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成铅锌成矿带泥盆系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成矿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省利 高兆奎 +1 位作者 魏晓辉 曾允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在西成铅锌成矿带中 ,硅质岩是主要的含矿岩石之一。硅质岩常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具有块状、纹层状、角砾状和多孔状构造。硅质岩中常有热水沉积矿物重晶石、铁白云石和草莓球状黄铁矿出现。在毕家山 -邓家山式热水沉积改造矿... 在西成铅锌成矿带中 ,硅质岩是主要的含矿岩石之一。硅质岩常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具有块状、纹层状、角砾状和多孔状构造。硅质岩中常有热水沉积矿物重晶石、铁白云石和草莓球状黄铁矿出现。在毕家山 -邓家山式热水沉积改造矿床中 ,硅质岩与生物碎屑灰岩 -含炭质生物碎屑灰岩 -硅质岩 -泥质岩组成特征的含矿沉积建造 ,且硅质岩的厚度与铅锌矿化成正比。硅质岩的主成分为 Si O2 ,平均含量为 90 % ,次为 Al2 O3 、Fe2 O3 、Fe O和有机炭等。硅质岩的 K2 O/ Na2 O大多数大于 1,Fe/ Ti平均值为32 .86 ,Al/ (Al+Fe+Mn)值分布在 0 .2~ 0 .6间 ,Th/ U值大于 3.8,有 Ba、As、Hg、Pb、Zn异常 ,属海底热水沉积物 ,硅质岩的稀土元素以总量低、Ce负异常和 Eu正异常为特征 ,在海底热水喷溢沉积形成的矿床中 ,硅质岩与硫化物矿床紧密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铅锌成矿带 硅质岩 地质地球化学 泥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库斯拉普铅锌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军 王核 +2 位作者 吴玉峰 黄朝阳 慕生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1-792,共2页
西昆仑库斯拉普铅锌成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与西昆仑造山带的交接部位,属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胡剑辉等,2005)。带内铅锌矿点众多,主要集中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塔木—卡兰古、他龙—库斯拉普地区。矿床主要产在... 西昆仑库斯拉普铅锌成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与西昆仑造山带的交接部位,属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胡剑辉等,2005)。带内铅锌矿点众多,主要集中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塔木—卡兰古、他龙—库斯拉普地区。矿床主要产在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呈NW—NNW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西昆仑造山 矿床 铅锌成矿带 拉普 石炭系 主要类型 碳酸盐岩地层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裂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成矿带铅锌成矿作用刍议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霖 胡宇思 +5 位作者 杨松平 韦晨 杨兴玉 李珍立 安琦 卢贸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9-715,共7页
铅锌属于紧缺资源之一,“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铅锌成矿带之一,贵州境内部分称为“黔东成矿带”,该区铅锌矿床(点)分布广泛,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等特征。由于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相对薄弱,黔东地区铅锌地质勘探进展缓慢,并未... 铅锌属于紧缺资源之一,“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铅锌成矿带之一,贵州境内部分称为“黔东成矿带”,该区铅锌矿床(点)分布广泛,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等特征。由于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相对薄弱,黔东地区铅锌地质勘探进展缓慢,并未像湘西地区一样取得重大突破。本文通过总结“黔东成矿带”内铅锌成矿作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该区存在的诸多科学研究薄弱环节,结合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提出该区铅锌成矿作用与MVT矿床基本一致,是国内研究MVT铅锌矿床理想基地,采用原位分析等先进测试技术,加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和同位素定年等研究,以揭示各矿区与区域成矿流体系统的性质及其演化,建立合理成矿模式及与研究区构造和古油藏演化的关系,并探讨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不仅突出黔东MVT铅锌成矿作用特色,从而促进MVT铅锌矿成矿作用和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理论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为拓宽黔东地区铅锌找矿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MVT矿床 研究现状 黔东成矿 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花岗岩体北缘铟成矿带发现及其意义
4
作者 叶彬 王加昇 +5 位作者 郑晓军 洪鑫科 江小均 王蓉 周耘东 李浩宇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744,共8页
