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和幼苗铅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红 杨锌 +1 位作者 朱莹莹 徐漫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9-22,共4页
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受到重金属铅(Pb)的污染。以水稻品种农香2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蒸馏水、5 g/L生物炭浸提液、200 mg/L Pb^(2+)溶液和用5 g/L生物炭浸提液配成的200 mg/L Pb2+溶... 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受到重金属铅(Pb)的污染。以水稻品种农香2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蒸馏水、5 g/L生物炭浸提液、200 mg/L Pb^(2+)溶液和用5 g/L生物炭浸提液配成的200 mg/L Pb2+溶液,研究铅胁迫下添加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水稻幼苗SOD、POD、CAT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幼苗苗高、根数及根重显著增加;铅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减少,水稻幼苗苗高、根长、根数、苗重、根重、植株鲜重以及SOD、POD、CAT活性都显著降低;铅胁迫下添加生物炭浸提液后,水稻的各项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均显著上升,种子萌发指标未达到对照水平,但幼苗根数、苗高、苗重及植株鲜重恢复到对照水平。综上所述,生物炭对水稻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铅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严重毒害作用,生物炭能缓解铅对水稻的毒害作用,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调控水稻幼苗生理代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农香24号 铅胁迫 生物炭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薄荷幼苗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璟琦 孙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0-143,共4页
以薄荷幼苗为对象,研究200、400、600、800、1 000 mg/L不同浓度乙酸铅对薄荷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株高随着铅浓度上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铅浓度为200 mg/L时促进生长效果最佳。在不同浓度乙酸铅处理下,... 以薄荷幼苗为对象,研究200、400、600、800、1 000 mg/L不同浓度乙酸铅对薄荷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株高随着铅浓度上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铅浓度为200 mg/L时促进生长效果最佳。在不同浓度乙酸铅处理下,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铅浓度的升高呈现一直上升趋势,铅浓度为1 000 mg/L达最大值,与CK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重金属 铅胁迫 生理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吲哚乙酸对狗牙根铅累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朱城强 温绍福 +5 位作者 江润海 张梅 蔡治宏 何玥琛 陈鑫 侯秀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7,共12页
为明确外源生长素对狗牙根在铅(Pb)胁迫下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以Pb耐性植物狗牙根为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处于324.4 mg·kg^(-1)土壤Pb胁迫下的狗牙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0、1、10、100 mg·L^(-1))吲哚乙酸(IAA)与5、10 mg... 为明确外源生长素对狗牙根在铅(Pb)胁迫下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以Pb耐性植物狗牙根为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处于324.4 mg·kg^(-1)土壤Pb胁迫下的狗牙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0、1、10、100 mg·L^(-1))吲哚乙酸(IAA)与5、10 mg·L^(-1)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探究外源IAA对狗牙根的生长、生理特性及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IAA使狗牙根IAA与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升高,脱落酸(ABA)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降低,促进了狗牙根在Pb胁迫下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的增加。其中,喷施10 mg·L^(-1)IAA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10 mg·L^(-1)IAA叶面喷施处理使株高、根长及地上与地下部干重分别提高了32.4%、30.1%、32.2%和25.5%,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升高到对照组的1.35、1.36和1.21倍,叶与根中的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10 mg·L^(-1)IAA叶面喷施还改善了狗牙根体内的抗氧化指标,表现为丙二醛(MDA)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此外,10 mg·L^(-1)IAA叶面喷施促进了根对Pb的吸收和固定,同时抑制Pb的根-冠转移。但喷施NPA加重了Pb对狗牙根的生长抑制且该生长抑制具有对NPA的剂量依赖效应,10 mg·L^(-1)NPA的抑制效果最强,削弱了狗牙根内源激素对Pb的应激效应、降低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了狗牙根地上部分Pb含量、导致MDA含量升高。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狗牙根喷施10 mg·L^(-1)IAA效果最佳,通过增强狗牙根对Pb的激素应激反应、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植株生长;同时通过提升胞内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了Pb的根冠迁移,从而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缓解了Pb胁迫下狗牙根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狗牙根耐Pb机制,并为应用外源IAA缓解植物Pb毒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吲哚乙酸 狗牙根 生长素极性运输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杨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何冰 何计兴 +3 位作者 何新华 李峰 韦泓明 蔡春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3-1268,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mmol&#...