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Cu_(50)Zr_(42)Al_8块状金属玻璃
被引量:
4
1
作者
寇生中
岳武
+1 位作者
丁雨田
许广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了Cu基块状金属玻璃,对直径5.0 mm的Cu50Zr42Al8三元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圆棒的组织为明显的非晶相,玻璃转变温度Tg、...
采用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了Cu基块状金属玻璃,对直径5.0 mm的Cu50Zr42Al8三元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圆棒的组织为明显的非晶相,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的值分别为730 K与778 K,过冷液相区宽度ΔT值为48 K,临界冷却速度Rc为25.5 K/s,表明该合金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是一种适合于制备块状金属玻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金属玻璃
悬浮熔炼
铜模吸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模吸铸法制备的Fe_(74)Al_4Sn_2P_(10)Si_4B_4C_2块体非晶与块体纳米晶合金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非非
周少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0-633,共4页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1.0mm和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非晶合金和直径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纳米晶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差热分析仪 (DTA)对Fe74 Al4 Sn2 P1 0...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1.0mm和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非晶合金和直径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纳米晶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差热分析仪 (DTA)对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测定。该非晶合金的超冷液相区ΔTx 为 16 .7K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g Tm 和Tg Tl 分别为 0 .6 0和 0 .5 7。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合金接近共晶成分 ,在 10K min的冷却速率下其过冷度可达 86 .7K。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了制备态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纳米晶合金圆棒的结构 ,为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的尺寸 10~ 2 0nm的α Fe晶粒。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合金能达到较大的过冷度 ,具有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接近共晶合金成分 )和过冷合金熔体的二步相析出有利于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形成。铜模吸铸法既可制备块体非晶合金 ,也可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 ,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方法 ,并进一步证实利用快速凝固法可以直接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
铁基块体纳米晶合金
铜模吸铸法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共晶合金
调幅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l对Cu基块体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登伟
滕新营
+1 位作者
李波
张文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5 mm的Cu45Zr45.5-yTi9.5Aly(y=2,4,6,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研究添加Al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做结构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x(Al)=6%时合金系...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5 mm的Cu45Zr45.5-yTi9.5Aly(y=2,4,6,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研究添加Al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做结构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x(Al)=6%时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强,过冷液相区最宽,Δtx为65.3℃,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为0.61。而当x(Al)=4%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最大为0.64,但过冷液相区Δtx仅为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铜模吸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r含量对FeSiB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
4
作者
王官充
冯拉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8-2092,共5页
FeSiB非晶合金价格低廉、软磁性能优异,其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为了提高Fe-Si-B的加工性、生产效率和非晶稳定性,研究者通常会引入第四种元素或进行前驱体退火处理。本研究尝试引入Er元素以改善FeSiB的结构和非晶性能。采用铜模吸铸法...
FeSiB非晶合金价格低廉、软磁性能优异,其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为了提高Fe-Si-B的加工性、生产效率和非晶稳定性,研究者通常会引入第四种元素或进行前驱体退火处理。本研究尝试引入Er元素以改善FeSiB的结构和非晶性能。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不同Er含量的Fe75-xB8Si17-Erx(x=0~0.8)(原子分数,%)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了掺Er的FeSiB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磁性能,分析了Er含量对FeSiB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r的添加量从0%增至0.4%时,Er元素主要改变合金中α-Fe晶粒数量及粒径;在Er含量为0.5时合金形成非晶态;但当Er含量大于0.6%时,合金向过共晶点移动,促进了Fe-B相和Fe-Si相的生成,使得合金的非晶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模吸铸法
铁基非晶合金
微观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添加量对块体纳米晶NdFeB永磁材料的影响
5
作者
梁惠东
郑汉杰
+3 位作者
杨浩
王晨
陈俊锋
汪炳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Φ2 mm的棒状Nd8.5Fe65.5 Ti2ZrNbB 22-xNx(x=0~2,原子分数,%)合金,研究了氮添加量对样品微结构、室温和高温磁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抑制Nd19Fe68 B68相的生成,促进Nd 2Fe14B永...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Φ2 mm的棒状Nd8.5Fe65.5 Ti2ZrNbB 22-xNx(x=0~2,原子分数,%)合金,研究了氮添加量对样品微结构、室温和高温磁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抑制Nd19Fe68 B68相的生成,促进Nd 2Fe14B永磁相的生成,显著提高样品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当x=1时,样品的室温磁性能、高温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达到最佳。与x=0的样品相比,x=1的样品的室温内禀矫顽力iHc、剩磁B r和最大磁能积(BH)max分别提高了70.6%、14.6%和100.0%;25~180℃温度范围内的剩磁温度系数α和矫顽力温度系数β的绝对值分别降低了36.1%和19.7%;25~250℃温度范围内的磁通不可逆损失Hirr从-30.8%/K提高到-19.6%/K;自腐蚀电位E corr从-0.979 V升高到-0.784 V,自腐蚀电流I corr从1.054×10^-4 A/cm^2下降到1.736×10^-5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NDFEB
铜模吸铸法
磁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Cu_(50)Zr_(42)Al_8块状金属玻璃
被引量:
4
1
作者
寇生中
岳武
丁雨田
许广济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1016)
文摘
采用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了Cu基块状金属玻璃,对直径5.0 mm的Cu50Zr42Al8三元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圆棒的组织为明显的非晶相,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的值分别为730 K与778 K,过冷液相区宽度ΔT值为48 K,临界冷却速度Rc为25.5 K/s,表明该合金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是一种适合于制备块状金属玻璃的方法.
