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卟啉吡啶季铵盐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光军 刘彦钦 +2 位作者 韩士田 王希军 于立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3-724,共2页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卟啉试剂溴化5 [4 (2 吡啶乙氧基)苯基] 10,15,20 三(4 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3~5时,铜(Ⅱ)与卟啉吡啶季铵盐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5L·mol-...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卟啉试剂溴化5 [4 (2 吡啶乙氧基)苯基] 10,15,20 三(4 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3~5时,铜(Ⅱ)与卟啉吡啶季铵盐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5L·mol-1·cm-1。铜(Ⅱ)浓度在0~0 7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其组成的摩尔比为Cu∶卟啉吡啶季铵盐=1∶2,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季铵盐 () 测定 显色反应 光度法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Ⅱ)、汞(Ⅱ)离子催化四苯基卟啉锌(Ⅱ)的生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正华 朱志昂 +3 位作者 陈红卫 张智慧 阮文娟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溶剂中及在大阳离子M(Ⅱ)(M(Ⅱ)=Cd(Ⅱ)、Hg(Ⅱ))的催化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锌Zn(Ⅱ)TPP的生成反应动力学,提出了反应机理:M(Ⅱ)+H2TPPK2M(Ⅱ)*H2TP... 在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溶剂中及在大阳离子M(Ⅱ)(M(Ⅱ)=Cd(Ⅱ)、Hg(Ⅱ))的催化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锌Zn(Ⅱ)TPP的生成反应动力学,提出了反应机理:M(Ⅱ)+H2TPPK2M(Ⅱ)*H2TPPM(Ⅱ)*H2TPP+Zn(Ⅱ)k3→Zn(Ⅱ)TPP+M(Ⅱ)+2H+Zn(Ⅱ)+H2TPPK1Zn(Ⅱ)*H2TPPZn(Ⅱ)*H2TPPk1→Zn(Ⅱ)TPP+2H+Zn(Ⅱ)*H2TPP+Zn(Ⅱ)k2→Zn(Ⅱ)TPP+Zn(Ⅱ)+2H+研究了温度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求得各平衡步的ΔrH0m,ΔrS0m及其他基元反应的活化参数Δ≠Hm,Δ≠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 生成反应动力学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铜(Ⅱ)的生成动力学及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志昂 夏新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6-461,共6页
本文用Shimadzu 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Ⅱ)与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H_2(p-X)TPP(X=NO_2,(Cl,H,CH_3,OCH_3)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生成动力学及镉(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反应机理,并观察了Hg(Ⅱ)、Pb(Ⅱ)等... 本文用Shimadzu 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Ⅱ)与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H_2(p-X)TPP(X=NO_2,(Cl,H,CH_3,OCH_3)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生成动力学及镉(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反应机理,并观察了Hg(Ⅱ)、Pb(Ⅱ)等其它金属离子对此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速率常数及平衡常数与Hammett取代常数σ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 生成动力学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与四(间甲基)苯基卟啉镉(Ⅱ)取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志昂 黄小群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35-641,共7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甲亚砜溶液中,氯化铜与meso-四(间甲基)苯基卟啉镉(Ⅱ)(Cd(Ⅱ)P)亲电取代反应的动力学.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CuCl_2+Cd(Ⅱ)P→Cu(Ⅱ)P+CdCl_2提出了反应机理并进行了验证.用AST286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甲亚砜溶液中,氯化铜与meso-四(间甲基)苯基卟啉镉(Ⅱ)(Cd(Ⅱ)P)亲电取代反应的动力学.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CuCl_2+Cd(Ⅱ)P→Cu(Ⅱ)P+CdCl_2提出了反应机理并进行了验证.用AST286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拟合曲线及似平衡步的平衡常数K 及其它基元步骤的速率常数k_1,k_(-1),k_2.研究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求得似平衡步的△_rH_m~■,△_rS_m~■及其它基元步骤的活化参数△■H_m,△■S_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 取代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Ⅳ)──乳酸缓冲体系中四吡啶基卟啉衍生物与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志权 任建国 秦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得到Cu^(2+)离子嵌入该类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反应遵循负离子催化卟啉变形机理,变形的卟啉及其与乳酸根离子的缔合物为可能的活性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吡啶基 嵌入反应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对铜(Ⅱ)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士田 刘彦钦 邓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30nm。