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电化学钝化中铈盐的协同作用
1
作者 胡杰珍 胡欣 +2 位作者 耿保玉 邓培昌 杨靖荣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目的以传统电化学钝化理论为基础,开发高效、环保304不锈钢电化学钝化方法,研究硝酸铈对304不锈钢电化学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1 mol/L的硝酸钠溶液中分别添加0~20 g/L的硝酸铈,利用恒电位极化,制备带有钝化膜的不锈钢样品... 目的以传统电化学钝化理论为基础,开发高效、环保304不锈钢电化学钝化方法,研究硝酸铈对304不锈钢电化学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1 mol/L的硝酸钠溶液中分别添加0~20 g/L的硝酸铈,利用恒电位极化,制备带有钝化膜的不锈钢样品。采用开路电位(OCP)、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EIS)等电化学方法,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不同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和钝化膜的组成。结果当硝酸铈质量浓度为15 g/L时,不锈钢的开路电位达到最大值0.189 V,此时的自腐蚀电位最大,为-0.24 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3.61×10^(-5) mA/cm^(2),阻抗值也最大,为2.48×10^(6)Ω·cm^(2)。XPS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5 g/L硝酸铈时,不锈钢钝化膜中,Cr的氧化物含量增加,同时也发现了Ce的氧化物的存在。结论以硝酸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对304不锈钢进行电化学钝化时,向硝酸钠溶液添加适量硝酸铈可以拓宽钝化膜中铬的传输通道,使钝化膜中铬的分布均匀化、钝化膜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钝化 304不锈钢 硝酸钠 钝化膜 铈盐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铈盐钝化膜和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四伍 雷亚红 +2 位作者 蔡焕青 刘光明 林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13,共4页
碳钢常规铈盐钝化膜的耐蚀性不够理想。以硝酸铈和过氧化氢配制钝化液,通过化学浸泡处理,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铈盐钝化膜;通过KH-560硅烷偶联剂对铈盐钝化件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制备了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对2种钝化膜试样进行了NSS,EIS,SE... 碳钢常规铈盐钝化膜的耐蚀性不够理想。以硝酸铈和过氧化氢配制钝化液,通过化学浸泡处理,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铈盐钝化膜;通过KH-560硅烷偶联剂对铈盐钝化件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制备了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对2种钝化膜试样进行了NSS,EIS,SEM和EDS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铈盐钝化膜明显提高了基材的耐蚀性能,但是钝化膜表面存在一些微孔和裂缝,对其耐蚀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而硅烷膜能够完整覆盖和填充铈盐钝化膜表面的缝隙和微孔,改善了铈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钝化 铈盐-硅烷复合钝化 碳钢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钢铈盐/硅烷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海江 徐国荣 +3 位作者 许剑光 徐红梅 吴玉蓉 颜焕元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8,7-8,共3页
热镀锌钢板上单一的铈盐、硅烷钝化膜有一些缺点,对提高其耐蚀性作用不大。为此,将热镀锌钢板先经铈盐溶液处理,再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浸渍,获得了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盐水全浸试验和电... 热镀锌钢板上单一的铈盐、硅烷钝化膜有一些缺点,对提高其耐蚀性作用不大。为此,将热镀锌钢板先经铈盐溶液处理,再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浸渍,获得了铈盐/硅烷复合钝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盐水全浸试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特性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硅烷膜能较好地填充铈盐转化膜中的裂纹,铈盐/硅烷复合膜层连续、完整、致密,厚400~450 nm,与基体结合较好,复合膜中硅烷膜/铈盐转化膜/锌基体的化学成分呈连续的梯度变化;与热镀锌钢相比,单一铈盐转化膜、硅烷膜的交流阻抗值增加了1个多数量级,复合膜的则增加了约2个数量级,复合膜层的耐蚀性较单一膜层显著增强,且优于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钝化膜 硅烷膜 铈盐转化膜 热镀锌钢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钢板硅烷与稀土铈盐、镧盐复合钝化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23
4
作者 彭天兰 满瑞林 梁永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试验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协同稀土铈盐和镧盐钝化镀锌钢板。通过先在试样表面自组装一层γ-APS薄膜,再沉积稀土转化膜制备硅烷稀土复合膜。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盐雾试验检测复合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复合膜的... 试验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协同稀土铈盐和镧盐钝化镀锌钢板。通过先在试样表面自组装一层γ-APS薄膜,再沉积稀土转化膜制备硅烷稀土复合膜。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盐雾试验检测复合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耐腐蚀性和致密性相对于单一硅烷、稀土转化膜大幅度提高,其中硅烷-铈盐复合膜比硅烷-镧盐复合膜耐腐蚀,中性盐雾试验时间达到76h。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复合膜相对于单一稀土转化膜平整。EDS检测结果得出,硅烷与稀土化合物发生了协同作用,促进了稀土转化膜在锌表面沉积。初步探讨了复合膜的成膜机理和耐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 钝化 硅烷 稀土 交流阻抗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铈盐钝化后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四伍 蔡焕青 +3 位作者 雷亚红 周思宇 林安 刘光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0,68,共3页
