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麻地、汉儿庄淡色花岗岩铌钽铁矿U-Pb定年及岩石成因研究——对华北克拉通侏罗纪稀有金属成矿的启示
1
作者 范文博 郑欢 +3 位作者 鲍霖 渠淼 胡俊 姜能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2-2433,共22页
淡色花岗岩及与之相关的稀有金属矿化,是Nb、Ta等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此类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或氧同位素示踪岩浆源区研究,往往因为锆石高U等问题而难以实现或并不能准确限定。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 淡色花岗岩及与之相关的稀有金属矿化,是Nb、Ta等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此类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或氧同位素示踪岩浆源区研究,往往因为锆石高U等问题而难以实现或并不能准确限定。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区的麻地花岗岩具有典型淡色花岗岩的特征,并显示稀有金属成矿的潜力。本文在作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样品中发现的铌钽铁矿进行了原位LA-ICP-MS U-Pb定年,并开展了全岩和石英等主要造岩矿物的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麻地淡色花岗岩内、外相带两个样品的铌钽铁矿分别得到了180.3±1.1Ma、186.1±1.4Ma的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早侏罗世。铌钽铁矿的岩相学观察,则支持Nb、Ta的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接近,二者密切相关。全岩及石英单矿物δ^(18) O指示麻地淡色花岗岩并非变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而是具有与区域其他侏罗纪花岗岩一致的I型花岗岩属性。对冀东地区汉儿庄淡色花岗岩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综合研究认为,冀东地区的确存在着一期以麻地、汉儿庄为代表的侏罗纪淡色花岗岩,并显示稀有金属矿化的潜力。它们可能是与同期黑云母花岗岩类似的I型花岗岩岩浆,在经历不同程度结晶分异和演化的产物。华北克拉通北缘吉南、辽西等地以及华南某些地区,也零星报道了一些类似的侏罗纪花岗岩。因此,华北克拉通东部乃至中国东部更大范围,可能均存在这一期的淡色花岗岩且具有稀有金属成矿的潜力,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花岗岩 稀有金属成矿 钽铁矿 氧同位素 麻地岩体 汉儿庄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锆石、锡石与铌钽铁矿U-Pb和白云母40Ar/39Ar测年对比研究--以阿尔金中段吐格曼北锂铍矿床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杭 洪涛 +5 位作者 杨智全 陈建中 柯强 王学海 牛磊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69-2892,共24页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年代学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测年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我们选择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3条含矿伟晶岩开展锆石、锡石、铌钽铁矿及白云母四种矿物不同方...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年代学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测年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我们选择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3条含矿伟晶岩开展锆石、锡石、铌钽铁矿及白云母四种矿物不同方法的测年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ρ31白云母-锡石伟晶岩中锡石238U/206Pb-207Pb/206Pb谐和年龄为468±8.7Ma (MSWD=1.1,N=39)、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58.7±2.3Ma (MSWD=7.2,N=16);2)ρ38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54.7±4.0Ma (MSWD=8.0,N=10)、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350.2±1.6Ma (MSWD=4.7);3)ρ87含铌钽铁矿-白云母-石英伟晶岩中铌钽铁矿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64.1±2.7Ma (MSWD=5.2,N=39)。可以看出,铌钽铁矿与锡石的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代表花岗伟晶岩岩浆结晶的年龄;2件样品的蜕晶化锆石U-Pb年龄也可以对比,可能代表岩浆锆石蜕晶化后经流体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导致U-Pb同位素系统重置的时间。白云母Ar-Ar年龄明显晚于铌钽铁矿、锡石和锆石的U-Pb年龄,鉴于ρ38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脉中白云母与锂辉石发生了强烈变形与蚀变,认为变形的白云母记录的是叠加变形与热液蚀变的时间。由此推断吐格曼北锂铍花岗伟晶岩形成于468~454Ma,这意味着阿尔金山地区中-晚奥陶世可能存在持续时间较长的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基于花岗伟晶岩矿物成因与吐格曼北锂铍花岗伟晶岩不同方法测年对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铌钽铁矿与锡石的U-Pb年龄可代表伟晶岩岩浆结晶的年龄,蜕晶化的锆石U-Pb年龄记录的是岩浆锆石蜕晶化后经流体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导致U-Pb同位素系统重置的时间,含钾矿物的40Ar/39Ar年龄能够约束伟晶岩的变形与蚀变年龄;多种定年方法的联合约束可以更好地限定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的各个阶段成矿事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锡石u-pb 铌钽铁矿u-pb定年 白云母Ar-Ar 稀有金属伟晶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雪凤岭锂矿床铌钽铁矿、锡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洪阳 王核 +5 位作者 闫庆贺 王赛蒙 王振宏 张晓宇 高昊 秦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39-2152,共14页