试剂与铜络合比均为 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Ⅰ ) 3 4× 10 5,(Ⅱ )2 9× 10 5;(Ⅲ ) 2 5× 10 5L·mol-1·cm-1,铜含量分别在 (Ⅰ ) 0~ 0 5 μg·( 10mL) -1;(Ⅱ ) 0~ 0 6 μg·( 10mL) -1;(Ⅲ ) 0~ 1 0 μg·( 10mL) -1内符合比尔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式-吡啶季铵盐 () 显色反应 痕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链冠醚卟啉与钴(Ⅱ)、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珍珠 刘建平 黄素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用光度法测定了桥链冠醚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桥链冠醚卟啉与Co2+配位反应活化能Ea较大,△H>0;而与Cu2+配位反应Es较小,且△H=0;桥链冠醚钴卟啉的ESR... 用光度法测定了桥链冠醚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桥链冠醚卟啉与Co2+配位反应活化能Ea较大,△H>0;而与Cu2+配位反应Es较小,且△H=0;桥链冠醚钴卟啉的ESR谱表明它具有载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链冠醚 配位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卟啉的合成及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军 石卫 +1 位作者 刘法彬 黄素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73-476,共4页
合成了水溶性meso-四[4-二甲基-(α-乙酸苯胺基)铵苯基]卟啉[简称T(4-AMAP)P].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与Cu(Ⅱ)的显色反应,确立了最佳配位条件,测定了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配合物的组成.该方法可... 合成了水溶性meso-四[4-二甲基-(α-乙酸苯胺基)铵苯基]卟啉[简称T(4-AMAP)P].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与Cu(Ⅱ)的显色反应,确立了最佳配位条件,测定了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配合物的组成.该方法可用于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卟啉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5,10,15-三(4-甲基-3-磺酸苯基)-20-[4-[4-(N^1-5-氟尿嘧啶)丁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卫 李俊 谢正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41-344,共4页
5,10,15-三(4-甲基-3-磺酸苯基)-20-[4-[4-(N1-5-氟尿嘧啶)丁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简称TBSFuPP)是一种新的水溶性卟啉显色剂.本文研究了试剂的合成及与Cu(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 5,10,15-三(4-甲基-3-磺酸苯基)-20-[4-[4-(N1-5-氟尿嘧啶)丁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简称TBSFuPP)是一种新的水溶性卟啉显色剂.本文研究了试剂的合成及与Cu(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试剂与Cu(Ⅱ)形成了稳定的灵敏度很高的1:1配合物,其ε=3.5×105,Cu(Ⅱ)含量在0~0.9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与同类试剂比较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测试操作简便,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水样中痕量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物 显色反应 水溶性 TBSFu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Ⅷ)meso-四对羟基苯卟啉与铜(Ⅱ)在DMF中的配位反应
10
作者 魏祖期 王运宏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在 35.0± 0 .1℃、离子强度 0 .1(0 .1mol·L- 1NaClO4 )条件下 ,研究了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meso 四对羟基苯卟啉与Cu 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根据在此体系中CuCl2 的缔合状态 ,溶液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铜 ... 在 35.0± 0 .1℃、离子强度 0 .1(0 .1mol·L- 1NaClO4 )条件下 ,研究了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meso 四对羟基苯卟啉与Cu 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根据在此体系中CuCl2 的缔合状态 ,溶液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铜 卟啉生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测量了该反应的活化参量。结果表明反应遵循缔合 离解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对羟基苯 嵌入反应动力学 ()的生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取代卟啉锌、镉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及动力学盐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刚 朱志昂 +4 位作者 阮文娟 邵迎 林华宽 王传忠 陈荣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报道应用停流方法对非对称取代卟啉[5-(4-乙酰氨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H2T(p-CH3)3(p-NHCOCH3)PP)与Zn(Ⅱ)、Cd(Ⅱ)在丙酮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本文报道应用停流方法对非对称取代卟啉[5-(4-乙酰氨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H2T(p-CH3)3(p-NHCOCH3)PP)与Zn(Ⅱ)、Cd(Ⅱ)在丙酮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反应机理,并用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了生成反应各基元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同时还探讨了温度,溶剂效应、动力学盐效应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并对锌、镉两种卟啉在生成机理及生成反应速率上的差异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生成反应动力学 停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镉及汞卟啉生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文娟 朱志昂 +5 位作者 林华宽 陈正华 陈红卫 杨秀檀 邵迎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对四-间甲基-苯基卟啉H2T(m-CH3)PP与Zn(Ⅱ)、Cd(Ⅱ)、Hg(Ⅱ)在丙酮中、四苯基卟啉H2TPP与Zn(Ⅱ)在丙固和DMF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用非线性拟合的... 