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非加丹加铜钴成矿带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探讨——以刚果(金)卡莫亚矿床为例
1
作者 李传班 毛付龙 +3 位作者 张岩 张学书 庞绪勇 占昌帆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5-666,共12页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巨型铜钴成矿带,刚果(金)卡莫亚矿床是其中一处典型的大型铜钴矿床。关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的矿床成因,目前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同生沉积加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因,但多将铜钴相提并论,并未注意到Cu、Co两种元素地...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巨型铜钴成矿带,刚果(金)卡莫亚矿床是其中一处典型的大型铜钴矿床。关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的矿床成因,目前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同生沉积加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因,但多将铜钴相提并论,并未注意到Cu、Co两种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的差异性。文章以刚果(金)卡莫亚矿床为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以Cu、Co元素在地层和矿体中的分布为依据,探讨铜钴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笔者总结了Cu、Co元素在赋矿地层中的分布具有不协同性、无相关性的特点,认为Cu、Co元素富集于不同成矿阶段,具有同一矿床铜钴分别成矿的特点。提出铜钴成矿具有“三不同”的特点,认为卡莫亚铜钴矿床属于一种内涵全新的“沉积层状-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是一种同生沉积铜矿床加铜-钴热液叠加改造的复成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丹加成矿 成矿作用 矿床成因 卡莫亚矿床 中非成矿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34
2
作者 代军治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杨富全 叶会寿 赵财胜 谢桂青 张长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8-612,共15页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燕辽钼()成矿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成矿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被引量:99
3
作者 侯增谦 钟大赉 邓万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东缘,伴随着高钾富碱斑岩的浅成侵位,发育“成对”出现的、受大规模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内斑岩铜钼金成矿带,其中西带为江达—芒康—祥云铜钼金成矿带,东带为中甸—盐源—姚安斑岩铜金铅银成矿带...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东缘,伴随着高钾富碱斑岩的浅成侵位,发育“成对”出现的、受大规模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内斑岩铜钼金成矿带,其中西带为江达—芒康—祥云铜钼金成矿带,东带为中甸—盐源—姚安斑岩铜金铅银成矿带。含矿斑岩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少量正长斑岩,以较高的SiO2(>63%)和较低的Y(<20×10-6)区别于非含矿斑岩,并具有似埃达克岩(adakite-like)岩浆亲合性。富碱斑岩相对富集LILE(K、Rb、Ba)、亏损HFSE(Nb、Ta、Ti、P),Nb/Y比值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REE分馏强烈但不出现明显的负Eu异常,反映岩浆源区曾经历过古俯冲洋壳板片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和软流圈小股熔融体的注入。含矿的似埃达克斑岩可能源于玄武质下地壳,后者经历高压(>40km)下角闪岩-榴辉岩相变质和板片流体交代,并作为下地壳角闪岩包体在富碱斑岩中出现;不含矿的正长斑岩可能起源于含水的金云母橄榄岩富集地幔。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系统反映,该源区遭受了更强烈的板片流体交代和软流圈物质混染。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表明,50Ma以来的扬子大陆板片向西俯冲,并与印度大陆俯冲板片对挤,诱发了软流圈上涌热蚀及其熔融体的底侵注入,引起了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似埃达克斑岩岩浆以相对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钼金成矿 构造模式 青藏高原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带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方法及地质意义:以西藏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永华 龚鹏 +1 位作者 龚敏 马振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1-806,共6页
以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阐述了利用1∶20万和1∶5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开展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分区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具有地球化学分区示踪意义。总结出... 以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阐述了利用1∶20万和1∶5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开展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分区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具有地球化学分区示踪意义。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地球化学分区方法,其方法具有指示找矿方向的实际意义,对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具参考价值。