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棉铃形和纤维品质的遗传和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文英 梅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采用加性 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 ,对 8个陆地棉亲本的F1代 15个组合的铃长、铃宽、铃长 /铃宽 (长宽比 )等 3个铃形性状以及 5项纤维品质指标的两年资料 ,进行了遗传方差分量分解和成对性状间的遗传效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 采用加性 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 ,对 8个陆地棉亲本的F1代 15个组合的铃长、铃宽、铃长 /铃宽 (长宽比 )等 3个铃形性状以及 5项纤维品质指标的两年资料 ,进行了遗传方差分量分解和成对性状间的遗传效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铃形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 ,显性效应也有较大作用 ;铃长与长宽比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较铃宽的大 ,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5项纤维品质指标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但长度和强度的狭义遗传率明显大于其他 3个性状。铃长、长宽比的狭义遗传力较高 ,与纤维长度、强度间呈极显著的加性正相关 ,与麦克隆值为极显著加性负相关 ,可以利用铃形对陆地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间接选择 ;在某些环境中 ,利用长宽比对绒长进行间接选择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铃形性状 纤维品质 遗传分析 间接选择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南疆陆地棉铃形及各组分干物质发育规律
2
作者 宋佳 何良荣 +3 位作者 郭金成 郭伟锋 胡守林 曹新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为探讨南疆不同密度下棉铃铃形和各组分干物质发育规律,以7个陆地棉亲本及21个正交组合的高密度(24万株/hm^(2))、中密度(18万株/hm^(2))和低密度(12万株/hm^(2))棉铃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下铃形特点、各组分干物质的生长趋势和特征... 为探讨南疆不同密度下棉铃铃形和各组分干物质发育规律,以7个陆地棉亲本及21个正交组合的高密度(24万株/hm^(2))、中密度(18万株/hm^(2))和低密度(12万株/hm^(2))棉铃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下铃形特点、各组分干物质的生长趋势和特征值。结果表明:(1)棉铃各组分干质量和铃形性状的累积快慢不同,但生长趋势基本相同,铃壳0~30 d生长较快,30~50 d下降,纤维和棉籽干物质0~30 d累积缓慢,30~50 d累积速度加快。铃体积、铃纵径和铃横径在0~25 d增长较快,25~50 d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棉铃各组分干质量和铃形性状均呈“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纤维和棉籽在高密度处理快增期持续时间最长,中密度处理累积量最大;低密度处理铃壳累积量最大,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最晚。各密度间体积最大累积量和快增期持续时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且低密度处理>中密度处理>高密度处理;铃纵径的最大累积量在高密度下和低密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铃横径特征值在3种密度下无显著差异。基于密度对棉铃铃形性状及各组分干物质影响,建议南疆陆地棉合理的种植密度为中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干物质 铃形性状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