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mmol·L-1低铅条件下,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d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在2mmol·L-1低铅处理第10d即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2mmo·lL-1低铅胁迫处理20d后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片SOD和POD活性在2mmo·lL-1低铅胁迫下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低铅处理第20d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在6mmol·L-1高铅胁迫下,杨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铅处理30d时比对照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杨梅在低铅条件下可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减少由于铅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杨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不同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104
5
作者 何冰 叶海波 杨肖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采用现场采集植物样品、室内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铅胁迫对铅富集生态型和非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480mg&... 采用现场采集植物样品、室内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铅胁迫对铅富集生态型和非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480mg·L-1处理水平,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的叶片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MDA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非富集生态型的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两种生态型的SOD、POD、CAT活性在铅胁迫下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但富集生态型增加的程度低于非富集生态型。由此推测,在相同铅胁迫下,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细胞的受害程度小于非富集生态型。富集生态型叶片铅含量与叶片POD、CAT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非富集生态型叶片铅含量与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生态型 东南景天 叶片 抗氢化酶活性 叶绿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金丝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韩航 陈顺钰 +4 位作者 薛凌云 侯晓龙 蔡丽平 刘爱琴 周垂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138,共8页
采用土培方法,探究不同梯度铅胁迫(0、1000、2000和3000mg·kg^(-1))对金丝草生长形态、体内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00mg·kg^(-1))处理会诱导金丝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 采用土培方法,探究不同梯度铅胁迫(0、1000、2000和3000mg·kg^(-1))对金丝草生长形态、体内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00mg·kg^(-1))处理会诱导金丝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根系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ASAFR)、可溶性糖(SS)及脯氨酸(Pro)含量增加,使得金丝草植株总抗氧化能力(T-AOC)处于较高水平,促进了金丝草株高、叶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随胁迫浓度增加,高浓度(2000~3000mg·kg^(-1))处理下,金丝草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株高、叶长、叶面积和生物量下降,生长受到抑制。但金丝草通过增强叶片和根系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来抵御过氧化作用,提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细胞正常运作,增加根系生物量占比来加强根系发育,一定程度适应了高浓度铅胁迫。综上表明,金丝草主要通过叶片和根系不同抗氧化酶差异化响应、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升金丝草植株总抗氧化能力等途径来提高Pb耐性,对Pb污染矿区植物修复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草 铅胁迫 抗氧化系统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与黄瓜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素纯 萧浪涛 +2 位作者 廖柏寒 王克勤 胡茂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6,共5页
通过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黄瓜幼苗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探索,并研究了铅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HPLC法测定黄瓜幼苗内源激素的最佳条件为以甲醇、水和2%醋酸为流动相,采用浓度梯度洗脱;(2)低于200mg&#... 通过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黄瓜幼苗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探索,并研究了铅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HPLC法测定黄瓜幼苗内源激素的最佳条件为以甲醇、水和2%醋酸为流动相,采用浓度梯度洗脱;(2)低于200mg·L-1铅处理促进黄瓜幼苗生长;300 ̄900mg·L-1铅处理抑制黄瓜幼苗生长,其抑制作用随铅质量浓度增加而强化,高质量浓度铅处理能诱导不定根形成;(3)根中的脱落酸含量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和根中玉米素含量随铅质量浓度增加而下降;(4)生长素/脱落酸(IAA/ABA)比值高于对照值对幼苗生长具有激活效应,IAA/ABA比值低于对照值则抑制幼苗生长,表现为毒害效应,此比值可以作为抗重金属毒害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内源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黄瓜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杨梅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利 何新华 +2 位作者 陈虎 李一伟 张超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3-666,共4页