锂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战略金属。雪凤岭伟晶岩型锂矿床是继白龙山锂矿后在西昆仑成矿带发现的又一个大型锂矿床。为探究雪凤岭锂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模式,深入了解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规律,本文测定了雪凤岭锂矿床铌钽铁矿和锡石的LA-IC... 锂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战略金属。雪凤岭伟晶岩型锂矿床是继白龙山锂矿后在西昆仑成矿带发现的又一个大型锂矿床。为探究雪凤岭锂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模式,深入了解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规律,本文测定了雪凤岭锂矿床铌钽铁矿和锡石的LA-ICP-MS U-Pb年龄。结果表明,铌钽铁矿(含高U和低Th)和锡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08.2±2.1Ma和208±15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代表了雪凤岭锂矿床的成矿年龄,即该矿床与西昆仑地区其他锂矿床均形成于晚三叠世。区域上,西昆仑地区与松潘-甘孜地区的伟晶岩型锂矿床成矿年代相近,其形成均与三叠纪花岗岩密切相关,即它们共同构成了2800km长的古特提斯锂成矿带。本文认为黑石北湖、云雾岭和木孜塔格地区是古特提斯成矿带下一步锂矿找矿突破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铌钽铁矿u-pb定年 锡石u-pb 伟晶岩型锂矿床 西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瓦石峡南稀有金属伟晶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成矿机制探讨
4
作者 刘艳荣 梁婷 +7 位作者 王登红 王国庆 杨智全 张朋 刘兴忠 陈建中 凤永刚 高景刚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42,共19页
新疆阿尔金地区瓦石峡南锂铍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了揭示含矿伟晶岩脉的年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机制,文章以ρ3号锂辉石伟晶岩脉和ρ9号锂云母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铌钽铁矿U... 新疆阿尔金地区瓦石峡南锂铍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了揭示含矿伟晶岩脉的年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机制,文章以ρ3号锂辉石伟晶岩脉和ρ9号锂云母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铌钽铁矿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和锂云母花岗伟晶岩的铌钽铁矿U-Pb年龄分别为(450.6±5.6)Ma和(413.2±4.9)Ma。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矿区存在2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前者可能形成于挤压碰撞向碰撞后伸展转换阶段,而后者形成于伸展阶段。2类伟晶岩均具有高硅(68.22%~75.09%)、高铝(15.62%~17.19%)、低钙(0.62%~2.04%)和相对富碱(4.06%~7.90%)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者分异演化程度均较高,且具一定成因联系,推测应为花岗质岩浆脉动式多期次上涌并发生高度分异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地球化学 铌钽铁矿u-pb定年 瓦石峡南 阿尔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端余石山铌钽矿区霓辉正长岩的LA-ICP-MS定年及对成矿时代的制约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再朝 校培喜 +3 位作者 高晓峰 康磊 谢从瑞 余君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87-197,共11页
余石山铌钽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之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祁连造山带、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结合部位。对矿区进行成矿背景研究时发现,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熬油沟组,岩性组合为变质火山岩及大理... 余石山铌钽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之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祁连造山带、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结合部位。对矿区进行成矿背景研究时发现,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熬油沟组,岩性组合为变质火山岩及大理岩,穿插有霓辉正长岩体,其中发育细粒烧绿石与霓辉石等富铌钽矿物。并对霓辉正长岩进行锆石LA-ICP-MS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霓辉石正长岩成岩年龄为(776.8±2.5)Ma,成矿与成岩年龄相近或稍晚,表明该霓辉正长岩和铌钽矿床可能形成于南华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所产生的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东段 余石山钽矿床霓辉正长岩 LA-ICP-MS锆石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赵井沟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超 李志丹 +6 位作者 李效广 奥琮 俞礽安 王佳营 李光耀 张祺 段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17,共15页
