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鲷饵料生物褶皱臂尾轮虫和眼点拟微绿藻的大量培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新富 雷霁霖 +1 位作者 刘忠强 柳学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51,共5页
于1992~1994年 ,在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试验基地(青岛)进行的“中日合作真鲷增殖放流项目”执行期间 ,对真鲷饵料生物———眼点拟微绿藻 (Nannochloropsisoculata)和L型褶皱臂尾轮虫 (Branchionus plicatilis)进行了大量... 于1992~1994年 ,在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试验基地(青岛)进行的“中日合作真鲷增殖放流项目”执行期间 ,对真鲷饵料生物———眼点拟微绿藻 (Nannochloropsisoculata)和L型褶皱臂尾轮虫 (Branchionus plicatilis)进行了大量培养。眼点拟微绿藻的平均接种密度为1211.3×104个/ml,经5~6d的室内或室外露天培养即可达到平均为2341.0×104 个/ml的收获密度 ;采用眼点拟微绿藻和新鲜面包酵母作为混合饵料 ;褶皱臂尾轮虫 (L型 )培养3~4d即可由接种时平均密度148.0个/ml,增长至平均216.8个/ml的采收密度。眼点拟微绿藻和轮虫的日间增殖密度分别是12.8 %和26.6 %。每生产108个褶皱臂尾轮虫需要消耗0.73m3眼点拟微绿藻 (密度为2000×104/ml)和790.8g 鲜面包酵母。采用此法 ,作者连续3a成功地为每年百万尾以上真鲷苗种提供了足够的生物饵料。总结3a苗种培育和生物饵料培养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 ,大规模稳定生产海水鱼类苗种时,育苗与饵料生物培养 (褶皱臂尾轮虫和眼点拟微绿藻 )水体的合理比例应为1∶1~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料生物 褶皱臂尾轮虫 眼点拟微绿球藻 真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匙吻鲟仔幼鱼培育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繁荣 张重谋 王正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匙吻鲟 仔鱼培育 幼鱼培育 铒料生物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裸腹溞无机营养素组成分析与述评
3
作者 王家骧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0-52,共3页
蒙古裸腹溞(Moina moglica Daday)是一种易于培养、繁殖极快、适应性强的盐水枝角类,并已驯化于海水中生活。本文从无机营养素来探讨蒙古裸腹溞,作为海水鱼虾类活饵料的价值,并和其它生物饵料加以比较。这对蒙古祼腹溞的开发、利用和综... 蒙古裸腹溞(Moina moglica Daday)是一种易于培养、繁殖极快、适应性强的盐水枝角类,并已驯化于海水中生活。本文从无机营养素来探讨蒙古裸腹溞,作为海水鱼虾类活饵料的价值,并和其它生物饵料加以比较。这对蒙古祼腹溞的开发、利用和综合研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裸腹zhao 无机营养素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臂尾轮虫对提高暗纹东方鲀鱼苗成活率的作用
4
作者 张崇文 姜仁良 《水产养殖》 CAS 2000年第4期27-29,共3页
利用褶皱臂尾轮虫和暗纹东方鲀鱼苗在5‰的咸淡水中都能够存活的特点,用面包酵母培育褶皱臂尾轮虫经海水小球藻强化培育后在5‰的盐度条件下投喂暗纹东方鲀鱼苗,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较之淡水轮虫可使暗纹东方鲀鱼成活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暗纹东方Du 鱼苗成活率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