以1年生东魁杨梅Myrica rubra‘Dongkui’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简单溶液收集法收集杨梅根系分泌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其中分离提取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能检测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 以1年生东魁杨梅Myrica rubra‘Dongkui’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简单溶液收集法收集杨梅根系分泌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其中分离提取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能检测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而对照只检测到酒石酸。杨梅根系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铅浓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6mmol.L-1硝酸铅时,其根系分泌的苹果酸达到最高值(0.475±0.1360μg.g-1),表明铅胁迫能够持续刺激苹果酸的分泌,因而杨梅根系分泌苹果酸可能是抗重金属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杨梅根系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分泌量开始随硝酸铅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硝酸铅浓度为4mmol·L-1时,分泌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分泌量逐渐下降,特别是酒石酸的分泌量下降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杨梅 根系分泌物 铅胁迫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土壤类型下铅胁迫对巨桉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晓倩 张健 +3 位作者 杨万勤 吴福忠 刘洋 生俊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钙质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冲积土 3 种土壤类型上生长的巨桉幼苗在不同浓度铅胁迫( CK: 0 mg·kg-1; T1: 200 mg·kg-1; T2: 450 mg·kg-1; T3: 2 000 mg·kg-1) 下的生长和铅富集特性。结果表明: 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钙质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冲积土 3 种土壤类型上生长的巨桉幼苗在不同浓度铅胁迫( CK: 0 mg·kg-1; T1: 200 mg·kg-1; T2: 450 mg·kg-1; T3: 2 000 mg·kg-1) 下的生长和铅富集特性。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铅胁迫可促进巨桉幼苗的生长,而高浓度铅胁迫下巨桉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3 种土壤上生长的巨桉根、茎和叶的铅含量随土壤铅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细根的铅含量最大,地下部分的铅含量显著大于地上部分,钙质紫色土中各器官的铅吸收量小于其他土壤; 不同铅处理水平下,巨桉幼苗均表现出一定的吸收和富集铅的特性,相对于其他 2种土壤,酸性紫色土中生长的巨桉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和耐性系数,表明巨桉在酸性土壤上对铅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铅胁迫 生长特性 土壤类型 富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金丝草AsA-GSH循环及铅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航 陈顺钰 +4 位作者 赵雅曼 侯晓龙 蔡丽平 刘爱琴 周垂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664,共9页
为了探究金丝草的耐铅(Pb)机制,以金丝草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0、1000、2000、3000 mg·kg-1)Pb胁迫下金丝草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和亚细胞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1000 mg·kg-1)Pb胁迫下金丝草叶片谷胱甘肽... 为了探究金丝草的耐铅(Pb)机制,以金丝草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0、1000、2000、3000 mg·kg-1)Pb胁迫下金丝草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和亚细胞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1000 mg·kg-1)Pb胁迫下金丝草叶片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 A)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金丝草根系GR、As 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含量则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增长41.1%、60.6%和74.0%。同时,低浓度(1000 mg·kg-1)Pb胁迫对金丝草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也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2000、3000 mg·kg-1)Pb胁迫下,金丝草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降低(P<0.05),叶片及根系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核仁等亚细胞器损伤严重,毒害作用渐显。但金丝草叶片和根系GR、GSH、As A含量在高浓度Pb处理下仍高于对照,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Pb含量显著高于低浓度Pb处理(P<0.05),且两组分Pb含量占总量69%以上。研究表明,金丝草可通过诱导体内As A-GSH循环响应和Pb在亚细胞的差异化分配,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限制Pb转运及其对细胞活跃区域的毒害来适应土壤Pb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草 铅胁迫 AsA-GSH循环 亚细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铅胁迫下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申璐 肖斌 +2 位作者 周旋 赵九洲 金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选取龙井4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1.0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胁迫下茶树株高、地径和叶片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选取龙井4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1.0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胁迫下茶树株高、地径和叶片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能够促进茶树生长,而高浓度铅胁迫影响了茶树正常生长;喷施外源亚精胺有效缓解了随着胁迫Pb2+浓度升高对茶树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脯氨酸(Pro)含量、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C),从而促进茶树生长。表明外源亚精胺对铅胁迫下茶树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腈胺(Spd) 茶树 铅胁迫 生理指标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禾本科牧草生长、生理及Pb^(2+)富集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慧芳 王瑜 +1 位作者 袁庆华 赵桂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80,共18页