地球化学分区为该区的找矿方向、成矿远景评价及基础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比例尺水系沉积物 冈底斯 多金属成矿 地球化学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铜-金成矿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宁 江思宏 +3 位作者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康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0-1937,共18页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个成矿带的矿床形成于20Ma,为短期构造成矿。空间上,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地区成岩成矿年龄有自北向南减小的趋势。目前,该矿带成矿模型主要为板块折返模型,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受非洲和欧洲板块之间的远程作用力的影响,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上地幔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并伴随上盘的伸展,熔体上升到浅部层位形成相关的岩体和矿床。伴随着板块折返,岩浆侵位轨迹南移,导致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和蒂莫克地区自北向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降低。该成矿带与国内冈底斯成矿带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和成岩年龄空间分布特征,在成矿时代、成矿构造环境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S-金成矿 斑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板块折返 东欧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岗梁—乌兰浩特锡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振华 冯佳睿 +2 位作者 吕林素 李涛 杨永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 锡铅锌 黄岗梁 稀有金属矿床 乌兰浩特 二叠系 多金属矿床 大石寨组 成矿物质 林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祁连西段朱家大山-大长乾铜多金属成矿带及典型矿床
7
作者 李杰 东建星 +1 位作者 林森 司雪峰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北祁连西段朱家大山 -大长乾铜多金属成矿带 ,是北祁连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 .带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 ,火山岩十分发育 ,铜矿化和铜化探异常十分普遍 .带内典型矿床九个泉铜矿床 ,产于奥陶系基性火山岩、凝灰岩中 ,矿区内断裂、节理构造... 北祁连西段朱家大山 -大长乾铜多金属成矿带 ,是北祁连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 .带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 ,火山岩十分发育 ,铜矿化和铜化探异常十分普遍 .带内典型矿床九个泉铜矿床 ,产于奥陶系基性火山岩、凝灰岩中 ,矿区内断裂、节理构造发育 ,可分东、西 2个矿带 ,共有地表及盲矿体 1 1条 ,矿床成因属火山喷气 (流 )沉积改造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 火山喷气沉积改造 甘肃 成因 矿化作用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南戈壁省曼莱-曼达赫铜金成矿带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8
作者 刘文毅 何美香 +2 位作者 王振生 王伟 程广国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7-155,共9页
研究区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和东戈壁省北部地区,南蒙古成矿区曼莱-曼达赫铜金成矿带,出露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发育有石英脉型、斑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化。近东西向区域构造控制了成岩成矿作用,花岗... 研究区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和东戈壁省北部地区,南蒙古成矿区曼莱-曼达赫铜金成矿带,出露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发育有石英脉型、斑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化。近东西向区域构造控制了成岩成矿作用,花岗闪长岩株与区内铜金矿化具有成因上和时空上的密切关系。主矿体产于蚀变花岗闪长岩株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株具有高硅(SiO_2含量为61.3%~67.2%)、钙碱性(里特曼指数为2.07~2.34,AR-SiO_2图解中样品均落入钙碱性区)、高Sr(491×10^(-6)~631×10^(-6))、低Yb(0.8×10^(-6)~1.2×10^(-6))、低Y(7.8×10^(-6)~13×10^(-6))、高Sr/Y(42.7~80.9)、亏损重稀土以及无明显负Eu异常等岛弧背景下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基于区域成矿学研究,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曼莱曼达赫 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斑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特征及铜钴矿床资源量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庆哲 刘大文 +1 位作者 王京彬 和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1-464,共14页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铜钴成矿带、全球最大钴矿、第三大铜矿发现区。因铜钴价格持续走高和中资企业持续关注的迫切性,本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特征、铜钴矿床资源分布规律、权益资源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系统收集研...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铜钴成矿带、全球最大钴矿、第三大铜矿发现区。