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瑞瑞 陈华清 李杜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针对曾爆发儿童血铅事件的南安市庄内村土壤中的铅含量及化学形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其土壤中的铅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并采用ICP-MS对土壤中各形态铅含量及总铅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铅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为轻度-偏中度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不高;基于RAC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基于RSP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铅平均风险水平为重度风险;RAC法、RSP法评价结果均呈现出表层土壤风险程度略高于母质层;3种评价方法中RSP法较适宜对小区域土壤中铅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铅化学形态 RAC法 RSP法 地累积指数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八仙花生理及主要根际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宋云静 金净 赵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根系生长生理、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分析八仙花对铅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八仙花修复铅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50 d的温室盆栽试验,研究0(对照)、500、1 500、...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根系生长生理、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分析八仙花对铅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八仙花修复铅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50 d的温室盆栽试验,研究0(对照)、500、1 500、2 500 mg·kg^(-1)铅胁迫对八仙花生长和铅吸收,根系氧化损伤、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根系分泌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和根际铅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铅胁迫抑制了八仙花生长,尤其在2 500mg·kg^(-1)铅处理下,八仙花生物量较对照显著降低23.7%。但八仙花对高质量分数铅有一定耐受性,八仙花通过提高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铅胁迫对八仙花造成的氧化损伤;铅胁迫还提高了八仙花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其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2 500 mg·kg^(-1)铅处理下达到最大,脯氨酸质量分数则相反;八仙花根系可以分泌脂肪酸、胺类,维持细胞结构、消除活性氧,乙醇酸分泌的增加促进了对铅的吸收;铅胁迫下土壤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 500 mg·kg^(-1)铅处理下达到最大,有效提高了土壤养分;随着铅质量分数的升高,根际pH降低、电导率增加,土壤铅可交换离子态、碳酸盐结合态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03%、8.09%,提升了土壤铅的有效态成分,有利于八仙花对铅的吸收。【结论】八仙花对铅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含高质量分数铅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花 污染土壤 生理响应 铅化学形态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