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新设计与探究
1
作者
孙忠元
李德前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巧用分液漏斗作为反应容器,对现行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新实验方案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转化、废气废液的无害化处理等实验于一体,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改进后的...
巧用分液漏斗作为反应容器,对现行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新实验方案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转化、废气废液的无害化处理等实验于一体,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反应可控、功能集成、过程环保、教学效果显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改进
实验探究
分液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与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实验的新设计
2
作者
王仁琪
汪雨璠
+1 位作者
苗慧
韩慧磊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0,共4页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已有研究,针对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利用输液管、注射器、三通阀、长针头等材料,对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反应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新设计。采用气压传感器监测压...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已有研究,针对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利用输液管、注射器、三通阀、长针头等材料,对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反应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新设计。采用气压传感器监测压强对“2NO_(2)■N_(2)O_(4)”转化平衡的影响,并对氮氧化物可逆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氮氧化物转化
实验改进
气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与硝酸反应及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益汝
阎润鸿
冯高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3,77,共3页
综合各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设计铜和硝酸反应及其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装置。新装置使铜与硝酸在无氧条件下反应,有效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立刻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的问题。改进装置可一体化用于铜与浓硝...
综合各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设计铜和硝酸反应及其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装置。新装置使铜与硝酸在无氧条件下反应,有效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立刻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的问题。改进装置可一体化用于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NO与氧气、NO_(2)与水反应的四个实验,还可拓展用于其他需要无氧环境的液液反应和固液反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一体化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制作与应用——以铜与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为例
被引量:
10
4
作者
魏海
李德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1,共3页
将10mL塑料注射器与1mL塑料注射器巧妙组合,既保留了两个注射器的功能,又使仪器组合达到1+12的效果。介绍“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构成和制作,应用于铜和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该实验装置不仅能反复使用,操作简便,而且能应用于常温下块状...
将10mL塑料注射器与1mL塑料注射器巧妙组合,既保留了两个注射器的功能,又使仪器组合达到1+12的效果。介绍“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构成和制作,应用于铜和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该实验装置不仅能反复使用,操作简便,而且能应用于常温下块状固体与液体的反应,演示封闭环境中的液体化学反应也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注射器
组合装置
实验装置设计和制作
铜与硝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试剂微量化改进
被引量:
3
5
作者
曾茹芸
蓝丽微
张燕辉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5,共4页
对高中化学三个版本教材中“HNO_(3)的性质实验”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将玻璃导管、医疗用品等用于组装实验装置,能对比Cu与稀、浓HNO3反应现象的不同,且能完成NO、NO_(2)的多个性质实验,简单易操作。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减少试剂用量...
对高中化学三个版本教材中“HNO_(3)的性质实验”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将玻璃导管、医疗用品等用于组装实验装置,能对比Cu与稀、浓HNO3反应现象的不同,且能完成NO、NO_(2)的多个性质实验,简单易操作。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减少试剂用量,具有微量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氮氧化物
试剂微量化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注射器中进行铜和硝酸反应实验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玉芬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42,共2页
以注射器作为铜和硝酸反应的主要反应容器,对教材上的铜和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出了环保设计方案;分析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验证了NO_2的水溶性,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了NO的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
以注射器作为铜和硝酸反应的主要反应容器,对教材上的铜和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出了环保设计方案;分析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验证了NO_2的水溶性,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了NO的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可靠、符合环保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注射器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简易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亚莉
吴霞
+1 位作者
刘茜
杨丽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1,共4页
对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铜与硝酸反应、氮氧化物间的转化实验整合在一套密封装置中分别连续进行;借助pH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后溶液pH的变化。...
对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铜与硝酸反应、氮氧化物间的转化实验整合在一套密封装置中分别连续进行;借助pH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后溶液pH的变化。该实验装置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反应可控、安全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简易装置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新设计与探究
1
作者
孙忠元
李德前
机构
武威第六中学
徐州市西苑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巧用分液漏斗作为反应容器,对现行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新实验方案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转化、废气废液的无害化处理等实验于一体,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反应可控、功能集成、过程环保、教学效果显著等优点。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改进
实验探究
分液漏斗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与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实验的新设计
2
作者
王仁琪
汪雨璠
苗慧
韩慧磊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0,共4页
基金
阜阳师范大学2022年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化学师范生数字化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JYXM0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已有研究,针对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利用输液管、注射器、三通阀、长针头等材料,对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反应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新设计。采用气压传感器监测压强对“2NO_(2)■N_(2)O_(4)”转化平衡的影响,并对氮氧化物可逆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氮氧化物转化
实验改进
气压传感器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与硝酸反应及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益汝
阎润鸿
冯高峰
机构
绍兴市阳明中学
义乌市稠城中学
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3,77,共3页
文摘
综合各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设计铜和硝酸反应及其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装置。新装置使铜与硝酸在无氧条件下反应,有效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立刻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的问题。改进装置可一体化用于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NO与氧气、NO_(2)与水反应的四个实验,还可拓展用于其他需要无氧环境的液液反应和固液反应实验。
关键词
装置一体化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探究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制作与应用——以铜与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为例
被引量:
10
4
作者
魏海
李德前
机构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徐州市西苑中学
徐州市李德前化学名师工作室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1,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行动研究”(E-b/2018/09)
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DCA190327-320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将10mL塑料注射器与1mL塑料注射器巧妙组合,既保留了两个注射器的功能,又使仪器组合达到1+12的效果。介绍“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构成和制作,应用于铜和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该实验装置不仅能反复使用,操作简便,而且能应用于常温下块状固体与液体的反应,演示封闭环境中的液体化学反应也十分有效。
关键词
双注射器
组合装置
实验装置设计和制作
铜与硝酸反应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试剂微量化改进
被引量:
3
5
作者
曾茹芸
蓝丽微
张燕辉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5,共4页
基金
2022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下化学教育硕士融合生态文明和人文科学素养人才培养研究”(FBJG20220126)
2019年福建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结构化学”(闽教高[2019]23号)的研究成果。
文摘
对高中化学三个版本教材中“HNO_(3)的性质实验”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将玻璃导管、医疗用品等用于组装实验装置,能对比Cu与稀、浓HNO3反应现象的不同,且能完成NO、NO_(2)的多个性质实验,简单易操作。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减少试剂用量,具有微量化的特点。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氮氧化物
试剂微量化
实验改进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注射器中进行铜和硝酸反应实验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玉芬
机构
赣榆县城头高级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42,共2页
文摘
以注射器作为铜和硝酸反应的主要反应容器,对教材上的铜和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出了环保设计方案;分析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验证了NO_2的水溶性,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了NO的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可靠、符合环保理念。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注射器
化学实验教学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简易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亚莉
吴霞
刘茜
杨丽君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1,共4页
文摘
对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评析与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铜与硝酸反应、氮氧化物间的转化实验整合在一套密封装置中分别连续进行;借助pH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后溶液pH的变化。该实验装置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反应可控、安全环保等特点。
关键词
铜与硝酸反应
简易装置
实验改进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新设计与探究
孙忠元
李德前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与硝酸反应及氮氧化物转化实验的新设计
王仁琪
汪雨璠
苗慧
韩慧磊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与硝酸反应及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设计
赵益汝
阎润鸿
冯高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注射器组合装置”的制作与应用——以铜与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为例
魏海
李德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试剂微量化改进
曾茹芸
蓝丽微
张燕辉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在注射器中进行铜和硝酸反应实验
王玉芬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简易装置的设计
刘亚莉
吴霞
刘茜
杨丽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