因铜钴价格持续走高和中资企业持续关注的迫切性,本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特征、铜钴矿床资源分布规律、权益资源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系统收集研究区学术研究成果、商业数据库、企业年报等数据,分析认为Lufilian弧形构造带是中非铜钴成矿带构造背景,从北向南依次为弧外部褶皱推覆带、穹窿地区、复式向斜带、加丹加高原。地层分为孔德龙古、恩古巴、罗安三个群,地层年龄自<573±5 Ma至879±16 Ma。含矿层位主要是罗安群矿床组,下分R2.1、R2.2、R2.3三个含矿层。矿床类型主要为碳酸盐质巨型角砾岩型、含矿页岩型、含矿砂岩型、含矿基底型铜矿,构成6个铜钴矿集区,具有等间距分布特征,间距为±20 km。截至2021年,研究区探获铜资源量1.91亿t,钴资源量1404万t。以当量铜资源量排序,>100万t的矿床33个,>1000万t级别的矿床7个。共有14个国家55家矿业企业参与铜钴成矿带勘探及开发。我国权益铜钴资源量分别为6467万t、648万t。大于50万t权益铜资源量的企业有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中国有色集团等10家公司,大于2万t权益钴资源量的企业有洛阳钼业、宁德时代、中国有色等10家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成矿 钴矿床 Lufilian弧形构造 权益资源量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要梅娟 刘家军 +2 位作者 邢永亮 翟德高 范宏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成矿物质来源 多金属成矿 铜成矿带 造山 古生代 中生代 碳酸盐岩 古亚洲洋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Cu-Au(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 被引量:53
11
作者 邓晋福 戴圣潜 +1 位作者 赵海玲 杜建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文章讨论了铜陵Cu_Au(Ag)成矿区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标志 ,划分出 9个亚系统 ,其中的 5个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的分布地段 ,4个为该文预测的可能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亚系统。在此基础上概略地识别出 8个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 文章讨论了铜陵Cu_Au(Ag)成矿区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标志 ,划分出 9个亚系统 ,其中的 5个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的分布地段 ,4个为该文预测的可能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亚系统。在此基础上概略地识别出 8个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 ,提出火成岩构造组合的类型和性质制约矿床 (田 )内优势矿种的发育。壳底岩浆房和壳内岩浆房分别控制系统和亚系统的形成及其分布。提出对系统、亚系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识别、结构、成因、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流体-成矿系统 亚系统 成矿 成矿 长江中下游 成矿 成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里伍式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电气石元素地球化学及硼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斯豹 周清 +6 位作者 袁华云 张惠华 李同柱 唐高林 梁鲸 严利伟 王昌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9-1970,共12页
川西江浪穹隆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环穹窿腰部分布着一系列产状、矿床特征相似的铜多金属矿床——里伍式铜矿床,包括里伍、中咀、笋叶林、柏香林、挖金钩、黑牛洞等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出于中元古代... 川西江浪穹隆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环穹窿腰部分布着一系列产状、矿床特征相似的铜多金属矿床——里伍式铜矿床,包括里伍、中咀、笋叶林、柏香林、挖金钩、黑牛洞等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出于中元古代里伍群中,其成因模式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选择里伍和黑牛洞铜矿中的含矿石英-电气石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代表性电气石单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及LA-MC-ICPMS原位硼同位素测试,据此制约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背散射及显微图像特征揭示两矿床的含矿电气石具有单一的流体来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电气石在类型上均属镁电气石;硼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两矿床的电气石δ11 B值分别为-15.47‰±0.83‰^-13.06‰±0.77‰(n=10)及-13.19‰±0.57‰^-5.91‰±0.67‰(n=16),与花岗岩的δ11B值区间非常一致,表明这两个矿床属(区内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矿床。通过对比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内很可能存在一条NE-SW向的铜多金属成矿带,即松潘-甘孜铜多金属构造成矿带。本次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层状型矿床成矿理论,而且对指导该造山带中其他穹窿体的找矿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 里伍群 电气石 硼同位素 松潘-甘孜多金属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措勤县日阿铜矿床成矿模式浅析
13
作者 赵志强 孙燕 郗秋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7-348,共2页