稀散元素铟(In)属于关键金属,是新兴产业技术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原料。我国是铟资源大国,滇东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铟资源基地。本文对云南个旧花岗岩体北缘普雄铅锌成矿带中的挣财洞和老鹰窝等典型矿床开展了铟分布规律和赋存形式研... 稀散元素铟(In)属于关键金属,是新兴产业技术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原料。我国是铟资源大国,滇东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铟资源基地。本文对云南个旧花岗岩体北缘普雄铅锌成矿带中的挣财洞和老鹰窝等典型矿床开展了铟分布规律和赋存形式研究,闪锌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挣财洞矿床闪锌矿中铟的含量在37.71×10^(-6)~403.88×10^(-6)之间,均值为157.44×10^(-6),老鹰窝铅锌矿床的闪锌矿中铟含量在378.58×10^(-6)~1060.08×10^(-6)之间,均值为631.46×10^(-6),与国内典型富铟矿床闪锌矿中铟的含量属于一个数量级,明显高于国外典型富铟矿床。此外,普雄铅锌成矿带内还分布众多其他铅锌矿床(点),而闪锌矿又是铟的重要载体矿物,据此本文认为该铅锌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铟成矿带,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普雄地区 成矿 个旧花岗岩体北缘 超常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武宣盘龙铅锌矿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4
5
作者 薛静 戴塔根 +2 位作者 付松武 马国秋 黄伟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盘龙铅锌矿是桂中地区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提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盘龙铅锌矿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矿体顺层发育于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中。矿床中发育层状、条纹-... 盘龙铅锌矿是桂中地区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提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盘龙铅锌矿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矿体顺层发育于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中。矿床中发育层状、条纹-条带状构造、同沉积角砾岩和层间揉皱等,沉积特征明显,矿化与白云岩化、重晶石化及硅质岩关系比较密切。稀土元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泥盆纪海水的共同作用。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MVT型铅锌矿床,应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 大瑶山西侧多金属成矿 武宣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薛静 戴塔根 付松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3-545,共13页
盘龙铅锌矿是桂中地区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它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为了确定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金属来源,作者系统研究了矿床的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和围岩的ΣREE较低,L... 盘龙铅锌矿是桂中地区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它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为了确定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金属来源,作者系统研究了矿床的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和围岩的ΣREE较低,LREE富集、具有显著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矿石的硫同位素除了3件黄铁矿样品δ34SV-CDT为-17.90×10-3、-21.00×10-3和-20.60×10-3,其它硫化物的δ34SV-CDT均落在-7.10×10-3~7.70×10-3之间,而重晶石样品的δ34SV-CDT较高,达17.3×10-3~29.2×10-3,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泥盆纪海水的共同作用;矿石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376~18.438、15.763~15.852和38.763~39.060,相似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矿石的来源和成因是均一的、相同的,并且具有壳源的特征。喷流成矿期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属中-低温(166~289℃)、低盐度(4.01%~14.07%)、低密度(0.804~0.955 g/cm3),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综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盘龙铅锌矿床显著区别于MVT型铅锌矿,应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 稀土元素 同位素 同位素 成矿流体 大瑶山多金属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荒田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瑞麟 张宝林 +2 位作者 武广 沈晓丽 刘军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4-700,共27页
