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g-MAH与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强CF/PP复合材料
1
作者 王海旭 孙进 +4 位作者 赵巍 时振堂 潘雨曦 刘程 蹇锡高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7,共7页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SiO_(2)-NH_(2))对高熔指PP进行改性,先后通过熔融浸渍和热压成型,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添加PP-g-MAH与SiO_(2)-NH_(2)使PP的结晶度提升2.5%,拉伸强度提升4.8%,弯曲强度提升5.3%;CF/P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543.7 MPa和17.2 MPa,分别提升112.2%和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勇悦 邱权芳 +2 位作者 冯春芳 李永振 彭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54,158,共4页
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NR/SiO2)纳米复合材料。先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PMMA-SiO2粒子,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共混制得NR/SiO2纳米... 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NR/SiO2)纳米复合材料。先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PMMA-SiO2粒子,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共混制得NR/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橡胶拉伸测试机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MA成功地接枝于SiO2表面,PMMA-SiO2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在60nm~80nm之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的NR提高了35%,定伸应力也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天然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胶乳共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POM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曲敏杰 张金东 +3 位作者 马春 阮久勇 徐东超 刘艳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0,106,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包覆制备了复合增韧剂,然后将复合增韧剂与聚甲醛(POM)进行共混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增韧剂不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通过熔融共混,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包覆制备了复合增韧剂,然后将复合增韧剂与聚甲醛(POM)进行共混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增韧剂不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PU/nano-SiO2的相互作用能提高TPU/nano-SiO2与POM的界面相容性,使TPU/nano-SiO2均匀地分散在POM中。当POM/TPU/nano-SiO2质量比为100/10/1时,与纯聚甲醛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20%,弹性模量提高了78.3%,冲击强度提高了175%,加入复合增韧剂后,球晶尺寸大幅减小;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韧性较好;增韧剂对聚甲醛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同时提高了其结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二氧化硅 聚甲醛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小芳 周会鸽 +2 位作者 刘源 戴亚辉 曹新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6,共6页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处理和添加增容剂改性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改善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构对复合材料...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处理和添加增容剂改性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改善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改善聚合物渗透性、阻燃性、导电性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娜 邵亚薇 +1 位作者 张静 李洪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SiO2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纳米SiO2后形成的纳米粒子SiO2/PMMA为增强组分(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SiO2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纳米SiO2后形成的纳米粒子SiO2/PMMA为增强组分(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纳米SiO2/PMMA为填料时,PMMA与纳米SiO2的强相互作用(化学键)能提高纳米SiO2/PMMA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使纳米SiO2/PMMA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当聚丙烯与填料的质量比为100:1时,与纯聚丙烯相比,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提高了27.0%,弹性模量最高提高了35.8%。加入纳米SiO2/PMMA,使聚丙烯的球晶尺寸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原位复合 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溶胶一凝胶转变过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等方法对其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和水解-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TEOS与聚酰胺酸发生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中间产物;在高温亚胺化的同时完成溶胶-凝胶转变,原位(in-situ)生成SiO2凝胶网络,最终制得PI/SiO2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慧媛 吴清林 周定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9-303,共5页
使用造纸方法快速成功的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并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吸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逐步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密度逐渐下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模量值都有大幅度... 使用造纸方法快速成功的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并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吸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逐步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密度逐渐下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模量值都有大幅度的下降。材料热解的初始降解温度和热解活化能随着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增多提升,当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0%时,材料初始热解温度为280℃。纳米复合材料的含水率随着吸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增多,材料的最终含水率不断提高,当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0%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最终含水率约26%,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值仅为40.4°。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纤维素 力学性质 纳米二氧化硅 热性能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顾元松 陈莉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纳米SiO2的分散方法和原理,讨论了使用纳米SiO2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机械强度 热稳定性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PA12/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崇珍 付鹏 +3 位作者 徐改稳 刘民英 赵清香 崔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
以经过表面胺基改性后的纳米SiO2为核心,通过重复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在其表面接上树枝型结构,合成了SiO2锚合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大分子。然后将不同代数的树枝化SiO2加入到十二内酰胺开环聚合反应中,以原位聚合的方法制... 以经过表面胺基改性后的纳米SiO2为核心,通过重复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在其表面接上树枝型结构,合成了SiO2锚合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大分子。然后将不同代数的树枝化SiO2加入到十二内酰胺开环聚合反应中,以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PA12/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接枝率、加入量等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表面树枝状大分子的接枝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实际接枝率低于理论值。PA12/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较PA12的高,拉伸强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PA12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玉玲 张传卫 +1 位作者 凌文凯 杨立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0-182,186,共4页