赵井沟铌钽矿与区内花岗岩关系非常密切,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矿区内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5±1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内晚中生代岩浆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岩类,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轻稀土元... 赵井沟铌钽矿与区内花岗岩关系非常密切,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矿区内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5±1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内晚中生代岩浆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岩类,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强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高场强元素(Hf、Y)强烈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A1亚类的A型花岗岩;锆石^(176)Hf/^(177)Hf值介于0. 000 5~0. 003 0之间,ε_(Hf)(t)值为-15. 42~-5. 55,对应的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2 247~1 640 Ma之间。花岗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井沟钽矿 锆石u-pb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黑云母钾长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邓阜仙Nb-Ta-W-Sn-Pb-Zn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铌钽锰矿U-Pb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4
7
作者 毛禹杰 邵拥军 +2 位作者 熊伊曲 蒋少涌 文春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59-2972,共14页
金竹垄矿床是华南邓阜仙地区一个大型的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与区内典型的热液脉型湘东钨锡矿床紧邻,但两者成因联系不明。首先,在对金竹垄矿床详细的地质特征观察基础上,结合镜下岩相学观察,查明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其次,通过电子探... 金竹垄矿床是华南邓阜仙地区一个大型的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与区内典型的热液脉型湘东钨锡矿床紧邻,但两者成因联系不明。首先,在对金竹垄矿床详细的地质特征观察基础上,结合镜下岩相学观察,查明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其次,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矿石的铌钽矿物化学组成;最后,通过铌钽矿物的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厘定矿床的成矿时代,并探讨铌钽与钨锡矿床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铌钽矿物主要为铌钽锰矿,总体趋势是从富Nb端元往富Ta端元演化,结晶分异程度逐渐升高;含铌钽花岗岩中的铌钽矿物U-Pb年龄为158~153 Ma,与湘东钨锡矿床晚侏罗世的成矿时代和区内晚侏罗世花岗岩形成时代一致。经综合研究认为,邓阜仙矿田为典型的Nb-Ta-W-Sn-Pb-Zn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金竹垄钽矿床 钽矿物u-pb 岩浆−热液演化 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矿集区黄柏山锂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鹏 李建康 +4 位作者 张立平 黄志飚 黄小强 韩志辉 姜鹏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09-2024,共16页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锂铌钽资源基地,区域锂资源主要集中于锂辉石伟晶岩中。但此类伟晶岩常受到岩浆出溶热液的叠加作用,导致锂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新鲜锂辉石伟晶岩的产出条件与精准定位,成为区域成矿...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锂铌钽资源基地,区域锂资源主要集中于锂辉石伟晶岩中。但此类伟晶岩常受到岩浆出溶热液的叠加作用,导致锂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新鲜锂辉石伟晶岩的产出条件与精准定位,成为区域成矿理论研究与锂资源勘查的突破重点。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幕阜山地区新发现的黄柏山锂铌钽矿床,产出了区域少有的大规模新鲜锂辉石伟晶岩脉。本次研究在黄柏山矿床已开展的化探、探槽、钻探等勘查工作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床的地质条件,精确厘定其成矿时代,初步建立了仁里-黄柏山矿田成矿模型,并进一步指出区域找矿方向。黄柏山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矿床内伟晶岩总体沿片岩片理产出,其类型主要为(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化组合为Be-Nb-Ta-Li,稀有金属矿物主要为绿柱石、铌钽铁矿和锂辉石。矿床内锂辉石多为新鲜无蚀变(>96%),少数晶体边缘具弱蚀变或锂辉石+石英蠕虫状共生结构,为岩浆演化晚阶段流体出溶导致的弱酸性交代所致。三种类型锂辉石的Li 2O为7.72%~7.82%,基本未发生锂的流失,这与区域构造交汇导致容矿空间封闭性弱,岩浆演化出溶热液第一时间运移扩散有关。黄柏山矿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133.0±1.5Ma),与幕阜山矿集区二云母花岗岩成矿阶段时限(135.8~133.0Ma)一致。本次工作通过对仁里-黄柏山矿田伟晶岩地表类型分带的重新厘定,结合区域已有的成矿母岩及伟晶岩垂向分带研究成果,提出黄柏山矿床、仁里矿床、深部成矿母岩三者从西至东呈现出由高至低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建立矿田“体中体”模型。该模型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特点显示,矿田西南部冷家溪群与幕阜山岩体接触带区域,尤其是高地形地区,仍具有锂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稀有金属成矿特征 铌钽铁矿u-pb定年 “体中体”成矿模型 黄柏山矿床 幕阜山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北宜丰含锂伟晶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高分异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9