以硝酸铈溶液为钝化液,辅以过氧化氢氧化剂,对碳钢进行化学浸泡处理,以达到缓蚀的目的。采用硫酸铜点滴、电化学交流阻抗谱、中性盐雾腐蚀方法,研究了钝化液不同p H值、硝酸铈浓度时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以硝酸铈浓度为1 000 mg/L,p H... 以硝酸铈溶液为钝化液,辅以过氧化氢氧化剂,对碳钢进行化学浸泡处理,以达到缓蚀的目的。采用硫酸铜点滴、电化学交流阻抗谱、中性盐雾腐蚀方法,研究了钝化液不同p H值、硝酸铈浓度时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以硝酸铈浓度为1 000 mg/L,p H值为2进行钝化,碳钢具有较好的硫酸铜点滴性能、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最大的交流阻抗值,钝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钝化 碳钢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合金铈盐转化膜缓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邵敏华 付燕 +1 位作者 胡融刚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21,共7页
Ce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Al合金缓蚀剂日益受到重视 ,但缓蚀机理还不很清楚 .本文应用自行研制的扫描微参比电极技术 (SMRE) ,原位测量经CeCl3处理和未处理过的 2 0 2 4 T3Al合金表面微区电位分布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X 射线... Ce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Al合金缓蚀剂日益受到重视 ,但缓蚀机理还不很清楚 .本文应用自行研制的扫描微参比电极技术 (SMRE) ,原位测量经CeCl3处理和未处理过的 2 0 2 4 T3Al合金表面微区电位分布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X 射线能量散射谱 (EDS)表征样品形貌特征 ,结合其它电化学技术 ,对Ce盐缓蚀机理作了深入探讨 .结果表明 ,经Ce盐处理的Al合金表面可形成一层不均匀分布的转化膜 ,抑制了O2 和电子传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 AL合金 缓蚀剂 扫描微电极技术 铝合金 缓蚀机理 表面转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镁合金铈盐改性硅烷复合膜的耐蚀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海江 杨飞英 +2 位作者 徐红梅 邹利华 颜焕元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1,59,共5页
目前镁合金表面稀土-硅烷化改性多采用复合工艺,简单硅烷化处理研究较为少见。将不同含量的硝酸铈直接添加到KH-550硅烷溶液中,应用简单化学浸渍法在AZ91D压铸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铈盐改性硅烷复合膜;通过点滴腐蚀试验、全浸腐蚀试验和电... 目前镁合金表面稀土-硅烷化改性多采用复合工艺,简单硅烷化处理研究较为少见。将不同含量的硝酸铈直接添加到KH-550硅烷溶液中,应用简单化学浸渍法在AZ91D压铸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铈盐改性硅烷复合膜;通过点滴腐蚀试验、全浸腐蚀试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评价了铈盐改性复合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椭偏仪分析了铈盐改性复合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厚度。结果表明:与硅烷膜相比,铈盐改性硅烷复合膜较均匀、致密、平整,厚度明显增加;随着硝酸铈含量的增加,铈盐改性硅烷复合膜的耐蚀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当硝酸铈掺杂量达到0.50 g/L时,复合膜的耐蚀性能最佳;随盐水浸泡时间的延长,复合膜的低频阻抗值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压铸镁合金 铈盐 硅烷膜 耐蚀性能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铈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建华 俞卓汗 +1 位作者 张蕾 刘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4,5-6,共4页
将自组装膜和稀土转化膜结合可以强化各自的优点,制成的复合膜的耐蚀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目前此类研究还不系统。在铜片表面先自组装硅烷膜,再铈盐转化成膜,以复合膜耐蚀性为评价指标,对自组装时间、铈盐转化时间进行优化,对优化条件制成... 将自组装膜和稀土转化膜结合可以强化各自的优点,制成的复合膜的耐蚀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目前此类研究还不系统。在铜片表面先自组装硅烷膜,再铈盐转化成膜,以复合膜耐蚀性为评价指标,对自组装时间、铈盐转化时间进行优化,对优化条件制成的复合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与单一的硅烷自组装膜、铈盐转化膜进行比较,并对硅烷-铈盐复合膜的成膜、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硅烷自组装膜与铈盐转化膜的最佳成膜时间分别为10.0 min和1.0 min,硅烷-铈盐复合膜对铜的防腐蚀性能比2种单一膜的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自组装膜 铈盐转化膜 复合膜 成膜时间 铜片 耐蚀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盐-过硫酸盐复合引发壳多糖与丙烯酸丁酯的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国强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7-20,共4页
用硫酸铈铵盐和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合剂,考察了单体浓度、不同引发体系及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壳多糖浓度对丙烯酸丁酯壳多糖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接枝共聚... 用硫酸铈铵盐和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合剂,考察了单体浓度、不同引发体系及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壳多糖浓度对丙烯酸丁酯壳多糖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铈盐 接枝共聚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件表面铈盐转化及膜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鑫 郭瑞光 +3 位作者 姚倩 乔亚龙 童少磊 刘江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5,73,共3页
