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变质作用对锆石U-Pb同位素体系的影响:胶东栖霞地区变质闪长岩锆石定年 被引量:19
1
作者 万渝生 刘敦一 +3 位作者 董春艳 刘守偈 王世进 杨恩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5,共9页
文中对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条件下"干的"岩石体系中锆石U、Th、Pb行为进行了研究。样品为胶东栖霞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的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闪长岩。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锆石呈... 文中对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条件下"干的"岩石体系中锆石U、Th、Pb行为进行了研究。样品为胶东栖霞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的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闪长岩。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锆石呈近短轴状、等轴状和不规则状,阴极发光下具板状、杉树叶状、扇形结构,部分具封闭环带结构。锆石中存在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石英+角闪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等矿物包体。在34颗锆石上进行了50个数据点分析。锆石Th/U值普遍大于0.5,仅个别小于0.1。在U-Pb年龄谐和图上,数据点沿谐和线连续分布于2.25~2.54 Ga,最年轻锆石年龄约为1.95 Ga。同一锆石的不同位置,锆石年龄和组成也可存在很大变化。研究表明:(1)岩石遭受过两期高级变质作用,时间分别为新太古代晚期(大约2.50 Ga)和古元古代晚期(大约1.95 Ga或稍晚);(2)"干的"岩石体系发生高级变质作用,可引起锆石U-Th-Pb体系部分开放,数据点沿谐和线分散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位于中间的数据点的年龄无地质意义;(3)高Th/U值是高级变质锆石的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Th-Pb体系 铅丢失 高级变质作用 SHRIMP定年 早前寒武纪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 U-Pb定年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艳广 靳梦琪 +1 位作者 汪双双 吕鹏瑞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2,共9页
LA-ICP-MS U-Pb定年技术是地质科学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手段。发展至今,该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笔者就该技术的样品准备、定年结果的取舍、铅丢失问题、普通铅问题和定年结果投图与解释等5个方面进行... LA-ICP-MS U-Pb定年技术是地质科学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手段。发展至今,该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笔者就该技术的样品准备、定年结果的取舍、铅丢失问题、普通铅问题和定年结果投图与解释等5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研究认为,对于复杂矿物进行U-Pb定年研究建议不分选出单矿物,而是采用矿物识别定位手段和LA-ICP-MS仪器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直接在岩石光片或探针片上进行原地原位微区定年分析,但要注意样品准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铅污染问题。在碎屑矿物定年结果选择方面,对于大于1.5Ga的定年测点,笔者建议采用207Pb/206Pb年龄代表该颗粒的结晶年龄,而对于小于1.5 Ga的定年测点则应采用206Pb/238U年龄。对沉积岩最大沉积年龄的判断和选择主要依靠统计学方法,必要时需要结合地球化学数据和地质背景信息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对于连续分布在谐和线上的年轻样品要提高警惕,需要采用谐和图、加权平均图、CL图像和元素含量等多种手段识别是否存在铅丢失不一致线。针对普通铅校正问题,笔者重点介绍了一种专用于碎屑矿物U-Pb定年的普通铅校正方法,并给出了计算过程。关于对矿物U-Pb定年结果加权平均值数据质量的评价,笔者着重讨论MSWD越接近于1表示数据质量越高的理论基础。总之,应用LA-ICP-MS技术对矿物进行U-Pb定年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得出准确、可靠和地质意义明确的定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定年 最大沉积年龄 铅丢失 普通 MS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