荒田铅锌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与华夏地块和三江地块相接,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南延部分,川-滇-黔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域的南部。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下二叠统茅口组接触面上及其附近的玄武质-灰质角砾岩层中。本文应用... 荒田铅锌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与华夏地块和三江地块相接,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南延部分,川-滇-黔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域的南部。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下二叠统茅口组接触面上及其附近的玄武质-灰质角砾岩层中。本文应用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荒田铅锌矿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性质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Ⅰ)出现含子矿物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H_2O包裹体的组合发育特征,均一温度介于245~320℃,平均为270℃;到中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逐渐变为以H_2O包裹体为主要类型,均一温度分别介于180~250℃和100~210℃,平均为224℃和174℃。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逐渐降低的趋势。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气相成分为H_2O、CO_2、CH_4以及N_2。碳、氧同位素组成(δ^(13)C_(PDB)值介于-8.54‰~3.76‰,δ^(18)O_(SMOW)值介于8.57‰~24.22‰)在δ^(18)O-δ^(13)C图上分布于原生碳酸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之间,指示CO_2可能来自地幔、海相沉积碳酸盐岩溶解和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脱羟基作用。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值介于-97.4‰~-71.4‰,δ^(18)O_水值介于-4.6‰~8.0‰)在δD-δ^(18)O图上落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过渡带上,推测热液流体运移过程中与顺层下渗的大气降水流体混合,期间可能有海水的加入。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5.5‰~10.3‰,指示矿化剂硫具有多种来源,除了直接来自玄武岩外,还来自古海水硫酸盐和碳酸盐岩地层,硫酸盐通过热化学还原(TSR)过程发生还原作用。矿石硫化物铅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320~39.365、15.603~15.860和18.136~18.786,数据分布呈线性趋势,几乎所有点均落在地壳铅平均演化线以上,且位于峨眉山组玄武岩、碳酸盐岩地层和基底岩石的Pb同位素组成范围之内,说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铅同位素在成矿之前存在均一化过程。结合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区域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认为荒田铅锌矿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叠加岩浆热液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H-O-S-Pb同位素 成矿流体 荒田 MVT型 官厅铅锌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洞子沟铅锌矿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燕 陈翠华 +2 位作者 刘树根 代鸿章 何朝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2-233,共2页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的桑木场背斜核部。该铅锌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其岩性组合为白云岩和碎屑岩,其中白云岩为该铅锌成矿带的主要含矿...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的桑木场背斜核部。该铅锌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其岩性组合为白云岩和碎屑岩,其中白云岩为该铅锌成矿带的主要含矿岩性。矿区内主要发育一组北东南西向近于平行的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洞子沟 铅锌成矿带 白云岩 南北向构造 四川盆地 成因类型 断裂构造 北东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下拉地铅锌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超 余君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研究认为,窑沟-下拉地铅锌成矿带是在晚古生代中期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构造控矿在该区主要表现在裂陷期断裂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上,根据时间承接关系和不同时段构造控矿侧重点不同,可将构造控矿分为三期四方面:即构造-含矿地层沉积、构造... 研究认为,窑沟-下拉地铅锌成矿带是在晚古生代中期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构造控矿在该区主要表现在裂陷期断裂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上,根据时间承接关系和不同时段构造控矿侧重点不同,可将构造控矿分为三期四方面:即构造-含矿地层沉积、构造-基性火山活动及矿化、构造-次火山作用与成矿和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的控制。这些认识在腰路湾铅锌工业矿体的发现过程中得以很好应用,故深入研究构造控矿规律对该区地质找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沟-下拉地 铅锌成矿带 构造控矿 找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坪铅锌矿床Ⅰ号矿群白云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爱英 薛传东 +4 位作者 洪托 罗大锋 李炼然 王锋 刘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1-223,共3页
滇东北富铅锌成矿带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成矿带不断取得新的找矿进展。通过深部找矿勘查,毛坪铅锌矿新发现了富厚的隐伏矿体,成为滇东北成矿带又一大(-超大)型铅锌矿床。然而,前人对毛坪铅锌矿的关注度甚低,少量... 滇东北富铅锌成矿带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成矿带不断取得新的找矿进展。通过深部找矿勘查,毛坪铅锌矿新发现了富厚的隐伏矿体,成为滇东北成矿带又一大(-超大)型铅锌矿床。然而,前人对毛坪铅锌矿的关注度甚低,少量的研究也仅限于矿床地质(周高明等,2005)、矿田构造(胡彬等,2003;邹海俊等,2004)和流体包裹体(Han et al,2007)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毛坪 矿物学特征 结构 黄铁矿 川滇黔铅锌成矿带 热液蚀变 重要组成部分 流体包裹体 滇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宁南蘑菇山铅锌矿床的矿化时空结构特征