已有的镀锌件铈盐转化工艺含有过氧化氢,导致钝化性能不稳定,难以工业化应用。采用由硝酸铈和六偏磷酸钠为主盐的转化液,在温度35℃,pH值1.3下处理5 min,在锌件表面制备了一种彩色铈盐转化膜。结果表明:无定形结构转化膜主要由64.25%Zn,... 已有的镀锌件铈盐转化工艺含有过氧化氢,导致钝化性能不稳定,难以工业化应用。采用由硝酸铈和六偏磷酸钠为主盐的转化液,在温度35℃,pH值1.3下处理5 min,在锌件表面制备了一种彩色铈盐转化膜。结果表明:无定形结构转化膜主要由64.25%Zn,24.82%O,8.11%P和2.24%Ce组成,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超过144 h;铈盐转化膜使锌件腐蚀电位正移了0.14 V,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约10倍,耐蚀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转化 锌件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钢铈盐转化膜硅酸钠封闭后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立平 郭瑞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7,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镀锌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采用硅酸钠溶液对其封闭处理,优化封闭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中性盐雾加速腐蚀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封闭前后试片的形貌、成分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最优封闭条件为10 g/L硅酸钠,pH... 为进一步提高镀锌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采用硅酸钠溶液对其封闭处理,优化封闭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中性盐雾加速腐蚀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封闭前后试片的形貌、成分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最优封闭条件为10 g/L硅酸钠,pH值11.5,温度35℃,时间5 min;硅酸钠溶液封闭处理后,铈盐转化膜表面裂纹消失,膜层连续完整,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从封闭前的24 h提高到72 h,腐蚀电流密度从4.64μA/cm2降低到1.51μA/cm2,耐蚀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 铈盐转化膜 镀锌钢 硅酸钠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盐/氟钛酸铵封闭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震 郭瑞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9,34,共4页
铈盐转化膜耐蚀性能不足。采用由氟硅酸盐、氟钛酸铵双组分封闭液对镀锌钢铈盐转化膜进行了封闭处理,优选了封闭液的最佳含量及封闭工艺条件。分别采用BM-4XC金相显微镜、FEI-Quanta600环境扫描电镜、INCA能谱仪分析了铈盐转化膜封闭前... 铈盐转化膜耐蚀性能不足。采用由氟硅酸盐、氟钛酸铵双组分封闭液对镀锌钢铈盐转化膜进行了封闭处理,优选了封闭液的最佳含量及封闭工艺条件。分别采用BM-4XC金相显微镜、FEI-Quanta600环境扫描电镜、INCA能谱仪分析了铈盐转化膜封闭前后的形貌、结构与成分;依据ASTM1B17标准进行了中性盐雾腐蚀,采用PARSTAT227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其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和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镀锌钢铈盐转化膜封闭后成分从5.80%P,1.96%Fe,64.84%Zn,2.94%Ce和24.46%O变为7.34%P,55.26%Zn,3.67%Ce,33.07%O,0.19%Si和0.47%Ti;腐蚀电位负移30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1.4%;封闭前中性盐雾时间为10 h,封闭后为72 h,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处理 氟硅酸 氟钛酸铵 铈盐转化膜 镀锌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铈盐钝化对X70碳钢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榛 李顺灵 +4 位作者 普晓玲 张思雨 杨江平 高小倩 屈庆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4-28,共5页
针对稀土铈盐钝化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影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DP)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观察等研究了X70碳钢表面不同浓度稀土铈盐制得的转化膜的大气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适当的铈盐钝... 针对稀土铈盐钝化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影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DP)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观察等研究了X70碳钢表面不同浓度稀土铈盐制得的转化膜的大气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适当的铈盐钝化可以有效提高X70碳钢的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容抗弧半径,提高耐大气腐蚀性能;当稀土铈盐浓度为0.09 g/L时,X70碳钢的耐大气腐蚀效率最高为62.3%,原因在于适量的稀土铈盐可以增加钝化膜的致密性,形成自愈性修复及大量消耗腐蚀阴极区的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铈盐钝化 X70碳钢 大气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铈盐为媒质电合成芳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川 王光信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综述了用铈盐为媒质电合成芳醛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用铈盐与锰盐两种媒质的优劣。对铈盐电氧化、芳醛的合成及本法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铈盐 电化合成 芳香族醛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对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耐蚀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董恒莉 郭瑞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4,6,共4页
