貌显示Cu-G-WS2-CNTs复合材料的滑动电磨损机制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以及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WS2 碳纳米管 电磨损机制 协同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层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陆均明 李恒青 +2 位作者 张磊 李卫 刘洋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20-3128,共9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均质石墨−铜复合材料(10%C/Cu,质量分数)和2层梯度石墨−铜复合材料(7%C/Cu-10%C/Cu),研究梯度层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摩擦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梯度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均质石墨−铜复合材料(10%C/Cu,质量分数)和2层梯度石墨−铜复合材料(7%C/Cu-10%C/Cu),研究梯度层对石墨−铜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摩擦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梯度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导电性相比于均质复合材料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法向载荷为24、26和30 N时,梯度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相比于均质复合材料分别降低了8.24%、12.10%和11.30%;梯度材料和均质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载荷的增加而升高;梯度复合材料的磨痕深度、宽度和材料挤出高度都比均质复合材料的小,且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2种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梯度复合材料 石墨-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