11
作者 孙腾 张均 曾令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79-280,共2页
蘑菇山铅锌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之甘洛-宁南成矿亚带南端,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该矿床的科研程度相比其勘查程度而言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该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充分认识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铅锌矿化的... 蘑菇山铅锌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之甘洛-宁南成矿亚带南端,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该矿床的科研程度相比其勘查程度而言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该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充分认识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铅锌矿化的时空结构特征,以期提升对该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空间结构特征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地质特征 层间破碎 蘑菇 川滇黔铅锌成矿带 筇竹寺组 矿化 矿床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床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康凯 杜泽忠 +4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吕鑫 孙海瑞 杜轶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8-1432,共15页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集Fe、Mn、In、Cd、Cu等元素,贫Ga、Ge、Ni等元素为特征,其中Fe、Mn、In、Cd、Cu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Ag、Pb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其微量元素组成与岩浆热液为主导的矿床(都龙、黄岗梁、孟恩陶勒盖、赤土店)类似,除此之外,闪锌矿Tl元素质量分数以及Cd/Fe和Cd/Mn值均显示岩浆热液属性,在微量元素判别图中样品也落入岩浆热液区域。野外调研发现,矿体底部未见角砾状和网脉状矿体,矿体均发育在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中。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花牛山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高温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 花牛山 微量元素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瑶山隆起西南缘MVT矿带含矿岩系及流体成矿 被引量:11
13
作者 雷良奇 宋慈安 赵东军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广西大瑶山隆起西南缘成矿带中隐伏锌铅硫化物矿床是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型(MVT)锌铅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中上部台地相碳酸盐岩中.富矿体受次级构造和白云岩-灰岩过渡带控制,赋存在中粗晶白云岩体中.成矿作用与... 广西大瑶山隆起西南缘成矿带中隐伏锌铅硫化物矿床是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型(MVT)锌铅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中上部台地相碳酸盐岩中.富矿体受次级构造和白云岩-灰岩过渡带控制,赋存在中粗晶白云岩体中.成矿作用与中低温流体活动有关.强烈的白云岩化和在富矿地段发育的角砾状矿石构造,表明在流体成矿作用前,围岩(灰岩)已发生了溶解坍塌,形成大量的角砾孔隙,为后期流体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储集场所.流体交代作用(白云岩化)一方面使得围岩的孔隙度加大,另一方面使围岩中的“杂质”(Fe、Sr、Rb等)去除,形成浅色中粗晶白云岩,成为良好的找矿标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显示:研究区围岩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b)N为8.46~10.00),Eu亏损(8Eu为0.596~0.880),而Ce无明显亏损(δCe为0.85~0.90).流体作用会引起围岩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的改变.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矿床 成矿 碳酸盐岩 白云岩化 成矿流体 大瑶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源复式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希清 付建明 +2 位作者 程顺波 徐德明 马丽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77-1078,共2页
粤赣交界处的利源复式花岗岩体位于"粤北乐昌-连平钨锡铅锌成矿带"的南东段,大东山-贵东东西向岩浆岩-断裂带与北东向九连山复式褶皱带的复合部位,出露面积约100km2,呈椭圆状,近北东向展布。近年因在该复式花岗岩体南接触带... 粤赣交界处的利源复式花岗岩体位于"粤北乐昌-连平钨锡铅锌成矿带"的南东段,大东山-贵东东西向岩浆岩-断裂带与北东向九连山复式褶皱带的复合部位,出露面积约100km2,呈椭圆状,近北东向展布。近年因在该复式花岗岩体南接触带发现了具有中型规模的鸡啼石钨矿床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复式花岗岩体 锆石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铅锌成矿带 大东山 印支期 北东向 找矿潜力 岩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