为了提高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添加硫代乙酰胺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NSS)和极化曲线对铈盐转化膜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的加入大大增加了铈... 为了提高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添加硫代乙酰胺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NSS)和极化曲线对铈盐转化膜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的加入大大增加了铈盐转化膜的反应时间和膜层厚度以及转化膜有效耐蚀成分O,P,Ce的含量,使得试片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由改性前的24 h提高到改性后的288 h,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 铈盐转化膜 硫代乙酰胺 改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铈盐表面处理形成转化膜的耐蚀性
16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铝合金 铈盐 表面处理 转化膜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与铈盐引发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
17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5,共1页
玉米淀粉与铈盐引发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其主要原料为玉米淀粉、铈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盐,将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经高铈盐引发接技共聚物,它既具有淀粉浆料的特点,又具有合成浆料的特点,它对疏水性纤维的粘着性、浆膜... 玉米淀粉与铈盐引发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其主要原料为玉米淀粉、铈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盐,将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经高铈盐引发接技共聚物,它既具有淀粉浆料的特点,又具有合成浆料的特点,它对疏水性纤维的粘着性、浆膜弹性、成膜性、伸度、浆液黏度稳定性、流动性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取代PVA,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物 玉米淀粉 丙烯酸 铈盐 接技共聚物 淀粉浆料 合成浆料 生产成本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表面铈盐钝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18
作者 张保利 李秀峰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8期182-182,184,共2页
铈盐钝化是当下替代铬酸盐钝化工艺的常用举措,从效果上来看,铈盐钝化可以在镀锌层构建保护膜,避免镀锌层与空气直接接触产生腐蚀、白锈状况,增强镀锌层表面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从环境友好性来看,六价铬酸盐对人体存在较大损害,若长期接触... 铈盐钝化是当下替代铬酸盐钝化工艺的常用举措,从效果上来看,铈盐钝化可以在镀锌层构建保护膜,避免镀锌层与空气直接接触产生腐蚀、白锈状况,增强镀锌层表面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从环境友好性来看,六价铬酸盐对人体存在较大损害,若长期接触,存在致癌风险,相比之下,铈盐毒性较低,对环境损害程度较小。从该方面来看,以稀土资源含量较为丰富的铈替代铬,显然具备工业生产及现实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热镀锌铈盐钝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如何更加行之有效的予以解决进行策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钝化 镀锌层 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锂盐对铝阳极氧化膜的协同封闭作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凌杰 雷惊雷 +3 位作者 李荻 蔡生民 朱国伟 雷向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研究了铈、锂盐在铝阳极氧化膜封闭处理中的协同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谱对铈、锂盐协同封闭前后铝阳极氧化膜形貌和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后膜表面的孔洞消失,封闭产物分布均匀,封闭后膜仍然以非晶态形式存在.根据X射线光... 研究了铈、锂盐在铝阳极氧化膜封闭处理中的协同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谱对铈、锂盐协同封闭前后铝阳极氧化膜形貌和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后膜表面的孔洞消失,封闭产物分布均匀,封闭后膜仍然以非晶态形式存在.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结果,封闭后的膜主要由含结晶水的Al2O3及铈、锂的混合氢氧化物组成,同时膜中还含有SO42-及封闭溶液组分中的一些阴离子.电化学阻抗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铈、锂盐协同封闭能够显著提高膜的耐蚀性能.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初步认为铈、锂盐封闭是通过生成结构紧密的封闭产物填充、覆盖膜孔,从而显著提高铝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 铝阳极氧化膜 协同封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铈双稀土盐对铜合金表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甘树坤 刘爽 吕雪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69,共4页
为了提高铜合金表面的耐蚀性,采用含有镧、铈双稀土的新型钝化液对铜合金进行钝化处理,利用恒温恒湿试验对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测试了膜层在NaCl溶液及人造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利用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分析了其在3.5%NaCl中的腐蚀行... 为了提高铜合金表面的耐蚀性,采用含有镧、铈双稀土的新型钝化液对铜合金进行钝化处理,利用恒温恒湿试验对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测试了膜层在NaCl溶液及人造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利用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分析了其在3.5%NaCl中的腐蚀行为,并与未稀土钝化、基材及单一稀土钝化膜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了镧、铈稀土盐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镧、铈双稀土盐对抑制铜合金的腐蚀有协同作用,大幅降低了铜合金的腐蚀速度,提高了其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盐 双稀土钝化 腐蚀行为 协同作用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