作者 肖军军 马正龙 +7 位作者 邓茂春 张家琪 廖光春 吴海 简平 刘星星 陆建军 张福神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41,共21页
江西省西北部宜丰地区近期发现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锂矿床。目前,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已经有相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与之相比,该地区伟晶岩型锂成矿却鲜有报道。为探讨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 江西省西北部宜丰地区近期发现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锂矿床。目前,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已经有相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与之相比,该地区伟晶岩型锂成矿却鲜有报道。为探讨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对石家里、白水洞和大港矿区两种不同产状的含Li伟晶岩开展了锡石和铌钽矿族矿物LA-ICP-MS U-Pb测年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含Li伟晶岩的锡石和铌钽矿物U-Pb年龄集中在(139.8±1.6)~(136.0±7.2)Ma,与宜丰地区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锂矿化的时代十分接近,同属于早白垩世矿化事件。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明显富集稀有金属元素Li、Rb、Cs、Nb和Ta,亏损Ba、Sr、Nd、Eu以及Ti等元素,同时表现出低Nb/Ta、Zr/Hf值、稀土元素含量低以及轻重稀土比值小的特征,与区域上高分异的早白垩世白水洞似斑状/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相似。因此,本文认为宜丰地区含Li伟晶岩可能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结果,与白水洞花岗岩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伟晶岩 锡石和钽矿族矿物u-pb 岩石地球化学 宜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南吴小垟矿床晚白垩世铌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10
作者 丁绵绵 车旭东 +2 位作者 饶灿 李晓峰 李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25-3845,共21页
稀有金属铌钽在我国华南存在多时代成矿特征,前人对其最晚成矿期晚白垩世成矿事件报道较少。本文以浙东南的吴小垟铌矿床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岩石学、矿物原位微区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确定矿床铌成矿岩体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稀有金属铌钽在我国华南存在多时代成矿特征,前人对其最晚成矿期晚白垩世成矿事件报道较少。本文以浙东南的吴小垟铌矿床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岩石学、矿物原位微区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确定矿床铌成矿岩体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成岩成矿年龄分别为89.2±0.8 Ma和86.5±1.0 Ma,揭示了该区存在晚白垩世花岗岩侵位及其相关铌成矿事件。铌除了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铌铁矿、铌铁金红石、铅烧绿石中,还有部分铌赋存于黑云母中。在岩浆-热液作用下,云母类型发生了从铁云母→黑鳞云母→铁锂云母的变化。铁云母Nb含量最高可达1253×10^(-6),黑鳞云母-铁锂云母铌含量最高至794×10^(-6),黑云母极度富铌的特征,指示该花岗岩具有非常好的铌找矿潜力,富铌黑云母可以作为一种铌钽找矿指示性矿物。综合上述矿物学特征,得出吴小垟矿床存在两阶段铌成矿事件:岩浆期原生铌铁矿族矿物、原生富铌黑云母和铌铁金红石的形成;以及后期热液作用下铌从岩浆和原生含铌矿物中迁移出形成次生的含铌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铁矿u-pb 黑云母 晚白垩世 吴小垟 浙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钽分异富集成矿机制及铌钽矿物测试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双 王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70,共20页
铌、钽作为稀有金属,其熔点高、密度大、耐高温、超导性等优异性能使其在人类社会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近20年及未来全球都极为重视的战略资源。了解铌钽在不同岩浆系统中的分异富集及不同类型铌钽矿床的成矿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铌、钽作为稀有金属,其熔点高、密度大、耐高温、超导性等优异性能使其在人类社会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近20年及未来全球都极为重视的战略资源。了解铌钽在不同岩浆系统中的分异富集及不同类型铌钽矿床的成矿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前人已有研究认为影响铌钽分异富集的主要因素有岩浆系统的碱性程度、熔体中水的含量、熔体温度,以及主要含铌、钽的矿物(铌钽铁矿、黑云母、多硅白云母等)的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中的结晶与熔融。此外,高浓度的助熔剂(F,Li, Be, P,H_2O)对铌钽分异富集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前人研究发现一些铌钽矿床表现出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特征,但在铌钽矿化发育区域,常伴有强烈的钠长石化和锂云母化等交代作用现象,因此单一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或热液交代作用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复杂的铌钽成矿作用。铌钽分异富集成矿过程中,结晶分异和热液交代作用占比如何,哪个阶段更加富集铌和钽,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此外,由于其高铀低普通铅的特性,铌铁矿族矿物也被广泛应用于LA-ICP-MS U-Pb定年,常用标样为Coltan139,其激光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解决铌钽矿物复杂化学分带的激光原位定年问题。铌钽矿物Lu-Hf同位素工作开展较少,未来需继续开展同位素工作以示踪物源并指示铌钽分异富集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族矿物(coltan) 分异机制 成矿机制 u-pb LU-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锂矿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及分异特征 被引量:76