对四-间甲基-苯基卟啉H2T(m-CH3)PP与Zn(Ⅱ)、Cd(Ⅱ)、Hg(Ⅱ)在丙酮中、四苯基卟啉H2TPP与Zn(Ⅱ)在丙固和DMF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各基无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合理解释了锌、镉、汞卟啉生成反应体系的区别,探讨了温度和溶剂对该反应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停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与铜显色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长英 唐丽华 +4 位作者 张晓娟 李卫华 孙巍 沈阳 杨晓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7-941,共5页
为探讨甲基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TPPH2)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四苯基卟啉与铜[Ⅱ]显色反应为参照,采用条件实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四(间甲苯基)卟啉(TMPPH2)和四(3,4-二甲苯基)卟啉(TDMPPH2)与铜Cu[Ⅱ]的显色反应,采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化法测... 为探讨甲基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TPPH2)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四苯基卟啉与铜[Ⅱ]显色反应为参照,采用条件实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四(间甲苯基)卟啉(TMPPH2)和四(3,4-二甲苯基)卟啉(TDMPPH2)与铜Cu[Ⅱ]的显色反应,采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化法测定了配合物组成。结果表明:TMPPH2和TDMPPH2与Cu[Ⅱ]的显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与TPPCu的相同:均在416 nm处;TPPH2、TMPPH2和TDMPPH2与Cu[Ⅱ]进行显色反应的溶液最佳pH值分别是8、9和7,水浴温度100℃,最佳加热时间分别是20、20和25 min;形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是1:1、2:1和2:1(n卟啉:n铜);由此可知间甲基和3,4-二甲基取代对四苯基卟啉铜的配合物B吸收带(Soret带)峰位无影响,但对配合物的组成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显色反应 配合物 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3-氯-4-磺酸苯基)卟啉与钴(Ⅱ)显色反应的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俊 张兆威 张华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新试剂 meso-四 ( 3-氯 - 4磺酸苯基 )卟啉 ( m - Cl TPPS4 )与钴 (Ⅱ)的显色反应条件。不加任何辅助试剂 ,沸水浴中加热 ,m- Cl TPPS4 与 Co(Ⅱ)形成检测灵敏度很高的 1∶ 1 ( M∶ L)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2 6...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新试剂 meso-四 ( 3-氯 - 4磺酸苯基 )卟啉 ( m - Cl TPPS4 )与钴 (Ⅱ)的显色反应条件。不加任何辅助试剂 ,沸水浴中加热 ,m- Cl TPPS4 与 Co(Ⅱ)形成检测灵敏度很高的 1∶ 1 ( M∶ L)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2 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4.0× 1 0 5L· mol- 1·cm- 1。钴 (Ⅱ)含量在 0~ 5 .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维生素 B12 中钴 (Ⅱ)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3-氯-4-磺酸苯基) 钴() 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12 测定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显色反应的吸光光度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炳焕 贾静娴 刘会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22-322,324,共2页
应用水溶性卟啉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已有报道,但未见到利用非水溶性Meso-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作显色剂测定铜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铜与T(4-MOP)P的显色反应,反应溶液pH 5.92,经沸水浴加热35min... 应用水溶性卟啉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已有报道,但未见到利用非水溶性Meso-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作显色剂测定铜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铜与T(4-MOP)P的显色反应,反应溶液pH 5.92,经沸水浴加热35min,铜与T(4-MOP)P形成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6nm,摩尔吸光系数为ε=1.16×10~5,铜在0~3.0μg/25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经对地下水样品分析获得很满意效果,相对标准偏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苯基 显色反应 吸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Ⅶ.一元酸根催化Cu(Ⅱ)与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志权 董平安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在甲酸-甲酸根缓冲体系中,k=2.98mol-1dm3·sec-1,b=154×102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乙酸-乙酸根缓冲体系中,k=3.42mol-1·dm3·sec-1,b=2.29×103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丙酸-丙酸根缓冲体系中,k=3.00mol-1·dm3·sec-1,b=5.90×102mol-2·dm6·sec-1,K3,4=7.007×103;在丁酸-丁酸根缓冲体系中,k=3.14mol-1·dm3·sec-1,b=3.75×102mol-2·dm6·sec-1,K3,4=6.921×103;讨论了有机酸根的碱性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嵌入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12,18-四甲基-13,17-双(-2甲氧基羰基乙基)]-次卟啉铜(Ⅱ)的合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登生 胡炳成 +1 位作者 曹标 吕春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1-964,共4页
