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反应在CSTR体系中诱导的钙振荡 被引量:3
1
作者 吉琳 张媛媛 +1 位作者 胡文祥 李前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8-650,658,共4页
通过讨论反应条件对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ISF)pH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pH振荡行为的反应温度、流速和酸度等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CaNa2EDTA复配物的生成平衡过程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新型化学钙振荡器.该钙振荡器的振荡行为稳定且... 通过讨论反应条件对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ISF)pH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pH振荡行为的反应温度、流速和酸度等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CaNa2EDTA复配物的生成平衡过程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新型化学钙振荡器.该钙振荡器的振荡行为稳定且可用多种监测方式进行观察,利于进一步建立时空化学钙信号体系,为采用非线性化学方法研究钙信号提供了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振荡 碘酸盐-亚硫酸-亚铁氰化物体系 pH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HPVM-Ce(Ⅳ)-Mn(Ⅱ)-NTA-β-CD体系光度法测铈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章杰 胡秋芬 +1 位作者 杨光宇 尹家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3-225,共3页
在磷酸介质中 ,在Mn(Ⅱ )和氨三乙酸存在下 ,β 环糊精 (β CD)对Ce(Ⅳ )氧化二安替比林基 对羟基苯乙烯基甲烷 (DApHPVM )的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增稳和增敏作用 ,建立了测定铈的光度法体系 ,产物至少可稳定 4h ,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 ... 在磷酸介质中 ,在Mn(Ⅱ )和氨三乙酸存在下 ,β 环糊精 (β CD)对Ce(Ⅳ )氧化二安替比林基 对羟基苯乙烯基甲烷 (DApHPVM )的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增稳和增敏作用 ,建立了测定铈的光度法体系 ,产物至少可稳定 4h ,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 40nm ,ε =2 .2 9× 10 6 L·mol- 1·cm- 1,Ce(Ⅳ )量在 0 .2 1.5 μg/ 2 5m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用于镁合金中微量铈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HPVM-Ce(Ⅳ)-Mn(Ⅱ)-NTA-β-CD体系 光度法 测定 β环糊精 氧化 二安替比林基-对羟基苯乙烯基甲烷 显色反应 镁合金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rO_3-Na_2SO_3-K_4Fe(CN)_6体系pH振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珊 侯玉龙 胡道道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6-761,765,共7页
研究影响KBrO3-Na2SO3-K4Fe(CN)6(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各种因素。通过测试BSF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和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反应的pH-时间曲线,考察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影响。测得振荡反应的正... 研究影响KBrO3-Na2SO3-K4Fe(CN)6(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各种因素。通过测试BSF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和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反应的pH-时间曲线,考察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影响。测得振荡反应的正反馈、负反馈及周期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7.21 kJ/mol、78.63 kJ/mol和32.08 kJ/mol。在CSTR条件下,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皆对振幅和周期有较明显的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皆与周期和振幅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该研究建立了多因素与振荡行为之间的规律,对于研究其他振荡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以pH振荡为刺激源的智能材料选择适当的振荡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振荡反应 溴酸盐-亚硫酸-亚铁氰化物体系 振荡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化学发光法测定吡哌酸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耀东 徐茂田 +1 位作者 瞿鹏 丁秀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5-197,共3页
基于吡哌酸对Ce(Ⅳ) SO2-3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吡哌酸的化学发光测定法。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吡哌酸在1.0×10-7~1.0×10-5g·ml-1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分析信号呈线性关系,其... 基于吡哌酸对Ce(Ⅳ) SO2-3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吡哌酸的化学发光测定法。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吡哌酸在1.0×10-7~1.0×10-5g·ml-1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分析信号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4×10-8g·ml-1。对5.0×10-6g·ml-1的吡哌酸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5%。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片剂中吡哌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哌酸 抗菌药 片剂 含量测定 流动注射技术 铈-亚硫酸根反应体系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增敏Fe(Ⅱ)-邻二氮菲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痕量碘 被引量:2
5
作者 向晓明 李花 张小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6-859,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碘酸根离子对Fe(Ⅱ)-邻二氮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碘的方法。研究了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敏、酸度、试剂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和时间等,确定了最优化的反...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碘酸根离子对Fe(Ⅱ)-邻二氮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碘的方法。研究了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敏、酸度、试剂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和时间等,确定了最优化的反应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2μg·m L^(-1),检测限为0.03μg·m L^(-1)。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食盐中微量碘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酸 阻抑反应 动力学光度法 Fe(Ⅱ)-邻二氮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