12
作者 赵俊兴 何畅通 +5 位作者 秦克章 施睿哲 刘小驰 胡方泱 余可龙 孙政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25-3347,共23页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高度结晶分异、异地深成淡色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战略远景区,目前其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为主。秦克章等(2021a)报道了在高喜马拉雅带珠峰地区发现的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首例具有...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高度结晶分异、异地深成淡色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战略远景区,目前其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为主。秦克章等(2021a)报道了在高喜马拉雅带珠峰地区发现的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本次研究重点揭示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特征、形成时代和源区特征。琼嘉岗矿区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铌铁矿-铌锰矿、少量锡石和绿柱石,特征性长柱状锂辉石主要产于块体微斜长石+锂辉石带和分层细晶岩带内。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各结构分带的K/Rb含量较为相似,锂含量从边部细粒钠长石带(~100×10^(-6))到分层细晶岩带(~1000×10^(-6)),再到块体微斜长石+锂辉石带(>3000×10^(-6))逐渐升高,而Cs含量逐渐降低。独居石和铌钽铁矿族矿物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形成于新喜马拉雅阶段早期(25~24Ma),与高喜马拉雅地区淡色花岗岩时代相近。矿物化学和独居石Nd同位素结果显示该稀有金属伟晶岩结晶于高度演化的花岗伟晶岩熔体,源区特征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一致。本研究所揭示的琼嘉岗成矿特征、形成时代和源区特征将为高喜马拉雅其它地区找寻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嘉岗锂矿 伟晶岩结构与成分 独居石和铌钽铁矿u-pb定年 源区示踪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区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中段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多阶段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杭 洪涛 +5 位作者 杨智全 刘善科 王学海 马垠策 牛磊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85-3103,共19页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阶段成岩成矿是近年来伟晶岩型矿床成因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是阿尔金中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一些伟晶岩脉发育并保存复杂的分带及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现象。...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阶段成岩成矿是近年来伟晶岩型矿床成因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是阿尔金中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一些伟晶岩脉发育并保存复杂的分带及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现象。本文在介绍吐格曼北锂铍伟晶岩中多期多阶段成岩成矿现象的基础上,选择ρ31伟晶岩脉中包含锡石与锂辉石角砾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20AE43-3)、ρ87伟晶岩脉深部的细晶花岗岩(ZK8702-79.3)与TC87探槽中发育含铌钽铁矿细晶花岗岩(20TC8701-1-1)及其中的含铌钽铁矿-白云母伟晶岩(20TC8701-1-2)开展锆石与铌钽铁矿的LA-ICP-MS测年研究。结果显示:1)ρ31伟晶岩脉中含锡石与锂辉石角砾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6.0±1.1Ma;2)ρ87伟晶岩脉深部的细晶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15.4±1.5Ma;3)ρ87伟晶岩脉TC87探槽中含铌钽铁矿细晶花岗岩及其中铌钽铁矿-白云母伟晶岩的铌钽铁矿U-Pb年龄分别为434.6±2.8Ma与414.7±3.0Ma。综合前人发表的测试分析结果,本文指出吐格曼北锂铍矿区存在三期成岩成矿作用:468~454Ma、436~434.6Ma与415.4~414.7Ma。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花岗岩发育特征,我们认为吐格曼北锂铍矿区发育的三期锂铍花岗岩-伟晶岩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阿中地块与阿南地块的后碰撞伸展阶段、阿中地块与阿北地块的碰撞阶段以及阿尔金地块与东昆仑地块的后碰撞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铌钽铁矿u-pb定年 稀有金属伟晶岩 吐格曼北锂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卡北山锂辉石花岗伟晶岩锂矿化特征及成矿时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书俊 董国臣 +2 位作者 罗志波 吕云鹤 梁景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64,共15页