采用苗期盆栽试验,对14份禾本科牧草种质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10,50,100,200,300mg/kg)铅(Pb)胁迫处理,通过对株高、分蘖数、地上/地下生物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地上部与根中Pb2+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究P... 采用苗期盆栽试验,对14份禾本科牧草种质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10,50,100,200,300mg/kg)铅(Pb)胁迫处理,通过对株高、分蘖数、地上/地下生物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地上部与根中Pb2+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究Pb胁迫对禾草生长生理以及Pb2+富集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浓度的增加,14份材料的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下生物量则逐渐降低,通过综合评价,来自土耳其的长穗冰草G5具有较强的耐Pb性。随着Pb浓度的增加,地上部与根中Pb2+含量逐渐升高,富集系数逐渐降低,转移系数逐渐降低(披碱草G7与G8除外),根中Pb2+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为Pb2+的主要富集器官,披碱草地上部Pb2+含量高于其他材料,具有较强的Pb富集转运能力。7份材料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b浓度的增加,7份材料的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CAT活性逐渐下降,POD和S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苗期 铅胁迫 生长和生理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菲白竹的矿质营养吸收和分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志坚 高健 +1 位作者 蔡春菊 范少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随着矿产、化工、冶金等工业排放的"三废"剧增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土壤、水体以及空气受重金属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有些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Kambhampati et al.,2003)。
关键词 铅胁迫 菲白竹 矿质营养 Na^+/K^+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郑世英 王丽燕 +1 位作者 商学芳 李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471-5472,共2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玉米种子萌发率有低浓度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Pb2+浓度较低时,不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随着Pb2+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种子的...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玉米种子萌发率有低浓度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Pb2+浓度较低时,不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随着Pb2+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发芽势均随着Pb2+浓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玉米 种子萌发 可溶性糖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紫萼玉簪幼苗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刘筱 易守理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44-8246,共3页
[目的]研究铅对紫萼玉簪幼苗的毒害机理,为园林植物铅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相关修复措施的提出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砂培盆栽试验,通过在盆栽沙子中浇施铅溶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25、250、500、1 000、2 000 mg/kg)外... [目的]研究铅对紫萼玉簪幼苗的毒害机理,为园林植物铅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相关修复措施的提出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砂培盆栽试验,通过在盆栽沙子中浇施铅溶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25、250、500、1 000、2 000 mg/kg)外源重金属铅对紫萼玉簪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紫萼玉簪幼苗叶片SOD、CAT活性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且始终表现出较高的活性。SOD活性在2 000 mg/kg处理下仅为对照的1.55倍;CAT活性在2 000mg/kg处理下达到最低,与对照持平;而POD活性则在2 000 mg/k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是对照的1.72倍。[结论]CAT是对高浓度铅毒害相对敏感的指标,它的敏感性高于POD,也很可能高于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紫萼玉簪 SOD POD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铅胁迫对刺槐幼苗生长及铅离子转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建 江泽平 魏远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2-748,共7页
为了解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对铅胁迫的耐受程度与耐受机制,以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铅溶液浇灌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特性、组织铅离子质量分数(μg·g-1)及离子转运特征。结果表明:250 mg·L-1铅处理对刺槐幼苗的茎高... 为了解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对铅胁迫的耐受程度与耐受机制,以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铅溶液浇灌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特性、组织铅离子质量分数(μg·g-1)及离子转运特征。结果表明:250 mg·L-1铅处理对刺槐幼苗的茎高、地径、干质量、鲜质量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中高铅离子质量浓度(≥500 mg·L-1)下,刺槐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铅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铅离子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茎部铅质量分数先升后降;叶中铅质量分数大体呈现降低趋势;叶/茎离子转运率急剧下降(P<0.05);(叶+茎)/根、茎/根离子转运率先升后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根系铅质量分数、(叶+茎)/根离子转运对幼苗干物质积累影响最大;茎部铅离子质量分数、根茎间铅离子转运对幼苗地径、苗高生长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铅胁迫 刺槐 幼苗 生长 离子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芦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航 陈雪娇 +3 位作者 陈顺钰 侯晓龙 刘爱琴 蔡丽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8-404,共7页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4个浓度(0、250、500、750 mg·kg^(-1))的铅(Pb)胁迫对类芦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0 mg·kg^(-1))Pb胁迫下,类芦株高、根长、根表面积、生物量等指标...