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建强 管品武 姚谦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本文对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DABIS对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及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较... 本文对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DABIS对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及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较为接近,但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的支座最大位移,因而在确定支座最大位移时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恢复力模型 基础隔震结构 双向地震反应 DAB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双向压剪状态下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强 王翔 赵卓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7-203,共7页
建立了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的有限元模型,对支座在水平单向和双向压剪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在水平双向压剪状态下,由于水平双向受力的耦合效应,支座的耗能性能、屈服后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建立了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的有限元模型,对支座在水平单向和双向压剪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在水平双向压剪状态下,由于水平双向受力的耦合效应,支座的耗能性能、屈服后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支座的屈服力和等效阻尼比变化较小;水平双向压剪状态下,支座的最大水平剪应力明显增大,并且随着支座剪切变形的增大,其剪应力的增大幅度加大,使支座易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因而,在设计时应考虑水平双向受力的耦合效应对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力学性能 水平单向压剪 水平双向压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多层框架结构“加层减震”体系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剑平 李建 +1 位作者 刘礼君 罗丹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9,共7页
提出了基于能量的参数优化准则,即以隔震层抗侧刚度和阻尼比为优化参数,以隔震层的应变能期望值占结构总应变能期望值的比例为目标函数,在改进的Kanai-Tajimi模型激励下,使该比例取极大值。利用上述优化准则,对一加层工程实例进行了参... 提出了基于能量的参数优化准则,即以隔震层抗侧刚度和阻尼比为优化参数,以隔震层的应变能期望值占结构总应变能期望值的比例为目标函数,在改进的Kanai-Tajimi模型激励下,使该比例取极大值。利用上述优化准则,对一加层工程实例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目标函数受隔震层抗侧刚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受阻尼比变化影响很小;而总应变能对阻尼比变化较敏感,而对抗侧刚度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参数优化时,可以考虑保持抗侧刚度不变,增大阻尼比而保证目标函数值变化不大,同时可以减少结构的总应变能。扫频分析表明:从应变能角度优化参数拓宽了频率控制范围,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在共振区域,各层响应较加层前均有较大的减小,同时时程分析也表明减震效果比较显著,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框架结构 TMD 减震 应变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