锂是重要的战略金属矿产,锂辉石花岗伟晶岩是锂矿资源的重要来源。近来柴北缘茶卡北山地区新发现锂辉石花岗伟晶岩脉群,本文对区内锂辉石花岗伟晶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矿物化学、年代学研究工作,确定了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矿化特征... 锂是重要的战略金属矿产,锂辉石花岗伟晶岩是锂矿资源的重要来源。近来柴北缘茶卡北山地区新发现锂辉石花岗伟晶岩脉群,本文对区内锂辉石花岗伟晶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矿物化学、年代学研究工作,确定了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矿化特征及矿化年限。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存在两期矿物组合:早期由粗粒锂辉石、粗粒钾长石、粗粒白云母、粗粒更(钠)长石、粗粒石英和铌钽铁矿等组成,属熔体结晶阶段产物;晚期由锂绿泥石、富锂云母、蠕虫状锂辉石和细粒他形石英等组成,为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产物。根据两期矿物组合判断存在两期锂矿化,认为早期锂辉石的局部蚀变与晚期锂矿物的形成指示体系内存在锂的活化和再沉淀过程。测得与锂辉石伴生的铌钽铁矿U-Pb年龄为241.0±1.3 Ma,可代表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熔体结晶年龄,即为早期锂成矿年代,矿床为印支期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卡北山 锂辉石花岗伟晶岩 矿化特征 铌钽铁矿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可尔因矿田党坝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带伟晶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汇派 费光春 +5 位作者 谭华 蔡云华 陈治坪 罗小龙 袁彦伟 李天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党坝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分布有北带、中带和南带含矿伟晶岩脉,其中中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厘清中带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运用激光剥蚀电... 党坝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分布有北带、中带和南带含矿伟晶岩脉,其中中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厘清中带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其中的铌钽铁矿进行了U-Pb定年分析。野外调查发现,中带伟晶岩侵位于三叠系侏倭组变沉积岩中,其中的北西-南东向裂隙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含矿伟晶岩主要呈脉状产出,属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等离子质谱分析得到中带Ⅵ号伟晶岩矿体产出的铌钽铁矿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3.5±1.2)Ma。该年龄与北带的Ⅷ号矿体年龄基本一致,均为晚三叠世。研究认为,党坝矿床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其他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一致,而且都形成于造山期后相对稳定阶段。可尔因矿田西康群中的侏倭组,是寻找稀有金属伟晶岩的首要目标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铁矿u-pb定年 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 党坝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临安石室寺NYF型伟晶岩中稀有稀土金属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吴梦雨 饶灿 +3 位作者 董传万 林晓青 覃莉茜 吕青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4-931,共18页
浙江临安石室寺伟晶岩位于河桥岩体西北面,属于典型的Nb-Y-F(NYF)型伟晶岩,富含大量稀有稀土矿物。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与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系统鉴定了石室寺NYF型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 浙江临安石室寺伟晶岩位于河桥岩体西北面,属于典型的Nb-Y-F(NYF)型伟晶岩,富含大量稀有稀土矿物。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与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系统鉴定了石室寺NYF型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揭示了稀有稀土元素的富集、迁移、结晶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石室寺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有铌钽矿物(铌铁矿、铌锰矿、重钽铁矿、细晶石等)、钇矿物(褐钇铌矿、黑稀金矿)、钨矿物(黑钨矿、白钨矿、铌钨矿物)、铈矿物(独居石、氟铈矿、氟碳铈矿)和钍矿物等。(2)铌钨系列矿物的WO3含量在8.30~70.51 wt%之间呈规律变化,可能为铌铁矿与黑钨矿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多体矿物。(3)铌铁矿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石室寺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133±2 Ma,与河桥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4)石室寺NYF型伟晶岩中稀有稀土元素的成矿过程与其岩浆的结晶演化密切相关:岩浆阶段,锆石、钍石与独居石等矿物最早晶出;岩浆—热液阶段,黑稀金矿、铌铁矿、褐钇铌矿、氟铈矿等稀有稀土矿物逐渐结晶;热液阶段,黑钨矿、铌钨矿物相继形成,同时早期的独居石、氟铈矿受晚期热液交代形成次生铈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YF型伟晶岩 稀有稀土矿物 铁矿-黑钨矿多体系列 铁矿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