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白伟伟
杨琳
肖治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9-72,共4页
以三维泡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石墨烯铜复合体,同时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性和界面结合问题,再用铜粉填充泡沫铜孔隙,然后真空热压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对铜基体复合材料导电性及拉伸性能的增强效...
以三维泡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石墨烯铜复合体,同时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性和界面结合问题,再用铜粉填充泡沫铜孔隙,然后真空热压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对铜基体复合材料导电性及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研究发现,石墨烯对铜基体性能有明显增强作用,在50 sccm甲烷通量下15 min时沉积的石墨烯性能增强效果最佳。热压制备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达到86.2%IACS,抗拉强度提高到338 MPa,屈服强度也达到2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
烯
铜基
复合材料
导电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
16
2
作者
洪起虎
燕绍九
+2 位作者
杨程
张晓艳
戴圣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采用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球磨后的复合粉形貌,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组...
采用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球磨后的复合粉形貌,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组织致密,氧化石墨烯以片状形态较均匀地分布在铜基体中,并与铜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显微硬度和室温压缩强度分别为63HV和276MPa,相对于纯铜基体分别提高了8.6%和28%。其强化机理为剪切应力转移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uNPs掺杂铜基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与镓金属界面性质的研究
3
作者
纪越
梁亚松
张志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2-7028,共7页
探究了金纳米颗粒(AuNPs)对铜基石墨烯(Cu-Gr)复合材料电极及其与镓基液态金属界面接触的微观影响机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AuNPs掺杂的Cu-Gr三维导电复合材料电极。采用SEM,XPS,XRD和拉曼等实验手段对电极材料...
探究了金纳米颗粒(AuNPs)对铜基石墨烯(Cu-Gr)复合材料电极及其与镓基液态金属界面接触的微观影响机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AuNPs掺杂的Cu-Gr三维导电复合材料电极。采用SEM,XPS,XRD和拉曼等实验手段对电极材料的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为了探究AuNPs掺杂影响的微观机理,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分析了Au掺杂Cu-Gr电极和Cu-Gr与镓(Ga)金属界面的态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AuNPs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电极电阻值降低了15.0%;C的p带中心从-4.112降低到-4.873 eV,优化了C的电子活性,加速了界面之间电子传输;Cu-Gr界面结合能从0.026增加到0.959 eV,提高了复合材料电极的稳定性能;Au的d轨道与C的p轨道,Ga的p轨道形成p-d-p杂化形式,增加了界面之间的键合,提高了界面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界面接触
第一性计算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织构表面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林红
杨皓
+1 位作者
康红梅
侯宇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3,共9页
目前针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影响还缺乏深入探究。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并利用激光在复合材料表面完成不同尺寸和形态的...
目前针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影响还缺乏深入探究。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并利用激光在复合材料表面完成不同尺寸和形态的微织构加工,探究织构化和石墨烯对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发现: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该复合材料存在一个硬度峰值为140 HV,比铜合金基体的硬度提高了近27%。同时具有凹坑织构的复合材料表面摩擦因数及磨痕宽度随表面织构直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上升”趋势,其中凹坑直径为200μm时,各项指标达到最小,摩擦因数为0.377,磨痕宽度为231μm,可以看出合适的织构形状、尺寸以及适当的石墨烯含量使得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在减磨性和耐磨性方面有所提高。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相结合,为改善零部件表面摩擦磨损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凹坑织构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9
5
作者
王忠勇
高文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6-80,共5页
为了改善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性,采用溶液混合法、球磨法使石墨烯包覆铜粉颗粒,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GR/Cu)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粉体形貌,测试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导电性及摩擦磨...
