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污染物去除效能
1
作者 张欣源 张帅 +2 位作者 张凤军 孙绍芳 王嘉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662,共7页
为了探讨浸渍-焙烧法制备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过程中浸渍、焙烧条件对所制得催化剂的目标污染物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基于钢渣比表面积较大且含有较多活性金属的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解析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总有机... 为了探讨浸渍-焙烧法制备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过程中浸渍、焙烧条件对所制得催化剂的目标污染物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基于钢渣比表面积较大且含有较多活性金属的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解析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方差分析探讨所制得催化剂的总有机碳去除率对前驱液浓度、浸渍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4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分析所制得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与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当前驱液中硝酸铈的浓度为0.20 mol/L、浸渍时间为4 h、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 h时,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7.79%;相对于未添加催化剂与添加钢渣催化剂,添加所制得催化剂时的总有机碳去除率为53.48%,焙烧温度对所制得催化剂的总有机碳去除率的影响最显著;相对于钢渣催化剂,所制得催化剂的表面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氧化铈在钢渣中形成状态较好;铈元素以Ce^(3+)、 Ce^(4+)氧化还原对的形式负载于钢渣载体表面,所制得催化剂表面的羟基基团和羰基结构对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氧化 污染物去除效能 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 浸渍-焙烧法 环丙沙星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及其微波辅助催化氧化甲苯性能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全 张浩 卜龙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将吸附材料分子筛粉末、吸波材料碳化硅粉末以及催化活性组分铜(Cu)、锰(Mn)、铈(Ce)盐溶液完全混合,通过制粒、煅烧后制得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微波辐照条件下,应用该催化剂进行了甲苯废气的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复合载体... 将吸附材料分子筛粉末、吸波材料碳化硅粉末以及催化活性组分铜(Cu)、锰(Mn)、铈(Ce)盐溶液完全混合,通过制粒、煅烧后制得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微波辐照条件下,应用该催化剂进行了甲苯废气的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高岭土为粘合剂,掺入3%的碳化硅,铜锰质量比为1︰1(各5%负载量),铈的掺杂量为1.67%,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8h.反应温度210℃下,优化制备的复合载体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转化率达95%,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负载铜-锰-催化剂 微波加热 催化氧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负载改性天然沸石催化臭氧氧化水中青霉素G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越中 张嘉雯 +3 位作者 魏健 段亮 徐东耀 王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8-35,共8页
以改性天然沸石(NZ)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负载天然沸石催化剂(Ce-NZ),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水中青霉素G(PCN)。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能谱(SEM-ED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Ce-NZ催化剂保持了天然... 以改性天然沸石(NZ)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负载天然沸石催化剂(Ce-NZ),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水中青霉素G(PCN)。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能谱(SEM-ED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Ce-NZ催化剂保持了天然沸石的表面结构,Ce O2均匀负载在沸石载体的表面。Ce-NZ催化臭氧氧化水中PCN结果显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在PCN初始浓度为50 mg/L,臭氧投加量为6 mg/min,反应时间为2 h时,4%Ce-NZ催化剂对PCN的去除率为31%,比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22%。随着Ce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有限,最佳Ce负载量为4%;溶液初始p H对反应有显著影响,提高溶液p H可以提高催化氧化效率;制备的Ce-NZ催化剂稳定性较好,重复使用10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铈负载催化剂 臭氧氧化 制药废水 青霉素G(P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CO_2与O_2制合成气用Ni-Ce/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一兵 余林 +2 位作者 郝志峰 黄丽华 林维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03-907,共5页
利用 DTA-TGA、TPR、XRD和 XPS等表征手段 ,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并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 ,研究 Ni-Ce/γ-Al2 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无论浸渍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都具有较高的 CH4... 利用 DTA-TGA、TPR、XRD和 XPS等表征手段 ,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并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 ,研究 Ni-Ce/γ-Al2 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无论浸渍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都具有较高的 CH4转化活性 .这说明在反应过程中甲烷的活化仅与催化剂表面存在Ni物种相关 ,而与催化剂上 Ni Al2 O4的还原程度关系不大 .但对于 CO2 的活化 ,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在高温还原预处理和反应过程中 ,晶型不完整的 Ni Al2 O4所还原生成的新鲜态的、低价 Ni物种 ,具有较强的活化能力 .因此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较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 CO2 的转化率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Ni-Ce/γ-Al2O3 合成气 制备方法 催化活性 催化重整 二氧化碳 氧气 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