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4个浓度(0、250、500、750 mg·kg^(-1))的铅(Pb)胁迫对类芦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0 mg·kg^(-1))Pb胁迫下,类芦株高、根长、根表面积、生物量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CK)。随Pb胁迫浓度增加,长势逐渐受到抑制,但类芦叶长、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仍显著大于CK(P<0.05)。类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低浓度Pb胁迫下相对稳定,在高浓度(500、750 mg·kg-1)Pb胁迫下各活性明显下降,且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不同Pb胁迫下,类芦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相对稳定,影响较小。同时,类芦转运系数始终大于1,对Pb具有较好的转运能力。类芦通过器官形态调整,刺激根系发育和高根冠比,保持光合作用稳定和较强的转运能力,一定程度适应了Pb逆境,可作为Pb污染矿区植物修复潜力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 铅胁迫 形态响应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马尾松微核率与生理指标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若菁 庄捷 +1 位作者 陈清松 陈文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83,共6页
利用微核技术、TBA显色法、电导率仪法、NBT还原法和愈创木酚法等研究技术,对铅胁迫下马尾松染色体损伤及生理指标变异进行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经t检验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2)随... 利用微核技术、TBA显色法、电导率仪法、NBT还原法和愈创木酚法等研究技术,对铅胁迫下马尾松染色体损伤及生理指标变异进行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经t检验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2)随铅浓度的加大,微核率、MDA、细胞伤害度、SOD和POD值逐渐上升,在铅浓度为2000mg·L-1时,MDA、细胞伤害度、SOD和POD值达到最高值,超过这个阈值,随着铅浓度的逐渐加大,MDA、细胞伤害度、SOD和POD值开始下降,说明马尾松的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对Pb2+毒害的保护作用有限度。3)铅浓度与微核率回归采用Cubic模式;微核率与伤害度,微核率与MDA,MDA与伤害度,MDA与POD回归采用S模式;MDA与SOD,SOD与POD回归采用Inverse模式回归时,预测相互间变化效果最佳,相关性可以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幼苗 铅胁迫 微核率 生理指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阶草不同叶片对土壤铅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碧英 潘远智 赵杨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为了解城市园林地被植物对日益增长的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Pb胁迫对沿阶草新生叶片(freshly leaf,FL)、成熟叶片(mature leaf,ML)和老叶叶片(old leaf,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 为了解城市园林地被植物对日益增长的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Pb胁迫对沿阶草新生叶片(freshly leaf,FL)、成熟叶片(mature leaf,ML)和老叶叶片(old leaf,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胁迫对沿阶草不同叶片SOD、POD、CAT活性以及游离Pro和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的土壤Pb浓度下,沿阶草不同叶片SOD、POD和CAT活性随着土壤Pb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游离Pro和MDA含量则随着土壤Pb浓度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叶片对土壤Pb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以FL最敏感,ML次之,OL最不敏感。这表明,沿阶草能适应一定浓度范围的Pb污染胁迫,但不同叶片对Pb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存在差异,FL对Pb胁迫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而OL对Pb污染胁迫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阶草 铅胁迫 不同叶片 生理响应 生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施水杨酸对铅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巴青松 宋瑜龙 +4 位作者 张兰兰 李桂萍 刘远 陈楚 傅兆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8-213,共6页
以小麦品种"轮选98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80 mg·L^(-1)水杨酸(SA)对铅(50 mg·L^(-1)Pb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SA后,铅胁迫下的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株鲜重、根鲜重、株干... 以小麦品种"轮选98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80 mg·L^(-1)水杨酸(SA)对铅(50 mg·L^(-1)Pb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SA后,铅胁迫下的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株鲜重、根鲜重、株干重和根干重较对照(铅胁迫下未根施SA)分别上升了17.67%、24.85%、23.46%、18.69%、18.95%和25.41%,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上升了215.73%、98.92%、137. 45%和111. 47%,根中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23. 82%和28.99%;同时,根施SA,铅胁迫下小麦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13.59%,而Pro含量下降了40.11%,根系中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6.78%,小麦根系活力增加了694.52%。因此,根施S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根系的抗氧化能力,缓解了铅离子对小麦根系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小麦根系 根施水杨酸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