为了改善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性,采用溶液混合法、球磨法使石墨烯包覆铜粉颗粒,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GR/Cu)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粉体形貌,测试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导电性及摩擦磨损性能,并根据摩擦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3wt%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显微硬度为80 HV,比纯铜提高了12.7%,磨损量比纯铜减少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潘信诚
林政淇
+1 位作者
杨柳
邓丽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综合性能,重点讨论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强化机制、构型设计,总结了针对复合界面结合弱与石墨烯分散困难这2类主要技术难点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烯
增强
铜基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构型设计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强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自有
王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铜基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互相矛盾,其已成为高端铜材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作为铜基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铜基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互相矛盾,其已成为高端铜材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作为铜基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分子水平混合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等。同时,对石墨烯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强化机理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量化处理,以便于将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后,对未来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改进(包括高质量单层石墨烯制备)和石墨烯-铜取向结晶一致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烯
铜基
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高铁接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白伟伟
杨琳
肖治理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9-7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020512)。
文摘
以三维泡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石墨烯铜复合体,同时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性和界面结合问题,再用铜粉填充泡沫铜孔隙,然后真空热压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对铜基体复合材料导电性及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研究发现,石墨烯对铜基体性能有明显增强作用,在50 sccm甲烷通量下15 min时沉积的石墨烯性能增强效果最佳。热压制备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达到86.2%IACS,抗拉强度提高到338 MPa,屈服强度也达到214 MPa。
关键词
泡沫铜
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
烯
铜基
复合材料
导电性
拉伸性能
Keywords
foam coppe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graphene copper-based composit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nsile properties
分类号
TB333.1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
16
2
作者
洪起虎
燕绍九
杨程
张晓艳
戴圣龙
机构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文摘
采用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球磨后的复合粉形貌,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组织致密,氧化石墨烯以片状形态较均匀地分布在铜基体中,并与铜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显微硬度和室温压缩强度分别为63HV和276MPa,相对于纯铜基体分别提高了8.6%和28%。其强化机理为剪切应力转移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
关键词
氧化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Keywords
graphene oxide/copper composite
vacuum hot press sinter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46.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uNPs掺杂铜基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与镓金属界面性质的研究
3
作者
纪越
梁亚松
张志佳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气装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2-70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173245)。
文摘
探究了金纳米颗粒(AuNPs)对铜基石墨烯(Cu-Gr)复合材料电极及其与镓基液态金属界面接触的微观影响机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AuNPs掺杂的Cu-Gr三维导电复合材料电极。采用SEM,XPS,XRD和拉曼等实验手段对电极材料的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为了探究AuNPs掺杂影响的微观机理,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分析了Au掺杂Cu-Gr电极和Cu-Gr与镓(Ga)金属界面的态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AuNPs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电极电阻值降低了15.0%;C的p带中心从-4.112降低到-4.873 eV,优化了C的电子活性,加速了界面之间电子传输;Cu-Gr界面结合能从0.026增加到0.959 eV,提高了复合材料电极的稳定性能;Au的d轨道与C的p轨道,Ga的p轨道形成p-d-p杂化形式,增加了界面之间的键合,提高了界面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界面接触
第一性计算原理
Keywords
gold nanoparticles
copper-based graphene composit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terface contact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织构表面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林红
杨皓
康红梅
侯宇程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78296)
文摘
目前针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影响还缺乏深入探究。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并利用激光在复合材料表面完成不同尺寸和形态的微织构加工,探究织构化和石墨烯对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发现: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该复合材料存在一个硬度峰值为140 HV,比铜合金基体的硬度提高了近27%。同时具有凹坑织构的复合材料表面摩擦因数及磨痕宽度随表面织构直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上升”趋势,其中凹坑直径为200μm时,各项指标达到最小,摩擦因数为0.377,磨痕宽度为231μm,可以看出合适的织构形状、尺寸以及适当的石墨烯含量使得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在减磨性和耐磨性方面有所提高。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相结合,为改善零部件表面摩擦磨损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关键词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凹坑织构
摩擦磨损
Keywords
graphene/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hot pressing sintering
pit texture
friction and wear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9
5
作者
王忠勇
高文理
机构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6-80,共5页
文摘
为了改善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性,采用溶液混合法、球磨法使石墨烯包覆铜粉颗粒,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GR/Cu)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粉体形貌,测试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导电性及摩擦磨损性能,并根据摩擦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3wt%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显微硬度为80 HV,比纯铜提高了12.7%,磨损量比纯铜减少了33%。
关键词
石墨
烯
/
铜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Keywords
GR/Cu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iction and wear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潘信诚
林政淇
杨柳
邓丽萍
机构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454)
福州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开放测试基金资助项目(2020T18)。
文摘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综合性能,重点讨论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强化机制、构型设计,总结了针对复合界面结合弱与石墨烯分散困难这2类主要技术难点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
烯
增强
铜基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构型设计
强化机制
Keywords
graphene reinforced copper matrix composite
preparation process
configuration desig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强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自有
王鑫
机构
东北大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72094)。
文摘
铜基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互相矛盾,其已成为高端铜材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作为铜基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分子水平混合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等。同时,对石墨烯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强化机理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量化处理,以便于将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后,对未来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改进(包括高质量单层石墨烯制备)和石墨烯-铜取向结晶一致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
烯
铜基
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高铁接触线
Keywords
grapheme/copper based matrix composites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high-speed rail contact wire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46.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白伟伟
杨琳
肖治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洪起虎
燕绍九
杨程
张晓艳
戴圣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uNPs掺杂铜基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与镓金属界面性质的研究
纪越
梁亚松
张志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织构表面的摩擦特性
徐林红
杨皓
康红梅
侯宇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王忠勇
高文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潘信诚
林政淇
杨柳
邓丽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强化机制研究进展
王自有
王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