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物对铅锌矿废弃地矿渣抗侵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亚辉 戴全厚 +1 位作者 邓伊晗 江莉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以废弃铅锌矿矿渣为同一基质,选择苗期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芦竹Arundo donax Linn.)及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 et Laut〕进行露天盆栽试验,并以生长200... 以废弃铅锌矿矿渣为同一基质,选择苗期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芦竹Arundo donax Linn.)及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 et Laut〕进行露天盆栽试验,并以生长200d后的4种植物根系及矿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4种植物的根系特征及其对矿渣紧实度、抗冲抗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大小为芦竹>醉鱼草>五节芒>苗期光皮桦,并且芦竹的根系总量明显大于其他3种植物;4种植物对矿渣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均有明显增强效应,芦竹对矿渣抗冲抗蚀性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其中芦竹对矿渣抗蚀增强系数达0.98,对矿渣抗冲性增强值为26.63。矿渣受侵蚀减缓率与植物根系生物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矿渣 植物根系 抗冲性和抗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锌矿尾矿渣中铜、铅、锌和镉 被引量:27
2
作者 邱丽 唐碧玉 +1 位作者 古行乾 刘怀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3-946,共4页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铅锌矿尾矿渣中的铜、铅、锌和镉。以铑为内标元素,选择63 Cu,66Zn,208 Pb,114 Cd作为测量同位素。铜、铅、锌的线性范围为200μg·L^-1,镉的线性范围为1.0μg·...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铅锌矿尾矿渣中的铜、铅、锌和镉。以铑为内标元素,选择63 Cu,66Zn,208 Pb,114 Cd作为测量同位素。铜、铅、锌的线性范围为200μg·L^-1,镉的线性范围为1.0μg·L^-1,检出限(3s)分别为0.04,0.10,0.03,0.003μg·g^-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39%-2.2%之间。用此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矿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废弃矿渣堆常见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东伟 徐红梅 +1 位作者 梅涛 李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88-2293,共6页
从云南会泽铅锌矿废弃矿渣堆上的常见植物硬毛南芥(Arabis hirsuta)、毛萼香茶菜(Rabbosia eriocalyx)和倒挂刺(Rosa longicuspis)等6种植物的69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495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在0.42—0.93之间,平均为0.72,所... 从云南会泽铅锌矿废弃矿渣堆上的常见植物硬毛南芥(Arabis hirsuta)、毛萼香茶菜(Rabbosia eriocalyx)和倒挂刺(Rosa longicuspis)等6种植物的69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495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在0.42—0.93之间,平均为0.72,所有植物茎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都明显高于叶(P<0.05)。经形态学鉴定,内生真菌分属于茎点霉属(Phoma)、交链孢属(Alternaria)和派伦霉属(Peyronellaea)等20个分类单元,其中茎点霉属和派伦霉属为该废弃矿渣堆上常见植物的优势内生真菌属。6种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在1.05—2.29之间,与其它非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相似,说明在重金属污染地区仍然存在多种重金属耐受的内生真菌种类。6种植物内生真菌的相似性系数(0.455—0.833)表明,会泽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的宿主专一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渣 植物内生真菌 多样性 派伦霉属 茎点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