1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冈底斯山脉北缘,地处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北侧,措勤-纳木错初始弧间盆地南部,为雅鲁藏布江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崇轲等,2001)。区域范围内出露地层以二叠系海相碎屑岩、碳酸... 1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冈底斯山脉北缘,地处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北侧,措勤-纳木错初始弧间盆地南部,为雅鲁藏布江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崇轲等,2001)。区域范围内出露地层以二叠系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少量第三系陆相火山岩及沿沟谷、河湖边部分布的第四系;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岩体及中酸、中基性岩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成矿地质背景 重要组成部分 冈底斯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岩浆岩 多金属成矿 海相碳酸盐岩 基性岩脉 黑云母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道俊 冷莹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0-576,共7页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矿主要分布在穹窿核部边缘,含矿岩系为莫瓦(Muva)超群的黑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沉积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背斜或穹窿外缘周围,含矿岩系主要是加丹加(Katanga)超群下部的砂页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比亚-刚果(金)铜成矿带 矿床类型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阳新丰山斑岩型铜-钼矿床铂族元素的矿化特征研究
15
作者 王敏芳 李建威 +1 位作者 李占轲 刘蕴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91-291,共1页
丰山斑岩型Cu-Au-Mo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的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东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志留系-三叠系,其中,志留系-泥盆系为碎屑岩建造,石炭系-三叠系为碳酸盐岩建造。矿田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大冶组(T1dy),... 丰山斑岩型Cu-Au-Mo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的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东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志留系-三叠系,其中,志留系-泥盆系为碎屑岩建造,石炭系-三叠系为碳酸盐岩建造。矿田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大冶组(T1dy),也是矿田赋矿地层,可分为7个岩性段(T1dy1~T1dy7),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由于受到岩浆侵入时的热变质作用,靠近岩体的地层已变质为大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三叠系 志留系 扬子地块 长江中下游 碳酸盐岩 赋矿地层 铜成矿带 矿集区 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铜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
16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资源储量 “十五”期间 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勘查开发 地质矿产 有色金属 铜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矿业11.6亿元海外再收购两铜矿
17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紫金矿业 收购 海外 应收账款 铜成矿带 资源量 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气体介入中非某铜钴矿钴还原浸出反应的新工艺探讨
18
作者 沈楼燕 李文化 +2 位作者 胡申琛 赵红波 申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6-281,共6页
针对中非某铜钴矿钴还原浸出工艺中存在钴浸出率低、SO_(2)气体利用较低、SO_(2)气体外逸污染环境等难题,通过SO_(2)气体浸出钴的机理研究并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创造性采用SO_(2)气体加压与常压联合介入的方式,通过3种工艺路径联合介入钴... 针对中非某铜钴矿钴还原浸出工艺中存在钴浸出率低、SO_(2)气体利用较低、SO_(2)气体外逸污染环境等难题,通过SO_(2)气体浸出钴的机理研究并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创造性采用SO_(2)气体加压与常压联合介入的方式,通过3种工艺路径联合介入钴还原浸出反应,并研制了配套的专用装备。新工艺及其专用装备通过SO_(2)气体与溶液的充分混合,有效控制了气体的逸散,显著提升了SO_(2)气体的溶解度和利用率,加快了还原浸出剂Fe^(2+)的再生速率,通过增强SO_(2)与Fe^(2+)的协同还原浸出作用实现了钴的高效提取。现场试验数据显示:新工艺及其专用装备能实现SO_(2)气体利用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钴浸出率提高3个百分点,在提高钴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效解决SO_(2)气体外逸污染环境问题。该研究成果能用于指导中非铜钴矿山企业优化改进现有的湿法提取铜钴矿物的生产工艺,显著提升钴的浸出效率,从而增加钴的产能,并通过提升SO_(2)气体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成矿 协同浸出 SO_(2)气体利用率 钴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西藏段有五大矿产带
19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地质勘探 多金属成矿 冈底斯多金属成矿 羌塘油气远景区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西藏段有五大矿产带
20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矿产 西藏 多金属成矿 地质勘探开发 青藏铁路沿线 多金属矿 油气远景区 矿产资源 唐古拉 冈底斯 活动 地热 羌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