关键词
块状金属玻璃
悬浮熔炼
铜模吸铸法
Keywords
bulk metallic glass
suspend melting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method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模吸铸法制备的Fe_(74)Al_4Sn_2P_(10)Si_4B_4C_2块体非晶与块体纳米晶合金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非非
周少雄
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0-633,共4页
文摘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1.0mm和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非晶合金和直径 2 .0mm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纳米晶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差热分析仪 (DTA)对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测定。该非晶合金的超冷液相区ΔTx 为 16 .7K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g Tm 和Tg Tl 分别为 0 .6 0和 0 .5 7。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合金接近共晶成分 ,在 10K min的冷却速率下其过冷度可达 86 .7K。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了制备态的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纳米晶合金圆棒的结构 ,为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的尺寸 10~ 2 0nm的α Fe晶粒。Fe74 Al4 Sn2 P1 0 Si4 B4 C2 合金能达到较大的过冷度 ,具有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接近共晶合金成分 )和过冷合金熔体的二步相析出有利于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形成。铜模吸铸法既可制备块体非晶合金 ,也可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 ,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方法 ,并进一步证实利用快速凝固法可以直接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
关键词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
铁基块体纳米晶合金
铜模吸铸法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共晶合金
调幅分解
Keywords
iron-based bulk amorphous alloy
iron-based bulk nanocrystalline alloy
water-cooled copper mold method
reduc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eutectic alloy
spinodal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l对Cu基块体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登伟
滕新营
李波
张文洁
机构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69)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8BS04018)
文摘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5 mm的Cu45Zr45.5-yTi9.5Aly(y=2,4,6,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研究添加Al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做结构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x(Al)=6%时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强,过冷液相区最宽,Δtx为65.3℃,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为0.61。而当x(Al)=4%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最大为0.64,但过冷液相区Δtx仅为48.4℃。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铜模吸铸法
Keywords
bulk metallic glasses
glass forming ability
thermal stability
copper mold casting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r含量对FeSiB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
4
作者
王官充
冯拉俊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8-20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60)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后补助项目(101-424018016)~~
文摘
FeSiB非晶合金价格低廉、软磁性能优异,其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为了提高Fe-Si-B的加工性、生产效率和非晶稳定性,研究者通常会引入第四种元素或进行前驱体退火处理。本研究尝试引入Er元素以改善FeSiB的结构和非晶性能。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不同Er含量的Fe75-xB8Si17-Erx(x=0~0.8)(原子分数,%)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了掺Er的FeSiB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磁性能,分析了Er含量对FeSiB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r的添加量从0%增至0.4%时,Er元素主要改变合金中α-Fe晶粒数量及粒径;在Er含量为0.5时合金形成非晶态;但当Er含量大于0.6%时,合金向过共晶点移动,促进了Fe-B相和Fe-Si相的生成,使得合金的非晶能力下降。
关键词
铜模吸铸法
铁基非晶合金
微观结构演变
Keywords
copper mould suction casting
Fe-based metallic alloy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添加量对块体纳米晶NdFeB永磁材料的影响
5
作者
梁惠东
郑汉杰
杨浩
王晨
陈俊锋
汪炳叔
机构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77)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17H6016)
+1 种基金
上杭县奇迈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7SQM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1057)。
文摘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Φ2 mm的棒状Nd8.5Fe65.5 Ti2ZrNbB 22-xNx(x=0~2,原子分数,%)合金,研究了氮添加量对样品微结构、室温和高温磁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抑制Nd19Fe68 B68相的生成,促进Nd 2Fe14B永磁相的生成,显著提高样品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当x=1时,样品的室温磁性能、高温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达到最佳。与x=0的样品相比,x=1的样品的室温内禀矫顽力iHc、剩磁B r和最大磁能积(BH)max分别提高了70.6%、14.6%和100.0%;25~180℃温度范围内的剩磁温度系数α和矫顽力温度系数β的绝对值分别降低了36.1%和19.7%;25~250℃温度范围内的磁通不可逆损失Hirr从-30.8%/K提高到-19.6%/K;自腐蚀电位E corr从-0.979 V升高到-0.784 V,自腐蚀电流I corr从1.054×10^-4 A/cm^2下降到1.736×10^-5 A/cm^2。
关键词
永磁材料
NDFEB
铜模吸铸法
磁性能
耐腐蚀性能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s
NdFeB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magnetic property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M27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Cu_(50)Zr_(42)Al_8块状金属玻璃
寇生中
岳武
丁雨田
许广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模吸铸法制备的Fe_(74)Al_4Sn_2P_(10)Si_4B_4C_2块体非晶与块体纳米晶合金
陈非非
周少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l对Cu基块体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张登伟
滕新营
李波
张文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Er含量对FeSiB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
王官充
冯拉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氮添加量对块体纳米晶NdFeB永磁材料的影响
梁惠东
郑汉杰
杨浩
王晨
陈俊锋
汪炳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