以氯化血红素(3)为原料先后制得了次氯化血红素(4)、2,7,12,18-四甲基-21,23-二氢卟啉-13,17-二丙酸甲酯(5)及[2,7,12,18-四甲基-13,17-二(-2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铜(Ⅱ)(6),考察了间苯二酚用量对化合物4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二... 以氯化血红素(3)为原料先后制得了次氯化血红素(4)、2,7,12,18-四甲基-21,23-二氢卟啉-13,17-二丙酸甲酯(5)及[2,7,12,18-四甲基-13,17-二(-2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铜(Ⅱ)(6),考察了间苯二酚用量对化合物4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二酚与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为25∶1时该产率可达到95.7%;考察了萃取方式对化合物5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氯甲烷/稀氨水萃取体系可大幅提高该产率至85%;考察了铜盐对化合物6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盐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对该产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采用硝酸铜时的产率接近100%;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血红素 次氯化血红素 四甲基二氢二丙酸甲酯 [四甲基二(甲氧基羰基乙基)]. ()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邻苯二甲酸缓冲溶液中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与Cu(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少云 潘志权 任建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5-788,共4页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dm-3(KCI) at 35.0±0.1℃.The reaction is catalyzed by ophthalic ion.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catalyst, metal ion and pH value of solution was discussed.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reaction were obtained as d/dt=16.15{(1.0+3.35×1052)/1.0+1.57×10-42}T.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ing of porphyrins is the general condition in the reaction. Keyow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嵌入反应 化学反应动力学 邻苯二甲酸 缓冲溶液 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 Cu() 配位反应 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磺酸基萘基)卟啉与痕量铜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建荣 陈静 +1 位作者 王运宏 夏华 《湖北化工》 1996年第3期61-63,共3页
研究了铜(Ⅱ)与meso-四(4-磺酸基萘基)卟啉(简称TNPS_4)的显色反应,在pH为2.85的HC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铜与TNPS_4生成稳定的1∶1型黄绿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1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8×10~5l·mol^(-1)... 研究了铜(Ⅱ)与meso-四(4-磺酸基萘基)卟啉(简称TNPS_4)的显色反应,在pH为2.85的HC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铜与TNPS_4生成稳定的1∶1型黄绿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1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8×10~5l·mol^(-1)·cm^(-1)。Cu(Ⅱ)的浓度在0~120ng·ml^(-1)的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用于矿石中微量Cu(Ⅱ)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基萘基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尾式卟啉铜(Ⅱ)配合物合成及其与锌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20
作者 吴仁涛 陆家政 +4 位作者 余汉城 刘杰 付波 黄锦汪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以无水醋酸铜与咪唑基尾式卟啉5_对[4_(1_咪唑基)丁氧基]苯基_10,15,20_三苯基卟啉(p_ImBPTPP)在三氯甲烷 冰醋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铜(Ⅱ)配合物CuⅡ(p_ImBPTPP)。以元素分析、ESI_MS、IR、1HNMR、UV_Vis光... 以无水醋酸铜与咪唑基尾式卟啉5_对[4_(1_咪唑基)丁氧基]苯基_10,15,20_三苯基卟啉(p_ImBPTPP)在三氯甲烷 冰醋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铜(Ⅱ)配合物CuⅡ(p_ImBPTPP)。以元素分析、ESI_MS、IR、1HNMR、UV_Vis光谱进行了表征。以UV_Vis、ESI_MS和荧光光谱滴定研究了CuⅡ(p_ImBPTPP)与锌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Zn(Fl_PPTPP)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用荧光光谱滴定数据计算了超分子结合常数。研究表明,CuⅡ(p_ImBPTPP) Zn(Fl_PPTPP)体系是以CuⅡ(p_ImBPTPP)的尾端咪唑基与Zn(Fl_PPTPP)中的Zn(Ⅱ)之间的配位键组装成超分子的,超分子中电子给体锌卟啉与电子受体铜卟啉的结合方式对其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基尾式() —荧光素二元化合物 超分子自组装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