利用DSDA-DDBT高聚物作前驱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和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膜,用IR、TGA及SEM等手段对材料膜进行研究。与聚酰亚胺相比,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表现出更... 利用DSDA-DDBT高聚物作前驱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和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膜,用IR、TGA及SEM等手段对材料膜进行研究。与聚酰亚胺相比,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表现出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渗透汽化实验结果表明,DSDA-DDBT/SiO2纳米复合膜对苯/环己烷体系的通量Q1大于DSDA-DDBT膜。复合材料中二氧化硅表现出强的吸附性能。含5%(质量)SiO2的DSDA-DDBT/SiO2复合材料膜的通量Q1和分离因子α均大于SiO2含量为17%的DSDA-DDBT/SiO2复合材料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渗透汽化性能 溶胶一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力锋 钱浩 +1 位作者 林志勇 兰心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MC尼龙 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和Liu法进一步处理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MC尼龙 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和Liu法进一步处理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纳米SiO2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中 ,纳米SiO2 对基体MC尼龙 6的结晶有一定的成核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MC尼龙6 复合材料 原位复合技术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学清 刘继延 +2 位作者 朱虎义 甘艳梅 谢大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0,27,共4页
将稻壳用10%的盐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的SiO2,将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与环氧树脂(EP)复合,探讨了SiO2质量分数在0~5%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稻壳SiO... 将稻壳用10%的盐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的SiO2,将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与环氧树脂(EP)复合,探讨了SiO2质量分数在0~5%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稻壳SiO2粒子为无定形态,尺寸在30~50 nm且能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当稻壳SiO2质量分数为3%时,材料的拉伸性能以及弯曲性能的提高率最大,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提高率分别为27.25%、6.54%、61.7%和24.56%。SEM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SiO2与基体树脂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界面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琳琳 刘文涛 +2 位作者 何素芹 朱诚身 吕晓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9-52,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PA6/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 SiO_2粒子和 PA6的界面黏结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经验公式和力学性能数据计算得知 PA6/改性 SiO_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纳米二氧化硅(PA6/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 SiO_2粒子和 PA6的界面黏结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经验公式和力学性能数据计算得知 PA6/改性 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参数 B 值都比 PA6/未改性 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 PA6中加入纳米 SiO_2,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改性 SiO_2与 PA6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界面结合;分散于 PA6中的纳米 SiO_2粒子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性后的 SiO_2和 PA6之间形成柔性界面层有利于 PA6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分子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立柱 马红杰 +2 位作者 朱兴松 金镇镐 樊渝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65,69,共4页
以丙交酯和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讨论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为... 以丙交酯和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讨论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为:采用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和二氧化硅用量分别为丙交酯用量的0.25%(质量分数,下同)和5%,在140℃油浴中,氮气保护下反应72 h,可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5091×105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久寅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常规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溶胶-凝胶反应等方法;复合材料制备中无机粒子表面的修饰,着重对目前最常用的硅烷偶...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常规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溶胶-凝胶反应等方法;复合材料制备中无机粒子表面的修饰,着重对目前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和偶氮类化合物两种修饰方法进行了介绍;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光学、涂料、胶粘剂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复合材料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修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立英 刘长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23-2227,共5页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WD-20)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二氧化硅(Si 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机械分析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WD-20的加入对纳...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WD-20)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二氧化硅(Si 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机械分析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WD-20的加入对纳米复合材料透明性、耐热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有较大影响,随着WD-20用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透明性增加,Si O2分散相尺寸变小,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当WD-20与四乙基原硅酸盐(TEOS)之比为0·2时,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溶胶分数为6%、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在80%以上、Si O2分散相尺寸小于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撑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东 王新 +1 位作者 吴力立 张超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9,共6页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包括KH-570、WD-923、WD-924、WD-932、WD-30、WD-51)以及官能小分子(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对硅酸钠水解法制备的纳米Si O2在聚丙撑碳酸酯(PPC)中分散性的影响。发...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包括KH-570、WD-923、WD-924、WD-932、WD-30、WD-51)以及官能小分子(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对硅酸钠水解法制备的纳米Si O2在聚丙撑碳酸酯(PPC)中分散性的影响。发现利用KH-570改性以及丙烯酸原位接枝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备PPC/nano-SiO_2复合材料,纳米SiO_2在PPC中分散良好,所得膜的透光率为65%。FTIR、SEM、DSC、TG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与PPC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SiO_2以纳米粒子形式均匀分散在PPC基体中,使PPC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撑碳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研究核壳型二氧化硅/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中核与壳的键合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岩 陈雨 甘万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1H-NMR技术研究核壳型SiO2/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中有机相与无机相的反应情况。核磁共振谱图显示,壳材聚氨酯与核材二氧化硅的界面处形成了稳定的氢键,有机相与无机相复合成稳定的核壳结构的粒子。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祎程 姚军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4,共4页
从制备方法、相容性和增强增韧机理3个方面综述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和超声波法;增强增韧机理包括裂缝与银纹相互转化机理、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微裂纹化机理... 从制备方法、相容性和增强增韧机理3个方面综述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和超声波法;增强增韧机理包括裂缝与银纹相互转化机理、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微裂纹化机理和临界基体层厚度机理。指出了可以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其表面势能、调节疏水性、增加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和结合力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制备 相容性 增强 增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铁氧体/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钱海霞 曾爱香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链状;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磁损耗值较大,吸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锌铁氧体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Ni0.5Zn0.5Fe2O4/SiO2 磁损耗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