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蒲阵沟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1
作者 吴煜 豆贯铭 +3 位作者 许保国 岳涛 王建统 李新萍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解释的准确性。本文以豫西蒲阵沟铅锌多金属矿为例,在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勘查手段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东秦岭成矿带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伴生铟、铊、镉等稀散元素)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总结了勘查工作流程,以期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是以铅、锌、银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伴生有金、钨、砷、钼等元素异常;地球物理特征以弱极化、低-中电阻率为主的激电异常特征。勘查工作流程及方法选择具体如下:首先,综合研究区域1∶200,000、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各类异常,筛选重点找矿靶区。其次,选择土壤化探扫面+激电中梯剖面扫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组合,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逐步缩小重点靶区的范围;再次,选择岩石化探剖面+槽探的地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组合,基本查明土壤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地表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含矿性;最后,利用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钻探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组合,查明并验证矿体深部的延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热液多金属矿 蒲阵沟 崤山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中铅锌多金属矿脉的发现及对找矿的指示
2
作者 蒲秀浪 江彪 +6 位作者 王登红 王成良 王文君 龚庆杰 王强 陈玮 马文文 《中国地质》 2025年第4期1204-1215,共12页
【研究目的】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被认为是迄今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单一萤石矿床,而近年来坑道工程揭露了较大规模的铅锌多金属矿脉,这表明其除了萤石矿外,可能还具有巨大的金属成矿潜力。基于新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脉,查明其矿... 【研究目的】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被认为是迄今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单一萤石矿床,而近年来坑道工程揭露了较大规模的铅锌多金属矿脉,这表明其除了萤石矿外,可能还具有巨大的金属成矿潜力。基于新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脉,查明其矿石矿物发育特征,探讨其矿物组成及元素时空演化规律和矿床成因类型,为深部多金属找矿预测提供依据,为区域上同类萤石矿床的深部多金属找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该矿区成矿条件和矿脉地质特征,结合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测试,对铅锌多金属矿脉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该铅锌多金属矿脉呈脉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是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还含少量的辉铋矿、锡石、银黝铜矿等。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角砾状、网脉状为主,矿物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骸晶状、细脉状等。根据矿脉形态、矿石矿物的组合特征,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显示该多金属矿脉由上向下具有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方铅矿–银黝铜矿中低温矿物组合→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锡石–辉铋矿中高温矿物组合的分带特征;成矿元素分布具有随成矿深度的加深,中低温成矿元素含量呈减少趋势,中高温成矿元素呈增加趋势的特征。【结论】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显示,铅锌多金属矿脉形成早于其周围的灰白色、浅褐色细晶状萤石。综合矿体发育特点、矿石矿物特征等,该铅锌多金属矿脉显示岩浆热液成因特点;矿脉稳定的延伸及成矿元素空间变化规律暗示苏-查矿区深部可能有较大规模的铅锌多金属矿脉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脉 萤石矿床 深部找矿 矿产勘查工程 苏莫查干敖包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